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催化加氢生产对苯二胺方法 一种涉及低压催化加氢生产对苯二胺方法,用于染料工业原料生产,属染料中间体生产方法。
对苯二胺俗称乌尔斯D,是偶氮染料工业的原料,本身也是染料品种之一,主要用作染料,如皮毛染料,日用化学工业的染发剂,尼龙类合成纤维原料,以及橡胶制品的防老化剂DNP等。
在现有技术中,厂家采用的方法是对硝基苯胺用铁粉——盐酸还原法生产对苯二胺,而硝基苯胺又是以苯胺用硝酸——硫酸或硝酸盐——硫酸硝化制得。上述方法中存在一些根本性缺点:
1、苯胺在硝化时不可避免地得到对硝基苯胺的同时还得到邻硝基苯胺,其收率比例约为6∶4,由于对位和邻位硝基苯胺的性质相近,难于彻底分离,不仅使苯胺的利用率降低,而且影响产品质量的纯度。
2、硝基苯胺是剧毒化学药品,生产过程中劳保要求严格。
3、硝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处理,难以达到环保要求,其处理费用高昂。
4、用铁粉—盐酸还原硝基化合物时会产生大量的铁泥,不仅严重地腐蚀设备,工艺操作困难,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
5、用此法以苯胺为起始原料生产对苯二胺,其收率至多为42%左右。
根据以上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国内外几十年来都曾用各种方法进行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种:
A、以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偶合、转位得到对氨基偶氮苯,再将对氨基偶氮苯用硫化物还原而得到对苯二胺。由于硫化物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虽原料价格低廉,但无法存工业上使用。
B、对氮基偶氮苯用水合肼还原得到对苯二胺,此工艺方法解决了污染问题,操作简便,收率高,其问题是水合肼来源困难,价格高昂。如能降低其价格且来源可靠,实为理想方法之一。
C、对氨基偶氮苯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氢气还原得到对苯二胺。此工艺方法,解决了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是国外发表的专利技术中最先进的方法之一。但该法需用高压设备,投资规模大,非一般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所能承受,因而限制了其实用性。
鉴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催化加氢生产对苯二胺的方法。使之具有工艺先进,收率高,原料成本低且供应有保障,同时能彻底解决“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技术措施来实现其目的,以苯胺为起始原料,用亚硝酸钠和盐酸使其重氮化到重氮苯盐酸盐。重氮苯与苯胺偶合得到重氮氨基苯,重氮氨基苯在盐酸苯胺催化作用下转位,中和得到对氨基偶氮苯,对氨基偶氮苯在钯类加氢催化剂作用下,用氢气还原得到对苯二胺和苯胺,经离心分离和蒸熘,催化剂回收,苯胺返回再用,对苯二胺精制后为成品。以下结合反应过程,工艺流程和实施例,详述本方法的特征。
本方法是以市面上容易获得的原料,助料及催化剂为基础并充分顾及到投资,生产成本、环境污染、“三废”的回收处理等因素。使之能达到高投入产出比,本法主要分以下五个步骤进行,以苯胺为起始原料。
第一步:重氮化
反应式为:
第二步:偶合
反应式为:
第三步:转位
反应式为:
第四步:中和
反应式为:
以上四步在同一搪玻璃反应釜中,在常压下,反应温度范围T=0~90℃进行,生成中间物对氨基偶氮苯。在实现上述四步反应过程分两阶段进行,反应时间为3~5小时。
第五步:加氢催化
加氢催化反应是在压力釜中进行,其压力为0.2~1.5MPa,加热在60~180℃温度范围内,反应时间为1.5~3小时,用电热或蒸汽加热均可,钯类加氢催化剂耗损少,并可回收。
本法反应步骤过程为:
原料(苯胺)+辅料(亚硝酸钠+盐酸+氢氧化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地工艺流程图
从上述反应步骤和工艺流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的特征:
(1)以苯胺为起始原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搪玻璃反应釜中,加入盐酸、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经混合搅拌,进行重氮化,偶合,转位和中和以及分离,因是放热反应无需加热,这些反应过程均在同一反应釜中进行,反应3~5小时,不仅避免了重氮盐的分解,而且使生成物对氨基偶氮苯收率高达96%以上,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省了设备投资。
(2)生成物对氨基偶氮苯进入低压反应釜,反应压力为0.2~1.5MPa,而现有技术其反应压力一般为10~15MPa。将其加热至T=60~180℃,在钯类加氢催化剂的作用,加氢进行还原,反应1.5~3小时,生成对苯二胺和苯胺,经离心分离和蒸馏,催化剂和苯胺均可回收再用。因压力反应釜为低压设备使投资大为减少。以苯胺为起始原料,按本方法生产对苯二胺,总收率可达85%,较现有技术收率提高一倍以上,促使成本降低。
(3)较为彻底地解决了“三废”问题,本法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废液中的主要成份为氯化钠及少量溶子母液中的苯胺。氯化钠为无毒物质。由蒸馏釜中出来的对苯二胺粗品,加入醇类,酮类或水等溶剂进行加热溶解,过滤、结晶、离心分离和干燥等过程,变成对苯二胺精品。过滤后的残渣焚烧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从离心分离机(9)中出来的母液可心回收。以年产100吨计为例,日废水发生量为0.5吨,其中溶于水中的极少量的苯胺,用活性炭吸附,中和及空气氧化,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对环境污染问题。
(4)本发明方法,所用原料苯胺,盐酸、亚硝酸钠,氢氧化钠,氢气系一般化工原料,市场上均易得到,醇类、酮类溶剂也不成问题。唯一的就是钯类加氢催化剂,其价格昂贵,但耗量极少,而且可回收,工艺流程中的自然耗损其量微乎其微,因此用本方法生产对苯二胺,不仅投资省、原材料易得,三废问题解决彻底。因此成本低,安全简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实施例:
将185l(升)浓度为98.5%的工业苯胺与145.4l浓度为33.3%的合成盐酸在搪玻璃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再慢慢加入430l浓度为15%的亚硝酸溶液进行重氮化,偶合,转位反应,再加入29l浓度为33.3%的液碱搅拌中和,经反应3~5小时,分离母液(1)得到生成物对氨基偶氮苯。
将对氨基偶氮苯,在压力反应釜中,加入0.5千克配制的催化剂混合,用高氮排除反应釜中的氧,再通入氢气,在压力P=0.5~1.5MPa,T=60~18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反应2~3小时,加氢完全后,分离回收催化剂,再蒸馏回收苯胺,得到对苯二胺粗品92kg,终溶点温度136℃,含量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