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8381603
  • 上传时间:2020-06-04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84.3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98892.9

    申请日:

    20161204

    公开号:

    CN108144004A

    公开日:

    2018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12,A61K35/62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12,A61K35/62

    申请人:

    范晨宇

    发明人:

    范晨宇

    地址:

    741020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路11号

    优先权:

    CN20161109889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制成:百本20、白参7、大红袍20、岷当归10、白花芍药4、制首乌10、炒枣仁10、柏实4、葽绕4、九节菖蒲4、川参5、红花5、地龙5、葛根10、砂仁2、薤白2、栝楼皮4、莪术4、茯苓5、沿阶草5、秤砣子2、合欢皮、刺五加皮4、猴毛头10、夜交藤10、桂2枝、陈皮2、炙甘草4、木灵芝2、枸杞子10、尾参10。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材为原料,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制成:百本20、白参7、大红袍20、岷当归10、白花芍药4、制首乌10、炒枣仁10、柏实4、葽绕4、九节菖蒲4、山槐子5、红花5、地龙5、葛根10、砂仁2、薤白2、瓜蒌皮4、莪术4、茯苓5、沿阶草5、秤砣子2、合欢皮和刺五加皮4、猴毛头10、首乌藤10、柳桂2、陈皮2、炙甘草4、灵芝2、枸杞子10、尾参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疾病具有多种成因,现有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多以治为主而以养为辅,因此市面上缺少一种养护的药物,同时市面上的药物会对肾脏等器官有损伤,不利于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预防高血压的中药,该药丸以纯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制成:百本20、白参7、大红袍20、岷当归10、白花芍药4、制首乌10、炒枣仁10、柏实4、葽绕4、九节菖蒲4、川参5、红花5、地龙5、葛根10、砂仁2、薤白2、栝楼皮4、莪术4、茯苓5、沿阶草5、秤砣子2、合欢皮和刺五加皮4、猴毛头10、夜交藤10、柳桂2、陈皮2、炙甘草4、木灵芝2、枸杞子10、尾参10。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口服剂型,如胶囊剂、散剂、片剂、丸剂,本发明优先的剂型是丸剂。

    制备方法:称取上述重量份原料,混合,烘干,粉碎成80-120目细粉,加入与药粉重量比为1:1的炼蜜,混合均匀,制条,以5克/丸成丸,蜂蜡封存即可。

    服用方法:口服,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服用,每次二丸,用白开水送服。重症患者于晚睡前再加服二丸。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要2-3个疗程。

    各味中药药理作用:

    百本:百本:性温,味甘。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白参:性平,味甘,气味(根)苦、微寒、无毒。白参含有裂招菌多糖具有抗癌作用。具滋补强身的功效。气味(根)苦、微寒、无毒。有清肝明目、滋补强身的功效,特别对小儿盗汗、妇科疾病、神经衰弱、头昏耳鸣等症疗效明显。”大红袍

    岷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白花芍药: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制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平。补益精血,养肝安神,强筋骨,固肾乌须,用于血虚而见头昏目眩,心悸失眠健忘,萎黄乏力,肝肾精血亏虚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崩带,须发早白等症。

    枣仁:甘,平。入心、脾、肝、胆经。主治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柏实: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等症。

    葽绕: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嗽痰多,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九节菖蒲:辛;温 。归经: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化痰开窍;安神;宣湿醒脾;解毒。主热病神昏;癫痫;气闭耳聋;多梦健忘;胸闷腹胀;食欲不振;风湿痹痛;痈疽;疥癣。

    川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红花:性温,味辛。入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地龙:功能主治,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 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1.清热息风: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2.清肺定喘:可治肺热痰咳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3.利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4.通行经络:可用治热痹节肿赤痛;适当配伍也可治寒痹;配伍益气行血药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

    葛根:甘辛,平。入脾、胃经。功用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砂仁:辛,温。入脾、胃经。功用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薤白:辛苦,温。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功用主治: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彻背,脘痞不舒,干呕,泻痢后重,疮疖。

    莪术:苦辛,温。入肝、脾经。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1)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2)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沿阶草: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秤砣子:酸,温。入肺、肾经。功用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合欢皮:甘,平。入心、肝经。功用主治: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疬,筋骨折伤。

    刺五加皮:为刺五加的皮,味辛;苦;微甘;性温。归肝经;肾经。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行动迟缓;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猴毛头:苦甘,温。入肝、肾经。功用主治: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

    夜交藤:甘微苦,平。入心、肝经。功用主治: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柳桂: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功用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陈皮:性温,味辛、味苦。 归入脾经、胃经、肺经。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木灵芝:甘,平。归心、肝、脾、肺、肾五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经;肾经;肺经。功能: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尾参: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材为原料,各味中药药效间具有协同作用,补心气、养心阴、湿心阳、安心神、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心脑血管病、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血瘀阴、动脉硬化、脑血管栓塞、半身不遂等症,本发明制成药丸,服用方便,且对身体无毒副作用。

    下面结合临床试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自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本发明人应用本发明所制药丸观察治疗200例心脑血管患者。其中:心血管病患者112例,年龄最大者74岁,年龄最小者43岁,男性65人,女性57人;脑血管病患者88例,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最小者41岁,男性50人,女性38人。

    2、诊断标准:

    3、治疗方法:口服,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服用,每次二丸,用白开水送服。重症患者于晚睡前再加服二丸,3个月为一疗程。

    4、疗效标准:

    治愈:经过2-3个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显效:经过2-3个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无效:经过2-3个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改善或加重。

    治疗结果:对心血管病患者112例进行治疗观察,98例患者取得治愈效果,10例串者显效效果,4例患者治疗无效;对脑血管病患者88例进行治疗观察,75例患者取得治愈效果,8例患者显效效果,5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治愈率86%,总显效率9%,总无效率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称取百本20、白参7、大红袍20、岷当归10、白花芍药4、制首乌10、炒枣仁10、柏实4、葽绕4、九节菖蒲4、川参5、红花5、地龙5、葛根10、砂仁2、薤白2、栝楼皮4、莪术4、茯苓5、沿阶草5、秤砣子2、合欢皮和刺五加皮4、猴毛头10、夜交藤10、柳桂2、陈皮2、炙甘草4、木灵芝2、枸杞子10、尾参10。

    制备方法:称取上述实施例按所需重量份原料,混合,烘干,粉碎成80-120目细粉,加入与药粉重量比为1:1的炼蜜,混合均匀,制条,以5克/丸成丸,蜂蜡封存即可。

    服用方法:口服,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服用,每次二丸,用白开水送服。重症患者于晚睡前再加服二丸。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要2-3个疗程。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预防 高血压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816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