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假体.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8356605
  • 上传时间:2020-05-25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419.8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661342.1

    申请日:

    20170804

    公开号:

    CN107260368A

    公开日:

    2017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2/28

    主分类号:

    A61F2/28

    申请人: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齐欧,张立争,张劼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牛顿路501号

    优先权:

    CN201710661342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仙子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体,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上具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容置有永磁体;所述第二套筒被布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另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具有多个凸耳,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均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均沿周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该第一凹槽的同一侧;所述凸耳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可以在第一凹槽中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置于第二凹槽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顺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左侧;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逆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卡接所述凸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还包括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外部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套接于所述螺纹轴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和所述螺纹轴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动第一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进而延轴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远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筒,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三套筒,所述假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销,至少一个第四插销,所述第一插销固定于所述螺纹轴的近端,且同时第一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插销固定于所述螺纹轴的远端,且同时第四插销的两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套筒后与外壳固定,以使所述螺纹轴与所述外壳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阻件包括端盖,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和第三插销,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端部,所述端盖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相对于第一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端的端部具有一外凸缘,所述外凸缘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之间;所述第三套筒具有一轴向延伸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插销穿过所述第四凹槽,且所述第三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包括端盖,双向推力球轴承和第三插销,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端部,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相对于第一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筒具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插销穿过所述第四凹槽,且所述第三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套筒至少远端的形状为棱柱形,所述假体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五套筒,所述第五套筒位于所述外壳的远端,且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套筒具有一第一内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内腔具有与所述第三套筒的远端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以限制第三套筒发生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还包括多个第二插销,所述第五套筒的外壁与外壳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所述第五凹槽,以限制所述第五套筒围绕轴线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还包括第四套筒,第三推力球轴承和第四推力球轴承,所述第四套筒位于容纳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套筒的远端,且所述第四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套筒与外壳之间,所述第四推力球轴承位于第二套筒与第四套筒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且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还包括第五套筒,壳帽,所述第五套筒容纳于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第四套筒的远端,所述壳帽位于所述外壳的远端,与所述外壳为可拆卸连接,使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四套筒和所述第五套筒在轴向上与所述外壳保持相对静止;所述壳帽所述壳帽具有第二内腔,以使所述第三套筒通过所述第二内腔并向所述壳帽的远端延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假体。

    背景技术

    患有肿瘤的儿童,尤其是患有高发病率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肉瘤,早期的截肢治疗已经慢慢被保肢治疗取代,患儿手术切除肿瘤后需安装一个内假体,传统的保肢治疗手段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普通假体置换。但是,随着患儿的成长,其健康一侧的肢体会随着身体发育而变长,而植入假体的一侧则因骨骺的破坏无法正常生长,这将导致患儿两侧肢体不等长问题。这不仅外形难看,而且给患儿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可引起骨盆倾斜、脊柱侧弯、非正常应力所致关节损害等一系列并发症。

    为解决保肢术后儿童肢体不等长问题,目前常见的可延长假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有创的可延长假体,虽然能够延长,但是设计的延长机制必须行二次手术才能完成,如需要手术暴露假体,用专用工具拧动内部结构式假体,该类假体需反复手术延长,不仅增加患儿的术后并发症,费时费力,而且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另一类假体为自动可延长假体,如一种有体内电源、体外电源的假体,这类假体的设计结构复杂,失效率高,使用寿命有限,延长长度不确定,体内体外的电源连接要通过皮下组织,这也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而且患儿体内安装电源装置,这无法保证假体的可靠性,极易出现失效,设计不合理。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无创可延长的假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延长不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需要有创手术才能完成延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容易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具有体内电源而造成并发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假体,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

    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

    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上具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容置有永磁体;

    所述第二套筒被布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

    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

    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另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具有多个凸耳,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其中:

    所述第一凹槽均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均沿周向延伸;

    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该第一凹槽的同一侧;

    所述凸耳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可以在第一凹槽中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置于第二凹槽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顺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左侧;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逆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卡接所述凸耳。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螺纹轴,

    所述螺纹轴外部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套接于所述螺纹轴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和所述螺纹轴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动第一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进而延轴向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螺纹轴远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筒,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三套筒,所述假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销,至少一个第四插销,所述第一插销固定于所述螺纹轴的近端,且同时第一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插销固定于所述螺纹轴的远端,且同时第四插销的两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套筒后与外壳固定,以使所述螺纹轴与所述外壳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限制阻件包括端盖,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和第三插销,

    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端部,所述端盖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相对于第一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端的端部具有一外凸缘,所述外凸缘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之间;

    所述第三套筒具有一轴向延伸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插销穿过所述第四凹槽,且所述第三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限制组件包括端盖,双向推力球轴承和第三插销,

    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端部,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相对于第一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圈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套筒具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插销穿过所述第四凹槽,且所述第三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三套筒至少远端的形状为棱柱形,所述假体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五套筒,所述第五套筒位于所述外壳的远端,且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套筒具有一第一内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内腔具有与所述第三套筒的远端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以限制第三套筒发生旋转。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多个第二插销,所述第五套筒的外壁与外壳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所述第五凹槽,以限制所述第五套筒围绕轴线旋转。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第四套筒,第三推力球轴承和第四推力球轴承,

    所述第四套筒位于容纳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套筒的远端,且所述第四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套筒与外壳之间,所述第四推力球轴承位于第二套筒与第四套筒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且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旋转。

    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第五套筒,壳帽,所述第五套筒容纳于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第四套筒的远端,所述壳帽位于所述外壳的远端,与所述外壳为可拆卸连接,使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四套筒和所述第五套筒在轴向上与所述外壳保持相对静止;所述壳帽所述壳帽具有第二内腔,以使所述第三套筒通过所述第二内腔并向所述壳帽的远端延伸。

    在本发明提供的假体中,通过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外壳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可以向假体外壳的外部延长,本发明提供的假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提供的假体设计简单,只具有简单的机械结构和尺寸配合,避免电源提供动力的机构造成控制复杂的问题,其次,交变磁场位于人体外,无需在人体内植入动力源(例如电源、电池等),避免需要通过皮下组织连接的体内体外的电源造成的并发症,另外,体外的交变磁场容易获得,替代性高,避免出现动力源失效,例如电池电量耗尽,电源中元器件损坏失效,避免了复杂机构存在的潜在失效,进一步提高了这个假体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假体只使用磁场力进行推动,交变磁场可在人体外,无需与假体第一套筒结构连接,无需暴露假体,无需有创手术,对人体无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假体安全性差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假体制造和延长成本低,延长方式简单。总之,本发明的延长机制设计简单且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假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二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套筒和第三套筒装配示意图;

    图中所示:10-外壳;20-螺纹轴;31-第一套筒;311-凸耳;32-第二套筒;321-第一凹槽;322-第二凹槽;323-第三凹槽;324-弹性体;33-第三套筒;331-外凸缘;332-第四凹槽;34-第四套筒;35-第五套筒;41-第一插销;42-第二插销;43-第三插销;51-第一推力球轴承;52-第二推力球轴承;53-第三推力球轴承;54-第四推力球轴承;80-端盖;90-壳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假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延长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思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体,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在本发明提供的假体中,通过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3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3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32驱使所述第一套筒31延外壳10的轴向运动,可以向假体外壳10的远端延长;所述第二套筒3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32使所述第一套筒31相对于第二套筒32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本发明提供的假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提供的假体设计简单,只具有简单的机械结构和尺寸配合,避免电源提供动力的机构造成控制复杂的问题,其次,交变磁场位于人体外,无需在人体内植入动力源(例如电源、电池等),避免需要通过皮下组织连接的体内体外的电源造成的并发症。另外,体外的交变磁场容易获得,替代性高,避免出现动力源失效,例如电池电量耗尽,电源中元器件损坏失效,避免了复杂机构存在的潜在失效,进一步提高了这个假体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假体只使用磁场力进行推动,交变磁场可在人体外,无需与假体第一套筒结构连接,无需暴露假体,无需有创手术,对人体无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假体安全性差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假体制造和延长成本低,延长方式简单。总之,本发明的延长机制设计简单且效果很好。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远端”、“远侧”是指靠近假体延伸方向的一侧;相应的,“近端”、“近侧”则是远离假体延伸方向的一侧。

    下述实施例中为一种可控的延长股骨的假体,但是并不表示本发明的假体仅可应用于延长股骨的假体中,也可以用于延长胫骨的假体、延长尺骨的假体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即为可延长股骨假体中的股骨箱部分,在本实施案例中制作成股骨关节,假体一端连接胫骨关节,假体另一端连接股骨嵌入段,其延长时可推动胫骨关节和股骨嵌入段分离。

    如图1所示,所述假体包括外壳10、第一套筒31、第二套筒32和第三套筒33,其中:所述第二套筒32被配置为相对于假体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32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31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31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33连接,所述第三套筒33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10,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33围绕第二套筒32轴线的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3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3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32驱使所述第一套筒31延外壳10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套筒3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32使所述第一套筒31相对于第二套筒32保持轴向相对静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假体还包括螺纹轴20,所述螺纹轴20外部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外壳10固定,所述第一套筒31同轴套接于所述螺纹轴20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31的内壁上具有和所述螺纹轴20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3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32驱动第一套筒31围绕第二套筒32的轴向旋转,进一步延第二套筒32的轴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32不仅被布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10保持轴向相对静止,而且可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具体而言,所述假体还包括第四套筒34,第三推力球轴承53和第四推力球轴承54。所述第四套筒34位于所述第二套筒32的远端,且所述第四套筒34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10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推力球轴承53位于所述第二套筒32的近端与外壳之间,所述第四推力球轴承54位于第二套筒32与第四套筒34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二套筒32相对于所述外壳10保持轴向相对静止,且可以围绕第二套筒32的轴线旋转。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套筒32的外壁上具有多个第三凹槽323,所述第三凹槽323容置有永磁体。永磁体固定在第二套筒32的第三凹槽323里,为了避免晃动,也可以用胶水将永磁体粘结在所述第三凹槽323中。第三凹槽323可设计为开口向中心收缩,例如燕尾槽,使永磁体镶嵌在第三凹槽里。永磁铁的个数一般可以是4个或6个,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且每个磁铁的磁化方向均平行于该平面,每个永磁体在特定的初始角度下同步旋转,旋转轴垂直圆面,保证在圆面中心处能形成恒定大小的旋转磁场。当第二套筒处于一体外永磁体源圆心处时,可以带动第二套筒32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按照另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更具体,如图3所示,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逆时针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这里“逆时针”和“顺时针”、“左侧”和“右侧”均是指从假体近端向远端的方向来观察。

    此外,所述第二套筒32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第一凹槽321和多个第二凹槽322,其中:所述第一凹槽321均沿第二套筒32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322均沿第二套筒32的内壁周向延伸,优选,所述第二凹槽322与所述第一凹槽321垂直;每个所述第一凹槽321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322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凹槽321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二凹槽322位于该第一凹槽321的同一侧。图3所示的第二套筒32中,第二凹槽322均布置在与之相连的第一凹槽321的右侧。相邻的第二凹槽之间沿轴向设置成相等的间距,这个间距是实际每次延长的间距,一般取0.8mm至1.2mm之间。或者根据儿童成长期特点规划第二凹槽之间的间距。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套筒31的外壁具有多个凸耳311。所述凸耳311与所述第一凹槽321和所述第二凹槽322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套筒3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311可以在第一凹槽321中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3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311置于第二凹槽322中相对于第二套筒32保持轴向相对静止。这里“所述凸耳311与所述第一凹槽321和所述第二凹槽322相匹配”,是指所述的凸耳的形状和数量应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形状和数量相匹配,以使凸耳可以在第一凹槽中沿轴向自由移动,且可以容纳在第二凹槽中。优选的,凸耳形状相同且等间隔分布在第一套筒的外壁上。凸耳的轴向长度需略小于第二凹槽的轴向宽度,便于和第二凹槽的侧壁配合,承受轴向压力。

    如图2所示,第一套筒31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与螺纹轴形成螺纹配合。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套筒31能够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被驱动相对于所述螺纹轴20转动,以在轴向方向移动。这里的螺纹,优选设计成粗螺纹,梯形螺纹,以满足有一定的轴向承受力且在轴向螺纹运动中阻力相对较小的螺纹配合要求。

    如图4所示,当交变磁场旋转时,第二套筒32在永磁体和交变磁场之间磁力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此时如果凸耳311位于实线所示位置(第一凹槽321的近端)时,凸耳311与第一凹槽321左侧保持接触,使第一套筒31随着第二套筒32的转动而转动,第一套筒31的转动使其在螺纹轴20的螺纹连接的配合下沿轴向移动。当第一套筒31移动到第一凹槽321中与虚线位置同一水平线位置后,如果第一套筒31还需要进一步沿轴向移动,则所述假体继续暴露在交变磁场中,直到到达第一凹槽321中第一目标的位置。如果第一套筒31到达第一凹槽321中第一目标的位置,需要使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此时,改变交变磁场的旋转方向,由于第一套筒31、第二套筒32不再有接触关系,第一套筒31相对于外壳10保持静止,第二套筒32独自顺时针旋转,所述凸耳311进入第二凹槽322中,直至第二凹槽322与所述第一套筒31右侧接触。此时,第一套筒31在第二套筒32的驱动下,有向近端移动的趋势,但是为第二凹槽322近端侧壁所阻止。由此,实现了第一套筒31相对于第二套筒32保持轴向相对静止。于另外,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二凹槽322远离所述第一凹槽321的一端具有弹性体324,所述弹性体324对所述凸耳311施加径向作用力,以卡接所述凸耳311。弹性体一般使用小弹簧加梯形圆头机械件组成。利用弹性体的圆头压力挤压凸耳,避免在非正常延长条件下,外在干扰力源使凸耳311脱离第二凹槽322。

    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顺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左侧;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逆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轴20容纳于所述第一套筒31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套筒31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螺纹轴20远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筒31,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三套筒33。为了使第一套筒31轴向移动,螺纹轴20必须相对于外壳10固定不动。具体而言,所述螺纹轴通过插销实现与所述外壳10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假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销41,至少一个第四插销,所述第一插销41固定于所述螺纹轴的近端,且同时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10固定,所述第四插销固定于所述螺纹轴20的远端,且同时两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套筒33后与外壳10固定,以使所述螺纹轴20与所述外壳10固定。显然,所述第三套筒在第四插销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处设有一轴向延伸的凹槽,以便于所述第三套筒轴向移动。此外,优选,第四插销延伸通过第四套筒34后方与外壳10固定连接,所以第四插销在固定螺纹轴20的同时也使第四套筒34与外壳1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件包括端盖80,第一推力球轴承51,第二推力球轴承52和第三插销43。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51,第二推力球轴承52位于所述第一套筒31的远端。所述端盖80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51,第二推力球轴承52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筒31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51,第二推力球轴承52相对于第一套筒31保持轴向相对静止。这里的推力球轴承可以是单向推力球轴承,也可以是双向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三套筒33与所述第一套筒31连接端的端部具有一外凸缘331,形成类似法兰盘结构。所述外凸缘331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51,第二推力球轴承52之间。所述第三套筒33的外壁上具有一轴向延伸的第四凹槽332,所述第三插销43穿过所述第四凹槽332,并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这样,当所述第一套筒31做旋转运动时,所述第三套筒33仍然保持静止;同时,当所述第一套筒31做轴向运动时,所述第三套筒33被所述第一套筒31驱动做轴向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发现这里第三插销43也可以同时固定所述螺纹轴20。因此,从简化假体结构的角度出发,第三插销43和第四插销可以只选用其一。如图5所示的第一套筒31的远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端盖80为筒状物。所述端盖80的内腔具有与所述第一套筒3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端盖80的远端端部设有一挡板,以阻止第一推力球轴承51,第二推力球轴承52轴向移动。所述挡板具有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三套筒33通过。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件包括端盖80,双向推力球轴承。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圈与所述第三套筒33固定连接,其余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进一步,所述第三套筒至少远端的形状为棱柱形。所述假体还包括第五套筒35,所述第五套筒35位于所述外壳10的远端,且与外壳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套筒35具有一第一内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内腔具有与所述第三套筒33的远端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以进一步限制第三套筒33发生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假体还包括多个第二插销42,所述第五套筒位于所述第四套筒的远端,且所述第五套筒的外壁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五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第四插销插入所述第五凹槽,以限制所述第五套筒围绕轴线旋转。

    最后,所述假体还包括壳帽90,所述壳帽90位于所述外壳的远端,并压紧在所述第五套筒35上,以使所述第二套筒32、所述第四套筒34和所述第五套筒35在轴向上与所述外壳10保持相对静止;所述壳帽90与所述外壳10为可拆卸连接,使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四套筒和所述第五套筒在轴向上与所述外壳保持相对静止,所述壳帽90具有一第二内腔,以使所述第三套筒33通过所述第二内腔并向所述壳帽90的远端延伸。所述壳帽90的具体结构以及与所述外壳10的配合关系,可以参考端盖80的结构以及端盖80与第一套筒31的配合关系。所述外壳10的材料为聚醚醚酮材料。外壳的材料为聚醚醚酮材料,聚醚醚酮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备抗化学腐蚀的能力。

    在本发明中,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延长机制设计简单且效果很好,避免了复杂机构存在的潜在失效。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套筒32内壁的第一凹槽321和第二凹槽322的结构设计,即多个第二凹槽322只处于第一凹槽321的同一侧,当第二套筒3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与第一套筒31能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合,即一种是使第一套筒31旋转前进,即向外延长,一种是第一套筒31上的凸耳311卡在第二凹槽322中而相对静止。第一凹槽321和第二凹槽322与凸耳311的两种不同配合关系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保护了第一套筒31与螺纹轴20的螺纹配合,将轴向压力转嫁到凸耳311和第二凹槽322的配合关系中,防止在实际应用中的轴向压力对螺纹的破坏。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利用第二凹槽322内的弹性体对凸耳311的弹性压力避免在非正常延长情况下,外界干扰使第一套筒31转动,破坏假体内延长机制。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21和第二凹槽322设计为相邻的第二凹槽322之间的中心线距离相等,此设计可以实现精确延长。同时,第一套筒31和螺纹轴20采用螺纹配合的形式,可以使延长的过程延长速度均匀,在实际应用中防止瞬间延长对患者的身体伤害,更加人性化,设计合理。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套筒33的多边形外壁设计既满足了轴向移动的要求,又有效的防止其旋转,避免了旋转造成假体外骨链接结构,例如股骨嵌入段的破坏。

    本发明的假体组装延长过程为:首先,将第一套筒31与螺纹轴20螺纹配合,在端盖80内装上第一推力球轴承51、第二推力球轴承52和第三套筒33,然后将端盖80螺纹连接配合到第一套筒31上。

    其次,第二套筒32包括多个永磁体,可以用硅胶将永磁体粘在第二套筒的第三凹槽323内,需要注意的是,与第三凹槽323接触的应是永磁体的同一磁极。

    然后,外壳10中依次装入第三推力球轴承53、第二套筒32、第四推力球轴承54和第四套筒34,将最初步骤中装配好的第一套筒31以凸耳311置于第二套筒32的第一凹槽321中的方式置于第二套筒32中,然后装配在外壳10内,要使螺纹轴20的近端抵到外壳的近端,使螺纹轴20近端端部的卡槽与外壳底部的通孔对齐,使第一插销41插进通孔固定住螺纹轴20,在第一套筒31装配的同时,用第三插销43配合固定螺纹轴20的另一端,其中第三插销43要通过第三套筒33的第四凹槽332中。

    然后,把第五套筒35配合套在第三套筒33上,第五套筒35的外表面与外壳10之间形成的第五凹槽,插上第二插销42,最后合上壳帽90。

    外壳10的两端应接链接肌体的组件,其中连接肌体的组件主要是主要是骨干和铰链基座,组件材料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钛合金材料。

    最后,当已植入人体的假体需要延长时,将肢体放在体外永磁铁力源中心处,通过X光等辅助视觉观察,当第二套筒32获得力源给予的一个转动方向力时,第一套筒31随第二套筒32一起转动,使得第一套筒31轴向前进,进而推动第三套筒33轴向前进,假体延长;当通过视觉观察得第一套筒31达到规定长度后,体外永磁铁力源给予反向力,第二套筒32反向转动,第一套筒31相对箱体静止,则第一套筒31的凸耳311将相对第二套筒32运动至第二套筒32的第二凹槽322内,待凸耳311与第二凹槽322接触卡死后则停止外力源,一次延长结束。

    本发明实现了假体延长过程的无创性,避免了二次手术或皮层植入式的假体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实现了假体延长的精确性,目前存在的延长假体无法可靠的知道实际延长的真实长度,本发明结合了实际要求,合理的设计出可延长且每次延长长度确定的假体。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假体的不同构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当然,本发明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中所列举的构型,任何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构型基础上进行变换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举一反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假体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假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5660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