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0867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8.15 CN 102008677 B *CN102008677B* (21)申请号 201010573939.9 (22)申请日 2010.12.01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K 35/64(2006.01) (73)专利权人 介休市中医医院 地址 031200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东大街 54 号 (72)发明人 宋开夏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14100 代理人 温彪飞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
2、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解决了现有治疗胃脘 痛的药物对胃痛虽然都有一定疗效, 但都不同程 度存在着治疗效果不够确切的问题。治疗胃脘痛 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 百 合 30g、 乌药 10g、 制香附 10g、 丹参 30g、 砂仁 10g、 九香虫6g、 三七6g、 炙甘草5g。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 组合物主治顽固性长期难愈的胃脘痛, 包括各种 急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神经官能症、 胃癌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各种胃脘痛, 疗效确 切。 (51)Int.Cl. 审查员 赵帅眉 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百合 20-30 份 ; 乌药 10-15 份 ; 制香附 8-14 份 ; 丹参 20-40 份 ; 砂仁 8-15 份 ; 九香虫 3-14 份 ; 三七 6-8 份 ; 炙甘草 5-9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药制成 : 百合30份、 乌药10份、 制香附10份、 丹参30份、 砂仁10份、 九香虫6份、 三七6份、 炙甘草。
4、 5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08677 B 2 1/3 页 3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胃脘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一般表现为胃脘部疼痛、 胀满嗳气、 时作时 正、 久治不愈。中医理论认为 :“脾胃者, 仓癝之官, 王味出,“五脏六腑皆禀于胃” 有胃气则 生, 无胃气则死” 。历代中医在治病时重视保护 “胃气” 故有 “人以胃气为本” 、“治病以胃气 为本” 之说。其功能胃主受钠, 主降腐熟水、 润恶燥、 和降为服、 泄而不藏、 为水气血之海, 为 后天之本。
5、、 为六腑之一。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胃痛的中成药颇多, 如葵花胃康灵、 养胃舒、 温胃舒、 胃颗粒等, 此类药物对于胃痛都有一定疗效, 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治疗效果不够确 切, 不能根本根治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 的原料药制成 : 百合 20-30 份 ; 乌药 10-15 份 ; 制香附 8-14 份 ; 丹参 20-40 份 ; 砂仁 8-15 份 ; 九香虫 3-14 份 ; 三七 6-8 份 ; 炙甘草 5-9 份。 0005 所述的一种治疗胃脘痛的。
6、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百合 30 份、 乌药 10 份、 制香附 10 份、 丹参 30 份、 砂仁 10 份、 九香虫 6 份、 三七 6 份、 炙甘草 5 份。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 : 百合, 味甘, 性微寒, 归心、 肺经, 养阴润肺, 清心安 神 ; 乌药, 辛, 温, 归肺、 脾、 肾、 膀胱经, 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 制香附, 辛微苦甘, 平, 入肝、 三 焦经, 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 ; 丹参, 味苦, 微寒, 归心、 肝经, 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清 心除烦, 养血安神 ; 砂仁, 味辛, 性温, 归脾经、 胃经、 肾经,。
7、 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 ; 九香虫, 咸, 温。 归肝、 脾、 肾经, 理气止痛, 温中助阳, 用于胃寒胀痛, 肝胃气痛, 肾虚阳痿, 腰 膝酸痛 ; 三七, 性温, 味甘、 微苦, 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 外出血, 胸腹刺痛, 跌扑 肿痛 ; 炙甘草, 味甘, 归十二经, 主治脾胃功能减退, 大便溏薄等, 各药物相辅相成, 主治顽固 性长期难愈的胃脘痛, 包括各种急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神经官能症、 胃癌以上 腹部疼痛为主症的各种胃脘痛。 0007 本发明所述的各原料药均可从正规药店购得。 000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通过现有公知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8、制备为胶囊剂、 颗 粒剂、 口服液、 片剂、 汤剂等各种药学剂型, 胶囊剂谓之百香胶囊, 商品名为胃痛愈胶囊。 0009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试验统计如下 : 0010 1、 病例及方法 0011 2008 2010 年, 接治各种胃脘痛 80 例, 男性 56 例, 女性 24 例, 平均年龄 42 岁, 其中各种胃炎 45 例、 胃溃疡 12 例、 十二指肠溃疡 23 例, 经胃镜检查, 病程 2 3 月至 6 7 年不等。治疗时有针对性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药学剂型。 说 明 书 CN 102008677 B 3 2/3 页 4 0012 2、 疗效判定 00。
9、13 根据胃脘部疼痛、 胀满嗳气、 时作时正、 食欲不振、 泛酸烧心等症状的改善程度分 为根治康复 (95以上原有症状消失 )、 显效 (75以上原有症状减轻 )、 有效 (50以上原 有症状减轻 )、 无效 (50以下原有症状减轻或者完全无效。) 0014 3、 结果总结 0015 疾病 例数 根治康复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各种胃炎 45 38 2 3 2 95.6 胃溃疡 12 7 3 1 1 91.7 十二指肠溃疡 23 17 3 2 1 95.7 0016 本发明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 根治康复 62 例 (77.5 ), 显效 8 例 (10 ), 有 效 6 例 (7.。
10、5 ), 无效 4 例 (5 ), 总有效率为 95。 0017 4、 典型病例 0018 临床病例 1 : 任锦童, 男, 65 岁, 反复胃脘痛五载余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经 服西药 : 胃必治、 雷尼替丁、 奥美拉唑、 果胶铋等。中成药 : 养胃舒、 香砂养胃丸、 猴头健胃灵 等, 未愈。近日又作, 胃脘胀痛、 嗳气不舒、 餐后力、 消瘦乏力、 食欲减半、 舌淡红、 脉证综合, 证属胃阴亏危瘀阻胃络。治宜肾养胃, 化瘀止痛 .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汤剂 7 剂。 每剂用量为百合 30 克、 乌药 10 克、 制香附 10 克、 丹参 30 克、 砂仁 10 克、 九香虫 6 。
11、克、 三七 6 克、 炙甘草 5 克。一周量, 一日一剂水煎服每剂煎 2 次, 早晚各服 1 次。二诊诸证缓食欲增、 精神振、 舌脉如前效不方再给予 7 剂本发明汤剂。三诊, 胃脘痛基本消失饮食如常舌苔红润 脉平和故用本发明胶囊每次 3 粒一日二次连用一月余半年后随访诸证消除。 0019 临床病例 2 : 边树森, 男, 56 岁 . 胃脘痛 3 年有余, 时作时正, 每周饮食不当而致胃 脘痛发作, 痛有时素善热食, 经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 . 某日又因饮食生冷, 加之饮酒而致胃 脘痛加剧, 胀满泛酸按则更甚、 热敷稍缓但痛难止。 急在当地诊所给予抗炎止痛、 止痉, 但胃 脘痛仍作而转本院诊治证。
12、见胃脘痛频频发作, 坐卧不安、 面色灰青、 舌质暗红、 苔藻白脉沉 迟而涩 . 证属寒邪胃庐阻中焦, 宜用温胃化瘀行气止痛, 给予本发明中药散剂 10 天用量一 日二次、 早晚各 2 包 . 服用两天后胃痛缓, + 天后, 胃脘痛未作饮食尚可、 面色红润、 食量增 加, 为巩固疗效又给予本发明胶囊十天量, 每次 3 粒一日二次并嘱注意饮食起居随访胃脘 痛未作。 0020 临床病例 3 : 李彩玉, 女, 18 岁 . 患胃脘痛一年多, 缠绵难愈, 近日饮食不当又加腹 部受寒故突发胃痛胀满不安不欲饮食大便舌质淡苔白腻脉退证属中焦虚寒气治疗中行气 化止痛, 给予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汤剂五剂。
13、, 五日量, 每日一剂, 每剂煎 2 次, 早 晚各服一次 . 二诊胃胀痛缓解, 食钠增加、 舌脉如常, 再给予本发明胶囊 10 日量, 一次 3 粒, 一日二次以巩固疗效。 0021 临床病例 4 : 王功良, 男, 38 岁, 胃脘痛复发三年余, 常因气候寒冷或度劳作、 起居 时常而作。症见胃脘痛泛酸多、 热饮食、 乏力、 舌淡苔白、 脉治细弦, 症属中焦虚寒、 脾虚不 适, 治以温中健脾、 行气止痛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的中药汤剂, 五日量, 一日一 说 明 书 CN 102008677 B 4 3/3 页 5 剂, 每剂煎两次, 早晚各服一次。二诊患者自诉服两剂后胃痛缓、 食量增。
14、, 五剂后诸证平妥。 为巩固疗效再给本发明胶囊 10 天量, 每日二次, 每次 3 粒。 0022 临床病例5 : 李楹, 男, 68岁, 自有胃脘痛十年, 近半年日渐加重。 饮食剧减、 日见消 瘦、 面色姜黄, 胃脘胀痛、 精神不振、 少气无力、 舌质淡白苔少、 脉细而弦。 胃镜检查诊断为多 发性胃溃疡, 胃癌得除外, 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而求助中医。本患者胃脘痛久治难愈、 久病 必虚、 久病必疼。故证属虚实寒热、 瘀滞夹杂之病证。先化瘀定痛、 益肾醒脾, 以缓其痛开其 胃, 再以调胃和中祛邪扶正徐而图之。故先用本发明汤剂 10 天量, 一日一剂, 每剂煎两次, 早晚各服一次。二诊胃脘痛缓, 。
15、食钠略增。再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散剂 10 天 量, 每次 2 包, 一日二次。三诊诸证又缓再给本发明胶囊二十天用量, 每次 3 粒, 一日二次, 口服。四诊诸证平妥, 为使其疗效巩固再给以本发明胶囊二十日用量, 每次 3 粒, 一日两次。 随访病情来作, 体健如常。 0023 另外,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 经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 按 临床允许的药量给予小鼠灌胃, 小鼠活动正常 ; 按临床允许的最大浓度给大鼠给药, 大鼠活 动及各项检测结果无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 0025 实施例 1 : 取百合。
16、 30g、 乌药 10g、 制香附 10g、 丹参 30g、 砂仁 10g、 九香虫 6g、 三七 6g、 炙甘草 5g, 加水 500 毫升, 文火加热煎 20 分钟至 25 分钟, 每剂药煎两次, 每饮煎汁 200 毫升制成汤剂。 0026 实施例 2 : 取百合 30g、 乌药 10g、 制香附 10g、 丹参 30g、 砂仁 10g、 九香虫 6g、 三七 6g、 炙甘草 5g, 上药烘干粉碎 100 目的筛成细末、 用天平称为每包 5 克制成散剂 . 0027 实施例 3 : 取百合 30g、 乌药 10g、 制香附 10g、 丹参 30g、 砂仁 10g、 九香虫 6g、 三七 6g、 炙甘草 5g。烘干后粉碎后过 100 目的筛成细末, 装入空心胶囊, 每粒 0.3g。 说 明 书 CN 102008677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