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红伤口服中药.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8349583
  • 上传时间:2020-05-17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65.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1864.8

    申请日:

    20101025

    公开号:

    CN102000233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9,A61K36/896,A61K9/14,A61P19/08,A61P19/04,A61P19/02,A61P43/00,A61K33/26,A61K35/36,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889,A61K36/896,A61K9/14,A61P19/08,A61P19/04,A61P19/02,A61P43/00,A61K33/26,A61K35/36,A61K35/64

    申请人:

    王钊

    发明人:

    王钊

    地址: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桃园新天地2区3号楼一单元401室

    优先权:

    CN20101053186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各种红伤、劳伤的口服中药制剂。该中药是由乳香,没药,红花,大黄,川断,血竭,自然铜,土虫,申姜,当归,血余炭共11味中药原料配制成口服中药散剂。本发明为纯天然药物,具有活血止痛,去瘀通经,续筋接骨,敛疮生肌等显著功效,主治骨折、跌打损伤、各种红伤、劳伤等症;该中药无特殊气味,适合成人、小儿服用;疗效高,尤其止痛效果显著,最快服用40分钟即开始行效,明显感觉不痛或疼痛减轻;疗程短,以30天为一疗程,一般在一个以内,重症为2~3个疗程;据对骨折、跌打损伤等各种劳伤患者的使用治疗统计,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98%,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伤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乳  香15~30g    没  药15~30g红  花20~40g    大  黄10~25g川  断15~30g    血  竭15~30g自然铜20~35g    土  虫15~30g申  姜30~45g    当  归30~50g血余炭10~20g所述的血余炭为不染发的青壮年黑发焙制成的炭化物;将上述配量的各组分粉碎至60~80目制成散剂或其它剂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伤口服中药,其特征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份制成:乳  香25~30g    没  药25~30g红  花30~40g    大  黄20~25g川  断25~30g    血  竭25~30g自然铜25~35g    土  虫25~30g申  姜30~45g    当  归35~45g血余炭15~20g。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伤口服中药,其特征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份制成:乳  香30g    没  药30g红  花40g    大  黄25g川  断30g    血  竭30g自然铜35g    土  虫30g申  姜45g    当  归50g血余炭20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跌打损伤患者用药物,特别是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各种红伤、劳伤的口服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在骨伤领域中,通常采用传统方法是手术治疗、夹钢板,对骨折错位强制复位,用石膏及纱布固定,经常出现骨愈合迟缓,而且导致骨折临近关节骨质疏松脱钙,产生不良后果。中医在骨折治疗上,将骨折愈合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在治疗上分别以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补益肝肾为三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但是中医在治疗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和四肢骨折特别是伴有韧带、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方面有局限性,疗程长,疗效不理想,有的还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疗程短、疗效高、无毒、无副作用,治疗骨折、跌打损伤、各种红伤、劳伤的红伤口服中药。

    本发明药物的用量是发明人根据祖传秘方,同时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该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乳香15~30g,没药15~30g,红花20~40g,大黄10~25g,川断15~30g,血竭15~30g,自然铜20~35g,土虫15~30,申姜30~45g,当归30~50g,血余炭10~20g;

    所述的血余炭为不染发的青壮年黑发焙制成的炭化物;

    将上述配量的各组分粉碎至60~80目制成散剂或其它剂型。

    本发明中药选用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份制成:

    乳香25~30g,没药25~30,红花30~40g,大黄20~25g,川断25~30g,血竭25~30g,自然铜25~35g,土虫25~30g,申姜30~45g,当归35~45g,血余炭15~20g。

    本发明优选的组分配量为:

    乳香30g,没药30g,红花40g,大黄25g,川断30g,血竭30g,自然铜35g,土虫30g,申姜45g,当归50g,血余炭20g。

    上述组分中的乳香:瘀血心腹诸痛,痹痛筋挛,痈疽肿痛,跌打损伤,疮疡溃烂;当归:补血、行血、养血之功;申姜:补肾镇痛、活血壮筋,补肝肾,续筋骨,活血止痛;没药:痈疽肿痛,心腹,筋骨诸痛,损伤瘀血,外用可敛疮生肌;大黄:泻热通肠,行瘀破积,黄疽,水肿,瘀血积聚,外敷清火消肿,痈肿疮毒;川断、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川断补肝肾,续筋骨、活血、行血消肿,生肌止痛,强腰膝;自然铜:散血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续筋接骨;土虫:具有舒筋活血、去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血余炭:含碳素,胱胺酸及脂类,灰分中含钙、钠、钾、铜、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能缩短出凝血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本发明以补血活血、生肌续筋接骨药为主,促进骨折愈合,瘀血心腹诸痛,痹痛筋挛为辅,主辅相和,使得各组分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所用药物为纯天然药物,具有活血止痛,去瘀通经,续筋接骨,敛疮生肌等显著功效,主治骨折、跌打损伤、各种红伤、劳伤等症;2、该中药无特殊气味,适合成人、小儿服用;2、疗效高,尤其止痛效果显著,最快服用40分钟即开始行效,明显感觉不痛或疼痛减轻;疗程短,以30天为一疗程,一般在一个以内,重症为2~3个疗程;据近三年对173例骨折、跌打损伤等各种劳伤患者的使用治疗统计,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98%,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服用后无吐泻现象,对肝、脑、心、肾无损害,无过敏反应。

    [用法用量]:1、每日服2~3次,每次3~5g,30天为一疗程;服药前用白酒为引子,儿童根据年龄体重酌减。

    [禁忌]忌食辛辣及油腻食物。

    [规格]每袋装10g。

    [贮藏]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用于骨折配方1:乳香30g,没药30g,红花40g,大黄25g,川断30g,血竭30g,自然铜35g,土虫30g,申姜45g,当归50g,血余炭20g。

    用于骨折配方2:乳香25g,没药25g,红花40g,大黄25g,川断25g,血竭30g,自然铜35g,土虫25g,申姜45g,当归40g,血余炭20g。

    实施例2:

    用于扭挫伤配方:乳香25g,没药25g,红花40g,大黄25g,川断30g,血竭30g,自然铜30g,土虫30g,申姜35g,当归40g,血余炭10g。

    实施例3:

    用于体弱劳伤配方:乳香25g,没药25g,红花40g,大黄25g,川断25g,血竭30g,自然铜25g,土虫30g,申姜35g,当归50g,血余炭10g。

    本发明药物临床选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173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8岁,其中单侧肢体骨折42例,腰椎嵌顿性骨折3例,足跟骨粉碎性骨折17例,坠落骨折伤5例;合并扭挫伤65例,关节脱位13例,肢体开放伤28例。骨折类型按分型标准,I型:指骨远端关节面的劈裂骨折,无关节面移位;II型:指有明显的关节面骨折移位,但骨折粉碎不严重;III型:指关节面的严重破坏和胫骨远端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本病历95例各种骨折中I型33例,II型26例,III型36例。

    疗效标准:对Pilon骨折的愈合评价分为:优、良、差3三级。优:完全愈合,75%踝关节运动恢复,正常步态;良:行走时有疼痛感,但不妨碍工作和轻微活动,50%踝关节运动恢复,正常步态;差:患肢疼痛,妨碍工作及行走。足踝关节运动少于50%,肿胀明显,可见足踝畸形,存在内外踝移位。

    本治疗观察中按各类骨折和扭挫伤服药,口服药服用方法:每日服三次,每次3g,30天为一疗程,服药时用白酒为引子。

    根据随访和回馈存留信息121例统计治疗结果:121例中,有效121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治愈119例,治愈率98.35%。

    采用临床对比统计,骨折和扭挫伤应用本发明口服药50例(骨折31例,扭挫伤19例)与沈阳红药作对比,结果统计资料表明,应用本发明和对比红药治疗情况和并发症中的作用差别显著。

    两组药物疗效应用对比结果

    关 键  词:
    伤口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红伤口服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495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