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一种治疗温血动物或人类热损伤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法.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8383926
  • 上传时间:2020-06-04
  • 格式:PDF
  • 页数:25
  • 大小:700.7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0276.1

    申请日:

    19930115

    公开号:

    CN1045059C

    公开日:

    1999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5/78,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5/78,A61K35/64

    申请人:

    徐荣祥

    发明人:

    徐荣祥

    地址:

    北京市方庄小区芳古园1区21楼401室

    优先权:

    CN93100276A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治疗温血动物或人类热损伤的药用组合物,由如下组份组成:按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计,3~15%的蜂蜡,和85~97%的含有黄岑、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的芝麻油提取物,其中,所述的黄岑、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按其干药重量计分别占芝麻油总重量的2~10%,及其制造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热损伤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组份组成:按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计,3-15%的蜂蜡,和85-97%的含有黄芩、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的芝麻油的提取物,其中,所述的黄芩、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按其干药重量计分别占芝麻油总重量的2-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β-谷甾醇,其含量按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等于0.2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分别将原料药黄芩、黄连、黄柏、破碎成饮片,选蚯蚓和罂粟壳入药;B将芝麻油加热至其温度为120°-180℃;C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药黄芩、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加入沸腾的芝麻油中,并保持其沸腾状30-45分钟,原料药与芝麻油的投料重量比为2-10∶100;D室温分离含原料药的芝麻油,弃药渣,得含有黄芩、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药用成分的芝麻油提取物;E按终产物总重量计,将85-97%的经步骤D得到的芝麻油提取物同3-15%的蜂蜡充分混合,制得一药用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含有β-谷甾醇,其含量按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等于0.2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芝麻油的含水量介于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蜡含量不高于2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蜡在同所述的芝麻油提取物混合前,可以预先加热至100-180℃。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温血动物或人类热损伤的药用 组合物,特别是一种由植物和动物中提取的成份而制成 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法。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创伤外科领域里,对于热损伤, 特别是烧伤创面大多采取干燥抗感染治疗原则,而后, 借用外科植皮技术一举攻克了几千年来烧伤面积超过3 0%则难以治愈的难关,继后发现烧伤休克的发病规律, 又取得大面积烧伤的治疗成功,从而在临床上初步形成 了烧伤外科治疗体系,全世界性地推广应用,形成烧伤 治疗常规。本文中对上述的疗法称之“干性医疗方法”。

    到70年代,烧伤科医生们通过实验研究,开始对 已形成的干性医疗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动摇;其原 因是治疗后果不尽理想,病人痛苦,某些活下来的病人 精神和肉体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本发明人认为:干性医疗方法在治疗学基础理论和 治疗方法上是错误的。该方法认为皮肤热损伤和淤滞带 组织是注定坏死的,为预防感染应尽快使其干燥坏死, 为手术植皮创造条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已有技术,即干性医疗方法有 许多不足,例如,使创面暴露在空气中,使无表皮的创 面直接受到空气的损伤;病人体液丢失过大;大量使用 抗生素抑制组织的再生,切痂植皮而产生的医源性损伤 等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 够使得皮肤热损伤后产生的淤滞带组织修复再生的药用 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这种药用组合物 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药用组合物的对于 治疗创疡的用途。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人根据中医及现代医学理论设计出一种热损 伤治疗方法,称之为“湿性医疗方法”。该方法认为: 皮肤热损伤后产生的淤滞带组织是完全可以恢复的,应 该挽救该组织,减轻损伤,让热损伤组织立体式地暴在 符合生理要求的湿润环境内排除坏死组织和再生修复。

    在这种湿性医疗方法中,采用一种特殊的、新型的 治疗药物。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主治温血动物或人类热 损伤的药用组合物,其中按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总重量 计,3~15%的蜂蜡和85~97%的含有黄芩、黄 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的芝麻油提取物,在该芝麻油 提取物中,所述的黄岑、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按 其干药重量计分别占芝麻油总重量的2~10%。

    在上述的药用组合物中含有β-谷甾醇。其含量按 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大于等于0.20%。

    本发明中采用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包括粘毛黄芩(Scutellaria viscidula Bge., )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甘 肃黄芩(Scuttelaria rehderiana Diels,),薄叶黄 芩(Scutellaria ikonnikovii Juz.,丽江黄芩(Scute 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和川黄芩(Scutellari a hypericifolia Levl.,)取其根入药。(中药大辞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7~20 21页)。

    本发明中采用的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包括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峨嵋野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 heng),云南黄连(Coptis teetoides C.Y.Cheng) 取其根入药。(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88年版第2022~2030页)

    本发明中采用的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 upr.)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 inense Schneid.,)的树皮,其中黄皮树的变种秃叶黄 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var.glabr iusculum-Schneid.)峨嵋黄皮树(P.chinense Schne id.var.yunnanense Huang.)镰刀叶黄皮树(P.chi nense Schneid.var.falcutum Huang)等也同等入药, 即取其皮入药。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88年版第2031~2035页)

    本发明中采用的蚯蚓,又名地龙,包括参环毛蚓( pheretima asptrgillum)(E.Perrier),背暗异唇 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trapezoides Ant.D uges),取其干燥后的全体入药,也可取其新鲜全体入 药。(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版2111-2114页)。

    本发明采用的罂粟壳,又名御米壳,粟壳,为罂粟 科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am L.)的干燥果壳, 该干燥果壳经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方法炮制后即 可用药。(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年 版第2560~2561页)

    为制备本发明所述的药用组合物,采取如下方法步 骤:首先,分别将原料药:黄岑、黄连、黄柏、制成饮 片选罂粟壳,蚯蚓入药;将芝麻油加热至沸腾,即12 0~180℃再将上述原料药;黄岑、黄连、黄柏、蚯 蚓和罂粟壳加入沸腾的芝麻油中,保持该芝麻油的沸腾 状态30~45分钟;该原料药与芝麻油的投料比为2 ~10∶100;室温分离含原料药的芝麻油,弃药渣, 得含所述原料药的芝麻油提取物。按最终产品的总重量 计算,将85~97%所述的含原料药的芝麻油提取物 同3~15%的蜂蜡充分混合,得所述的药用组合物。

    该药用组合物成品为一淡黄色软膏状物,其中的水 分和挥发物质不超过0.01%,其液态药物透明,光 镜下检查该成品无颗粒物质,其酸值为3.58±0.2 0%(按中国药典1.985年版,附录51页测定法), 皂化值为178±0.7%(中国药典,1985年版, 附录51页测定法),软化值:软化始点:21~23℃ (热敏电阻法),软化点:45~49℃(环球式软化 点测定仪,如用电子测定仪定按其测试变异系)。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芝麻油的含水量应介于 1000分之1至10,000分之1之间,所用的蜂 蜡中其石蜡含量不高于20%。

    在将含有所述原料药的芝麻油提取物同蜂蜡进行混 合时,可以预先将蜂蜡加热至100~180°。

    制成的本发明所述的药用组合物主要用于治疗温血 动物和人类的热损伤,包括烧伤,特别是大面积烧伤, (烫伤化学灼伤等)。另外,还可以用于医治人类创疡 包括创面溃疡、感染创面、阴道炎、子宫颈靡烂、痔疮、 褥疮、创伤创面、冻伤、冻疮等。使用本发明之组合物 可直接在创面上涂敷约1毫米厚度,一般伤面不必进行 清创处理,4~5小时或更长时间所涂上的药用组合物 变成白色液化物,此时说明涂上的药物已完全同创面组 织发生作用,可再增涂,如液化物太多可轻轻沾取液化 物再涂该药用组合物,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采用以本发明所述的纯天然药用组合物治疗热损伤, 创造了一个新的热损伤治疗技术和药品,特别是烧伤的 治疗方法。使用该药用组合物能保持创面湿润而不浸渍; 由表入里地在排拆反应之时液化排除坏死皮肤层;用药 物完成组织间创面表层的通畅引流;通过药品剂型或其 它作用保障热损伤后的组织有持续恒定浓度有效药物成 分的供给和向创面外排泄;隔离空气环境对创面的刺激 和损伤,同时能及时排出创面排泄物和代谢物。

    另外,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利用非麻醉方式对病人 的创面进行止疼,且在用药后5~10分钟对于那些疼 痛创面可完全消除疼痛,解决了热损伤治疗的第一大难 题。

    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利用非杀菌或抑菌方式达到抗 感染和控制感染的目的,解决了热损伤治疗中的第二大 难题由于治疗中不必再使用大量抗生素,有利于创面组 织的再生修复。

    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利用湿润环境和药物作用减轻 创面进行性坏死损伤,创造皮肤修复的生理环境,使深 Ⅱ度创面无疤痕修复,大面积烧伤疗效治疗效果理想。

    上述的有益效果将在下文中得以描述和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制备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的生产流程图。

    图2是实验例1中家兔深Ⅱ°度烫伤的光镜所见( HEx400)。

    图3是实验例1中家兔深Ⅱ°度烫外用本发明组合 物后18天的光镜所见(HEx400)。

    图4是实验例1中B实验的各组织细菌计数与病程 的关系。

    图5、6是人Ⅲ°烧伤皮肤的光镜所见(HEx2 00)。

    图7是人Ⅲ°烧伤皮肤同本发明之组合物治疗天 后的光镜所见(HEx200)。

    图8、9、10是人Ⅲ°烧伤皮肤的透视电镜所见。

    图11、12、13是用本发明之组合物治人Ⅲ° 度烧伤天后的透视电镜所见。

    图14是人类浅Ⅲ°烧伤用人羊膜覆盖法治疗后的 病理切片光镜图片。

    图15是人类浅Ⅲ°烧伤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 的药用组合物治疗后的病理切片光镜图片。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治疗温血动物或人类热损伤, 和创疮特别是烧伤的药用组合物,它由3~15%(重 量)的蜂蜡和85~97%(重量)含有中药芝麻油提 取物的芝麻油,所述的重量百分比是按药用组合物总重 量计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芝麻油提取物是指黄岑、黄 连、黄柏,地龙和罂粟壳的芝麻油提取物,其中黄岑、 黄连、黄柏,地龙和罂粟壳分别占所述芝麻油总重量的 2~10%。即本发明所述的药用组合物是含有一定量 的黄岑、黄连、黄柏,蚯蚓和罂粟壳的芝麻油同一定量 的蜂蜡的混合制成的一种脂性药用组合物。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药用组合物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 有些还至今不为人们所知。但是能够确定的其中一种有 效成分是β-谷甾醇。已知β-谷甾醇(β-sitoster al)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化学名称为Snigmast -5-en-3-01(3β),其结构式如下:

    其分子式为C29H50O;分子量为414、6 9、mol、熔点:140℃。现有技术中报道对食用 胆固醇的黑猩猩有降血脂作用,其二氧化物效果更好( CA88:21071f,1978、86:418h 1978)。另外,与七叶皂(ECIN)局部用 作抗炎药,毒性减小。0.2mg注射可使大鼠足踝肿 降低13.5%(CA86,101298U19 77)。未见有将β-谷甾醇用于治疗热损伤的报道。

    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的β-谷甾醇的含量为≥0. 20%,按该组合物重量计。

    由于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中使用的植物和动物做为 原料物,并将这些原料药加入热的芝麻油中,估计加热 后的芝麻油有利于长链脂肪酸与原料药中所含的β-谷 甾醇缩合成脂,当它作用于创面后,缩合后芝麻脂肪油 被创面渗出物逐渐脱脂,有利于β-谷甾醇与组织发生 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蜂蜡一方面有成膏作用,另一方面可 利用蜂蜡的抗氧化抗酸化的能力起防腐作用。另外,蜂 腊中含有蜂腊精有保护皮肤的作用。

    因此,不难看出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中之组分均对 热损伤创面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以及协同作用。

    实施例1    

    参见图1按“中国药典”标准,选用原料药黄岑2 公斤,黄连2公斤,黄柏2公斤,并将其按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制成饮片,再取蚯蚓2公斤,罂粟 壳2公斤。

    将100公斤的市售芝麻油做为提取剂放入提取釜, 将其加热至120℃,然后将上述的黄岑,黄连和黄柏 饮片以及蚯蚓和罂粟壳直接加入装有热芝麻油的提取釜 内,并保持芝麻油的温度及为120℃,混合搅拌提取 45分钟。

    然后室温下过滤,弃渣,沉淀,留上清液,得约1 00公斤的浸取液,即含上述原料提取物的芝麻油。

    取85公斤经上述步骤得到的含原料药提取物的芝 麻油同15公斤的市售蜂蜡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 的方法充分混合,制得100公斤药用组合物。 实施例2

    取原料药黄岑、黄连、黄柏各1公斤饮片,以及鲜 蚯蚓和罂粟壳各1公斤,另外取市售的精制芝麻油10 公斤,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药用组合物,其中芝麻油 油温为180℃,是取时间为30分钟。

    取经上述步骤得到的含原料药提取物的芝麻油9. 7公斤加入180℃的蜂蜡0.3公斤中按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充分混合,制得10公斤的膏状药 用组合物。 实施例3

    按实施例1中所述的原料等同投料其制法也相同。 但所述的含原料药提取物的芝麻油同蜂蜡混合前,预先 将蜂蜡加热至100℃。制得100公斤药用组合物。 实验例1

    组织学实验

    本发明的实验例中采用的烧伤标准为:

    Ⅰ度:表皮损伤

    Ⅱ度:真皮损伤

    Ⅲ度:全厚皮损伤

    A、取体重2-2.5公斤白色家兔14只,雌雄 各半,背腰部剪毛烫伤1cm2深Ⅱ度烫伤。随机分两 组,一组用干燥疗法治疗,称对照组;一组用实施例1 制得的药用组合物治疗,称试验组,18天后切下组织 得显微镜光学检查。

    结果:对照组镜下见肉芽组织萎瘪,有分叶核白细 胞渗出,胶原纤维嗜伊红,肉芽组织呈一派无生机组织 现象(见图2);试验组镜下见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 血管丰富,肉芽组织富于生机(见图3)。

    B、纯种健康Wistar大白鼠120只,雌雄不拘, 体重100-200克,背部剪毛,烫伤背部20%左 右的Ⅲ度烧伤创面,然后将预先制备的4×108的绿 脓杆菌悬液1ml涂布于整个创面上,再接下表分组: 实验动物分组 组        别     只       数 对照组 外用SD-Ag组 外用本发明组合物 热烘干燥暴露组     30只     30只     30只     30只

    各组按各组医疗方法治疗。分1、3、5、7、9 天分别活杀动物6只,无菌操作,取创面下活组织进行 活组织细菌计数检查,取细菌计数的平均对数值,结果 表明,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述药用组合物和SD-Ag 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单纯热烘干燥暴露组,组间比 较差异显著(P<0.01),单纯热烘暴露疗法组与 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用本 发明药用组合物及外用SD-Ag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各组痂下细菌计数对数值 组    别     只    数 对照组 本发明组合物组 SD-Ag组 热烘干燥组     5.8±2.6     3.1±2.8     3.1±3.1     5.4±2.0 各组织细菌计数与病程的关系见图4所示: 实验例2

    病理学实验:

    三、病理学观察

    A、临床上对人Ⅲ°烧伤植皮不愈创面用经实施例 2制得的本发明的之组合物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前后对 烧伤组织进行光镜、透视电镜观察。

    光学镜检所见:(x200HE)

    治疗前(图5、6)示:汗腺及毛囊周围有炎性细 胞浸润,部分已形成局灶状。治疗后标本(图7)示: 皮肤已恢复正常,真皮层有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

    透视电镜所见:

    治疗前标本(图8,10000x,图9,100 00x图10,8000x)示:细胞核周围有较多 的圆形空泡,胞核面规则,核仁消失,真皮层弹力纤维 粗细不一致,排列紊乱且细胞内有沉积物。

    天治疗后标本(图11,4000x、图12, 6000x、图13,5000x)示:棘细胞层细胞 规整,细胞核清晰可见,有清楚的核仁,核染色质分布 均匀,桥粒恢复正常。 实验例3 药效学实验    抗感染能力

    A、取豚鼠28只,随机分组每组七只,用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烫伤豚鼠两背侧,伤后第二天 种植纯种绿脓杆菌(方法同培养基种植细菌法)。一创 面不治疗,一创面在种植后第6个小时用实施例3中所 述的药用组合物治疗。结果,不治疗组创面严重绿脓杆 菌侵袭感染症状,治疗组则无绿脓杆菌感染症状。

    B、取豚鼠28只,随机分成每组7只,用以上方 法烫伤豚鼠两背侧,一创面自然愈合(对照组),一创 面用实施例中所述的药用组合物治疗(实验组),分期 分批处死,对创面下活组织进行细菌计数检查,结果如 下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P     三天组     2.61±1.14×10     4.43±2.09×10     <0.05     六天组     3.81±0.27×10     3.24±0.73×10     <0.001     十天组     3.57±0.64×10     1.08±0.10×10     <0.001     二十天组     2.82±1.16×10     7.02±0.43×10     <0.05     正常部位     2.10±0.52×10     2.2±0.63×10     >0.05 实验例4药效学试验:促进汗腺上皮化再生修复

    人类同一浅Ⅲ度烧伤创面,一部分用人类羊膜覆盖 法治疗,一部分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的药用组合物 治疗,结果皮肤病理切片,用光镜观察,镜下所见:( 图14)

    用羊膜覆盖疗法愈合的创面仅有2~3层上皮细胞 覆盖创面,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断裂,未见表皮皮 肤附件。

    用上述的药用组合物治愈的创面病理切片显示(图 15)

    覆盖创面的是完整的表皮全层。创面组织表皮被覆 鳞状上皮,表层各层细胞排列良好,形成新的上皮,真 皮层组织内有个别残留汗腺。 实施例5

    药效学试验:促进创面愈合

    选21只豚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七只,即SD 银组,獾油组和香油加蜂蜡(97∶3)组。将各组的 豚鼠背部两侧烫伤深Ⅱ度,创面直径2cm,一侧创面 外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药用组合物,另一侧外用S D银、獾油或香油加蜂蜡做对照,观察测量两侧创面的 大小和愈合时间,计算出创面愈合速度。 其结果为:见下表 速度 类别 组别 组合物  对照组 P值 SD-Ag 1.1676±0.0521  0.94441±0.0592 <0.001 獾油 10920±0.0643  0.9295±0.264 <0.001 香油十蜂蜡 1.0100±0.0502  0.9154±0.0480 <0.05 结果证明本发明组合物组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

    另外,临床使用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治疗50例烧 伤、烫伤,最大烧伤面积20%(称实验组),对照组 用传统的自然暴露疗法20例烧伤、烫伤病人,最大烧 伤面积10%。对创面止痛,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 毒性反应;创面自我感觉,创面愈合方式进行了疗效对 比研究,结果证明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具有理想的止痛、 抗感染、促进愈合,无毒性等治疗作用。

    临床上用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治疗官颈糜烂200 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另外临床上也将本发明之药用组合物治疗各种原因 所致的创伤溃疡26例,其中最大面积为6%,深达骨 膜。女性14例,男性12例。最长期为6个月,最短 期为4个月。局部用药每日四次,先后于20及15天 治愈,效果十分显著。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温血动物 人类 损伤 药用 组合 及其 制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温血动物或人类热损伤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8392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