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止痛疏郁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炎止痛疏郁汤.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49509.9 (22)申请日 2017.01.23 (71)申请人 登封市红依艺术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阳城路 兴阳一巷6号 (72)发明人 周高超 (51)Int.Cl. A61K 36/8888(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K 35/64(2015.01) (54)发明名称 消炎止痛疏郁汤 (57)摘要 一种消炎止痛疏郁汤, 配方选用的原料药材 分别是: 延胡索15份、 川楝子15份、 桑螵蛸15。
2、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 份、 吴茱萸6份。 本发明具有行气疏郁、 缓急止痛、 消炎的功效, 用于急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有 明显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880715 A 2017.06.23 CN 106880715 A 1.一种消炎止痛疏郁汤, 其特征在于: 配方选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 延胡索15份、 川楝 子15份、 桑螵蛸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份、 吴茱萸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炎止痛疏郁汤, 其特征在于: 其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为以下 步骤: 步骤一) 将原料药材延胡。
3、索15份、 川楝子15份、 桑螵蛸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份、 吴茱萸6份去除杂质, 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 沥去水液, 晒干; 步骤二) 、 把步骤一) 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 置适宜煎煮器中, 加入清水适量, 浸 泡适宜时间, 加热至沸, 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 (约1.52.5小时) , 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 、 把步骤二) 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 按规定煎煮23次后, 合并 煎出液, 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 、 把步骤三) 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 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8。
4、80715 A 2 消炎止痛疏郁汤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消炎止痛疏郁汤, 具有行气疏郁、 缓急止痛、 消炎的功效, 用于急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效果。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 多发病之一, 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 病因 1.遗传基因: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患者家族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 2.6倍。 2.胃酸分泌过多: 胃酸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3.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 制减弱: 患者胃排空加速、 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 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 造成 黏膜损害致溃疡形。
5、成。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原因, 并形象地比喻为 “无pH (酸) 无溃疡, 无HP无复发” 。 2临床表现: 为上腹部疼痛, 可为钝痛、 灼 痛、 胀痛或剧痛, 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 疼痛, 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 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 上腹痛, 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 食后24小时又痛, 进餐后可缓解。 约 半数患者有午夜痛, 患者常可痛醒。 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 随着缓解数月, 可反复发生。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炎。
6、止痛疏郁汤, 具有行气疏郁、 缓急止痛、 消炎的功 效, 用于急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效果。 0007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消炎止痛疏郁汤, 配方选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 延胡索15份、 川楝子15份、 桑螵蛸 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份、 吴茱萸6份。 0008 所述消炎止痛疏郁汤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 将原料药材延胡索15份、 川楝子15份、 桑螵蛸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份、 吴茱萸6份去除杂质, 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 沥去水液, 晒干; 步骤二) 、 把步骤一) 所获原料药材分。
7、别制成饮片, 置适宜煎煮器中, 加入清水适量, 浸 泡适宜时间, 加热至沸, 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 (约1.52.5小时) , 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 、 把步骤二) 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 按规定煎煮23次后, 合并 煎出液, 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 、 把步骤三) 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 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0009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 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延胡索: 功能主治: 活血, 散瘀, 理气, 止痛。 治心腹腰膝诸痛, 月经不调, 症瘕, 崩中, 产 后血晕, 恶露不尽, 跌打损伤。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880715 A 。
8、3 0010 川楝子: 性味归经: 苦, 寒; 有小毒。 归肝、 小肠、 膀胱经。 功能主治: 除湿热, 清肝火, 止痛, 杀虫。 治热厥心痛, 胁痛, 疝痛, 虫积腹痛。 0011 桑螵蛸: 性味归经: 咸甘, 平。 入肝、 肾经、 膀胱经。 功能主治: 用于肾虚遗精, 早泄, 阳痿, 白浊, 带下。 0012 制附子:【性味与归经】 辛、 甘, 大热; 有毒。 归心、 肾、 脾经。【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逐风寒湿邪。 用于亡阳虚脱, 肢冷脉微, 阳痿, 宫冷, 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 阴寒水 肿, 阳虚外感, 寒湿痹痛。 0013 蒲公英:【性味功能】 : 甘, 微苦, 寒。
9、。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主治】 : 上呼吸道感染, 眼 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高血糖, 乳痈肿痛, 胃炎, 痢疾, 肝炎, 胆襄炎, 急性阑尾炎, 泌尿系感 染, 盆腔炎, 痈疖疔疮, 咽炎, 治急性乳腺炎, 淋巴腺炎, 瘰疠, 疔毒疮肿, 急性结膜炎, 感冒发 热,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支气管炎、 尿路感染。 含蒲公英甾醇 (Taraxasterol) 、 胆碱 (Choline) 、 菊糖 (Inulin) 、 果胶 (Pectin) ; 蒲公英醇 (Taraxol) 、 豆甾醇 (Stigmasterol) 、 - 香树脂醇 ( -Amyrin) 、 -谷甾醇 ( -Sitost。
10、erol) 、 蒲公英赛醇 (taraxerol) 、 蒲公英素 (Taraxacerin) 、 蒲公英苦素 (Taraxacin) 和维生素A、 B、 C等。 0014 乌药: 功效主治: 1、 挥发油的兴奋作用: 内服时, 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 并有促进 呼吸, 兴奋心肌, 加速血循环, 升高血压及发汗的作用。 局部外用使局部血管扩张, 血循环加 速, 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 2、 抑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伤寒杆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对消化道的影响: 有报导乌药对胃肠平滑 肌有双重作用, 此外, 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4。
11、、 止血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 乌药干粉能明 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促进血凝及良好的止血作用。 5、 其它作用: 用乌药长期喂大 鼠, 可使体重增加, 并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其龙脑可发汗、 兴奋、 镇痉、 驱虫等。 0015 法半夏:【性味归经】 辛、 温。 归脾、 胃、 肺经。【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 用于痰多咳喘, 痰饮眩悸, 风痰眩晕, 痰厥头痛。 0016 吴茱萸:【性味归经】 辛、 苦, 热; 有小毒。 归肝、 脾、 胃、 肾经。【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用于厥阴头痛, 寒疝腹痛, 寒湿脚气, 痛经, 经行腹痛, 脘腹胀痛, 呕吐 吞酸, 五。
12、更泄泻, 外治口疮; 高血压。 0017 本发明具有行气疏郁、 缓急止痛、 消炎的功效, 用于急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有 明显效果。 本发明中中药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 临床药效试验材料及典型病 例: 1 蔡XX, 男, 47岁。 2003年5月28日初诊: 患者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 经常胃脘作痛, 空腹 时为甚, 亦常于午夜痛醒; 苔微腻, 脉弦。 治以行气疏郁、 缓急止痛、 消炎。 服用本方5剂后, 痛 既缓解。 继续服用本方5剂后, 症状消失, 病愈。 0018 方法和有效量: 延胡索15份、 川楝子15份、 桑螵蛸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
13、夏15份、 吴茱萸6份。 0019 所述消炎止痛疏郁汤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 将原料药材延胡索15份、 川楝子15份、 桑螵蛸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份、 吴茱萸6份去除杂质, 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 沥去水液, 晒干; 步骤二) 、 把步骤一) 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 置适宜煎煮器中, 加入清水适量, 浸 泡适宜时间, 加热至沸, 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 (约1.52.5小时) , 分离煎出液;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880715 A 4 步骤三) 、 把步骤二) 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 按规定煎煮23次后, 。
14、合并 煎出液, 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 、 把步骤三) 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 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0020 汤剂内服为主, 每日1剂, 水煎服, 早、 晚各服1次, 每次100ml温服。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发明所述消炎止痛疏郁汤, 配方选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 延胡索15份、 川楝子15 份、 桑螵蛸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份、 吴茱萸6份。 0023 所述消炎止痛疏郁汤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 将原料药材延胡索15份、 川楝子15份、 桑螵蛸15份、 制附子15份、 蒲公英30份、 乌药12份、 法半夏15份、 吴茱萸6份去除杂质, 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 沥去水液, 晒干; 步骤二) 、 把步骤一) 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 置适宜煎煮器中, 加入清水适量, 浸 泡适宜时间, 加热至沸, 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 (约1.52.5小时) , 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 、 把步骤二) 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 按规定煎煮23次后, 合并 煎出液, 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 、 把步骤三) 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 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88071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