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中药制剂.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602595.3 (22)申请日 2013.11.25 A61K 36/714(2006.01) A61P 11/02(2006.01) A61K 33/22(2006.01) A61K 31/045(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建忠 地址 044200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通化镇通 化一村新巷 537 号 (72)发明人 苏建忠 CN 102205026 A,2011.10.05, CN 103120760 A,2013.05.29, CN 103028040 A,2013.04.10, CN 102205026 A。
2、,2011.10.05, CN 103028041 A,2013.04.10, CN 103028040 A,2013.04.10, CN 103120760 A,2013.05.29, CN 103028041 A,2013.04.10, CN 103120760 A,2013.05.29, 何忠卿 . 鼻窦炎 136 例中药治疗临床观 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08, 第 29 卷 ( 第 17 期 ),84-85. 何忠卿 . 鼻窦炎 136 例中药治疗临床观 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08, 第 29 卷 ( 第 17 期 ),84-85. 何忠卿 . 鼻窦炎 136 例中药治疗临床观。
3、 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08, 第 29 卷 ( 第 17 期 ),84-85. (54) 发明名称 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中药制剂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 中药制剂。它由 : 辛夷花、 苍耳子、 鹅不食草、 通 草、 北细辛、 川芎、 青黛、 白芷、 薄荷、 檀香、 硼砂、 冰 片、 白附子等 13 味中药组成外用药 ; 同时由 : 鱼 腥草、 龙胆草、 辛夷花、 炒苍耳子、 白芷、 茯苓、 川 贝母、 桔梗、 防风、 当归、 川芎、 羌活、 薄荷、 黄芩、 陈 皮、 黄菊花、 甘草等 17 味中药组成内服药物。针 对鼻窦炎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根据。
4、鼻腔特殊解剖 结构, 打破了传统药物的共性缺点, 内服外用相结 合, 互相取长补短, 配伍合理、 用药确切, 取得很好 的治疗效果, 其总有效率达 94, 治愈率达 78。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雷锋林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3655767 B 2016.04.20 CN 103655767 B 1.一种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性中药制剂包 括外用中药散剂以及内服制剂, 所述的外用中药散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辛夷花100重量份 苍耳子100重量份 鹅不食。
5、草100重量份 通草40重量份 北细辛100 重量份 川芎100重量份青黛20重量份 白芷100重量份 薄荷100重量份 檀香40重量份 硼 砂20重量份 冰片10重量份 白附子40重量份。 所述的内服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鱼腥草300重量份 龙胆草60重量份 辛夷花100重量份 炒苍耳子100重量份 白芷70重 量份 茯苓70重量份 川贝母70重量份 桔梗60重量份 防风70重量份 当归70重量份 川芎 70重量份 羌活70重量份 薄荷70重量份 黄芩60重量份 陈皮80重量份 黄菊花80重量份 甘草6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性中药制剂, 所述的外用中药散剂通过。
6、如下步骤制备得 到: 1)称取川芎片, 用黄酒喷洒均匀、 稍闷, 置锅内小火炒至微焦黄, 取出放凉、 研细末, 待 用; 2)称取苍耳子轻轻捣碎, 用麻油浸泡13-15天, 捞出阴干, 研细末待用; 3)分别称取: 鹅不食草、 辛夷花、 北细辛、 白芷、 薄荷、 白附子、 檀香、 通草、 青黛、 硼砂、 冰 片, 共研细末; 4)将以上细末共同混合一起, 搅拌均匀; 所述的内服中药制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按量称取以上药物, 除去杂质、 共研细末, 放入干燥机内除去水分, 然后紫外线消毒, 装 入胶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3655767 B 2 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
7、用组合性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组合药物,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包括: 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内服外用组合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鼻窦炎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病、 疑难病之一, 属于中医 “鼻渊” 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发 生主因肺表不固, 外感风寒湿热邪, 袭表犯肺、 肺气失宣、 邪滞鼻窍或肝胆郁热、 上犯鼻窍; 脾失健运、 湿浊内生困脾, 循经上扰等引起。 现代医学认为鼻窦炎由多种病菌、 病毒感染尤 其是各种肺炎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 0003 由于鼻腔内部的特殊生理解剖结构, 一般性口服药物。
8、有效成分, 大多难以到达鼻 腔病灶部位, 在病灶部位难以形成有效治疗浓度, 所以病情缠绵难以彻底治愈; 同时人体是 一个有机整体, 虽然鼻腔局部发病但和五脏六腑都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单一鼻腔局部用药, 亦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004 在现有技术中, 大多数药物只注重单一口服或外用, 没有专门的内服、 外用组合性 药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组合性中药制剂包括外用中药散剂以及内服制剂。 0006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外用中药散剂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药 制成: 0007 辛夷花80-120重量份 苍。
9、耳子80-120重量份 鹅不食草80-120重量份 通草30- 50重量份 北细辛80-120重量份 川芎80-120重量份 青黛15-25重量份 白芷80-120重 量份 薄荷80-120重量份 檀香30-50重量份 硼砂15-25重量份 冰片6-14重量份 白 附子30-50重量份。 0008 优选的, 所述的外用中药散剂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0009 辛夷花100重量份 苍耳子100重量份 鹅不食草100重量份 通草40重量份 北 细辛100重量份 川芎100重量份 青黛20重量份 白芷100重量份 薄荷100重量份 檀 香40重量份 硼砂20重量份 冰片10重量份 白附子40重量。
10、份。 001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外用中药散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 到: 0011 1.称取川芎片, 用黄酒喷洒均匀、 稍闷, 置锅内小火炒至微焦黄, 取出放凉、 研细 末, 待用; 0012 2.称取苍耳子轻轻捣碎, 用麻油浸泡13-15天, 捞出阴干, 研细末待用; 0013 3.分别称取: 鹅不食草、 辛夷花、 北细辛、 白芷、 薄荷、 白附子、 檀香、 通草、 青黛、 硼 砂、 冰片, 共研细末;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3655767 B 3 0014 4.将以上细末共同混合一起, 搅拌均匀。 001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内服中。
11、药制剂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 制成: 0016 鱼腥草250-350重量份 龙胆草50-70重量份 辛夷花80-120重量份 炒苍耳子 80-120重量份 白芷60-80重量份 茯苓60-80重量份 川贝母60-80重量份 桔梗50-70 重量份 防风60-80重量份 当归60-80重量份 川芎60-80重量份 羌活60-80重量份 薄荷60-80重量份 黄芩5-070重量份 陈皮70-90重量份 黄菊花70-90重量份 甘草50- 70重量份。 0017 优选的, 所述的内服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0018 鱼腥草300重量份 龙胆草60重量份 辛夷花100重量份 炒苍耳子100重。
12、量份 白芷70重量份 茯苓70重量份 川贝母70重量份 桔梗60重量份 防风70重量份 当归 70重量份 川芎70重量份 羌活70重量份 薄荷70重量份 黄芩60重量份 陈皮80重量 份 黄菊花80重量份 甘草60重量份 001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内服中药制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 到: 0020 按量称取以上药物, 除去杂质、 共研细末, 放入干燥机内除去水分, 然后紫外线消 毒, 装入胶囊。 0021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中药制剂在治疗鼻窦 炎中的应用。 0022 在现有技术中, 大多数药物只注重单一口服或外用, 没有专门的内服、 外用组合。
13、性 药物。 而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窦炎的内服外用组合性药物, 打破了传统药物的共性缺点, 内服外用相结合, 互相取长补短, 配伍合理、 用药确切, 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其总有效率达 94, 治愈率达7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一)、 外用中药散剂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0024 辛夷花100克 苍耳子100克 鹅不食草100克 通草40克 北细辛100克 川芎 100克 青黛20克 白芷100克 薄荷100克 檀香40克 硼砂20克 冰片10克 白附子40 克 0025 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0026 1.称取川芎片100克, 用黄酒喷洒均匀、 稍闷, 置锅内小火炒至微焦黄, 取出。
14、放凉、 研细末, 待用。 0027 2.称取苍耳子100克轻轻捣碎, 用麻油浸泡14天, 捞出阴干, 忌暴晒, 共研细末待 用。 0028 3.分别称取: 鹅不食草100克、 辛夷花100克、 北细辛100克、 白芷100克、 薄荷100克 白附子40克檀香40克、 通草40克、 青黛20克、 硼砂20克、 冰片10克, 共研细末。 0029 4.将以上细末共同混合一起, 搅拌均匀, 装入瓷器内密封。 0030 内服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0031 鱼腥草300克 龙胆草60克 辛夷花100克 炒苍耳子100克 白芷70克 茯苓70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3655767。
15、 B 4 克 川贝母70克 桔梗60克 防风70克 当归70克 川芎70克 羌活70克 薄荷70克 黄芩60克 陈皮80克 黄菊花80克 甘草60克 0032 制备方法 0033 按量称取以上药物, 除去杂质、 共研细末, 放入干燥机内除去水分, 然后紫外线消 毒, 以0.3克药理装入胶囊。 0034 1.临床资料 0035 采用该发明内服外用组合性药物共治疗鼻窦炎586例, 其中男352例、 女234例, 年 龄最小8岁, 最大67岁, 病程4个月20年。 全部患者均有鼻塞、 流鼻涕, 108例有头痛, 76例有 嗅觉障碍。 0036 2.诊断标准 0037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和全国。
16、高等教育学院教材 耳鼻喉科-头颈外科 第 六版制定诊断标准。 第一观察主观症状, 如鼻窦炎典型临床症状鼻塞、 脓涕、 头痛头晕、 嗅觉 下降; 第二通过前鼻镜检查见下鼻甲肿大、 鼻腔或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第三鼻窦X片、 CT检查 显示粘膜增厚或积液; 符合以上至少两条, 即可诊断为鼻窦炎。 0038 3.疗效评定标准 0039 治愈: 主观症状全部消失, 前鼻镜检查无异常, 鼻窦CT、 X片显示基本正常; 显效: 主 观症状全部消失, 前鼻镜检查无异常, 鼻窦CT、 X片未恢复正常; 好转: 主观症状部分减轻, 前 鼻镜检查下鼻甲不同程度回缩, 鼻道脓性分泌物部分减少; 无效: 主观症状、 客。
17、观检查、 鼻窦 CT、 X片均未改变。 0040 4.治疗方法 0041 将本发明内服药物制成胶囊每粒0.3克。 一日3次, 一次5粒, 十天一疗程。 根据病情 严重程度服用3-6疗程: 同时配合本发明外用配方, 每次根据鼻孔大小取适量脱脂棉沾适量 药末, 塞入鼻腔, 保留3-5个小时; 每天左右鼻孔各用一次。 0042 5.治疗结果 0043 治疗结束1年后随访复查判定其疗效: 0044 总治疗数痊愈数显效数好转数无效数 586例457例63例31例35例 0045 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 7810.85.2694 0046 典型病例 0047 1.李XX, 男, 45, 鼻塞、 。
18、脓涕、 打喷嚏、 鼻痒2年, 诊断为过敏性鼻窦炎。 使用本发明内 服配合外用, 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 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多年无复发。 0048 2.冯XX, 女37, 交替性鼻塞、 脓涕、 头痛头晕, 晨轻午重, 鼻窦CT显示: 双侧上颌窦 炎, 使用本发明内服+外用治疗五天后症状明显改善, 3疗程后痊愈, 随访两年无复发。 0049 3.周XX, 男, 12岁, 全组副鼻窦炎伴分泌性中耳炎, 鼻塞、 脓涕、 听力下降、 反应迟 钝, 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效, 用本发明治疗4疗程后痊愈, 两月后听力恢复。 0050 4.张XX, 男, 58岁, 鼻塞、 脓涕20余年, 每天擤鼻涕40多次, 需用卫生纸两包。 先后服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3655767 B 5 用多种药物和内窥镜下行窦口开放术, 疗效欠佳。 使用本发明内服外用一周后鼻涕开始减 少, 5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1年无复发, 达到临床治愈。 005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3655767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