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血粉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止血粉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10217.7 (22)申请日 2016.02.29 A61K 38/39(2006.01) A61K 36/898(2006.01) A61K 9/14(2006.01) A61P 7/04(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金山路 6 号 新药创制中心内 (72)发明人 李苏杨 李文遐 徐勤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54) 发明名称 中药止血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止。
2、血粉剂及其制备方 法,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 白及 1020 份, 槐花 510份, 蒲黄28份, 仙鹤草36份, 血余炭 26 份, 艾叶 820 份, 地榆 25 份, 棕榈 28 份, 三七 36 份, 薄荷 13 份, 乳清蛋白 1015 份, 胶原蛋白 510 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止血粉剂 将止血中药复合而成, 用于出血性伤口, 可快速止 血, 大大缩短了出血时间, 使用安全, 无副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617363 A 2016.06.01 CN 105617363。
3、 A 1.中药止血粉剂, 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1020份, 槐花 510 份, 蒲黄28份, 仙鹤草36份, 血余炭26份, 艾叶820份, 地榆 25份, 棕榈 28份, 三七 3 6份, 薄荷 13份, 乳清蛋白 1015份, 胶原蛋白 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止血粉剂, 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 15份, 槐花 5份, 蒲黄5份, 仙鹤草4份, 血余炭5份, 艾叶15份, 地榆 3份, 棕榈 5份, 三七 4 份, 薄荷 2.5份, 乳清蛋白 12份, 胶原蛋白 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止血粉剂, 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各组分。
4、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 20份, 槐花 8份, 蒲黄4份, 仙鹤草5份, 血余炭4份, 艾叶10份, 地榆 5份, 棕榈 4份, 三七 5 份, 薄荷 2份, 乳清蛋白 13份, 胶原蛋白 8份。 4.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止血粉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白及、 槐花、 蒲黄、 仙鹤草、 血余炭、 艾叶、 地榆 、 棕榈、 三七和薄荷按质量份比例混 合, 研磨成粉; 2)在步骤1) 的粉体中加入乳清蛋白和胶原蛋白, 以10015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 5060 干燥1020h, 得中药止血粉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中药止血粉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中转速。
5、为 120rp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中药止血粉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干燥温度为55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中药止血粉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中干燥时间为 15h。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17363 A 2 中药止血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用止血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止血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出血一直是创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目前,对于大动脉出血有效的控制手段只 停留在手术台上,但是对于野外或者急性创伤出血患者,往往是在出血后送往抢救室的路 上由于失血过多而错失了最佳的。
6、治疗时间,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有效地控制出血成了当 前最有挑战性,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相比与一些传统的外科手术控制止血的方法,最近出现 了一些先进的止血材料和试刺可以用于野外止血或者紧急救生止血。 氧化纤维素,纤维蛋 白胶和合成胶點刺等一直被用作于局部止血试刑;而分子筛和壳聚糖作为最新一代的局部 止血试制,其效果和安全性目前大家正在研究之中;重组活化凝血VII因子(FVIIa)是最近 出现的用于创伤止血最理想的止血试剂,但是通过多组随机控制实验,其对创伤病人的安 全性还有待于考察。 0003 传统的止血方式主要有缝扎、 按压和敷料等,主要的止血产品有急救包、 四头带、 止血纱布、 止血带和绷带。
7、等, 这些止血材料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止血救治患者, 是控制出血的 主要方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会存在极大的缺陷, 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受到极大的 限制。 比如,缝扎止血对于软组织和大血管的创伤出血很有效,但是对于脆性较大和血流量 丰富的实质性脏器的止血效果很不理想,而且极易造成针眼儿或者裂口出血性的组织损 伤,从而影响到肾、 脑等实质性脏器的正常功能;按压止血需要持续数十分钟地对毛细血管 进行按压,促使血小板发生聚集,是控制体表小型出血的最直接的止血方式,但是对于稍大 量的出血止血效果却很不理想。 止血带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缺陷:如若止血带对伤 口处理不当或者没有正确的掌握时间和压力,可能。
8、会造成伤口附近疼痛、 神经损伤,严重时 甚至造成组织坏死等; 止血带对于一些特殊的且比较常见的创伤而言,比如形状不规则、 深、 窄、 动脉破裂等创伤止血效果不好;止血带比较容易脱落,引发二次出血;止血带的使用 会诱发手术创面周围软组织的反应充血,含氧量明显下降等。 可见,传统的止血材料已经不 能满足现代手术安全止血和紧急外伤止血临床需求, 这些止血方式的不足之处需要其他新 型的止血材料来弥补。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止血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将止血中药复合而成, 用于出血性 伤口, 可快速止血, 大大缩短了出血时间, 使用安全, 无副作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
9、用的技术方案为: 中药止血粉剂,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1020份, 槐花 510份, 蒲黄28份, 仙鹤草36份, 血余炭26份, 艾叶820份, 地榆 25份, 棕榈 28份, 三七 36份, 薄荷 13 份, 乳清蛋白 1015份, 胶原蛋白 510份。 0006 所述的中药止血粉剂,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优选如下: 白及15份, 槐花 5份, 蒲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617363 A 3 黄5份, 仙鹤草4份, 血余炭5份, 艾叶15份, 地榆 3份, 棕榈 5份, 三七 4份, 薄荷 2.5份, 乳清 蛋白 12份, 胶原蛋白 6份。 0007 所述的中。
10、药止血粉剂,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优选如下: 白及20份, 槐花 8份, 蒲 黄4份, 仙鹤草5份, 血余炭4份, 艾叶10份, 地榆 5份, 棕榈 4份, 三七 5份, 薄荷 2份, 乳清蛋 白 13份, 胶原蛋白 8份。 0008 所述中药止血粉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将白及、 槐花、 蒲黄、 仙鹤草、 血余炭、 艾叶、 地榆 、 棕榈、 三七和薄荷按质量份比例混 合, 研磨成粉; 2)在步骤1) 的粉体中加入乳清蛋白和胶原蛋白, 以10015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 5060 干燥1020h, 得中药止血粉剂。 0009 步骤2) 中转速为120rpm。 0010 步骤2)。
11、 干燥温度为55。 0011 步骤2) 中干燥时间为15h。 0012 本发明组分中的白及中含胶状成分, 创面能形成一种保护膜, 并与红细胞凝集形 成血栓以达到止血效果; 槐花的作用原理是减少血管的的通透性; 蒲黄、 仙鹤草、 血余炭、 艾 叶、 地榆和棕榈具有凝血作用。 0013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止血粉剂将止血中药复合而成, 用于出血性伤口, 可快速止血, 大大 缩短了出血时间, 使用安全, 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中药止血粉剂,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1020份, 槐花 510份, 蒲黄28份, 仙鹤草36份, 血余炭26份, 艾叶820份, 地。
12、榆 25份, 棕榈 28份, 三七 36份, 薄荷 13 份, 乳清蛋白 1015份, 胶原蛋白 510份。 0015 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将白及、 槐花、 蒲黄、 仙鹤草、 血余炭、 艾叶、 地榆 、 棕榈、 三七和薄荷按质量份比例混 合, 研磨成粉; 2)在步骤1) 的粉体中加入乳清蛋白和胶原蛋白, 以12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 55干燥 15h, 得中药止血粉剂。 0016 实施例2 中药止血粉剂,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1020份, 槐花 510份, 蒲黄28份, 仙鹤草36份, 血余炭26份, 艾叶820份, 地榆 25份, 棕榈 28份, 三七 36份, 。
13、薄荷 13 份, 乳清蛋白 1015份, 胶原蛋白 510份。 0017 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将白及、 槐花、 蒲黄、 仙鹤草、 血余炭、 艾叶、 地榆 、 棕榈、 三七和薄荷按质量份比例混 合, 研磨成粉; 2)在步骤1) 的粉体中加入乳清蛋白和胶原蛋白, 以12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 55干燥 15h, 得中药止血粉剂。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617363 A 4 0018 实施例3 中药止血粉剂,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15份, 槐花 5份, 蒲黄5份, 仙鹤草4 份, 血余炭5份, 艾叶15份, 地榆 3份, 棕榈 5份, 三七 4份, 薄荷。
14、 2.5份, 乳清蛋白 12份, 胶 原蛋白 6份。 0019 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将白及、 槐花、 蒲黄、 仙鹤草、 血余炭、 艾叶、 地榆 、 棕榈、 三七和薄荷按质量份比例混 合, 研磨成粉; 2)在步骤1) 的粉体中加入乳清蛋白和胶原蛋白, 以12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 55干燥 15h, 得中药止血粉剂。 0020 实施例4 中药止血粉剂, 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白及20份, 槐花 8份, 蒲黄4份, 仙鹤草5 份, 血余炭4份, 艾叶10份, 地榆 5份, 棕榈 4份, 三七 5份, 薄荷 2份, 乳清蛋白 13份, 胶原 蛋白 8份。 0021 制备方法, 。
15、包括如下步骤: 1) 将白及、 槐花、 蒲黄、 仙鹤草、 血余炭、 艾叶、 地榆 、 棕榈、 三七和薄荷按质量份比例混 合, 研磨成粉; 2)在步骤1) 的粉体中加入乳清蛋白和胶原蛋白, 以12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 55干燥 15h, 得中药止血粉剂。 0022 对照例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组分及制备方法相同, 区别仅在于, 不添加乳清蛋白 和胶原蛋 白。 0023 对照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组分及制备方法相同, 区别仅在于, 不添加白及和槐花。 0024 体表创面止血试验: 取健康家兔3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2.3 2.8kg。 按性别、 体重 随机分为5 组, 每组6 只, 。
16、雌雄各半, 分别为: 模型对照组、 实施例15、 对照例12以及云南 白药组。 先以脱毛剂对家兔背部脱毛, 24 h 后以1 % 戊巴比妥钠30 mg /kg 耳缘静脉注 射麻醉家兔。 使用7 号注射器针头在脱毛去皮肤 “#” 划伤, 以明显出血为度。 待血液充满创 面后, 立即分别向伤口包裹实施例15、 对照例12的中药止血粉剂以及涂布云南白药, 至完 全覆盖创面, 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每隔30 s 观察伤口的流血情况, 用滤纸条轻轻蘸 吸直至血液不再渗出, 即滤纸条上不再沾有血液为止, 记录所需时间即为出血时间。 超过15 min 仍未止血的, 按压止血, 出血时间以15 min 计。
17、。 结果见表1。 0025 表1: 样品出血时间/min 实施例14.38 实施例24.59 实施例32.18 实施例42.24 对照例16.42 对照例25.1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617363 A 5 云南白药6.34 空白对照组8.32 BCI指数的测定: 首先,将100 L含有抗凝剂ACD (2.5%枸橼酸葡萄糖,10 L)的人全血加入一个小的容器 里; 其次将20 L的CaCl2溶液(0.2mol/L)加入到血液中进行初步的凝血,然后将重量为 0.03g的样品倒入小容器中并覆盖血液,再将上述烧杯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10min;之后 将25ml去离子水沿着烧杯壁缓慢。
18、倒入烧杯中,尽量不破坏已经凝固的血液,将此烧杯置入 37恒温数显水浴振荡器中5min;最后取出烧杯静置5min,之后取出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在 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其在542nm处的吸光度值。 样品的BCI值计算如公式为: BCI=100*(经过样品止血后的液体在542nm处的吸光度值)/(没有加入样品的液体在 542nm处的吸光度值), 材料的止血能力和BCI值成反比 ,即BCI值越低,材料的止血性能越 好。 0026 比较实施例14、 对照例12以及市售的云南白药的BCI指数, 结果见表2所示。 0027 表2: 样品BCI指数 实施例128.45 实施例224.37 实施例35.76 实施例46.38 对照例174.62 对照例288.16 云南白药91.17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61736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