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8897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15 CN 203388974 U (21)申请号 201320439212.0 (22)申请日 2013.07.23 A61F 2/91(2013.01) (73)专利权人 苏州英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 218 号 B2-213 (72)发明人 薛冠华 王健 周卫昆 孙道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代理人 陆明耀 姚姣阳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介入。
2、手术的血管 支架的制造机构, 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将镍钛合金 丝进行绕制的芯轴治具, 所述芯轴治具的一端设 有用于固定所述镍钛合金丝端部的固定孔, 间隔 所述固定孔的芯轴治具的外表面设有正旋螺旋槽 和反旋螺纹槽, 所述正旋螺旋槽和反旋螺纹槽的 结合部朝向芯轴治具内部设有锥形圆孔, 所述芯 轴治具端部还设有圆弧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 果主要体现为 : 结构简单可靠, 可方便地进行血 管支架的绕制。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3、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88974 U CN 203388974 U 1/1 页 2 1.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 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将镍钛 合金丝 (2) 进行绕制的芯轴治具 (5) , 所述芯轴治具 (5) 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镍钛合金 丝 (2) 端部的固定孔 (51) , 间隔所述固定孔的芯轴治具的外表面设有正旋螺旋槽 (52) 和反 旋螺纹槽 (53) , 所述正旋螺旋槽 (52) 和反旋螺纹槽 (53) 的结合部朝向芯轴治具内部设有 锥形圆孔 (54) , 所述芯轴治具端部还设有圆弧部 (55)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
4、03388974 U 2 1/3 页 3 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可以任意 调节内径和径向力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相比传统的周边血管手术, 采用支架治疗的微创介入手术创伤小, 效果好, 成为目 前治疗周边血管狭窄的主要办法。 0003 现有的血管支架一般由激光切割薄壁金属管而成, 由于相交的金属管的结点为相 对固定的, 所以当血管支架伸入到血管内后, 其两端会向内塌陷, 形成相对变小的两个喇叭 口, 即类似于滴漏状, 这样会阻止血液的流动, 严重的会造成手术的失败。为了防止上述情。
5、 况的产生现有的血管支架一般还会采用金属丝编织成网状, 但是由于其网状结构的径向开 口, 因此血管支架的径向刚性相抵较差, 其耐久性也会相对较差。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申请人提出一种径向刚性轴向柔性相结合 的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 由一根 (图 1 所示) 或多根 (图 2 至图 5 所示) 镍钛合金丝 2 绕 制而成, 并在整个支架的长度方向上以一定角度的轴向偏移彼此交错组成。具体如图 1 至 图 5 所示, 所述由镍钛合金丝绕制后的血管支架包括一个筒状的本体 4, 以及设置在本体 4 两端的回旋的圆角部 1, 所述的本体由镍钛合金丝通过正旋和反旋交错差叠而成, 。
6、所述本体 由一组菱形网格单元 3 而成, 所述菱形网格单元 3 由相邻的正旋镍钛合金丝 21 和反旋镍钛 合金丝22围设而成, 所述镍钛合金丝2的正旋和反旋切换部为所述本体两端的回旋的圆角 部 1。 0005 针对这种特殊结构的血管支架, 则需要一种特殊的制造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血 管支架的制造机构。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 0008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 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将镍钛合金丝进行 绕制的芯轴治具, 所述芯轴治具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镍钛合金丝端部的固定。
7、孔, 间隔 所述固定孔的芯轴治具的外表面设有正旋螺旋槽和反旋螺纹槽, 所述正旋螺旋槽和反旋螺 纹槽的结合部朝向芯轴治具内部设有锥形圆孔, 所述芯轴治具端部还设有圆弧部。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为 : 结构简单可靠, 可方便地进行血管支架的绕 制。 0010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 以使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 掌握。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3388974 U 3 2/3 页 4 0011 图 1 是血管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2 是血管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3 是血管。
8、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 0014 图 4 是血管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左视图 ; 0015 图 5 是血管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 0016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7 是图 6 中的 A 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6和图7所示,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血管支架的制造机构, 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将 镍钛合金丝2进行绕制的芯轴治具5, 所述芯轴治具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镍钛合金丝2 端部的固定孔 51, 间隔所述固定孔的芯轴治具的外表面设有正旋螺旋槽 52 和反旋螺纹槽 53, 所述正旋螺旋槽52和反旋螺纹槽53的结合部朝向芯轴。
9、治具内部设有锥形圆孔54, 所述 芯轴治具端部还设有圆弧部 55。 0019 采用上述制造机构制备血管支架的制造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20 S1、 将镍钛合金丝 2 的一端固定在一芯轴治具的固定孔 51 内 ; 0021 S2、 按所述芯轴治具表面的正旋螺旋槽 52 的方向, 从前往后进行镍钛合金丝 2 的 正旋绕制 ; 0022 S3、 当正旋绕制的镍钛合金丝 2 到达所述芯轴治具表面的正旋螺旋槽的尾部时, 绕过所述芯轴治具尾部的圆弧部55形成圆角部1, 再按所述芯轴治具表面的反旋螺旋槽53 的方向, 从后往前进行镍钛合金丝 2 的反旋绕制 ; 0023 所述反旋绕制过程中, 应遵循。
10、一次接触反旋镍钛合金丝 22 在正旋镍钛合金丝 21 上方, 下次接触反旋镍钛合金丝 22 沿着所述芯轴治具的锥形圆孔 54 的锥形壁穿于所述正 旋镍钛合金丝 22 下方的交叉原则缠绕, 形成菱形网格单元 3 ; 该绕制过程的交叉原则类似 于编织 ; 0024 S4、 将所述镍钛合金丝 2 的两端焊接在一起。 0025 当血管支架由至少两根镍钛合金丝 2 绕制而成时, 先完成一根镍钛合金丝 2 绕制 及焊接, 继而将其余镍钛合金丝 2 穿插绕制及焊接。或者, 当血管支架由至少两根镍钛合金 丝 2 绕制而成时, 先完成所有镍钛合金丝 2 正旋绕制, 继而完成所有镍钛合金丝 2 的反旋穿 插绕制。。
11、当然, 本实用新型的 S2、 S3 绕制步骤也可以采用传统手工或机械编制来替代。 0026 另外, 多根合金丝绕制而成血管支架时, 合金丝的材料和截面积可以选择不同, 可 以让刚性较好的合金丝来主要承担体内载荷, 其它合金丝来增加覆盖面积。比如用六根合 金丝进行绕制, 可以把两个较粗的合金丝绕的相对稀疏一些 (承受径向力) , 把另外四个较 细的合金丝饶得密一些 (增加覆盖面积) ; 也可以在由一根 (图 3 所示) 或多根 (图 4 至图 7 所 示) 较粗的合金丝绕制而成的血管支架外侧覆盖由多根 (图 4 至图 7 所示) 较细的合金丝绕 制而成的血管支架。 0027 其中, 所述的 S4。
12、 焊接方法包括直接将同一根镍钛合金丝 2 的两端进行激光焊接 ; 或者采用连接套管将同一根镍钛合金丝 2 的两端套接固定 ; 或者将同一根镍钛合金丝 2 的 两端采用记忆合金薄壁管耦合。 说 明 书 CN 203388974 U 4 3/3 页 5 0028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精髓的启 示下, 还可能做出其他变更, 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 均应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388974 U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974 U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974 U 7 3/4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974 U 8 4/4 页 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97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