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34545.8 (22)申请日 2017.03.10 (73)专利权人 刘倩 地址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双拥 路6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 管外科 (72)发明人 刘倩 (51)Int.Cl. A61G 7/05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属 于护理医疗器械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起身装置不 适合所有患者起身的问题。 本护理床起身装置, 包括床架, 还包括后端与床架。
2、固定的起身杆, 起 身杆前端弯曲并位于床架上方, 起身杆前端设有 调节孔, 还包括活动插在调节孔上的调节杆, 还 包括底端固定有拉手的起身绳, 起身绳顶端与调 节杆底端固定, 调节杆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挡 块和下挡块, 调节杆杆壁上设销孔, 调节杆上套 有压缩弹簧, 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起身杆上侧杆 壁和上挡块相抵, 并推动下挡块抵在起身杆下侧 杆壁上, 此时销孔与起身杆上侧杆壁对齐, 并能 插入插销固定, 且能拆卸插销, 通过拉手下拉起 身绳, 并下拉调节杆。 本起身装置适合各种患者 自行起身需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7323654 U 2018.05.08 CN。
3、 207323654 U 1.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包括床架(1), 还包括后端与床架(1)固定的起身杆(2), 其特 征在于: 起身杆(2)前端弯曲并位于床架(1)靠近床头位置的上方, 起身杆(2)前端设有调节 孔(21), 还包括活动插在调节孔(21)上的调节杆(3), 且调节杆(3)呈竖直设置, 还包括底端 固定有拉手(41)的起身绳(4), 起身绳(4)顶端与调节杆(3)底端固定, 调节杆(3)上下两端 分别固定有上挡块(31)和下挡块(32), 调节杆(3)靠近底端的杆壁上设销孔(33), 调节杆 (3)上还套有压缩弹簧(34), 且压缩弹簧(34)两端分别与起身杆(2)上侧杆壁和上。
4、挡块(31) 相抵, 并推动下挡块(32)抵在起身杆(2)下侧杆壁上, 且此时销孔(33)与起身杆(2)上侧杆 壁对齐, 并能插入插销(5)固定, 且能拆卸插销(5), 并通过拉手(41)向下拉动起身绳(4), 并 下拉调节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挡块(32)上固定 有若干挂钩(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杆(3)靠近底 端的杆壁上固定有橡胶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挡块(32)为螺接 在调节杆(3)底端的螺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5、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起身绳(4)为扁条 形尼龙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323654 U 2 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护理床为了方便患者自行起身, 一般会设置起身杆, 并配合起身绳进行起身, 但利用起身绳起身过程中, 起身绳会产生一些晃动, 对于年老的患者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因 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方便各种患者 自行起身的护理床起身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6、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包括床架, 还包括后端与床架固定的起身杆, 其特征在于: 起身杆前端弯曲并位于床架靠近床头位置 的上方, 起身杆前端设有调节孔, 还包括活动插在调节孔上的调节杆, 且调节杆呈竖直设 置, 还包括底端固定有拉手的起身绳, 起身绳顶端与调节杆底端固定, 调节杆上下两端分别 固定有上挡块和下挡块, 调节杆靠近底端的杆壁上设销孔, 调节杆上还套有压缩弹簧, 且压 缩弹簧两端分别与起身杆上侧杆壁和上挡块相抵, 并推动下挡块抵在起身杆下侧杆壁上, 且此时销孔与起身杆上侧杆壁对齐, 并能插入插销固定, 且能拆卸插销, 并通过拉手向下拉 动起身绳, 并下拉调节。
7、杆。 0005 正常使用时, 销孔与起身杆上侧杆壁对齐, 并插入插销固定, 此时患者可以拉住拉 手, 利用起身绳起身, 若患者不适应起身绳时, 可以拆卸插销, 并通过拉手向下拉动起身绳, 并下拉调节杆, 以拉住调节杆进行起身, 因此本起身装置适合各种患者自行起身需要, 且调 节杆能利用压缩弹簧自动回位, 避免调节杆在患者起身时碰头。 0006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中, 所述的下挡块上固定有若干挂钩。 0007 因此还可以利用挂钩悬挂输液瓶, 方便进行输液。 0008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中, 所述的调节杆靠近底端的杆壁上固定有橡胶 套。 0009 因此利用调节杆起身时, 能利用橡胶。
8、套起到防滑稳定作用。 0010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中, 所述的下挡块为螺接在调节杆底端的螺帽。 0011 在上述的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中, 所述的起身绳为扁条形尼龙带。 0012 因此强度更高, 且避免下拉起身绳过程中割手。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4 正常使用时, 销孔与起身杆上侧杆壁对齐, 并插入插销固定, 此时患者可以拉住拉 手, 利用起身绳起身, 若患者不适应起身绳时, 可以拆卸插销, 并通过拉手向下拉动起身绳, 并下拉调节杆, 以拉住调节杆进行起身, 因此本起身装置适合各种患者自行起身需要, 且调 节杆能利用压缩弹簧自动回位, 避免调节杆在患。
9、者起身时碰头。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323654 U 3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起身装置侧视图。 0016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中, 0018 1、 床架; 0019 2、 起身杆; 21、 调节孔; 0020 3、 调节杆; 31、 上挡块; 32、 下挡块; 33、 销孔; 34、 压缩弹簧; 35、 挂钩; 0021 4、 起身绳; 41、 拉手; 0022 5、 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 如图1和2所示, 本实。
10、用新型一种护理床起身装置, 包括床架1, 还包括后端与床架1 固定的起身杆2, 起身杆2前端弯曲并位于床架1靠近床头位置的上方, 起身杆2前端设有调 节孔21, 还包括活动插在调节孔21上的调节杆3, 且调节杆3呈竖直设置, 还包括底端固定有 拉手41的起身绳4, 起身绳4顶端与调节杆3底端固定, 调节杆3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挡块 31和下挡块32, 调节杆3靠近底端的杆壁上设销孔33, 调节杆3上还套有压缩弹簧34, 且压缩 弹簧34两端分别与起身杆2上侧杆壁和上挡块31相抵, 并推动下挡块32抵在起身杆2下侧杆 壁上, 且此时销孔33与起身杆2上侧杆壁对齐, 并能插入插销5固定, 且能拆卸。
11、插销5, 并通过 拉手41向下拉动起身绳4, 并下拉调节杆3。 0025 进一步的, 下挡块32上固定有若干挂钩35。 调节杆3靠近底端的杆壁上固定有橡胶 套。 下挡块32为螺接在调节杆3底端的螺帽。 起身绳4为扁条形尼龙带。 0026 正常使用时, 销孔33与起身杆2上侧杆壁对齐, 并插入插销5固定, 此时患者可以拉 住拉手41, 利用起身绳4起身, 若患者不适应起身绳4时, 可以拆卸插销5, 并通过拉手41向下 拉动起身绳4, 并下拉调节杆3, 以拉住调节杆3进行起身, 因此本起身装置适合各种患者自 行起身需要, 且调节杆3能利用压缩弹簧34自动回位, 避免调节杆3在患者起身时碰头。 00。
12、2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8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床架1、 起身杆2、 调节孔21、 调节杆3、 上挡块31、 下挡块32、 销孔33、 压缩弹簧34、 挂钩35、 起身绳4、 拉手41、 插销5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 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 把它们解释成 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323654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7323654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732365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