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药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药散.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119380.6 (22)申请日 2013.03.2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8455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1 (73)专利权人 王莉萍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1号市中 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72)发明人 王莉萍 郭先义 孙慧 (51)Int.Cl. A61K 36/8966(2006.01) A61K 9/14(2006.01) A61P 7/08(2006.01) A61P 9/00(200。
2、6.01) A61K 31/045(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733186 A,2006.02.15, WO 2011/118672 A2,2011.09.29, 审查员 王明 (54)发明名称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 药散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 结护理外用药散, 由下列原料药配制而成: 大黄 30g、 三七10g、 红花10g、 肉桂10g、 浙贝15g、 儿茶 5g、 冰片3g。 制作方法: 将以上前六味中药加工成 细粉末, 与冰片配研, 过100-150目筛, 混匀备用。 使用方法: 取已配制好的中药散剂, 加入适量 75酒精。
3、调成糊状(以不淌为宜), 于透析结束 24h后均匀涂抹于穿刺点周围2-3cm, 厚度约2- 3mm, 用纱布包裹, 保持4-6h, 每日一次(透析日停 用), 连续20天。 本发明外用药散疗效可靠, 无任 何毒副作用, 且价格低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3845591 B 2016.09.14 CN 103845591 B 1.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药散,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药配制而 成: 大黄30g、 三七10g、 红花10g、 肉桂10g、 浙贝15g、 儿茶5g、 冰片3g; 制作方法: 将以上前六 味中药加工成细粉末, 与冰片配研, 过100-15。
4、0目筛, 混匀装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3845591 B 2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药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药 散。 背景技术 0002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 病 人的寿命得以延长, 有的甚至可延长达20年以上, 加之人均寿命的延长, 慢性肾衰患者不断 递增, 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人数亦随之增加。 在长期行血液透析患者中, 血管通路是 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因此做好血管通路的保护, 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具 有重要意义。
5、。 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是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而比较棘手的问题, 不仅给患者带 来痛苦, 也给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 血管通路局部硬结常用处理方法: 一是局部肿胀部位立 即用冰敷, 因为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 从而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二是局部肿胀部位用消肿 膏、 止痛膏涂擦, 以减轻疼痛及肿胀; 三是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并在浸有50硫酸镁纱 布外置热水袋, 使之一直处于湿敷状态直至血肿消退。 其因是50硫酸镁可吸收组织中的 水分, 使毛细血管扩张减轻疼痛及肿胀。 据患者反映, 这些方法对治疗局部肿结有一定的效 果, 但是消肿比较缓慢, 影响了血液透析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根据中医学。
6、整体观念、 辨证用药理法、 辨证施护原则, 研制中药外用治疗血 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的外用药散, 本发明药散治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硬结疗效 快、 效果好。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药散, 由下列原 料药配制而成: 大黄30g、 三七10g、 红花10g、 肉桂10g、 浙贝15g、 儿茶5g、 冰片3g。 制作方法: 将以上前六味中药加工成细粉末, 与冰片配研, 过100-150目筛, 混匀装瓶。 使用方法: 取已 配制好的中药散剂, 加入适量75酒精调成糊状(以不淌为宜), 于透析结束24h后均匀涂抹 于穿刺点周围2-3cm, 厚度约2-3mm。
7、, 用纱布包裹, 保持4-6h, 每日一次(透析日停用), 连续20 天。 0005 现代医学认为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是由于长期反复穿刺刺激造成受用血管腔壁受 损, 弹性减弱, 局部组织纤维化而致硬结节瘢痕形成。 中医学认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硬结属 于中医 “积聚” 范畴。 由于长期反复穿刺, 络脉局部损伤, 致络脉受阻, 气血不畅, 壅塞不通, 日积月累形成积聚。 气滞血瘀, 脉络不和, 积而成块是其主要病机。 治则宜活血散瘀, 软坚消 积, 温通散结。 本发明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作用, 结合硬结发生的病因病机及多年 中医护理经验的基础上, 精选出的一组中药加工而成。 方中大黄、 三七为君药。
8、, 具有活血、 散 结、 止血之效; 红花、 肉桂为臣药, 具有活血祛瘀、 温经通脉、 止痛之效; 浙贝、 儿茶为佐药, 具 有软坚、 散结、 生肌止血、 敛疮、 保护创面之效; 冰片为使药, 能促进药物吸收; 75酒精具有 消毒杀菌、 扩张血管之效, 故用其调和外用。 诸药合用, 共奏温经通脉, 活血祛瘀, 止血止痛,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3845591 B 3 软坚散结之效。 局部外敷本发明药散能直接改善循环, 增加局部血流量, 促进硬结消散, 从 而达到消除硬结的目的。 0006 本发明外用药散疗效可靠, 无任何毒副作用, 且价格低廉, 深受患者好评, 值得推 广应用。。
9、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8 实施例: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护理外用药散, 配方: 大黄30g、 三七10g、 红花10g、 肉桂10g、 浙贝15g、 儿茶5g、 冰片3g。 制作方法: 将以上前六味中药加工成细粉末, 与冰片配研, 过100-150目筛, 混匀装瓶。 使用方法: 取已配制好的中药散剂, 加入适量75 酒精调成糊状(以不淌为宜), 于透析结束24h后均匀涂抹于穿刺点周围2-3cm, 厚度约2- 3mm, 用纱布包裹, 保持4-6h, 每日一次(透析日停用), 连续20天。 0009 临床资料 0010 1、 基本情况 001。
10、1 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2例。 病例入选标准: (1)规 律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频次平均(2.50.5)次/周; (2)思维清晰, 交流无困难, 能配合完成 护理工作。 排除标准: (1)有认知、 精神、 语言沟通障碍者; (2)血液透析不规律。 62例病例中, 男43例, 女19例; 年龄最小者18岁, 最大者76岁; 透析龄最长者13年, 最短者3个月; 血管通路 情况: 做内瘘者37例, 普通动静穿刺者25例; 硬结大小: 硬结直径最大者25mm, 最小者13mm。 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即透析龄。
11、、 透 析频次、 硬结大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0012 2.治疗方法 0013 2.1对照组: 遵医嘱于透析结束24h后给予喜疗妥药膏涂擦按摩, 每日两次(透析日 停用), 连续20天。 0014 2.2观察组: 外敷本发明中药药散, 使用时加入适量75酒精调成糊状(以不淌为 宜, 于透析结束24h后均匀涂抹于穿刺点周围2-3cm, 厚度约2-3mm, 用纱布包裹, 保持4-6h, 每日一次(透析日停用), 连续20天。 0015 3.效果评价 0016 用药20天后, 观察两组硬结大小。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改善程度(治疗前直径- 治疗后直径)/治疗前直径100。 疗效评估分级为3级: 显效: 改善程度75; 有效: 75改善程度30; 无效: 改善程度30。 0017 4、 药效对比 0018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疗效比较表 0019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3845591 B 4 0020 0021 观察组临床显效19例, 有效10例, 总有效率93.6; 对照组临床显效5例, 有效15 例, 总有效率64.5。 0022 结论: 两组疗效差别明显, 本发明外用药散治疗血管通路局部硬结疗效明显优于 对照组。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3845591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