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374530.8 (22)申请日 2013.08.24 A61K 36/074(2006.01) A61P 1/16(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神华大道 188 号 (72)发明人 张瑞华 徐晓斌 王英燕 袁兵兵 贾存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尹慧晶 CN 1911255 A,2007.02.14, CN 1031697。
2、37 A,2013.06.26,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 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 樟芝菌丝粉200-400重量份、 灵芝菌粉100-300重 量份。本发明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能有效提高肝 脏的解毒和再生能力, 降低肝损伤, 促进肝细胞再 生, 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孔越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3432176 B 2016.06.01 CN 103432176 B 1。
3、.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樟芝菌丝粉200-400重量份 灵芝菌粉100-300重量份 ; 其中, 樟芝菌丝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种接于新 鲜斜面培养基上, 培养基配方为: 土豆8.0%, 葡萄糖3.0%, 磷酸二氢钾0.3%, 硫酸镁0.15%, 琼 脂1.3%, 26培养6天; 在斜面培养好的菌种转接到摇瓶中, 摇瓶培养基为: 葡萄糖2%, 酵母粉1%, 磷酸二氢钾 0.1%, 硫酸镁0.05%, 26培养5天; 摇瓶培养结束后, 将菌种转接到种子罐中, 种子罐培养基为: 葡萄糖2%, 蛋白胨1。
4、%, 磷酸 二氢钾0.1%, 硫酸镁0.05%,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条件为: 接种量10%, 温度261, 通气 量10.5vvm, 罐压0.03MPa; 种子罐发酵5天后转接到大罐发酵, 大罐培养基为: 葡萄糖1.5%, 蛋白胨2%, 磷酸二氢钾 0.05%, 硫酸镁0.07%,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为: 接种量10%, 培养温度261, 通风量10.5vvm, 罐压0.03MPa; 发酵结束后, 发酵液经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 菌丝体在70以下真空干燥, 烘 干后粉碎过筛即得樟芝菌丝粉; 灵芝菌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灵芝Ganoderma lucidum (Cur。
5、tis: Fr) P.Karst. 菌种接于新鲜斜面培养基上, 培养基配方为: 土豆8%, 葡萄糖2.0%, 磷酸二氢钾0.2%, 硫酸镁 0.08%, 琼脂1.5%, 25培养3天; 在斜面培养好的菌种转接到摇瓶中, 摇瓶培养基为: 黄豆饼粉1.0%, 蔗糖3.0%, 磷酸二 氢钾0.15%, 硫酸镁0.075%, 硫酸铵0.05%, 25培养2天; 摇瓶培养结束后, 将菌种转接到种子罐中, 种子罐培养基为: 黄豆饼粉1%, 葡萄糖2%, 磷 酸二氢钾0.1%, 硫酸镁0.05%,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条件为: 接种量10%, 温度261, 通 气量10.5vvm, 罐压0.03MPa。
6、; 种子罐发酵2天后转接到大罐发酵, 大罐培养基为: 黄豆饼粉2.0%, 蚕蛹粉0.5%, 葡萄糖 1%, 磷酸二氢钾0.08% 硫酸镁0.07%,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为: 接种量10%, 培养温度27 1, 通风量10.5vvm, 罐压0.03MPa; 发酵结束后, 发酵液经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 菌丝体在70以下真空干燥, 烘 干后粉碎过筛即得灵芝菌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 组分制成: 樟芝菌丝粉200-300重量份 灵芝菌粉100-3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如。
7、下重量份的 组分制成: 樟芝菌丝粉200-300重量份 灵芝菌粉100-2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 所述的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与药 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药物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口服液、 丸 剂、 片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或注射剂。 6.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3432176 B 2 括以下步骤: 将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按比例混合。 7.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解毒的药物中的。
8、应用。 8.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对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3432176 B 3 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 人们日常 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最新统 计, 。
9、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 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 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 为肝细胞型肝癌、 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 巨块型和弥 漫型。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 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中国是乙肝大国, 我国的肝癌多 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丙肝病人也在逐渐增加, 乙肝后也会发展为肝癌。 目前我 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 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 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 和生命的一大杀手, 其危险性不容小视。 0003 总的来说,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完全阐明, 但已证明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0004 1、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
10、学统计表明, 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 患过乙 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 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 肝炎、 肝 硬化、 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 近来研究表明, 与肝癌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 型肝炎 (HBV) 、 丙型肝炎 (BCV) , 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0005 2、 酒精: 俗话说 “饮酒伤肝” , 饮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 但它的作用类似于催化 剂, 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和进展。 有长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诱发肝癌。 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 后, 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 障碍, 引起。
11、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 饮酒越多, 脂肪肝也就越严重, 进而引起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癌的发生。 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 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促 进肝癌的发生。 0006 3、 饮食相关因素: 肝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长期进食霉变食物、 含亚硝胺 食物、 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 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 作用的物质, 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 如玉米、 花生、 大米等。 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 酸盐的食物, 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 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 亚硝酸 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 具有明确。
12、的致癌作用。 同时肝癌的发生也 与遗传因素、 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 0007 因此, 要预防肝癌, 需要在肝脏疾病的早期对肝脏进行解毒、 保肝护脏、 促进肝细 胞再生, 在现有保肝护肝的治疗中, 西药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和局限性。 而我国生物医 药具有药源丰富、 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因此, 开发一种保肝护肝药物组合物并将其应用于 改善人体肝脏功能, 治疗多种肝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合理配伍, 经配伍后相互协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3432176 B 4 调, 可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减少用药剂量, 减轻用药。
13、负担作用, 起到解毒、 保肝、 护肝的功 效的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10 一种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各成分的重量份为: 0011 樟芝菌丝粉200-400重量份 灵芝菌粉100-300重量份; 0012 优选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0013 樟芝菌丝粉200-300重量份 灵芝菌粉100-300重量份; 0014 进一步优选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0015 樟芝菌丝粉200-300重量份 灵芝菌粉100-200重量份; 0016 上述樟芝菌丝粉中樟芝总三萜含量 10%, 灵芝菌粉中灵芝总三萜含量 10%。。
14、 0017 所述的组合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制剂。 所述的制剂可以为口服液、 丸 剂、 片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滴丸剂或注射剂。 0018 上述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按 比例混合。 0019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在制备解毒、 保护肝脏、 促进肝细胞再生、 对抗肝癌的药物 中应用。 0020 “樟芝” , 学名为Antrodia Camphorata, 俗名牛樟菇、 红樟芝、 樟内菇、 樟菇等, 属担 子军类纲, 多孔菌目, 多孔菌科, 多孔菌属。 因其疗效特殊神奇、 活人无数, 在民间甚至有 “阴 阳对口菇” 之称。 0021 灵芝。
15、酸是灵芝的主要成分之一, 基本构造为数个异戊烯首尾相连构成的, 大部分 为30个碳原子, 部分为27个碳原子萜类化合物。 灵芝酸有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两类。 这些灵 芝酸大多为四环萜, 为高度氧化的羊毛甾醇。 灵芝酸有止痛、 镇静、 抑制组织胺释放等功用。 0022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复合制备的 复方樟芝灵芝组合物能有效提高肝脏的解毒和再生能力, 降低肝损伤, 促进肝细胞再生、 对 抗肝癌的作用。 0023 本发明所采用的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均可以通过市售获得或自制。 0024 灵芝菌粉, 保健食品原料, 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粉末, 具有产品特有的香味、 。
16、味酸咸、 微苦、 无异味, 灵芝总三萜 10%, 多糖 0.4g/100g, 水分 10.0g/100g, 铅 (以Pb计) , 2.0mg/kg, 总砷 (以As计) , 1.0mg/kg, 总汞 (以Hg计) , 0.2mg/kg, 二氧化硫(SO2), 0.05mg/g, 菌落总数 1000cfu/g, 大肠菌群 30MPN/100g, 霉菌 25cfu/g, 酵母 25cfu/ g, 致病菌 (系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出。 如江苏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灵芝菌粉。 0025 樟芝菌丝粉, 浅红色或黄色粉末, 多糖 10%, 樟芝总三萜 10%, 水份 7.0%, 重金 。
17、属指标: 铅2.0mg/kg, 砷1.0mg/kg, 汞0.5mg/kg, 细菌总数 800cfu/g, 霉菌和酵母菌 80cfu/g, 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活螨不得检出, 如康道生物生产的樟芝菌丝粉。 0026 也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自制: 0027 樟芝菌丝粉: 将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种接于新鲜斜面培养基上, 培养基 配方为: 土豆8.0%, 葡萄糖3.0%, 磷酸二氢钾0.3%, 硫酸镁0.15%, 琼脂1.3%, 26培养6天。 0028 在斜面培养好的菌种转接到摇瓶中, 摇瓶培养基为: 葡萄糖2%, 酵母粉1%, 磷酸二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3。
18、432176 B 5 氢钾0.1%, 硫酸镁0.05%, 26培养5天。 0029 摇瓶培养结束后, 将菌种转接到种子罐中, 种子罐培养基为: 葡萄糖2%, 蛋白胨1%, 磷酸二氢钾0.1%, 硫酸镁0.05%,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条件为: 接种量10%, 温度261, 通气量10.5vvm, 罐压0.03MPa。 0030 种子罐发酵5天后转接到大罐发酵, 大罐培养基为: 葡萄糖1.5%, 蛋白胨2%, 磷酸二 氢钾0.05%, 硫酸镁0.07%,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为: 接种量10%, 培养温度261, 通风 量10.5vvm, 罐压0.03MPa。 0031 发酵结束后,。
19、 发酵液经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 菌丝体在70以下真空干 燥, 烘干后粉碎过筛即得樟芝菌丝粉。 0032 灵芝菌粉: 将灵芝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Fr) P.Karst.菌种 (购买于中国 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保藏编号ACCC50059) 接于新鲜斜面培养基上, 培养基配方 为: 土豆8%, 葡萄糖2.0%, 磷酸二氢钾0.2%, 硫酸镁0.08%, 琼脂1.5%, 25培养3天。 0033 在斜面培养好的菌种转接到摇瓶中, 摇瓶培养基为: 黄豆饼粉1.0%, 蔗糖3.0%, 磷 酸二氢钾0.15%, 硫酸镁0.075%, 硫酸铵0.05%, 2。
20、5培养2天。 0034 摇瓶培养结束后, 将菌种转接到种子罐中, 种子罐培养基为: 黄豆饼粉1%, 葡萄糖 2%, 磷酸二氢钾0.1%, 硫酸镁0.05%,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条件为: 接种量10%, 温度261 , 通气量10.5vvm, 罐压0.03MPa。 0035 种子罐发酵2天后转接到大罐发酵, 大罐培养基为: 黄豆饼粉2.0%, 蚕蛹粉0.5%, 葡 萄糖1%, 磷酸二氢钾0.08%硫酸镁0.07%, 消泡剂0.1%。 发酵工艺为: 接种量10%, 培养温度27 1, 通风量10.5vvm, 罐压0.03MPa。 0036 发酵结束后, 发酵液经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
21、 菌丝体在70以下真空干 燥, 烘干后粉碎过筛即得灵芝菌粉。 0037 以下通过具体试验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8 取该复方樟芝灵芝混合菌粉与同剂量的单纯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比较其解毒、 保肝、 护肝作用, 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见表1。 0039 本试验共分为9组, 每组20只小鼠, 其中空白组为基础饲料喂养, 配方组成玉米 73.5%, 麦麸20%, 鱼粉5%, 谷粉1%, 食盐0.5%。 高脂组为高脂饲料喂养, 配方组成为基础饲料 78.8%, 胆固醇1%, 牛胆盐0.2%, 蛋黄粉10%, 猪油10。 单纯樟芝菌丝粉组为高脂饲料+樟芝 菌丝粉喂养 (2g/d) , 单纯灵芝菌粉。
22、组为高脂饲料+灵芝菌粉喂养 (2g/d) , 实施例1组为高脂 饲料+实施例1配方 (2g/d) 喂养, 实施例2组为高脂饲料+实施例2配方 (2g/d) 喂养, 实施例3 组为高脂饲料+实施例3配方 (2g/d) 喂养, 实施例4组为高脂饲料+实施例4配方 (2g/d) 喂养, 实施例5组为高脂饲料+实施例5配方 (2g/d) 喂养, 喂养天数都是10d, 10d后检测肝脏中TC、 TG、 FFA、 MDA和SOD的浓度。 0040 表1: 解毒、 保肝、 护肝试验结果 0041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3432176 B 6 0042 0043 #与空白组比较 (P0.05)。
23、 ;与樟芝菌丝粉比较 (P0.05) ;*与灵芝菌粉比较 (P 0.05) 0044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高脂组中TC、 TG、 FFA、 MDA的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 (P0.05) , 而 SOD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 (P0.05) , 说明高脂喂养对小鼠肝脏造成损伤, 同时减弱了小鼠 肝脏的抗氧化能力; 樟芝菌丝粉组和灵芝菌粉组TC、 TG、 FFA、 MDA的含量显著低于高脂组 (P 0.05) , SOD含量显著高于高脂组 (P0.05) , 说明单纯的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有解毒、 保肝、 护肝的作用; 0045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和实施例5组中TC、 TG、 。
24、FFA、 MDA的含量显著低 于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组 (P0.05) , SOD含量显著高于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 (P 0.05) , 说明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组合物能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 可充分发挥药物的疗 效, 起到更好的解毒、 保肝、 护肝的功效。 0046 因此, 本发明组合的解毒、 保肝、 护肝作用并非各组成成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是各 个组成成分的协同增效作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实施例的具体细节仅用于解释本发 明, 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的限定。 以下采用的樟芝菌丝粉由康道生物生产, 灵 芝菌粉由江苏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
25、产。 0048 实施例1 0049 樟芝菌丝粉200mg, 灵芝菌粉300mg; 两种组分混合即得。 0050 实施例2 0051 樟芝菌丝粉250mg, 灵芝菌粉250mg; 两种组分混合即得。 0052 实施例3 0053 樟芝菌丝粉300mg, 灵芝菌粉200mg; 两种组分混合即得。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3432176 B 7 0054 实施例4 0055 樟芝菌丝粉350mg, 灵芝菌粉150mg; 两种组分混合即得。 0056 实施例5 0057 樟芝菌丝粉400mg, 灵芝菌粉100mg; 两种组分混合即得。 0058 樟芝菌丝粉和灵芝菌粉的原料质量指标如下: 。
26、0059 樟芝菌丝粉, 为浅红色或黄色粉末, 多糖 10%, 樟芝总三萜 10%, 水份 7.0%, 重 金属指标: 铅2.0mg/kg, 砷1.0mg/kg, 汞0.5mg/kg, 细菌总数 800cfu/g, 霉菌和酵母 菌 80cfu/g, 大肠埃希菌未检出, 活螨未检出。 0060 灵芝菌粉, 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粉末, 具有产品特有的香味、 味酸咸、 微苦、 无异味, 灵芝总三萜 10%, 多糖 0.4g/100g, 水分 10.0g/100g, 铅 (以Pb计) , 2.0mg/kg, 总砷 (以As计) , 1.0mg/kg, 总汞 (以Hg计) , 0.2mg/kg, 二氧化硫(SO2), 0.05mg/g, 菌落总数 1000cfu/g, 大肠菌群 30MPN/100g, 霉菌 25cfu/g, 酵母 25cfu/g, 致病菌 (系指肠道 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 未检出。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3432176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