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99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099995 A *CN103099995A* (21)申请号 201110359667.7 (22)申请日 2011.11.14 A61K 36/8994(2006.01) A61P 1/02(2006.01) A61P 1/10(2006.01) A61P 17/10(2006.01) (71)申请人 卢梅芳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 1 段 5 号 1 栋 1 单元 3 楼 2 号 (72)发明人 卢梅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2、) 51124 代理人 梁鑫 (54) 发明名称 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清热祛 火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清热祛火功能的药物 组合物。本发明具有清热祛火功能的药物组合 物, 其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 10 15 份、 枇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 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本发明药 物组合物具有清热祛火之功效, 对嘴里长泡、 口腔 溃疡、 面部长痘、 大便。
3、干燥等上火症状能够明显改 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9995 A CN 103099995 A *CN103099995A* 1/1 页 2 1. 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 10 15 份、 枇杷 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2. 根据。
4、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原料药的重量比 为芦荟 15 份、 枇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份、 丹参 15 份 g、 泽泻 10 份、 夏枯草 10 份、 葛根 10 份、 生山楂 10 份 g、 生甘草 3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它是以芦荟、 枇杷 叶、 苡仁、 丹参、 泽泻、 夏枯草、 葛根、 生山楂、 生甘草为原料药,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 成的药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药剂为散 剂、 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
5、液、 合剂。 5. 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药及原料药的重量比 为芦荟 10 15 份、 枇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 制备方法为 : a、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药 ; b、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 c、 将上述细 粉制成散剂 ; 或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 或压片制成片剂 ; 或制成袋泡茶。 6. 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药及原料药的重量比 为芦荟 10 15。
6、 份、 枇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 制备方法为 : a、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药 ; b、 煎煮原料药, 得煎煮液 ; c、 按照制剂学 常规方法,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99995 A 2 1/3 页 3 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上火是中医术语, 意为人体阴。
7、阳失衡, 内火旺盛。 所谓的 “火” 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 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一般认为 “火” 可以分为 “实火” 和 “虚火” 两大类, 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 “心火” 和 “肝火” 。上火的主要表现为嘴里长泡、 溃疡, 牙齿疼痛、 出血, 咽喉干痛, 身体感到燥热, 大便干燥, 面部长痘等。解决方法为祛火, 可服用滋阴、 清热、 解毒消肿药物清热祛火, 也可中医针灸、 拔罐、 推拿、 按摩等解决。 0003 由于上火引发的上述症状经常发生, 也对人们造成了很多困扰, 故本领域需要新 的解决手段。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清热祛火功能的。
8、药物组合物, 可明显减少上火 症状。 0005 本发明具有清热祛火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其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1015份、 枇 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 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0006 进一步的, 其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15份、 枇杷叶10份、 苡仁20份、 丹参15份g、 泽泻 10 份、 夏枯草 10 份、 葛根 10 份、 生山楂 10 份 g、 生甘草 3 份。 0007 为了便于应用, 它是以芦荟、 枇杷叶、 苡仁、 丹参、 泽泻、 夏枯草、 。
9、葛根、 生山楂、 生甘 草为原料药,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药剂。 0008 其中, 所述的药剂为散剂、 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或合剂。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 其原料药 及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 10 15 份、 枇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 0010 制备方法为 : a、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药 ; b、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 c、 将上 述细粉制成散剂 。
10、; 或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 或压片制成片剂 ; 或制成袋泡茶。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制备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 其原 料药及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 10 15 份、 枇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 0012 制备方法为 : a、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药 ; b、 煎煮原料药, 得煎煮液 ; c、 按照制 剂学常规方法,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001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祛火之功效,。
11、 对嘴里长泡、 口腔溃疡、 面部长痘、 大便 说 明 书 CN 103099995 A 3 2/3 页 4 干燥等上火症状能够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发明具有清热祛火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其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1015份、 枇 杷叶 10 15 份、 苡仁 20 25 份、 丹参 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 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0015 进一步的, 其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15份、 枇杷叶10份、 苡仁20份、 丹参15份g、 泽泻 10 份、 夏枯草 10 份、 葛根 10 份、 生山楂 10。
12、 份 g、 生甘草 3 份。 0016 为了便于应用, 它是以芦荟、 枇杷叶、 苡仁、 丹参、 泽泻、 夏枯草、 葛根、 生山楂、 生甘 草为原料药,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药剂。 0017 其中, 所述的药剂为散剂、 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或合剂。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清热祛火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0019 制备方法一 : 0020 a、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药 ; 0021 b、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 0022 c、 将上述细粉制成散剂 ; 或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 或压片制成片剂 ; 或制成袋泡茶。 0023 制备方法二 : 0024 a、 按照上述重量。
13、比称取原料药 ; 0025 b、 煎煮原料药, 得煎煮液 ; 0026 c、 按照制剂学常规方法,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0027 采用制备方法二可制成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合剂等常见口服制剂。 0028 以下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实例。 0029 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1015份、 枇杷叶1015份、 苡仁2025份、 丹参10 20 份、 泽泻 5 15 份、 夏枯草 5 15 份、 葛根 10 15 份、 生山楂 10 15 份、 生甘草 3 5 份。 0030 进一步的, 其原料药的重量比为芦荟15份、 枇杷叶10份、 苡仁20份、 丹参15份g、 泽泻。
14、 10 份、 夏枯草 10 份、 葛根 10 份、 生山楂 10 份 g、 生甘草 3 份。 0031 实施例一 0032 按重量比取原料药 ; 芦荟15份、 枇杷叶10份、 苡仁20份、 丹参15份g、 泽泻10份、 夏枯草 10 份、 葛根 10 份、 生山楂 10 份 g、 生甘草 3 份。 0033 将取得的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然后做成袋泡茶茶剂供泡水饮用。 0034 实施例二 0035 按重量比取原料药 ; 芦荟 15 份、 枇杷叶 10 份、 苡仁 25 份、 丹参 20 份、 泽泻 15 份、 夏枯草 5 份、 葛根 10 份、 生山楂 15 份、 生甘草 3 份。 0036 。
15、将取得的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然后做成袋泡茶剂供泡水饮用。 0037 实施例三 0038 按重量比取原料药 ; 芦荟 10 份、 枇杷叶 15 份、 苡仁 20 份、 丹参 15 份、 泽泻 5 份、 夏 枯草 5 份、 葛根 15 份、 生山楂 12 份、 生甘草 4 份。 0039 将取得的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然后做成袋泡茶供泡水饮用。 说 明 书 CN 103099995 A 4 3/3 页 5 0040 实施例四 0041 按重量比取原料药 ; 芦荟 15 份、 枇杷叶 15 份、 苡仁 20 份、 丹参 10 份、 泽泻 15 份、 夏枯草 15 份、 葛根 10 份、 生山楂 1。
16、0 份、 生甘草 5 份。 0042 将取得的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然后按重量加入微粉硅胶 0.2, 硬脂酸镁 0.3、 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 压制成片供服用。 0043 发明人将本发明药物用于有嘴里长泡、 口腔溃疡、 面部长痘、 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 的患者治疗。主要是实用实施例一得到袋泡茶每天冲饮两到三次, 每次使用 15g 到 20g。普 通在服用两天后发现嘴里长泡, 大便干燥等症状明显改善。 口腔溃疡、 面部长痘等症状在用 药后 1 至 3 周基本痊愈。统计病例如下 : 0044 表 1 病例人数统计表 0045 种类 人数 男 女 嘴里长泡、 口腔溃疡 15 例 11 例 4 例 面。
17、部长痘 15 例 6 例 9 例 大便干燥 22 例 12 例 10 例 0046 表 2 治疗效果 0047 种类 人数 平均起效时间 平均治愈时间 治愈 有效 无效 嘴里长泡、 口腔溃疡 15 例 2 天 6 天 12 例 2 例 1 例 面部长痘 15 例 3 天 12 天 9 例 4 例 2 例 大便干燥 22 例 1 天 5 天 17 例 5 例 0 例 0048 本发明清热祛火药物组合物经过临床验证, 其治疗有嘴里长泡、 口腔溃疡、 面部长 痘、 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咽痛、 音哑、 咳痰不爽、 咽喉部异物感等咽炎 症状, 有效率达 94, 治愈率高达 73,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说 明 书 CN 10309999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