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4381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2.16 CN 201743810 U *CN201743810U* (21)申请号 201020289741.3 (22)申请日 2010.08.12 A61F 5/058(2006.01) (73)专利权人 四川省骨科医院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西 一段 132 号 (72)发明人 王英 乐劲涛 邓志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51211 代理人 毛光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幼儿肱骨。
2、髁用超外 翻夹板, 包括前侧板、 后侧板、 外侧板和内侧板, 并 且前侧板、 后侧板、 外侧板和内侧板的端部呈与肱 骨髁匹配的弧形状。本实用新型按人体骨骼生理 弧度塑型, 可解决或者降低在治疗肱骨髁骨折治 疗中存在肘关节发生内翻的问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CN 201743814 U1/1 页 2 1.一种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包括前侧板(1)、 后侧板(2)、 外侧板(3)和内侧板 (4),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前侧板(1)、 后侧板(2)、 外侧板(3)和内侧板(4)的。
3、端部呈与肱骨髁 匹配的弧形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弧形状的弧 度为 10-15 度。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前侧板 (1)、 后侧板 (2)、 外侧板 (3) 和内侧板 (4) 为柳木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43810 U CN 201743814 U1/2 页 3 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 板。 实用新型内容 0002 婴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肘部常见骨折, 据有。
4、关统计, 约占肘部骨折 72, 其 中 50为青枝骨折, 其余则为完全骨折, 多数有较大移位。闭合复位石膏托或夹板固定是 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最常用方法, 但肘内翻发生率为 3.3-79.2, 平均 30, Volkmann缺血性挛缩的发生率为3; 尺骨膺嘴牵引对于肘部严重肿胀、 不可复性骨折或粉 碎性骨折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有关报道称其肘内翻发生率为 25 75, 而且需 住院时间长, 对患儿学习和家庭生活影响较大 ; 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由于经 皮钢针不能正确进入髓腔或取得合适进针角度, 造成反复穿针, 增加对肘部骨骺损伤, 手术 时间延长, 增加感染机会和。
5、射线暴露时间, 另由于应用 X 光机需来回变动肘部, 从而极易产 生新的骨折移位。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号 “03253496.5” 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儿童完全 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夹板中部有滑动槽, 位于夹板一侧的滑动槽外有 与固定螺钉相配合的蝶形螺母, 夹板另一侧的固定螺钉的基座上有侧孔。但在实际应用中 发现该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不足 : 一、 没有按人体骨骼的生理弧度设计, 因此, 不能按人体 骨骼生理弧度进行塑型。二、 不能起到按自然提携角 ( 正常为 10 -15 ) 固定夹板, 肘关 节容易发生内翻, 形成后遗症, 即仍然没有解决或降低肘内翻发。
6、生率。 0004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治疗肱骨髁骨折治疗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 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本实用新型按人体骨骼生理弧度塑型, 可解决或者降低在治 疗肱骨髁骨折治疗中存在肘关节发生内翻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7 一种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包括前侧板、 后侧板、 外侧板和内侧板,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前侧板、 后侧板、 外侧板和内侧板的端部呈与肱骨髁匹配的弧形状。 0008 所述弧形状的弧度为 10-15 度。 0009 所述前侧板、 后侧板、 外侧板和内侧板为柳木板。 0010 采。
7、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0011 一、 本实用新型按人体骨骼的生理弧度设计,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婴幼儿肱骨 髁上骨折时是按人体骨骼生理弧度进行塑型。 0012 二、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自然提携角 ( 正常为 10 -15 ) 固定夹板, 肘关节不容易 发生内翻, 不会形成后遗症, 可以解决或者降低肘内翻发生率。 0013 三、 本实用新型可以预防和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可以将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 控制在 10以内。 说 明 书 CN 201743810 U CN 201743814 U2/2 页 4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前侧板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后。
8、侧板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外侧板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内侧板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记为 : 1、 前侧板, 2、 后侧板, 3、 外侧板, 4、 内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一种婴幼儿肱骨髁用超外翻夹板, 包括前侧板1、 后侧板2、 外侧板3和内侧板4, 并 且前侧板 1、 后侧板 2、 外侧板 3 和内侧板 4 的端部呈与肱骨髁匹配的弧形状。 0020 本实用新型中, 前侧板 1、 后侧板 2、 外侧板 3 和内侧板 4 端部的弧形状的弧度为 10-15 度。前侧板 1、 后侧板 2、 外侧板 3 和内侧板 4 端部的弧形状的弧度可以设置为。
9、不相 同, 弧度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婴幼儿肱骨髁的弧度设计。另外, 前侧板 1、 后侧板 2、 外侧板 3 和内侧板 4 均由柳木板制成。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前侧板 1、 后侧板 2、 外侧板 3 和内侧板 4 按位置摆放并且固 定, 当前侧板 1、 后侧板 2、 外侧板 3 和内侧板 4 在使用中出现角度过大的情况时, 可增加纸 压垫。 002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技术 特征,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 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 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1743810 U CN 201743814 U1/2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43810 U CN 201743814 U2/2 页 6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4381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