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真菌药物的应用.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390896
  • 上传时间:2020-06-1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71.5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32525.0

    申请日:

    20130802

    公开号:

    CN103405439A

    公开日:

    2013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1/519,A61P31/10

    主分类号:

    A61K31/519,A61P31/10

    申请人:

    太仓市胜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国才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镇中路20幢151室

    优先权:

    CN201310332525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金重庆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新生隐球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新生隐球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是N3-(4-氟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3,4-二胺。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各种浅部和深部真菌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与现有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性、抗真菌谱广等优点,可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新生隐球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是N3-(4-氟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3,4-二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应用,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4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真菌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性疾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性疾病,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性疾病,新生隐球菌感染性疾病,石膏状小孢子菌感染性疾病,红色毛癣菌感染性疾病,烟曲霉菌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先进诊疗技术如器官移植等的推广,AIDS的流行,以及肿瘤放、化疗的影响,致使真菌感染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大幅度上升,深部真菌感染现已成为艾滋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报道及临床上常用的氮唑类化合物有酮康唑(Ketoconazole,KCZ)、氟康唑(Fluconazole,FCZ)、活力康唑(Voriconazole,VCZ)、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CZ)、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等,但是这些化合物依然存在上述毒副作用大、抗菌谱窄、易产生耐药性等缺陷,例如发挥药效所需的剂量较大,因而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新生隐球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嗓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是N3-(4-氟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3,4-二胺。

    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各种浅部和深部真菌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与现有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性、抗真菌谱广等优点,可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实验方法:采用常规的体外抑菌实验方法(详见: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5,39(5):1169)

    1.材料与方法

    (1)本发明待测化合物: N3-(4-氟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3,4-二胺

    具体化合物的实验:

    购买Tocris Bioscience(美国,Ellisville)现成化合物(Cat. No. 2731)进行细胞学实验,具体信息如下:

    CGP57380,CAS number:522629-08-9

    分子量:244.23

    化学名: N3-(4-氟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3,4-二胺(N3-(4-Fluorophenyl)-1H-pyrazolo-[3,4-d]pyrimidine-3,4-diamine)

    分子式:C11H9FN6。

    实验菌株如下:

    本实验选用了以下8种常见的人体致病标准真菌菌株作为筛选对象:

    表1 抗真菌活性体外筛选用受试菌株

    菌种名称 Species 菌株编号 白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s Y0109 白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s SC5314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Candida parapsilosis ATCC 22019 光滑假丝酵母菌 Candida glabrata 537 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32609 石膏状小孢子菌 Microsporum gypseum Cmccfmza 红色毛癣菌 Trichophyton rubrum Cmccftla 烟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07544

    (2)试验方法

    菌悬液配制:上述真菌经YEPD液体培养基35℃培养16小时,两次活化,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以RPM1640液体培养基调整菌浓度至 1×104~1×105个/mL。

    药液配制:取本发明待测化合物溶于二甲亚砜,配成8.0mg/mL的药物储存液,实验前用 RPM1640 稀释成 640 μg/mL。

    接种:取药敏板,于每排 1 号孔加 RPMI 1640培养液200 μl,作空白对照;12 号孔加待测菌液200μl,作阴性对照;药敏板每排2 ~11号孔分别加菌液180μl,充分混匀,使各孔的最终药物浓度分别为 64、32、16、8、4、2、1、0.5、0.25和 0.125 μg/ml,各孔中 DMSO 含量均低于 1%;12 号孔不含药物,作阳性对照。对照药物为氟康唑(FCZ)、伊曲康唑(ICZ)、伏立康唑(VCZ)、酮康唑(KCZ)、特比萘芬(TBR),两性霉素B(AMB)。

    培养及检测:设阳性对照孔光密度值(OD值)为 100%,以光密度值比阳性对照孔低于80%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值(MIC80)。

    (二)实验结果

    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见表2。

    表 2本发明化合物对常见致病真菌体外活性(MIC, μg/ml)

    化合物 Y0109 SC5314 近平22019 新隐32609 光滑537 烟曲07544 红毛Cmccftla 石小Cmccfmza c1 8 8 2 1 1 >64 >64 >64 ICZ 8 4 8 4 8 8 2 2 TRB 64 32 1 1 4 0.5 0.125 0.0625 KCZ 0.25 0.25 0.5 0.125 0.5 8 1 1 VCZ 0.03125 0.0625 0.03125 0.0156 0.03125 0.25 0.03125 0.125 AMB 2 1 2 1 2 2 1 0.125 FCZ 0.5 0.5 1 1 1 >64 8 8

    注:KCZ.酮康唑,FCZ.氟康唑,VCZ.沃利康唑,ICZ.伊曲康唑,TRB.特比萘酚,AMB 两性霉素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对所选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均远强于氟康唑,说明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真菌感染的药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嘧啶 化合物 制备 真菌 药物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真菌药物的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908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