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8372959
  • 上传时间:2020-06-0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01.1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3091.7

    申请日:

    20131102

    公开号:

    CN103536894A

    公开日:

    201401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5/00,A61P29/00,A61K35/2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5/00,A61P29/00,A61K35/24

    申请人:

    蔡晓娟

    发明人:

    蔡晓娟

    地址:

    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玲珑山中路1726号

    优先权:

    CN20131055309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石菖蒲、香附、益母草、五灵脂、丹参、杜仲、山楂、元胡、桂枝、仙桃草、生姜、白芥子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石菖蒲40-60份、香附30-50份、益母草30-50份、五灵脂30-50份、丹参20-40份、杜仲20-40份、山楂20-40份、元胡10-30份、桂枝10-30份、仙桃草10-30份、生姜10-30份、白芥子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石菖蒲50份、香附40份、益母草40份、五灵脂40份、丹参30份、杜仲30份、山楂30份、元胡20份、桂枝20份、仙桃草20份、生姜20份、白芥子5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原发性痛经是指经期或其前后少腹及腰骶疼痛,甚至剧痛昏厥、肢冷汗出的一种病证。 常见于未婚未育的女性。中医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带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 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西医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止痛,但是副作用很大,且 不能根治。本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得出,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效果,取得不错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原发性痛 经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石菖蒲、香 附、益母草、五灵脂、丹参、杜仲、山楂、元胡、桂枝、仙桃草、生姜、白芥子按照一定的 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石菖蒲40-60份、香附30-50份、益母草30-50 份、五灵脂30-50份、丹参20-40份、杜仲20-40份、山楂20-40份、元胡10-30份、桂枝10-30 份、仙桃草10-30份、生姜10-30份、白芥子3-8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石菖蒲50份、香附40份、益母草40份、五 灵脂40份、丹参30份、杜仲30份、山楂30份、元胡20份、桂枝20份、仙桃草20份、生 姜20份、白芥子5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石菖蒲: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用于热病神昏, 健忘,失眠,耳鸣。

    香附: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安胎。用于胁肋胀痛、脘腹痞 满疼痛,经行腹痛等。

    益母草:辛、苦。归肝、肾、心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经闭, 难产,产后血晕,跌打损伤,水肿等症。

    五灵脂: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瘀血阻滞诸证。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 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亏虚、胎动不安。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痛, 泄泻痢疾,疝气肿痛等。

    元胡:辛、苦、温。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 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 寒凝血滞,痰饮、蓄水证。

    仙桃草:甘、微辛,性平。化瘀止血,清热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疮 痈,吐血,咳血,肚胃气痛,原发性痛经等。

    生姜:辛、温。归肺、胃、脾经。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 热、头痛鼻塞、呕吐、胀满、泄泻等。

    白芥子:性温,味辛,无毒。入手太阴经。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 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9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原发性痛经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年龄15-28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3年,平均年龄23.5岁。

    2、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

    (1)发于青春期的未婚女子;(2)小腹疼痛,可痛及腰骶,或向会阴、肛门放射,且发生于 经期或行经前后,经后疼痛自行消失,呈周期性反复发作;(3)排除器质性病变。

    3、治疗方法

    3.1处方:石菖蒲50g、香附40g、益母草40g、五灵脂40g、丹参30g、杜仲30g、山楂30g、 元胡20g、桂枝20g、仙桃草20g、生姜20g、白芥子5g。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次于行经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 剂,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

    4、治疗结果:

    4.1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珍断疗效标准》判定:

    痊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

    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4.2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83例(83%),好转14例(13%),无效3例(3%),总有效率 为97%。

    5.典型病例

    1、曹某,17岁,学生。患者自13岁月经初潮即原发性痛经,经期小腹绞痛,面白,汗出, 小腹空坠,腰酸。妇科及B超检查未见生殖器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每次行经都不 能上课,只有口服止痛药方能坚持,且长期服用导致药物性胃炎。经前连续服用本发明药物, 治疗2个月经周期而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2、柴某,23岁,患者自述经前至经期小腹胀痛,经期后延,量少色暗,伴有血块,胁肋及 乳房胀痛,烦躁,舌质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经妇科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服用本发明药 物,经前3天服至经净痛止,每日1剂。经治疗3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石菖蒲40g、香附30g、益母草30g、五 灵脂30g、丹参20g、杜仲20g、山楂20g、元胡10g、桂枝10g、仙桃草10g、生姜10g、白 芥子3g制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石菖蒲50g、香附40g、益母草40g、五 灵脂40g、丹参30g、杜仲30g、山楂30g、元胡20g、桂枝20g、仙桃草20g、生姜20g、白 芥子5g制成。

    实施例3,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石菖蒲60g、香附50g、益母草50g、五 灵脂50g、丹参40g、杜仲40g、山楂40g、元胡30g、桂枝30g、仙桃草30g、生姜30g、白 芥子8g制成。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原发性 痛经 中药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729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