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53686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 CN 103536866 B (21)申请号 201310557316.6 (22)申请日 2013.11.12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崔合芳 地址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黄河二路 182 号 25 号楼 27 户 (72)发明人 陈香利 刘学键 CN 1511544 A,2004.07.14,说明书第1页倒 数第 1-8 行、 第 2 页第 3-5 行、 倒数第 1-2 行、 第 3 页第 1 行、 第 4 页第 。
2、2-4 行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 物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 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该组合物由如下重 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 决明子 22-35 份、 白茅 根 22-35 份、 陈皮 40-56 份、 莪术 16-24 份、 白芷 16-24 份、 败酱草 22-35 份、 苏叶 22-35 份、 炒白术 13-22 份、 炒枳壳 13-22 份、 荷叶 50-70 份、 甘草 8-16 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腹部手术 后早期出现的炎性肠梗阻, 既可以较快的消除患 者肠梗阻的症状, 又可以消退肠腔手。
3、术后的炎症。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吴立坤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536866 B CN 103536866 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 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 : 决明子 30 份、 白茅根 30 份、 陈皮 48 份、 莪术 20 份、 白 芷 20 份、 败酱草 30 份、 苏叶 30 份、 炒白术 18 份、 炒枳壳 18 份、 荷叶 60 份、。
4、 甘草 12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中药组合物是液体制剂。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6866 B 2 1/4 页 3 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属于中药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炎性肠梗阻是一种早期病症, 在所有的肠梗阻中发病最早,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 疗, 很容易向粘性肠梗阻发展, 甚至转变为绞窄性肠。
5、梗阻, 极大的加重病人的痛苦, 危及到 患者的生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 用。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0006 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 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 备而成 : 决明子 22-35 份、 白茅根 22-35 份、 陈皮 40-56 份、 莪术 16-24 份、 白芷 16-24 份、 败 酱草 22-35 份、 苏叶 22-35 份、 炒白术 13-22 份、 炒枳壳 13-22 份、 荷叶 50-70 份、 甘草 8-16 份。 0007 优选地, 如上所述的治疗腹部手。
6、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 它由如下重量份 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 : 决明子22-30份、 白茅根22-30份、 陈皮40-50份、 莪术16-20份、 白 芷 16-20 份、 败酱草 22-30 份、 苏叶 22-30 份、 炒白术 13-20 份、 炒枳壳 13-20 份、 荷叶 50-65 份、 甘草 8-14 份。 0008 在本发明一个最优选的实施例中, 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 : 决明 子 30 份、 白茅根 30 份、 陈皮 48 份、 莪术 20 份、 白芷 20 份、 败酱草 30 份、 苏叶 30 份、 炒白术 18 份、 炒枳壳 18 份、 荷叶 60 份。
7、、 甘草 12 份。 0009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是液体制剂。 0010 通过大量临床试验研究发现, 由上述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腹 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药 新用途, 即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 根据中医药史料记载, 上述中药材原料具有如下药理活性和功能主治 : 决明子 : 清热明目, 润肠通。 用于目赤涩痛, 羞明多泪, 头痛眩晕, 目暗不明, 大便秘结。 选用豆科一年 生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白茅根 : 凉血, 止血。
8、, 清热, 利尿。 治热病烦渴, 吐 血, 衄血, 肺热喘急, 胃热哕逆, 淋病, 小便不利, 水肿, 黄疸。 选用禾本科植物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l (L.) Beauv. var. major (Nees) C. E. Hubb. 的干燥根茎。陈皮 : 具有理 气健脾, 调中, 燥湿, 化痰的作用。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 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 胸闷腹胀、 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选用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 熟果皮。莪术 : 行气破血, 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 瘀血经闭, 食积胀痛 ; 早期宫颈癌。选 说 明 书 CN 103536866 B。
9、 3 2/4 页 4 用姜科植物桂莪术 Curcuam kwangsiensis S.G.Leset C.F.Liang 的根茎。白芷 : 祛风湿, 活血排脓, 生肌止痛。用于头痛、 牙痛、 鼻渊、 肠风痔漏、 赤白带下、 痈疽疮疡、 皮肤瘙痒。选 用伞形科植物川白芷的根。败酱草 : 又名山苦荬, 选用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和根。败酱草 清热解毒, 凉血,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用于肠痈, 肺痈高热, 咳吐脓血, 热毒疮疔, 疮疖痛肿, 胸腹疼痛, 阑尾炎, 肠炎、 痢疾, 产后腹痛, 痛经。苏叶 : 散寒解表, 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 头痛, 咳嗽, 胸腹胀满。选用唇形科植物皱紫苏、 尖紫。
10、苏等的叶。白术 :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选用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枳壳 : 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 用于胸胁气 滞, 胀满疼痛, 食积不化, 痰饮内停 ; 胃下垂, 脱肛, 子官脱垂。选用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 的干燥未成熟果实。荷叶 : 清热解暑, 升发清阳, 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 暑湿泄泻, 脾虚泄泻, 血热吐衄, 便血崩漏。选用睡莲科植物莲 Nelumbo nuciferaGaertn. 的干燥叶。甘。
11、草 :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 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选用为双 子叶植物豆科 Leguminosae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胀果甘草 G.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 glabra L. 的根及根茎。 0012 将上述各中药材制备成本发明的复方药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称取 清洗干净且干燥的药材合并, 加水煎煮两次, 合并煎液, 减压浓缩至 70时相对密度为 1.15-1.20, 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
12、百分比达 75-85%, 搅拌, 静置, 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 65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药液。 0013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出现的炎性肠梗阻, 既可以较快的 消除患者肠梗阻的症状, 又可以消退肠腔手术后的炎症, 减轻肠管的负荷, 促进肠液的吸 收, 防止肠管之间形成粘连, 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从而达到止痛消炎, 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率, 使病人早日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 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
13、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 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5 实施例 1 0016 生药处方 : 决明子3kg、 白茅根3kg、 陈皮4.8kg、 莪术2kg、 白芷2kg、 败酱草3kg、 苏 叶 3kg、 炒白术 1.8kg、 炒枳壳 1.8kg、 荷叶 6kg、 甘草 1.2kg。 0017 制备方法 : 称取上述处方量的药材合并, 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 10倍量, 煎煮2h, 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 煎煮1.5h, 合并煎液, 0.08MPa、 70下减 压浓缩至 70时相对密度为 1.15, 加 95%(v/v) 乙醇使含醇量达 75%(v/v), 搅拌, 静置过 。
14、夜, 过滤, 滤液在 0.08MPa、 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 65时相对密度为 1.30, 加水及蔗糖 配制成药液。 0018 实施例 2 0019 生药处方 : 决明子 2.2kg、 白茅根 3.4kg、 陈皮 5.6kg、 莪术 1.6kg、 白芷 1.6kg、 败酱 草 2.2kg、 苏叶 3.4kg、 炒白术 2.2kg、 炒枳壳 2kg、 荷叶 5.1kg、 甘草 1kg。 说 明 书 CN 103536866 B 4 3/4 页 5 0020 制备方法 : 称取上述处方量的药材合并, 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 10倍量, 煎煮2h, 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 。
15、煎煮1.5h, 合并煎液, 0.08MPa、 70下减 压浓缩至 70时相对密度为 1.15, 加 95%(v/v) 乙醇使含醇量达 85%(v/v), 搅拌, 静置过 夜, 过滤, 滤液在 0.08MPa、 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 65时相对密度为 1.30, 加水及蔗糖 配制成药液。 0021 实施例 3 0022 生药处方 : 决明子 3.5kg、 白茅根 2.2kg、 陈皮 4.2kg、 莪术 2.2kg、 白芷 2kg、 败酱草 3.5kg、 苏叶 2.2kg、 炒白术 2kg、 炒枳壳 1.5kg、 荷叶 7kg、 甘草 1.5kg。 0023 制备方法 : 称取上述处方量的药材合。
16、并, 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 10倍量, 煎煮2h, 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 煎煮1.5h, 合并煎液, 0.08MPa、 70下减 压浓缩至 70时相对密度为 1.20, 加 95%(v/v) 乙醇使含醇量达 80%(v/v), 搅拌, 静置过 夜, 过滤, 滤液在 0.08MPa、 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 65时相对密度为 1.30, 加水及蔗糖 配制成药液。 0024 实施例 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重度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响 0025 中药样品制备 : 称取决明子30份、 白茅根30份、 陈皮48份、 莪术20份、 白芷20份、 败酱草30份、 苏叶30份。
17、、 炒白术18份、 炒枳壳18份、 荷叶60份和甘草12份, 将上述处方量 的药材合并, 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量, 煎煮 2h, 第二次加水为药材 重量的 8 倍量, 煎煮 1.5h, 合并煎液, 0.08MPa、 70下减压浓缩至 70时相对密度为 1.15, 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v/v), 搅拌, 静置过夜, 过滤, 滤液在0.08MPa、 65条件下 减压浓缩成至 65时相对密度为 1.30, 即可。 0026 确诊为患有腹部术后肠梗阻的 92 例患者, 年龄在 23 50 岁, 平均年龄 (29.405.07) 岁, 发热时间为 4 12。
18、 d, 平均发热时间为 (6.41.9)d。在进行腹部手术 后呕、 痛、 闭、 胀为病人的主要症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47 例) 和对照组 (45 例) , 两 组在性别、 年龄、 病程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27 中药组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中药样品药液, 具体方法如下 : 每次口服 100mL 药液, 每日早晚各一次 ; 同时取100mL用于低位保留灌肠, 每日一次。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西药疗 法进行治疗, 具体的方法为 : 穴位注射维生素 B1, 肌注新斯的明, 并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进 行灌肠。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痛、 肛门排气时间、 纳呆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的。
19、改善程 度。疗效判断的标准如下 : 0028 治愈 : 经过治疗在术后的 48 h 之内主要症状消失且肛门开始排气 ; 0029 显效 : 经过治疗在术后的 48 72 h 之内主要症状消失或肛门开始排气 ; 0030 有效 : 经过治疗在术后的 72 96 h 之内主要症状消失或肛门开始排气 ; 0031 无效 : 经过治疗在术后 96h 及异常主要症状没有消失或肛门没有排气。 0032 试验结果表明, 中药组患者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总有效 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 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有良好的临床疗 效, 具体参见表 1。 0033 表 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说 明 书 CN 103536866 B 5 4/4 页 6 0034 说 明 书 CN 103536866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