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8318533
  • 上传时间:2020-04-28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573.5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70473.6

    申请日:

    20121225

    公开号:

    CN102973624B

    公开日:

    2016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258,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9/10

    主分类号:

    A61K36/258,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9/10

    申请人:

    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文万江,易航,何纯斌,彭常春

    地址: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21057047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制剂由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三味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后制备,该制剂具有益血,活血,通络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本发明提供了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三味中药原料药制成: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其制备步骤为:红参加7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得到红参提取物;刺五加加10倍量35%-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得到刺五加提取物;银杏叶加12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银杏叶提取物;三种提取物合并得到药物活性成分,加入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剂,是颗粒、胶囊或片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剂,其特征在于,胶囊的配方如下:提取物干膏粉120g糊精0-300g淀粉0-300g磷酸氢钙0-150g微粉硅胶0-30g硬脂酸镁0-10g丙烯酸树脂0-20g滑石粉0-50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剂,其特征在于,片剂配方如下:提取物干膏粉120g糊精0-300g淀粉0-300g磷酸氢钙0-70g微粉硅胶0-60g硬脂酸镁0-10g羧甲基淀粉钠0-50g。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银杏叶制剂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及器质性痴呆等症的治 疗,主要的功能为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辅助治疗。

    公开号CN1054074公示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制备方法,是由银杏叶、人参与白芍的 提取物组成,用于防治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血管闭塞性疾病,还可用于防治心功能不 全。

    公开号:CN1164289在单味银杏叶基础上,辅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减轻银杏叶消 化道不良反应,同时又能增强银杏叶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的天然植物刺梨,其总体治疗作 用优于,而副作用小于单味银杏叶制品。

    公开号:CN1296060公示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银杏叶提取物、 人参提取物与川芎挥发油或冰片组成。

    公开号:CN101099758公示的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内容是由银杏 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与冰片组成。

    公开号:CN101313985公示的是一种复方银杏叶胶囊,其特征是:选用中药:丹参、 天冬、人参、酸枣仁、黄连。

    公开号:CN1196954公示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制备方法,其内容是由银杏叶、人参 与白芍的提取物组成。

    公开号:CN101199592,一种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天然药物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其有效成分由银杏叶提取物,丹参提取物,黄芪提取物,灯盏花提取物组成。

    公开号:CN1733035公开了一种抗疲劳保健品及制备方法,选用下述原料重量组 分配比作为本发明配方的组分:西洋参提取物5-15,刺五加提取物6-18,银杏叶提取物2- 20;经选料、提取、粉碎、混匀、灌装胶囊、装瓶。按照本配方生产的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 用。对慢性疲劳综合症有良好的疗效。

    本发明对上述技术进行了改进,本发明采用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三味中药组方, 制备成具有益血,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制剂,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治疗,同时在获 得重要提取浸膏的基础上,对有关制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意外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益血,活血,通络功效,用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复 方银杏叶制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制剂是由下列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的

    处方:银杏叶200-500g,红参100-400g,刺五加400-800g

    【制法】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加7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 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加10倍量35%-85%乙醇 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12 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 (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 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 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得到浸膏,所述浸膏即为本发明的药物活性成 分,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加入适宜的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

    其中,提取溶媒优选70%乙醇,也可以是40%乙醇,50%乙醇,60%乙醇,80%乙醇,处方 中的人参也可以不提取,采用低温超微粉碎将其粉碎入药,

    其中,所述浸膏可以是流浸膏或干膏粉,浸膏的干燥的方式可以采用真空干燥,微 波干燥或者沸腾干燥。

    其中,所述辅料,选自:淀粉、预胶化淀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蔗糖、微晶纤维素、 糊精、羟丙甲纤维素、乳糖、滑石粉、微粉硅胶、甜菊素、阿斯巴甜、玉米朊、硬脂酸镁、明胶, 阿拉伯胶、丙烯酸树脂、磷酸氢钙,硫酸钙、氢氧化铝等,但不限于上述辅料。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其剂型可以是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丸剂,膏剂 等。本发明优选的是片剂,胶囊,颗粒剂。

    以下是本发明颗粒,胶囊,片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复方银杏叶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银杏叶、红参和刺五加分别粉碎成粗粉,备用。

    步骤2,人参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 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备用。

    步骤3,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 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

    步骤4,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 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 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

    步骤5,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50~55℃)的清 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3份、糊精1份,混匀,制成1000g颗粒,干燥,即得。服用量为一次5g, 一日3次。

    本发明复方银杏叶颗粒清膏是指人参膏、刺五加膏、银杏叶提取物浸膏混合膏,稀 释剂不局限于蔗糖、糊精、淀粉、还包括可溶性淀粉,葡萄糖、乳糖、山梨醇、甘露醇等食用或 者药用辅料,甜味剂不局限于甜菊素还可以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安赛蜜、糖精 钠、木糖醇等甜味剂。

    复方银杏叶颗粒还可以用银杏提取物干法直接制备。

    本发明复方银杏胶囊优选的配方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0-300g

    淀粉0-300g

    磷酸氢钙0-150g

    微粉硅胶0-30g

    硬脂酸镁0-10g

    丙烯酸树脂0-20g

    滑石粉0--50

    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组成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淀粉173g

    磷酸氢钙100g

    硬脂酸镁4g

    丙烯酸树脂5g

    本发明的配方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证明其具有最优良的特性。其筛选过程如 下:

    复方银杏叶胶囊辅料的种类和加入量按表1方式,加入辅料后,制粒或不制粒,考 察制粒情况、颗粒质量,结果见表1、2。

    表1辅料的筛选

    表2筛选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糊精和淀粉、容易制粒,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利于颗 粒填充,丙烯酸树脂与磷酸氢钙,用于颗粒防潮。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胶囊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30%--85%乙醇7倍 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 分别加35%--8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 度为1.02(60℃);银杏叶加30%--85%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 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 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 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80℃)的清膏,微波干燥,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加入淀粉173g、磷酸氢钙100g混合,加入 适量乙醇溶解的丙烯酸树脂5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装入胶囊,即得。

    本胶囊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本胶囊规格:每粒装0.4g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片剂配方及制备方法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0-300g

    淀粉0-300g

    磷酸氢钙0-70g

    微粉硅胶0-60g

    硬脂酸镁0-10g

    羧甲基淀粉钠0-50g

    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组成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10g

    淀粉200g

    微晶纤维素50g

    羧甲基淀粉钠20g

    硬脂酸镁4g

    本发明的配方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证明其具有优良的特性。其筛选过程如下:

    复方银杏叶片剂辅料优化:辅料的种类和加入量按表3方式,物料混合,制粒,加 入硬脂酸镁,压片,结果见表4。

    表3辅料的筛选

    表4筛选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糊精、淀粉和预胶化淀粉作为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利于片子 成型,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利于压片,磷酸氢钙用于颗粒防潮。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30%--85%乙醇7倍 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 分别加35%--8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 度为1.02(60℃);银杏叶加30%--85%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 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 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 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80℃)的清膏,微波干燥,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加入淀粉200g、羧甲基淀粉钠20g糊精 10g、微晶纤维素50g混合,加入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压片即得。

    本片剂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本片剂规格:每片装0.55g。

    用本发明的浸膏与公开号CN1733035的中国专利中的浸膏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了 对比实验:

    大鼠,取离体心脏,按Langendorff法用含氧Krebs-Henselelt液38℃恒温恒压灌 流,灌流压65cmH20柱,于心尖部夹-蛙心夹,经换能器、生理记录仪记录心肌收缩力、心率变 化,并收集冠脉流出量。待各项指标稳定后,记录正常进线及流量5分钟,测管给药(给药量 0.2ml)记录给药后10分钟的变化,结果见表。

    复方银杏叶处方浸膏与对照组对大鼠离体心脏的影响(平均值±SD)

    注:“**”表示给药后与给药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

    “*”表示给药后与给药前差异显著,P<0.01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用于心绞痛方面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本发明的制剂与公开号CN1733035的中国专利中的制剂进行了引湿性和装量差异 对比实验:

    引湿性试验

    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XJ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取适量对照品和本 发明物,放入干燥的具塞玻璃称量瓶,置于人工气候箱24h,比较两者增重百分率。

    结果表明,公开号CN1733035的胶囊制剂增重百分率高于15%,极具引湿性,本发明 制剂由于加入了一系列的辅料,增重百分率低于2%,较之公开对照物,更不易于变质。

    装量差异试验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制剂通则胶囊剂下装量差异检测,公开号CN1733035对照 物装量差异远高于10%,不符合规定;本发明胶囊制剂装量差异小于5%。

    以上制剂学试验表明,本发明物优于公开号CN1733035对比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粉碎;刺五加分别加75% 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 ℃);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 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 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 度为1.03(60℃)。将上述2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干燥, 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

    实施例2: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 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 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 (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 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 淀粉20g、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3: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 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 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 (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 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 淀粉220g、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微粉硅胶10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4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刺五加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红参粉碎极细粉,刺五加分别加75%乙 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 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 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 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 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淀粉 20g、红参粉、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5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 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 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 (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 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 干燥,粉碎得干膏粉,加入淀粉220g、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混合,用5%丙烯酸树酯乙醇溶 液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微粉硅胶10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6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刺五加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红参粉碎极细粉,刺五加分别加75%乙 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 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 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 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 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淀粉 20g、红参粉、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用5%丙烯酸树酯乙醇溶液制粒,加入 微粉硅胶10g混合,得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7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 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 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 (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 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 干燥,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120g、加入淀粉30g、羧甲基淀粉钠20g糊精180g、微晶纤维 素50g混合,加入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压片即得,包薄膜衣。

    实施例8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 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 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 (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 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 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 淀粉30g、羧甲基淀粉钠30g糊精170g、微晶纤维素40g、微粉硅胶10g混合,制粒,干燥、整 粒,加入硬脂酸镁4g,压片即得,包薄膜衣。

    关 键  词:
    一种 复方 银杏叶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185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