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8383493
  • 上传时间:2020-06-04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603.4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75294.4

    申请日:

    20130621

    公开号:

    CN103341010B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16

    主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16

    申请人:

    孟宪明

    发明人:

    孟宪明,刘召英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前十大街121号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优先权:

    CN20131027529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地胆草,溪黄草,青箭,鸭公青,夜关门,三叉苦,三加,篦齿蒿,罗星草,葫芦茶,枸杞和山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制剂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补益肝肾,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优势;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生产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獐牙菜20~30份,灯心草15~25份,白紫草10~20份,大独脚金25~40份,地胆草10~20份,溪黄草20~40份,青箭10~20份,鸭公青10~15份,夜关门15~25份,三叉苦8~15份,三加10~20份,篦齿蒿20~30份,罗星草10~20份,葫芦茶15~25份,枸杞25~35份和山药30~4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獐牙菜20~25份,灯心草15~20份,白紫草10~15份,大独脚金30~40份,地胆草15~20份,溪黄草25~35份,青箭16~20份,鸭公青12~15份,夜关门15~20份,三叉苦8~13份,三加17~20份,篦齿蒿26~30份,罗星草10~16份,葫芦茶20~25份,枸杞25~30份和山药30~3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獐牙菜23份,灯心草17份,白紫草13份,大独脚金36份,地胆草18份,溪黄草32份,青箭19份,鸭公青14份,夜关门18份,三叉苦9份,三加17份,篦齿蒿29份,罗星草12份,葫芦茶21份,枸杞28份和山药33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4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5~2.5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糖浆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青箭和鸭公青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75%~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3~5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0%~8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0.9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6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4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二步,将夜关门,三叉苦,三加和篦齿蒿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次,各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70℃~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33~1.35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8倍的水,浸泡12-36小时,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6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1.6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于5℃~7℃条件下冷藏45小时~55小时,过滤,滤液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3~0.5倍的蔗糖,搅拌并溶解,调节pH值至7.0,加水适量,搅拌,静置30~50小时,过滤,灌装,灭菌,获得糖浆剂,所述糖浆剂中的生药浓度为1.2g/mL~1.4g/mL。 6.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4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5~2.5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7.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糖浆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青箭和鸭公青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75%~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3~5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0%~8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0.9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6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4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二步,将夜关门,三叉苦,三加和篦齿蒿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次,各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70℃~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33~1.35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8倍的水,浸泡12-36小时,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6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1.6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于5℃~7℃条件下冷藏45小时~55小时,过滤,滤液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3~0.5倍的蔗糖,搅拌并溶解,调节pH值至7.0,加水适量,搅拌,静置30~50小时,过滤,灌装,灭菌,获得糖浆剂,所述糖浆剂中的生药浓度为1.2g/mL~1.4g/mL。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疸型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 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 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

    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酒精:酒精是导致黄疸型肝炎发生的原因之一。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 的酒精约为每公斤体重1克。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 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公斤体重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 如果人们饮酒过量,将会直接性的导致肝脏受损,后来慢慢身体就会出现疲 倦乏力的状态,皮肤也会出现黄疸,最终将会形成黄疸型肝炎。

    2.药物:在医学药物上,是存在很多有毒的药物的。对于易患肝病的人 而言,如果吃错药,或者盲目吃药,会使自己的病情加重,将会有形成黄疸 型肝炎疾病的可能。

    3.肝炎病毒:这是引起黄疸型肝炎发生的最主要因素。由于肝炎病毒使 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 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 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西医治疗普遍采用抗病毒疗法,西医治疗普遍存在疗效不佳、易反复, 副作用大的弊端。

    中医认为黄疸型肝炎是由于身体受湿热之邪熏蒸肝胆,蕴郁脾胃,迫使 胆汁疏泄失常外溢肌肤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 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补益肝肾,具有疗 效好、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制剂, 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地胆草,溪黄草, 青箭,鸭公青,夜关门,三叉苦,三加,篦齿蒿,罗星草,葫芦茶,枸杞和 山药。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獐牙菜20~ 30份,灯心草15~25份,白紫草10~20份,大独脚金25~40份,地胆草10~ 20份,溪黄草20~40份,青箭10~20份,鸭公青10~15份,夜关门15~25份, 三叉苦8~15份,三加10~20份,篦齿蒿20~30份,罗星草10~20份,葫芦茶 15~25份,枸杞25~35份和山药30~4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獐牙菜 20~25份,灯心草15~20份,白紫草10~15份,大独脚金30~40份,地胆草 15~20份,溪黄草25~35份,青箭16~20份,鸭公青12~15份,夜关门15~ 20份,三叉苦8~13份,三加17~20份,篦齿蒿26~30份,罗星草10~16份, 葫芦茶20~25份,枸杞25~30份和山药30~35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獐牙菜 23份,灯心草17份,白紫草13份,大独脚金36份,地胆草18份,溪黄草32份, 青箭19份,鸭公青14份,夜关门18份,三叉苦9份,三加17份,篦齿蒿29份, 罗星草12份,葫芦茶21份,枸杞28份和山药33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 量3~6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 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 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 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4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5~2.5倍的 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糖浆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青箭和鸭公青按所述 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75%~80%的乙醇溶 解,加热回流3~5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 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0%~8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 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 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0.9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 柱洗脱,先用6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4倍树脂柱体积 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 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夜关门,三叉苦,三加和篦齿蒿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 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次, 各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70℃~80℃ 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33~1.35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 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 的5~8倍的水,浸泡12-36小时,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 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6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 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 质量1.3~1.6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于5℃~ 7℃条件下冷藏45小时~55小时,过滤,滤液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3~ 0.5倍的蔗糖,搅拌并溶解,调节pH值至7.0,加水适量,搅拌,静置30~50 小时,过滤,灌装,灭菌,获得糖浆剂,所述糖浆剂中的生药浓度为1.2g/mL~ 1.4g/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制剂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补益肝肾,具 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优势;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 生产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地胆草,溪黄草,青箭,鸭公青,夜 关门,三叉苦,三加,篦齿蒿,罗星草,葫芦荼,枸杞和山药。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獐牙菜:苦,寒。清热,健胃,利湿。治消化不良,胃炎,黄疸,火眼, 牙痛,口疮。《滇药录》:全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炎,咽炎,胃炎,胆 囊炎,泌尿道感染,肠胃炎,疟疾,感冒发热,流感,小儿麻痹。

    灯心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清心降 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 夜啼,喉痹,口舌生疮。《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安神,利水通淋。

    白紫草:苦、微甘,凉。清热养阴,解毒。用于阴虚发热,尿路感染, 肝炎,外用治口腔炎,疮疡肿毒。

    大独脚金:甘、淡,平。健脾消食,清热利湿。用于小儿疳积,食欲不 振,泌尿道感染,黄疸型肝炎。

    地胆草:苦,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咳利尿。用于感冒,急性扁 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 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

    溪黄草:苦、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 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 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 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青箭:甘,平。入肝,脾,肾经。清肝利胆,调经祛瘀。《广西药植名 录》:调经,去瘀,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贫血,黄疸,风湿。《中草 药植物》:有清肝利胆作用,治疗黄疸和肝炎腹水。

    鸭公青:甘、淡,平。清热利湿,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黄疸,肾 炎水肿,痢疾,红崩,白带,风湿骨痛,痛经,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痈 肿疮毒。

    夜关门:苦,辛,凉。入肺,肝,肾三经。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 《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利尿,解热。《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 收脱肛,疗黄疸,舒筋活血。

    三叉苦:苦,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风湿骨痛、疟疾、 黄疸、湿疹、皮炎、跌打损伤及虫蛇咬伤等症。

    三加:苦、涩、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黄疸,肠炎, 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毒,湿疹。

    篦齿蒿:味苦;性寒。清利肝胆。主急性黄疸型肝炎。《内蒙古中草药》: 清利肝胆、消炎止痛,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头晕。

    罗星草:苦,寒。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治肝炎,胆囊炎,急性肠炎, 痢疾,扁桃体炎,跌打骨折,关节肿痛。

    葫芦茶:微苦、涩,凉。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用于预防中 暑,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肾炎,黄疸型肝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小儿疳 积,妊娠呕吐,菠萝中毒,小儿硬皮病。《本草求原》:退黄疸。《闽东本 草》:解肌达表,健脾开胃,润肺生津,强筋骨,除风湿。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痨 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呜,内热肖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纲目》: “滋肾,润肺,明目。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獐牙菜20~ 30份,灯心草15~25份,白紫草10~20份,大独脚金25~40份,地胆草10~ 20份,溪黄草20~40份,青箭10~20份,鸭公青10~15份,夜关门15~25份, 三叉苦8~15份,三加10~20份,篦齿蒿20~30份,罗星草10~20份,葫芦茶 15~25份,枸杞25~35份和山药30~4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獐牙菜 20~25份,灯心草15~20份,白紫草10~15份,大独脚金30~40份,地胆草 15~20份,溪黄草25~35份,青箭16~20份,鸭公青12~15份,夜关门15~ 20份,三叉苦8~13份,三加17~20份,篦齿蒿26~30份,罗星草10~16份, 葫节茶20~25份,枸杞25~30份和山药30~35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獐牙菜 23份,灯心草17份,白紫草13份,大独脚金36份,地胆草18份,溪黄草32份, 青箭19份,鸭公青14份,夜关门18份,三叉苦9份,三加17份,篦齿蒿29份, 罗星草12份,葫芦茶21份,枸杞28份和山药33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 量3~6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 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 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 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4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5~2.5倍的 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糖浆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青箭和鸭公青按所述 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75%~80%的乙醇溶 解,加热回流3~5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 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0%~8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 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 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0.9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 柱洗脱,先用6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4倍树脂柱体积 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 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夜关门,三叉苦,三加和篦齿蒿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 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次, 各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70℃~80℃ 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33~1.35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 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 的5~8倍的水,浸泡12-36小时,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 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6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 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 质量1.3~1.6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于5℃~ 7℃条件下冷藏45小时~55小时,过滤,滤液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3~ 0.5倍的蔗糖,搅拌并溶解,调节pH值至7.0,加水适量,搅拌,静置30~50 小时,过滤,灌装,灭菌,获得糖浆剂,所述糖浆剂中的生药浓度为1.2g/mL~ 1.4g/mL。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 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 施。

    实施例1本发明的散剂

    取獐牙菜230g,灯心草170g,白紫草130g,大独脚金360g,地胆草180g, 溪黄草320g,青箭190g,鸭公青140g,夜关门180g,三叉苦90g,三加170g, 篦齿蒿290g,罗星草120g,葫芦茶210g,枸杞280g和山药33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 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 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回 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 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小时,粉碎,过 筛,获得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8倍的淀粉, 混合,获得散剂。

    实施例2本发明的糖浆剂

    取獐牙菜210g,灯心草150g,白紫草110g,大独脚金390g,地胆草160g, 溪黄草280g,青箭170g,鸭公青130g,夜关门150g,三叉苦110g,三加190g, 篦齿蒿270g,罗星草140g,葫芦茶230g,枸杞260g和山药31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獐牙菜,灯心草,白紫草,大独脚金,青箭和鸭公青按所述 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倍的醇浓度75%的乙醇溶解,加热 回流5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 质量的3倍的醇浓度8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5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 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 0.7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6倍树脂柱体积的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4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5%乙醇洗脱,收集 乙醇冼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夜关门,三叉苦,三加和篦齿蒿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 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醇浓度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次,各次提取液合 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 70℃时相对密度为1.34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 的7倍的水,浸泡28小时,加热煎煮5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 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3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 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 质量1.45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于6℃条件 下冷藏50小时,过滤,滤液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5倍的蔗糖,搅拌并 溶解,调节pH值至7.0,加水适量,搅拌,静置45小时,过滤,灌装,灭菌, 获得糖浆剂,糖浆剂中的生药浓度为1.3g/mL。

    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 H小鼠7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5~23g, 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 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散剂溶解到水里,(浓度为6.27g生 药/m1,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1/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1.35g生 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8小时, 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 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 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糖浆剂LD50>31.35g 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62.7g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以 8g生药/日/人计,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3g生药/kg/日。 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 用量的471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按8.27、19.38和36.47g生药/kg 连续用药16周(1.0m1/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 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 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 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 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 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112例病例均为2009年8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人,男性32人,女性24人, 年龄18~53岁;对照组56人,男性35人,女性21人,年龄18~50岁。两 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在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 分会、肝病分会联合修订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治疗组:(1)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劳累;(2)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 的散剂,每日3次,每次6g,3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1)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劳累;(2)采用西药常规治疗, 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及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每天1次, 30天为一疗程。

    观察指标:观察自用药日起患者黄疸消退的天数,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 即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 iL)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等改善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资料用SPSS16.0软件进行 t检验,两组间疗效用卡方检验。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ALT≤40I U/L,TBi L≤17μmol/L)。临床基本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 显好转,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ALT≤55I U/L或TBi L≤34μm01/L)。临床 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恢复,肝功能明显好转(ALT及TbiL较原水平下降50% 以上)且稳定在2周以上无明显波动者。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恢复,肝功 能无明显好转(ALT及Tb iL较原水平下降50%以下)。

    治疗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见表2。

    表2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t/d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统计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具体病例

    病例1:王某,男性,30岁,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右上腹不适。5 天后出现黄疸,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疼痛,肝功能检 查异常,确诊为黄疸型肝炎。嘱患者注意休息,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 每日3次,每次6g,服用一个月,症状出现好转,肝功能指标好转,服用2 个月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病例2:陈某,男性,45岁,发烧38.3℃,乏力,食欲不振,尿黄如茶, 皮肤、巩膜发黄,肝区疼痛,检查肝功能指标:ALT315单位,AsT390单位, Tb iL215单位。确诊黄疸型肝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糖浆剂,每日3次, 每次5ml,服用1个半月,基本痊愈。继续服用1个月,痊愈,随访1年未 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 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 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 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黄疸 肝炎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834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