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8354112
  • 上传时间:2020-05-2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56.1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76362.1

    申请日:

    20160817

    公开号:

    CN106265604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9/70,A61K47/10,A61K47/12,A61K47/18,A61K47/20,A61K47/24,A61K47/26,A61K47/34,A61K47/36,A61K47/38

    主分类号:

    A61K9/70,A61K47/10,A61K47/12,A61K47/18,A61K47/20,A61K47/24,A61K47/26,A61K47/34,A61K47/36,A61K47/38

    申请人:

    林春梅

    发明人:

    林春梅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19号

    优先权:

    CN20161067636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组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甘油、β‑葡聚糖、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左旋肉碱、抗坏血酸磷酸酯钠、水苏糖、芥子酸、醋酸纤维素、牛磺酸、淀粉球、魔芋胶甘氨酸乙酯、甘露醇、二甘醇、聚对二氧环己酮、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硬脂酸镁、环糊精月桂酸酯、蒸馏水。本发明提供的药用高分子膜对药物具有缓释效果,可解决药物快速释放产生的毒副作用,且能够达到一定浓度的药物缓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将药物彻底的释放,不产生药物浪费,同时该药用高分子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常适宜作为药物包载领域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2-45份、海藻酸钠7-16份、甘油2-8份、β-葡聚糖7-13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2-6份、左旋肉碱1-5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2-6份、水苏糖1.5-4.8份、芥子酸3-6份、醋酸纤维素2.5-6份、牛磺酸1-5份、淀粉球0.6-2份、魔芋胶1.5-3份、甘氨酸乙酯4-10份、甘露醇1-3份、二甘醇0.5-2份、聚对二氧环己酮2.6-5.2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7份、硬脂酸镁1-4份、环糊精月桂酸酯3-8份、蒸馏水22-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球的粒径为150-3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4-42份、海藻酸钠8-15份、甘油2.6-6.8份、β-葡聚糖8-12.4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2.4-5.3份、左旋肉碱1.6-4.2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2.2-4.7份、水苏糖1.8-4.3份、芥子酸3.2-5.3份、醋酸纤维素2.8-5.1份、牛磺酸1.3-4.4份、淀粉球0.8-1.6份、魔芋胶1.7-2.4份、甘氨酸乙酯4.8-9.3份、甘露醇1.4-2.7份、二甘醇0.7-1.6份、聚对二氧环己酮2.8-5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5-6.2份、硬脂酸镁1.5-3.4份、环糊精月桂酸酯3.2-6.7份、蒸馏水28-3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9份、海藻酸钠12份、甘油3.6份、β-葡聚糖10.5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3.4份、左旋肉碱2.6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3.3份、水苏糖2.4份、芥子酸4.1份、醋酸纤维素3.6份、牛磺酸2.9份、淀粉球1.3份、魔芋胶2.1份、甘氨酸乙酯6.7份、甘露醇1.9份、二甘醇1.2份、聚对二氧环己酮3.7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6份、硬脂酸镁2.9份、环糊精月桂酸酯5.3份、蒸馏水31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步骤2、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β-葡聚糖、环糊精月桂酸酯、魔芋胶、甘氨酸乙酯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4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2-8小时;步骤3、将甘露醇、二甘醇、牛磺酸、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芥子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加入步骤2中,加热至50-70℃,按300-500r/min的速度搅拌1-3小时;步骤4、将余下原料加入步骤3中,室温下按100-200r/min的速度搅拌30-80分钟,停止搅拌后,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步骤5、将待缓释药物加入步骤5中,搅拌混合均匀,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之后倒入模具中,置于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后脱模,洗涤、干燥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药物为麻醉药、镇痛药或抗肿瘤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热至55℃,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热至65℃,按460r/min的速度搅拌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室温下按120r/min的速度搅拌60分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给药方式并不能实现药物的梯度释放,只能使血药浓度忽高忽低。血药浓度过高,则会引发一些毒副反应;血药浓度过低,则疗效低。而且大部分药物对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无选择性,所以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例如,在化疗过程中,往往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给药,如此由于大部分的抗肿瘤药物不具有靶向性,在短期的快速给药过程中,不仅会给非患病组织带来严重的毒副危害,给患者的身体组织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降低了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率,增加用药和治疗成本。为此,为了能够使药物在体内平稳长期的释放,同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药用缓释材料的研发越来越重视。现有技术,虽然出现了一些缓释药用高分子材料,但是,这些高分子材料对药物释放速度不稳定,时快时慢,同时也不能够完全将药物全部释放出去,降低了药物的利用率,另外这些药用高分子材料对不同的药物释放有针对性,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如下: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2-45份、海藻酸钠7-16份、甘油2-8份、β-葡聚糖7-13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2-6份、左旋肉碱1-5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2-6份、水苏糖1.5-4.8份、芥子酸3-6份、醋酸纤维素2.5-6份、牛磺酸1-5份、淀粉球0.6-2份、魔芋胶1.5-3份、甘氨酸乙酯4-10份、甘露醇1-3份、二甘醇0.5-2份、聚对二氧环己酮2.6-5.2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7份、硬脂酸镁1-4份、环糊精月桂酸酯3-8份、蒸馏水22-35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淀粉球的粒径为150-300微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4-42份、海藻酸钠8-15份、甘油2.6-6.8份、β-葡聚糖8-12.4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2.4-5.3份、左旋肉碱1.6-4.2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2.2-4.7份、水苏糖1.8-4.3份、芥子酸3.2-5.3份、醋酸纤维素2.8-5.1份、牛磺酸1.3-4.4份、淀粉球0.8-1.6份、魔芋胶1.7-2.4份、甘氨酸乙酯4.8-9.3份、甘露醇1.4-2.7份、二甘醇0.7-1.6份、聚对二氧环己酮2.8-5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5-6.2份、硬脂酸镁1.5-3.4份、环糊精月桂酸酯3.2-6.7份、蒸馏水28-32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9份、海藻酸钠12份、甘油3.6份、β-葡聚糖10.5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3.4份、左旋肉碱2.6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3.3份、水苏糖2.4份、芥子酸4.1份、醋酸纤维素3.6份、牛磺酸2.9份、淀粉球1.3份、魔芋胶2.1份、甘氨酸乙酯6.7份、甘露醇1.9份、二甘醇1.2份、聚对二氧环己酮3.7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6份、硬脂酸镁2.9份、环糊精月桂酸酯5.3份、蒸馏水31份。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来如下: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

    步骤2、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β-葡聚糖、环糊精月桂酸酯、魔芋胶、甘氨酸乙酯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4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2-8小时;

    步骤3、将甘露醇、二甘醇、牛磺酸、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芥子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加入步骤2中,加热至50-70℃,按300-500r/min的速度搅拌1-3小时;

    步骤4、将余下原料加入步骤3中,室温下按100-200r/min的速度搅拌30-80分钟,停止搅拌后,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

    步骤5、将待缓释药物加入步骤5中,搅拌混合均匀,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之后倒入模具中,置于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后脱模,洗涤、干燥即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5中的药物为麻醉药、镇痛药或抗肿瘤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加热至55℃,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5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加热至65℃,按460r/min的速度搅拌2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室温下按120r/min的速度搅拌60分钟。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药用高分子膜对药物具有缓释效果,在体外模拟试验中,测得其对药物的释放时间高达230-254小时,且药物的利用率也高于92%。本发明的药用高分子膜可解决药物快速释放产生的毒副作用,且能够达到一定浓度的药物缓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将药物彻底的释放,不产生药物浪费,同时该药用高分子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常适宜作为药物包载领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2份、海藻酸钠7份、甘油2份、β-葡聚糖7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2份、左旋肉碱1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2份、水苏糖1.5份、芥子酸3份、醋酸纤维素2.5份、牛磺酸1份、淀粉球0.6份、魔芋胶1.5份、甘氨酸乙酯4份、甘露醇1份、二甘醇0.5份、聚对二氧环己酮2.6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份、硬脂酸镁1份、环糊精月桂酸酯3份、蒸馏水22份。

    所述淀粉球的粒径为150-300微米。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

    步骤2、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β-葡聚糖、环糊精月桂酸酯、魔芋胶、甘氨酸乙酯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40℃,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2小时;

    步骤3、将甘露醇、二甘醇、牛磺酸、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芥子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加入步骤2中,加热至50℃,按300r/min的速度搅拌1小时;

    步骤4、将余下原料加入步骤3中,室温下按100r/min的速度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后,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

    步骤5、将待缓释药物(麻醉药、镇痛药或抗肿瘤药)加入步骤5中,搅拌混合均匀,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之后倒入模具中,置于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后脱模,洗涤、干燥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45份、海藻酸钠16份、甘油8份、β-葡聚糖13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6份、左旋肉碱5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6份、水苏糖4.8份、芥子酸6份、醋酸纤维素6份、牛磺酸5份、淀粉球2份、魔芋胶3份、甘氨酸乙酯10份、甘露醇3份、二甘醇2份、聚对二氧环己酮5.2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7份、硬脂酸镁4份、环糊精月桂酸酯8份、蒸馏水35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淀粉球的粒径为150-300微米。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

    步骤2、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β-葡聚糖、环糊精月桂酸酯、魔芋胶、甘氨酸乙酯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80℃,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8小时;

    步骤3、将甘露醇、二甘醇、牛磺酸、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芥子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加入步骤2中,加热至70℃,按500r/min的速度搅拌3小时;

    步骤4、将余下原料加入步骤3中,室温下按200r/min的速度搅拌80分钟,停止搅拌后,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

    步骤5、将待缓释药物(麻醉药、镇痛药或抗肿瘤药)加入步骤5中,搅拌混合均匀,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之后倒入模具中,置于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后脱模,洗涤、干燥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4份、海藻酸钠8份、甘油2.6份、β-葡聚糖8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2.4份、左旋肉碱1.6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2.2份、水苏糖1.8份、芥子酸3.2份、醋酸纤维素2.8份、牛磺酸1.3份、淀粉球0.8份、魔芋胶1.7份、甘氨酸乙酯4.8份、甘露醇1.4份、二甘醇0.7份、聚对二氧环己酮2.8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5份、硬脂酸镁1.5份、环糊精月桂酸酯3.2份、蒸馏水28份。

    所述淀粉球的粒径为150-300微米。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

    步骤2、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β-葡聚糖、环糊精月桂酸酯、魔芋胶、甘氨酸乙酯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60℃,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5小时;

    步骤3、将甘露醇、二甘醇、牛磺酸、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芥子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加入步骤2中,加热至55℃,按450r/min的速度搅拌2小时;

    步骤4、将余下原料加入步骤3中,室温下按180r/min的速度搅拌60分钟,停止搅拌后,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

    步骤5、将待缓释药物(麻醉药、镇痛药或抗肿瘤药)加入步骤5中,搅拌混合均匀,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之后倒入模具中,置于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后脱模,洗涤、干燥即得。

    实施例4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42份、海藻酸钠15份、甘油6.8份、β-葡聚糖12.4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5.3份、左旋肉碱4.2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4.7份、水苏糖4.3份、芥子酸5.3份、醋酸纤维素5.1份、牛磺酸4.4份、淀粉球1.6份、魔芋胶2.4份、甘氨酸乙酯9.3份、甘露醇2.7份、二甘醇1.6份、聚对二氧环己酮5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6.2份、硬脂酸镁3.4份、环糊精月桂酸酯6.7份、蒸馏水32份。

    所述淀粉球的粒径为150-300微米。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

    步骤2、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β-葡聚糖、环糊精月桂酸酯、魔芋胶、甘氨酸乙酯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70℃,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4小时;

    步骤3、将甘露醇、二甘醇、牛磺酸、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芥子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加入步骤2中,加热至65℃,按400r/min的速度搅拌2小时;

    步骤4、将余下原料加入步骤3中,室温下按180r/min的速度搅拌60分钟,停止搅拌后,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

    步骤5、将待缓释药物(麻醉药、镇痛药或抗肿瘤药)加入步骤5中,搅拌混合均匀,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之后倒入模具中,置于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后脱模,洗涤、干燥即得。

    实施例5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亚麻籽胶39份、海藻酸钠12份、甘油3.6份、β-葡聚糖10.5份、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3.4份、左旋肉碱2.6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3.3份、水苏糖2.4份、芥子酸4.1份、醋酸纤维素3.6份、牛磺酸2.9份、淀粉球1.3份、魔芋胶2.1份、甘氨酸乙酯6.7份、甘露醇1.9份、二甘醇1.2份、聚对二氧环己酮3.7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6份、硬脂酸镁2.9份、环糊精月桂酸酯5.3份、蒸馏水31份。

    所述淀粉球的粒径为150-300微米。

    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

    步骤2、将亚麻籽胶、海藻酸钠、β-葡聚糖、环糊精月桂酸酯、魔芋胶、甘氨酸乙酯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55℃,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静置5小时;

    步骤3、将甘露醇、二甘醇、牛磺酸、阿利克伦半富马酸盐、芥子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钠加入步骤2中,加热至65℃,按460r/min的速度搅拌2小时;

    步骤4、将余下原料加入步骤3中,室温下按120r/min的速度搅拌60分钟,停止搅拌后,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

    步骤5、将待缓释药物(麻醉药、镇痛药或抗肿瘤药)加入步骤5中,搅拌混合均匀,静止抽真空去除气泡,之后倒入模具中,置于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后脱模,洗涤、干燥即得。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原料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甘油、淀粉球和醋酸纤维素。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原料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抗坏血酸磷酸酯钠、魔芋胶和牛磺酸。

    性能测试

    对上述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药用高分子膜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对比例1 对比例2 药物释放时间/小时(体外模拟) 230 238 241 250 254 205 198 药物利用率/% 92.6 94.2 95.1 95.8 96.7 90.1 91.3 生物相容性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药用高分子膜对药物具有缓释效果,在体外模拟试验中,测得其对药物的释放时间高达230-254小时,且药物的利用率也高于92%。本发明的药用高分子膜可解决药物快速释放产生的毒副作用,且能够达到一定浓度的药物缓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将药物彻底的释放,不产生药物浪费,同时该药用高分子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常适宜作为药物包载领域使用。

    关 键  词:
    一种 药用 高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缓释药用高分子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541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