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红参加工方法.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360065
  • 上传时间:2020-05-2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09.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39240.9

    申请日:

    20131226

    公开号:

    CN103735583A

    公开日:

    201404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258

    主分类号:

    A61K36/258

    申请人:

    图们市龙泉农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南弘俊,南政吉

    地址:

    133105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凉水镇

    优先权:

    CN20131073924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文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在阴干的过程中使用一种能够放射波动能的非接触式STN触媒块,用以抑制霉菌生成,以避免使用高温风干法导致的致癌物质的产生。具体包括以下加工步骤:(1)选取4年以上生人参清洗后净水放入容器内80-85℃蒸制1-2小时;(2)将上述蒸制后的人参放置阴凉处进行自然干燥,同时利用STN触媒块抑制霉菌;(3)按上述步骤(1)、(2)反复进行9次,即九蒸九曝;(4)将经过九蒸九曝的人参放入食品干燥机,即得产品红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参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1)选取4年以上生人参清洗后放入容器内80-85℃蒸制1-2小时;(2)将上述蒸制后的人参放置30-40℃阴凉处进行自然干燥,同时利用STN触媒块抑制霉菌;(3)按上述步骤(1)、(2)反复进行9次,即九蒸九曝;(4)将经过九蒸九曝的人参放入食品干燥机,即得产品红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容器为玻璃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干燥时间为3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参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等功效,人身皂苷是红参主要活 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及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一 般条件下,人参蒸熟后进行自然干燥时,容易发霉变质,而且各种采用机器干 燥的红参,或多或少都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现有的主要加工技术是,用 100~110℃的蒸汽来蒸熟人参,并且用100~110℃的热风来干燥。这样可以大大 缩短蒸制及干燥时间,但是也减少了人参自然熟化的过程,而且,由于反复的 热风干燥会使细参须发生不完全碳化,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虽然这种技术 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但往往会使人体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安全标准。另外的红参 加工技术中,低温干燥法,缺点是费用高,经济性差;自然干燥法又很难避免 发霉与细菌繁殖;仅有的太阳光晾晒的方法可以避免发霉,但也有自然熟化时 间短的缺点。申请号为20131015886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 是将鲜参蒸制4小时后分别于70℃、50℃两次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申请号 为20131010187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参加工方法是将红参从室温逐步 升高至80-90℃蒸制4-6小时,保温1小时,取出后自然晾晒1小时,然后50-60 ℃干燥4小时,再升温至65-85℃,干燥5-8小时,降温至65-70℃,干燥10 小时;回潮整形;二次干燥;回潮分选,即得。人参蒸熟后,用热风高温干燥 时,会发生不完全碳化反应,生成致癌物质,并且,由于没有自然熟化的过程, 红参本应具有的有效成分会由此大大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参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在阴干的过 程中使用一种能够放射波动能的非接触式STN触媒块,用以抑制霉菌生成,以 避免使用高温风干法导致的致癌物质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红参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选取4年以上生人参清洗后净水放入容器内80-85℃蒸制1-2小时; 传统方法中人参蒸制办法采用的是100℃以上的高温蒸汽,虽然可节省时间及 费用,但不可避免的会损失红参的有效成分的产生;

    (2)将上述蒸制后的人参放置30-40℃阴凉处进行自然干燥,同时利用 STN触媒块抑制霉菌;传统方法采用的110℃以上热风干燥时,细参须会由于 不完全碳化反应,形成大量超标的苯并芘等一类致癌物质,为了避免产生致癌 物质,需要进行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时,不使用防霉剂很难阻止人参霉变发生, 通过使用STN开发的触媒块,利用触媒块发出的强烈波动能进行防霉,在这种 环境下的人参,即使湿度达到80%,温度达到30℃,也能有效的抑制霉菌产生。 这样,即使大量生产也不用担心人参发霉。

    (3)按上述步骤(1)、(2)反复进行9次,即九蒸九曝;人参通过反复 的蒸制、干燥的过程,才能保证红参特有皂甙的熟化形成的时间。人参皂甙被 称为红参所特有的生命活性物质,分子构造比较大,一般情况下不易被人体吸 收。通过对人参的蒸制、干燥这个反复的过程,使皂甙分子发生分解,形成更 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药用效果更明显的活性物质。

    (4)将经过九蒸九曝的人参放入食品干燥机,即得产品红参。

    优选地,步骤(1)所述容器为玻璃容器;蒸制过程中,不能使用金属容 器,不能使人参接触金属成分,以避免金属成分进入到人参内。

    优选地,步骤(2)所述干燥时间为3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蒸熟后的人参水分含量达75%,触媒块可以保证人参在三天自 然干燥熟化期间不发霉,细菌生长得以抑制,从而保证人参具有充分的自然干 燥、熟化时间,以生成大量的红参皂甙。采用高温风干的红参,或多或少都含 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这是高温热风干燥不可避免的弊病。而采用本发明自然 干燥方法加工的红参,可以完全避免此类物质的产生,并且可促进药效优良的 红参特有皂甙即G-rg3,G-rh2等大量生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 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权利要求的全部内容,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选取4年以上生人参清洗后净水放入玻璃容器内80℃蒸制1小时;

    (2)将上述蒸制后的人参放置40℃阴凉处进行自然干燥,同时利用STN 触媒块抑制霉菌;

    (3)按上述步骤(1)、(2)反复进行9次,即九蒸九曝;

    (4)将经过九蒸九曝的人参放入食品干燥机,即得产品红参。将完全干 燥后的红参密封包装,低温储藏。

    制备的红参中含量极少甚至没有的G-rg3,G-rg2,G-rh1,G-rh2,G-rf, G-rc皂甙。相反,人参含有的G-rg1,G-re,G-x,G-rb3在红参成分中没有检 测到。这是因为人参通过九蒸九曝自然熟化的过程,人参内结构相对较大的多 糖体链接断裂,生成药效高,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皂甙成分。加工过程中最重要 的是自然干燥,而自然干燥最大的是人参的发霉腐烂问题,而本发明是通过技 术手段使霉菌不能产生,为人参的自然干燥熟化创造了重要条件。蒸制及干燥 的过程中,细参须单独进行加工管理,酌情增减回数。通过九次的蒸与晾,人 参的水分逐渐减少,红参特有的物质成分自然熟化生成。

    实施例2

    (1)选取4年以上生人参清洗后净水放入玻璃容器内85℃蒸制2小时;

    (2)将上述蒸制后的人参放置30℃阴凉处进行自然干燥,同时利用STN 触媒块抑制霉菌;

    (3)按上述步骤(1)、(2)反复进行9次,即九蒸九曝;

    (4)将经过九蒸九曝的人参放入食品干燥机,即得产品红参。将完全干 燥后的红参密封包装,低温储藏。

    实施例3

    (1)选取4年以上生人参清洗后净水放入玻璃容器内82℃蒸制1.5小时;

    (2)将上述蒸制后的人参放置35℃阴凉处进行自然干燥,同时利用深圳 市拓普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型号为LM6800的STN触媒块抑制霉菌;

    (3)按上述步骤(1)、(2)反复进行9次,即九蒸九曝;

    (4)将经过九蒸九曝的人参放入上海德耐尔压缩机械有限公司的型号为 SAD-13WXF的食品干燥机,即得产品红参。将完全干燥后的红参密封包装,低 温储藏。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 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 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 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 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关 键  词:
    一种 红参 加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红参加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600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