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51609.6 (22)申请日 2017.08.28 (71)申请人 李广岭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板桥 镇跃进村四组4-54号 (72)发明人 李广岭 (74)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刘喜莲 (51)Int.Cl. A61K 36/83(2006.01) A61P 15/00(2006.01) A61P 7/10(2006.01) A61K 35/64(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
2、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 是 由中草药大对经草、 水红袍、 空心花、 四叶细辛、 刮筋板、 虾须豆、 铁藤根、 绣球防风、 香花刺、 红鸡 踢香、 金纳香、 蓼子草、 活血连、 桑蠹虫、 桂花跌 打、 醋柳果、 油茶根皮、 红蓝地花、 水晶花组成。 本 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 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7551067 A 2018.01.09 CN 107551067 A 1.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中药组份为大对经草5-15、 水红袍5-15、 空 心花1-10、 四叶细辛5-1。
3、5、 刮筋板10-20、 虾须豆10-20、 铁藤根10-20、 绣球防风5-15、 香花刺 5-15、 红鸡踢香5-15、 金纳香5-15、 蓼子草5-15、 活血连5-15、 桑蠹虫1-10、 桂花跌打10-20、 醋柳果10-20、 油茶根皮5-15、 红蓝地花1-10、 水晶花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 为大对经草10 g、 水红袍12 g、 空心花5 g、 四叶细辛12 g、 刮筋板15 g、 虾须豆15 g、 铁藤根 15 g、 绣球防风8 g、 香花刺10 g、 红鸡踢香10 g、 金纳香8 g、 蓼子草8 g、。
4、 活血连10 g、 桑蠹 虫5 g、 桂花跌打15 g、 醋柳果15 g、 油茶根皮10 g、 红蓝地花5 g、 水晶花5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551067 A 2 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鞘膜积液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 鞘膜积液有原发性 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病因不清, 病程缓慢, 可能与创伤和炎症有关。 继发者则有原发疾病, 如急性睾丸炎、 附睾炎、 精索炎、 创伤、 疝修补、 阴囊手术后或继发于高热、 心衰、 腹腔积液等 全身症状时, 表。
5、现为急性鞘膜积液。 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 梅毒、 结核及肿瘤等。 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 阴囊内有囊性肿块, 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 少量积液可 无症状; 当积液量逐渐增多, 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 牵拉感或胀痛。 若积液巨大, 阴茎缩入包 皮内, 影响排尿、 性生活和行走。 0003 儿型鞘膜积液常在2岁前自行消失, 不急于进行治疗。 因全身疾病引起的积液, 当 全身疾病痊愈后, 积液可逐渐被吸收。 单纯穿刺抽液易复发, 抽液后向鞘膜腔内注射硬化 剂, 必须排除鞘膜腔与腹腔相通。 因其具有局部形成硬块、 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应用尚有争 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
6、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鞘膜积液 的中药, 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鞘膜积液 的中药, 是由中草药大对经草、 水红袍、 空心花、 四叶细辛、 刮筋板、 虾须豆、 铁藤根、 绣球防 风、 香花刺、 红鸡踢香、 金纳香、 蓼子草、 活血连、 桑蠹虫、 桂花跌打、 醋柳果、 油茶根皮、 红蓝 地花、 水晶花组成。 0006 单剂药量为大对经草10 g、 水红袍12 g、 空心花5 g、 四叶细辛12 g、 刮筋板15 g、 虾须豆15 g、 铁藤根1。
7、5 g、 绣球防风8 g、 香花刺10 g、 红鸡踢香10 g、 金纳香8 g、 蓼子草8 g、 活血连10 g、 桑蠹虫5 g、 桂花跌打15 g、 醋柳果15 g、 油茶根皮10 g、 红蓝地花5 g、 水晶 花5g。 0007 配制及服用方法: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天为一疗程。 0008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大对经草: 活血调经、 止血止痛、 利水消肿、 除风湿, 主治月经不调、 跌打损伤、 骨折、 出 血、 小便不利、 蛇咬伤; 水红袍: 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 凉血止血、 消炎生肌, 主治骨折、 跌打损 伤、 外伤出血、 火烫伤、 疮疖、 乳痈、 咽喉痛、 。
8、蛇咬伤; 空心花: 接骨消肿、 生肌去腐, 主治跌打、 刀伤、 疔疮; 四叶细辛: 活血、 散瘀、 祛风解毒, 主治跌打骨折、 腰腿痛、 感冒、 白带、 疖肿、 皮肤 瘙痒; 刮筋板: 行气、 破血、 消积, 主治癥瘕、 积聚、 臌胀、 食积、 黄疸、 吐血; 虾须豆: 散瘀、 消 肿、 止痛、 宁神, 主治跌打肿痛、 毒疮; 铁藤根: 祛瘀活血、 除风湿, 主治内脏出血、 风湿、 跌打; 绣球防风: 破血通经、 明目退翳、 解毒消肿, 主治妇女血瘀经闭、 小儿雀目、 青盲翳障、 痈疽肿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551067 A 3 毒; 香花刺: 活血调经、 消肿散瘀, 主治。
9、月经不调、 外伤红肿; 红鸡踢香: 驳骨散积、 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骨折、 损伤肿痛、 风湿骨痛; 金纳香: 活血、 行气、 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 腹中包块作 痛、 跌打损伤; 蓼子草: 散寒活血, 主治麻疹、 羊毛疔、 跌损后受寒、 阴寒及陈寒; 活血连: 治咳 喘、 月经不调、 跌打损伤; 桑蠹虫: 活血、 祛瘀、 通经, 主治劳伤瘀血、 血滞经闭、 腰脊疼痛、 崩 漏、 带下; 桂花跌打: 镇痛散瘀、 接筋续骨、 舒筋活络、 祛风湿,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骨折 筋伤、 跌打伤、 风湿骨痛、 各种疼痛; 醋柳果: 活血散瘀、 化痰宽胸、 补脾健胃, 主治跌打损伤、 瘀肿、 咳嗽痰多、。
10、 呼吸困难、 消化不良; 油茶根皮: 散瘀活血、 接骨消肿, 主治骨折、 扭挫伤、 腹 痛、 皮肤瘙痒、 汤火伤; 红蓝地花: 解毒消肿、 活血, 主治结核型、 瘤型麻风; 水晶花: 驱风理 气、 活血散瘀, 主治风湿痹痛、 痢疾、 腹泻、 胃痛、 咳嗽、 干血痨、 跌打损伤、 疮疖肿毒。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 作用, 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中草药配比: 大对经草10 g、 水红袍12 g、 空心花5 g、 四叶细辛12 g、 刮筋板15 g、 虾须豆15 g、 铁藤根15 g、 绣球防风8 g、 香花刺10 g、 红鸡踢香10 g、 金纳香8 g、 蓼子草8 g、 活血连10 g、 桑蠹虫5 g、 桂花跌打15 g、 醋柳果15 g、 油茶根皮10 g、 红蓝地花5 g、 水晶 花5g。 0011 配制及服用方法: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天为一疗程。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551067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