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冠心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冠心病的中药.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84682.4 (22)申请日 2016.07.25 (71)申请人 毛德西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6号河南 省中医院名医堂 (72)发明人 毛德西 毛峥嵘 禄保平 张海杰 索红亮 曾垂义 张文宗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22 代理人 张海青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P 9/10(2006.01) A61K 31/045(2006.01) (54)发明名称 。
2、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该防治 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参, 丹参, 鸡血藤, 北 沙参, 麦冬, 红景天, 老茶树根, 三七参, 赤芍, 川 芎, 降香, 延胡索, 郁金, 苦参, 秦艽和冰片制备而 成; 取上述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外的原料药 清洗烘干, 再将清洗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 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80150目筛, 所得 药粉即为散剂, 将粘合剂加入药粉中可制成丸 剂, 将药粉装入胶囊中可制成胶囊剂; 该防治冠 心病的中药通过改善患者体质来达到预防和治 疗冠心病的目的, 防治效果显著, 充分体现了中 医在 “治未病” 方面。
3、的优势, 即 “未病防病, 已病防 变” 的最高理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944042 A 2016.09.21 CN 105944042 A 1.一种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 以重量份表示, 所述中药是由原料药西洋参10 15份, 丹参2535份, 鸡血藤1015份, 北沙参2535份, 麦冬1015份, 红景天1015份, 老茶树根2025份, 三七参510份, 赤芍2535份, 川芎1015份, 降香610份, 延胡索10 15份, 郁金812份, 苦参1015份, 秦艽1015份和冰片15份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 。
4、所述中药是由原料药西洋参10 12份, 丹参2530份, 鸡血藤1315份, 北沙参2830份, 麦冬1214份, 红景天1215 份, 老茶树根2224份, 三七参58份, 赤芍2830份, 川芎1415份, 降香68份, 延胡索 1315份, 郁金1011份, 苦参1214份, 秦艽1214份和冰片23份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 所述中药为散剂、 丸剂、 胶 囊剂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外的原料药清洗烘干, 再将清洗。
5、烘 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80150目筛, 所得药粉即为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外的原料药清洗烘干, 再将清洗烘 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80150目筛, 得到药粉,将粘合剂 加入药粉中制成丸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 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 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外的原料药清洗烘干, 再将清洗 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
6、碎、 细粉、 过80150目筛, 得到药粉,将药粉 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944042 A 2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0001 (一)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0002 (二) 、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常见病, 多发 病。 现代医学认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附着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致使 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 通过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 如不能及时有效控制, 易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而致猝死; 中医认为。
7、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气阴 不足、 气血淤滞、 闭阻不通等因素引发的。 目前, 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过度重视冠状动脉狭 窄程度的改善 (如采用溶栓、 心脏搭桥手术和心脏支架手术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 , 而忽视 了患者气阴不足、 气血淤滞、 闭阻不通的体质因素, 治疗方式比较单一、 片面, 不能从根本上 改善患者体质, 容易引起病变的再次发作。 0003 (三) 、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该中药通过改善患者 体质来达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防治效果显著, 充分体现了中医在 “治未病” 方面的 优势, 即 “未病防病, 已病防变” 的最高理念。 00。
8、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冠心病的中药, 以重量份表示, 所述中药是由原料药西洋参10 15份, 丹参2535份, 鸡血藤1015份, 北沙参2535份, 麦冬1015份, 红景天1015份, 老茶树根2025份, 三七参510份, 赤芍2535份, 川芎1015份, 降香610份, 延胡索10 15份, 郁金812份, 苦参1015份, 秦艽1015份和冰片15份制备而成。 0005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所述中药是由原料药西洋参1012份, 丹参2530份, 鸡血藤 1315份, 北沙参2830份, 麦冬1214份, 红景天1215份, 老茶树根2224份, 三七参5 8份。
9、, 赤芍2830份, 川芎1415份, 降香68份, 延胡索1315份, 郁金1011份, 苦参12 14份, 秦艽1214份和冰片23份制备而成。 0006 所述中药可为散剂、 丸剂、 胶囊剂中的任意一种。 0007 散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外的原料药清洗 烘干, 再将清洗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80150目筛, 所 得药粉即为散剂。 0008 丸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外的原料药清洗 烘干, 再将清洗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80150目筛, 得 到药粉,。
10、将粘合剂加入药粉中制成丸剂。 0009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外的原料药清 洗烘干, 再将清洗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80150目筛, 得到药粉,将药粉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0010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5944042 A 3 1 本发明的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 活血通络, 利湿化痰, 调整阴阳, 全方融强心、 扩冠、 抗凝、 溶栓、 降脂、 纠正心律作用于一炉, 对冠心病 (缺血性心脏病) 或风心病, 肺心病等心血 管疾病所出现的心胸闷痛, 心律失常等证属气阴两虚夹淤夹痰者, 。
11、疗效显著。 0011 2 本发明可长期服用, 对冠心病患者起到减轻痛苦, 稳定病情, 预防或减少发作的 效果,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0012 3 本发明应用中医 “治未病” 的理念, 通过改善患者体质来达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的目的, 在亚健康时使用可起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病重时服用可起到 “已病防变” , 减轻症 状, 使疫病由重转轻, 由轻转愈。 0013 4 本发明服用方便, 疗效佳, 毒副作用小, 药物有效成分利用率高。 0014 本发明产品的各种原料药的药理为: 西洋参: 性寒, 味苦, 微甘, 归心、 肺、 肾经。 功效主治: 补气养阴、 清火生津; 用于气虚, 阴 虚引起胸闷、。
12、 胸痛患者。 0015 丹参: 性微寒, 味苦, 归心、 心包、 肝经。 功效主治: 活血祛瘀、 凉血消痈、 养血安神; 用于心腹疼痛, 心悸怔忡, 用于治疗冠心病, 缓解心绞痛。 0016 鸡血藤: 性温, 味苦, 微甘, 归肝经。 功效主治:行血补血, 舒筋活络; 用于血虚, 血瘀 或血虚而兼有瘀滞之证者。 0017 北沙参: 性微寒, 味甘, 归肺、 胃经。 功效主治: 清肺养阴, 益胃生津; 用于阴虚而致 心悸怔忡。 0018 麦冬: 性微寒, 味甘, 味苦, 归肺, 心, 胃经。 功效主治: 清心除烦, 润肺养阴, 益胃生 津; 用于治疗阴虚而致心烦失眠, 胸闷, 心悸。 0019 。
13、红景天: 性寒, 味甘, 涩, 归肺经。 功效主治: 气虚体弱, 气短乏力, 胸闷, 难于透气, 口唇发紫。 0020 老茶树根: 性凉, 味苦, 归肾经。 功效主治: 强心利尿, 活血调经; 用于治疗心悸不 安, 胸闷, 气喘。 0021 三七参: 性温, 味甘, 味苦, 归肝、 胃经。 功效主治: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用于心悸, 筋骨伤痛, 衄、 咯, 吐血等症; 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0022 赤芍: 性微寒, 味苦, 归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 祛瘀止痛; 用于血滞, 经闭, 跌打 损伤, 瘀滞肿痛等证, 血脉瘀滞之冠心病。 0023 川芎: 性温, 味辛, 归肝、 胆、 。
14、心包经。 功效主治: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用于月经不 调, 痛经, 闭经, 产后瘀阻腹痛, 胁肋作痛及跌打损伤, 头痛, 风湿痹痛。 用于治疗冠心病, 心 绞痛及缺血性血管病。 0024 降香: 性温, 味辛, 归心、 肝经。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 止血定痛; 用于气淤血滞所致 的胸胁作痛, 与丹参配伍使用,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0025 延胡索: 性温, 味辛苦, 归心, 肝, 脾经。 功效主治: 活血, 行气, 止痛; 用于气血凝滞 所致的心腹及肢体疼痛。 0026 郁金: 性寒, 味辛苦, 归心, 肝, 胆经。 功效主治: 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凉血清心, 利 胆退黄;。
15、 用于血瘀内阻所致的胸腹胁肋胀痛。 0027 苦参: 性寒, 味苦, 归心、 肝、 胃、 大肠、 膀胱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 祛风杀虫, 利 尿; 用于心腹气结, 祛心腹小肠之火, 调整心脉之节律。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5944042 A 4 0028 秦艽: 性微寒, 味苦, 辛, 归胃、 肝、 胆经。 功效主治: 祛风湿, 舒筋络, 退虚热, 清湿 热。 无论病之新久或偏寒偏热均可使用, 可使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0029 冰片: 性微寒, 味辛, 苦, 归肺、 心、 脾经。 功效主治: 清香宣散, 开窍醒神, 清热解毒, 明目退翳; 与活血化瘀药物配合使用用于血。
16、瘀引起的心悸, 胸闷。 0030 本发明药物配伍的合理性: 本方中西洋参益气养阴, 丹参、 鸡血藤养血活血, 此三味共为君药; 北沙参、 麦冬、 红景 天、 老茶树根养心肺, 润血脉, 三七参、 赤芍、 川芎活血化瘀, 此七味药共为臣药; 降香、 延胡 索、 郁金宽胸理气, 为血中气药, 苦参为辨病用药, 有调整心律的作用, 此四味共为佐药; 秦 艽通络祛瘀, 加速药物起效时间, 冰片开窍, 此两味共为使药。 0031 本发明产品防治冠心病的中药临床应用病例统计: 1 病历资料: 近年来, 用本发明防治冠心病的病例共1065例, 其中822例为冠心病患者, 243例为亚健 康患者。 822例冠。
17、心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 或心前区不适, 或心悸, 或乏力, 或发热, 或 出汗, 或惊恐, 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均被西医明确诊断为冠心病, 中医明确诊断为胸痹心痛。 243例亚健康患者具有冠心病发病倾向的患者也被中医和西医明确诊断。 0032 2. 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012版进行疗效标准的判断。 具体为: 痊愈: 症状消失, 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0033 好转: 症状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间歇期延长, 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0034 未愈: 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0035 3 治疗方法: 以上冠心病患者使用本发明产品胶囊, 。
18、每日三次, 每次5粒, 温开水送服。 以上亚健康患 者使用本发明产品胶囊, 每日三次, 每次2粒, 温开水送服。 以上患者使用本发明产品防治冠 心病的中药胶囊期间, 如患者有心绞痛, 心梗发作, 可以使用硝酸甘油含化。 0036 4.治疗结果: 表 : 治疗时间与临床疗效分析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5944042 A 5 所有痊愈病例均在1月后随访, 无复发。 0037 下面列举近几年的一些典型病例说明: 病例1: 闫某, 女, 62岁, 于2014年10月19日初诊。 患冠心病、 脑梗塞、 高血压病均6年, 近 半年常出现阵发性心慌、 胸疼, 且痛甚彻背、 胸闷、 气短, 伴。
19、见汗出、 纳差, 大便略溏。 曾在某 医院诊为 “冠心病” 、“心绞痛” 。 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阿司匹林等药, 效果不佳。 就诊时患 者除以上症状外, 还伴有精神萎靡、 神疲乏力、 唇舌淡暗、 舌苔薄白、 舌下静脉迂曲、 粗张、 脉 沉细涩。 心电图示: 广泛性心肌缺血样改变。 中医辩证属气阴两虚、 心脉瘀阻型。 治宜补气养 阴, 活血通络。 嘱患者使用本发明产品的中药胶囊, 口服半年后, 诸症基本消失, 心电图恢复 正常。 随访三个月, 病情未复发, 并能坚持一般家务劳动。 0038 病例2: 李某, 男, 70岁, 于2013年10月3日初诊。 患冠心病15余年, 高血压20余年。 。
20、近 半年来, 每因疲劳、 寒冷等出现心悸、 胸闷、 胸痛, 每日发作58次, 每次510分钟, 含化速 效救心丸可缓解。 心电图提示 “广泛前壁供血不足” ,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多支病变” 。 近半 月, 稍劳累即感胸闷胸痛, 伴汗出, 神疲乏力, 倦怠懒言, 纳差, 睡眠差, 便秘, 双下肢浮肿, 口 唇紫暗, 有瘀斑, 舌质暗, 舌底脉络迂曲、 青紫, 苔白厚腻, 脉沉涩。 中医辩证属气阴两虚, 痰 淤阻滞型, 治以补气养阴, 活血祛瘀, 化痰通络。 口服本发明产品中药胶囊八个月, 患者心电 图基本恢复正常, 多次随访病情未复发, 并能维持正常生活。 0039 病例3: 由某, 男, 5。
21、0岁, 于2014年9月初诊。 患者心悸、 胸闷痛2年余, 常感气短乏力、 胸闷胸痛, 且疼痛向左背部放射疼, 伴汗出, 恶风, 纳差, 大便略溏。 曾在某医院诊为 “冠心 病” 、“心律失常” 。 服用西药疗效不明显; 刻诊时, 除以上症状外, 兼见神疲, 语音低怯, 口唇 紫暗, 舌质紫暗, 舌下静脉迂曲、 粗张、 舌苔薄黄而腻, 脉弦细时有结象。 听诊: 心率95次/分, 心律不整, 无病理性杂音。 心电图示: 广泛性心肌缺血样改变、 室性早搏。 中医辩证属心之气 阴两虚, 心脉瘀滞型。 治宜补气养阴, 化瘀通络。 使用本发明产品中药胶囊, 经六个多月治 疗, 诸症基本消失, 心电图复查。
22、正常。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5944042 A 6 0040 (四) 、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参12 g, 丹参30 g, 鸡血藤15 g, 北沙参30 g, 麦冬15 g, 红景天12 g, 老茶树根24 g, 三七参10 g, 赤芍30 g, 川芎15 g, 降香8 g, 延胡 索15 g, 郁金10 g, 苦参12 g, 秦艽12 g和冰片4 g制备而成。 0041 该中药为散剂。 该散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 外的原料药清洗烘干, 再将清洗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 。
23、80150目筛, 所得药粉即为散剂。 0042 实施例二: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参12 g, 丹参25 g, 鸡血藤15 g, 北沙 参28 g, 麦冬15 g, 红景天15 g, 老茶树根25 g, 三七参10 g, 赤芍30 g, 川芎15 g, 降香8 g, 延胡索15 g, 郁金8 g, 苦参12 g, 秦艽14 g和冰片5 g制备而成。 0043 该中药为丸剂。 该丸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片以 外的原料药清洗烘干, 再将清洗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粉、 过 80150目筛, 得到药粉,将粘合剂(枣花蜂蜜)加入药粉中制成。
24、丸剂, 每丸中原料药重6g。 0044 实施例三: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参12 g, 丹参30 g, 鸡血藤15 g, 北沙 参30 g, 麦冬15 g, 红景天12 g, 老茶树根24 g, 三七参10 g, 赤芍30 g, 川芎15 g, 降香8 g, 延胡索15 g, 郁金10 g, 苦参12 g, 秦艽12 g和冰片4 g制备而成。 0045 该中药为胶囊剂。 该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各种原料药, 将除冰 片以外的原料药清洗烘干, 再将清洗烘干的各原料药放置到常温后与冰片混匀、 破碎、 细 粉、 过80150目筛, 得到药粉,将药粉装入0号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每。
25、个0号胶囊内含有药粉 0.5 g。 0046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 参10 g, 丹参35g, 鸡血藤10 g, 北沙参25 g, 麦冬10 g, 红景天10 g, 老茶树根20 g, 三七参5 g, 赤芍25 g, 川芎10 g, 降香6 g, 延胡索10 g, 郁金12 g, 苦参10 g, 秦艽10 g和冰片1 g制 备而成。 0047 该中药为胶囊剂。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0048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 参15 g, 丹参35 g, 鸡血藤13 g, 北沙参。
26、35 g, 麦冬12 g, 红景天10 g, 老茶树根22 g, 三七参 8 g, 赤芍28 g, 川芎14 g, 降香10 g, 延胡索13 g, 郁金11 g, 苦参14 g, 秦艽15 g和冰片2 g 制备而成。 0049 该中药为胶囊剂。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0050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 参15 g, 丹参35 g, 鸡血藤13 g, 北沙参35 g, 麦冬14 g, 红景天10 g, 老茶树根22 g, 三七参 8 g, 赤芍35 g, 川芎14 g, 降香10 g, 延胡索13 g, 郁金11 g, 苦参15。
27、 g, 秦艽15 g和冰片3 g 制备而成。 0051 该中药为胶囊剂。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0052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 参11 g, 丹参28 g, 鸡血藤14 g, 北沙参29 g, 麦冬13 g, 红景天13 g, 老茶树根23 g, 三七参 6 g, 赤芍29 g, 川芎14.5 g, 降香6.5 g, 延胡索14 g, 郁金10.5 g, 苦参13 g, 秦艽13 g和冰 片2.5 g制备而成。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5944042 A 7 0053 该中药为胶囊剂。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28、三相同。 0054 实施例八: 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 参10 g, 丹参25 g, 鸡血藤13 g, 北沙参28 g, 麦冬12 g, 红景天12 g, 老茶树根22 g, 三七参 5 g, 赤芍28 g, 川芎14 g, 降香6 g, 延胡索13 g, 郁金10 g, 苦参12 g, 秦艽12 g和冰片2 g 制备而成。 0055 该中药为胶囊剂。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0056 实施例九: 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 参12 g, 丹参30 g, 鸡血藤15 g, 北沙参30 g, 麦冬14 。
29、g, 红景天15 g, 老茶树根24 g, 三七参 8 g, 赤芍30 g, 川芎15 g, 降香8 g, 延胡索15 g, 郁金11 g, 苦参14 g, 秦艽14 g和冰片3 g 制备而成。 0057 该中药为胶囊剂。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0058 实施例十: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洋 参11 g, 丹参28 g, 鸡血藤14 g, 北沙参29 g, 麦冬13 g, 红景天13g, 老茶树根23 g, 三七参6 g, 赤芍29 g, 川芎14.5 g, 降香6.5 g, 延胡索14 g, 郁金10.5 g, 苦参13 g, 秦艽13 。
30、g和冰片 2.5 g制备而成。 0059 该中药为散剂。 散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0060 实施例十一: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 洋参10 g, 丹参25 g, 鸡血藤13 g, 北沙参28 g, 麦冬12 g, 红景天12g, 老茶树根22 g, 三七 参5 g, 赤芍28 g, 川芎14 g, 降香6 g, 延胡索13 g, 郁金10 g, 苦参12 g, 秦艽12 g和冰片2 g制备而成。 0061 该中药为散剂。 散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0062 实施例十二: 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 洋。
31、参11 g, 丹参28 g, 鸡血藤14 g, 北沙参29 g, 麦冬13 g, 红景天13 g, 老茶树根23 g, 三七 参6 g, 赤芍29 g, 川芎14.5 g, 降香6.5 g, 延胡索14 g, 郁金10.5 g, 苦参13 g, 秦艽13 g和 冰片2.5 g制备而成。 0063 该中药为丸剂。 丸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二相同。 0064 实施例十三: 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由原料药西 洋参12 g, 丹参30 g, 鸡血藤15 g, 北沙参30 g, 麦冬14 g, 红景天15 g, 老茶树根24 g, 三七 参8 g, 赤芍30 g, 川芎15 g, 降香8 g, 延胡索15 g, 郁金11 g, 苦参14 g, 秦艽14 g和冰片3 g制备而成。 0065 该中药为丸剂。 丸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二相同。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5944042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