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46273.2 (22)申请日 2017.06.14 (71)申请人 芜湖福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星火工 业园3号厂房 (72)发明人 张慈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邹飞艳 张苗 (51)Int.Cl. A61K 36/9062(2006.01) A61K 31/685(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25/28(2006.01) A61P 。
2、25/2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 法,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益智仁、 陈皮、 白芍、 茯 苓、 仙茅、 枸杞子、 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 酰丝氨酸粉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将所述混合物 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 得到煎煮液N; 将所述煎煮 液N和乙醇混合, 静置后收集沉淀物; 将所述沉淀 物进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 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 使得制得的中药颗 粒剂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 且用于制备该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简单、 原料 易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3、 CN 107158298 A 2017.09.15 CN 107158298 A 1.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益智仁、 陈皮、 白芍、 茯苓、 仙茅、 枸杞子、 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 粉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2)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 得到煎煮液N; (3)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 静置后收集沉淀物; (4)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 为50-80重量份, 所述白芍的用量为40-80重量份, 所述茯。
4、苓的用量为10-40重量份, 所述仙 茅的用量为50-90重量份, 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0-70重量份,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15-40重量 份, 所述知母的用量为30-60重量份,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 为60-70重量份, 所述白芍的用量为50-70重量份, 所述茯苓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 所述仙 茅的用量为60-70重量份, 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5-65重量份,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25-35重量 份, 所述知母的用量为40-50重量份,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8-12重量。
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步骤(2)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M, 所 述水的用量为1-2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煎煮的温度为90-100, 煎煮的时间为 1-1.5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步骤(3)中, 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 所述 乙醇的用量为30-60体积份; 所述乙醇的浓度为70-80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0-15h, 静置的环境温度 为4-8。 8.一种中药颗粒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颗粒剂由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 备方法制得。 权。
6、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58298 A 2 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领域, 具体地, 涉及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是哺乳动物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成 分, 尤其是在脑组织中, PS可顺利地穿过血脑屏障, 在被吸收后的几分钟就可进入脑内, 其 与认知、 情绪、 学习、 记忆等脑功能密切相关, 目前已被应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抑郁 症、 缓解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等方面。 目前, 将磷脂酰丝氨酸应用于中药制备领域的研究还 比较少, 因此, 如何将磷脂酰丝氨。
7、酸应用于中药制备中, 以更有效的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 酸的吸收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可以有效 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包 括: 0005 (1)将益智仁、 陈皮、 白芍、 茯苓、 仙茅、 枸杞子、 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 氨酸粉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0006 (2)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 得到煎煮液N; 0007 (3)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 静置后收集沉淀物; 0008 (4)将所述沉淀物进。
8、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 所述中药颗粒剂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 包括: 将益智仁、 陈皮、 白芍、 茯苓、 仙茅、 枸杞子、 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氨酸粉 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 得到煎煮液N; 将所述煎煮液N和 乙醇混合, 静置后收集沉淀物; 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 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 使得制得的中药颗粒剂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对磷脂酰丝氨酸的 吸收, 且用于制备该中药颗粒。
9、剂的制备方法简单、 原料易得。 0011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13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 这些范围或 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 对于数值范围来说, 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 各 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 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158298 A 3 新的数值范围, 这些数。
10、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1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15 (1)将益智仁、 陈皮、 白芍、 茯苓、 仙茅、 枸杞子、 山药和知母分别粉碎后与磷脂酰丝 氨酸粉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0016 (2)将所述混合物M和水混合进行煎煮, 得到煎煮液N; 0017 (3)将所述煎煮液N和乙醇混合, 静置后收集沉淀物; 0018 (4)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 0019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得人体能够更好的吸收中药颗粒剂中 的磷脂酰丝氨酸成分,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为50-8。
11、0重量份, 所述白 芍的用量为40-80重量份, 所述茯苓的用量为10-40重量份, 所述仙茅的用量为50-90重量 份, 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0-70重量份,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15-40重量份, 所述知母的用量为 30-60重量份,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0020 在本发明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得人体能够更好的吸收中药颗粒 剂中的磷脂酰丝氨酸成分,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为60-70重量份, 所 述白芍的用量为50-70重量份, 所述茯苓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 所述仙茅的用量为60-70重 量份, 所述枸杞子的用量为55-65重。
12、量份,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25-35重量份, 所述知母的用量 为40-50重量份,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为8-12重量份。 002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更好的提取不同原料中的中药成分, 步 骤(2)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M, 所述水的用量为1-2L。 002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更好的提取不同原料中的中药成分, 所 述煎煮的温度为90-100, 煎煮的时间为1-1.5h。 0023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更好的提取不同原料中的中药成分, 步 骤(3)中, 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 所述乙醇的用量为30-60体积份; 00。
13、24 所述乙醇的浓度为70-80体积。 0025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得各原料之间能够更好的发挥协同作 用, 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0-15h, 静置的环境温度为4-8。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 所述中药颗粒剂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0027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28 实施例1 0029 将100g益智仁、 60g陈皮、 50g白芍、 20g茯苓、 60g仙茅、 55g枸杞子、 25g山药和40g知 母分别粉碎后与8g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将所述混合物M和4.5L水混合进 行煎煮(煎煮的温度为90, 煎煮的时间为1h)。
14、, 得到煎煮液N; 将所述煎煮液N和浓度为70体 积乙醇混合(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 所述乙醇的用量为30体积份), 静置(静置的时 间为10h, 静置的环境温度为4)后收集沉淀物; 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到 所述中药颗粒剂A1。 0030 实施例2 0031 将100g益智仁、 70g陈皮、 70g白芍、 30g茯苓、 70g仙茅、 65g枸杞子、 35g山药和50g知 母分别粉碎后与12g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将所述混合物M和9L水混合进行 煎煮(煎煮的温度为100, 煎煮的时间为1.5h), 得到煎煮液N; 将所述煎煮液N和浓度为80 说 明 书 2。
15、/4 页 4 CN 107158298 A 4 体积乙醇混合(相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 所述乙醇的用量为60体积份), 静置(静置的 时间为15h, 静置的环境温度为8)后收集沉淀物; 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 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2。 0032 实施例3 0033 将100g益智仁、 65g陈皮、 60g白芍、 25g茯苓、 65g仙茅、 60g枸杞子、 30g山药和45g知 母分别粉碎后与10g磷脂酰丝氨酸粉末混合, 得到混合物M; 将所述混合物M和6L水混合进行 煎煮(煎煮的温度为95, 煎煮的时间为1.2h), 得到煎煮液N; 将所述煎煮液N和浓度为75体 积乙醇混合(相。
16、对于100体积份的煎煮液, 所述乙醇的用量为45体积份), 静置(静置的时 间为12h, 静置的环境温度为5)后收集沉淀物; 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喷雾干燥、 制粒后得到 所述中药颗粒剂A3。 0034 实施例4 0035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备, 不同的是, 相对于100g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 为50g, 所述白芍的用量为40g, 所述茯苓的用量为10g, 所述仙茅的用量为50g, 所述枸杞子 的用量为50g,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15g, 所述知母的用量为30g,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 量为5g,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4。 0036 实施例5 0037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备, 不。
17、同的是, 相对于100g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 为80g, 所述白芍的用量为80g, 所述茯苓的用量为40g, 所述仙茅的用量为90g, 所述枸杞子 的用量为70g,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40g, 所述知母的用量为60g,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 量为15g,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A5。 0038 对比例1 0039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备, 不同的是, 相对于100g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 为40g, 所述白芍的用量为30g, 所述茯苓的用量为5g, 所述仙茅的用量为40g, 所述枸杞子的 用量为40g,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10g, 所述知母的用量为25g,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量。
18、 为3g,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D1。 0040 对比例2 0041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备, 不同的是, 相对于100g的益智仁, 所述陈皮的用量 为90g, 所述白芍的用量为90g, 所述茯苓的用量为50g, 所述仙茅的用量为95g, 所述枸杞子 的用量为80g, 所述山药的用量为45g, 所述知母的用量为65g, 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粉末的用 量为20g, 得到所述中药颗粒剂D2。 0042 测试例1 0043 选用雄性小鼠24只, 随机分为八组, 每组3只小鼠。 其中7个小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同 计量的受试物(分别灌胃中药颗粒剂A1-A5, D1和D2), 连续给样30d后进行跳台实验; 0。
19、044 跳台实验: 将小鼠分别放入反应箱内适应3min, 之后立即通以36伏交流电(动物的 正常反应是跳回到绝缘平台上), 记录100次跳台实验内每只小鼠受到电击的次数(错误次 数), 以此作为学习成绩。 以下实施例编号中, A1代表灌胃了中药颗粒剂A1的小组, 以此类 推, 空白为不灌胃任何中药颗粒剂的小组。 0045 表1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158298 A 5 0046 实施例编号错误次数错误率 A15次5 A27次7 A36次6 A410次10 A511次11 D120次20 D225次25 空白40次40 0047 通过上述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在本发明范围内制得。
20、的中药颗粒剂A1-A5能够更好 的被实验小鼠吸收, 促进其智力水平, 而在本发明范围外制得的中药颗粒剂D1和D2被吸收 的效果较差。 004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 的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 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9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0 此外,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15829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