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牵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肢体牵引器.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42484.X (22)申请日 2016.04.19 (71)申请人 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 区塔韵路5号 (72)发明人 诸葛成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46 代理人 王军 (51)Int.Cl. A61F 5/0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肢体牵引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肢体牵引器, 包括固定 带、 轴承座和牵引装置; 固定带有两根, 两根固定。
2、 带分别为前固定带和后固定带; 轴承座包括两个 前轴承座和两个后轴承座; 前固定带上固定有两 个前轴承座, 后固定带上对应两个前轴承座的位 置固定有两个后轴承座; 牵引装置有两个, 牵引 装置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上; 牵 引装置包括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 外支撑杆前端 固定在前轴承座上, 外支撑杆后端开有螺纹孔, 内支撑杆靠近前端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匹 配的外螺纹, 内支撑杆前端穿过后轴承座与外支 撑杆通过螺纹连接, 内支撑杆可在后轴承座上转 动。 通过上述方式,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牵引肢体 复位, 起到复位支撑骨折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57481。
3、85 A 2016.07.13 CN 105748185 A 1.一种肢体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固定带、 轴承座和牵引装置; 所述固定带有两 根, 两根固定带分别为前固定带和后固定带; 所述轴承座有四个, 四个轴承座包括两个前轴 承座和两个后轴承座; 所述前固定带上固定有两个前轴承座, 两个前轴承座分别靠近前固 定带的两端, 所述后固定带上对应两个前轴承座的位置固定有两个后轴承座, 两个后轴承 座与两个前轴承座相对设置; 所述牵引装置有两个, 牵引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轴承座 和后轴承座上;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 外支撑杆的前端固定在前轴承座 上, 外支撑杆的后端开有。
4、螺纹孔, 内支撑杆靠近前端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 纹, 内支撑杆的前端穿过后轴承座与外支撑杆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 且内支撑杆可在后轴 承座上转动; 转动内支撑杆, 外支撑杆沿内支撑杆的轴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支撑杆的前端通过锁紧 螺钉固定在前轴承座上, 锁紧螺钉的轴线垂直于外支撑杆的轴线; 所述内支撑杆的后端固 定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为皮带, 皮带上分 布有皮带长度方向的圆孔, 皮带的一端设置有皮带扣, 皮带扣可卡在圆孔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
5、48185 A 2 一种肢体牵引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肢体牵引器。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骨折病人比较多见, 目前骨折复位主要是靠人工牵引, 跟个人的力量息息 相关, 对于肥胖病人, 或者瘦小医师则牵引比较费劲, 而且因个人力量有限无法保持持续牵 引, 影响手术进度, 增加了麻醉风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肢体牵引器, 能够有效地牵引肢体复位, 起到复位支撑骨折的作用, 还可以减少手术切口, 缩短手术时间, 节省了人力; 其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操作容易。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
6、是: 提供一种肢体牵引器, 包 括: 固定带、 轴承座和牵引装置; 所述固定带有两根, 两根固定带分别为前固定带和后固定 带; 所述轴承座有四个, 四个轴承座包括两个前轴承座和两个后轴承座; 所述前固定带上固 定有两个前轴承座, 两个前轴承座分别靠近前固定带的两端, 所述后固定带上对应两个前 轴承座的位置固定有两个后轴承座, 两个后轴承座与两个前轴承座相对设置; 所述牵引装 置有两个, 牵引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上;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内支撑 杆和外支撑杆, 外支撑杆的前端固定在前轴承座上, 外支撑杆的后端开有螺纹孔, 内支撑杆 靠近前端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 内支。
7、撑杆的前端穿过后轴承座与外支撑 杆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 且内支撑杆可在后轴承座上转动; 转动内支撑杆, 外支撑杆沿内支 撑杆的轴线方向移动。 0005 优选的, 所述外支撑杆的前端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前轴承座上, 锁紧螺钉的轴线 垂直于外支撑杆的轴线; 所述内支撑杆的后端固定有手柄。 0006 优选的, 所述固定带为皮带, 皮带上分布有皮带长度方向的圆孔, 皮带的一端设置 有皮带扣, 皮带扣可卡在圆孔上。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牵引肢体复位, 起到复位支撑骨折的作 用。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一种肢体牵引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肢。
8、体牵引器的固定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肢体牵引器的牵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 固定带; 2、 外支撑杆; 3、 内支撑杆; 4、 轴承座; 5、 皮带 扣; 6、 圆孔; 7、 手柄; 8、 锁紧螺钉。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748185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1 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肢体牵引器, 包括: 固定带1、 轴承座4和牵引。
9、装置; 所述固定带1有两根, 两根固定 带1分别为前固定带和后固定带, 能够固定在骨折肢体的两端, 以便进行牵引肢体复位; 所 述轴承座4有四个, 四个轴承座4包括两个前轴承座和两个后轴承座; 所述前固定带上固定 有两个前轴承座, 两个前轴承座分别靠近前固定带的两端, 所述后固定带上对应两个前轴 承座的位置固定有两个后轴承座, 两个后轴承座与两个前轴承座相对设置; 所述牵引装置 有两个, 可以更好的进行牵引肢体复位; 牵引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 上, 将固定带1固定好后, 牵引装置能够对称设置在患肢的两侧, 使得牵引更加容易; 所述牵 引装置包括内支撑杆3和外支撑杆2; 外支撑。
10、杆2的前端通过锁紧螺钉8固定在前轴承座上, 锁紧螺钉8的轴线垂直于外支撑杆2的轴线, 可自行组装或拆卸, 更加方便临床上的使用; 外 支撑杆2的后端开有螺纹孔, 内支撑杆3靠近前端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 内支撑杆3的前端穿过后轴承座与外支撑杆2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 内支撑杆3可在后轴承 座上转动, 内支撑杆3的后端固定有手柄7, 能够方便容易的转动内支撑杆3; 转动手柄7, 外 支撑杆2沿内支撑杆3的轴线方向移动; 能够使牵引装置伸长和收缩, 从而更好的进行牵引 肢体复位。 所述固定带1为皮带, 皮带上分布有皮带长度方向的圆孔6, 能够便于调节皮带, 使得皮带可以舒适的固定在患肢。
11、上, 皮带的一端设置有皮带扣5, 皮带扣5可卡在圆孔6上, 可以方便的固定皮带。 0012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牵引肢体复位, 起到复位支撑骨折的作用, 还可以减少手术切 口, 缩短手术时间, 节省了人力; 其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操作容易。 00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748185 A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574818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