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药.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565174.7 (22)申请日 2015.09.08 A61K 36/714(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K 35/583(2015.01) (71)申请人 石友爱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乡 东崖屋村东崖屋 70 号 (72)发明人 石友爱 (74)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刘伯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 药, 是由中草药地肤子、 番石榴叶、 木芙蓉叶、 木。
2、兰 皮、 小萹蓄、 山乌桕根、 大叶香薷、 乌桕叶、 雪山一 支蒿、 豆豉姜、 蛇接骨、 走马风、 大红袍、 木通根、 红 毛五加皮、 蓖麻根、 九龙根、 黑骨头、 脆蛇组成。本 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 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582083 A 2016.05.18 CN 105582083 A 1/1 页 2 1.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中药组份为地肤子 6-20、 番石榴叶 5-15、 木芙蓉叶 5-15、 木兰。
3、皮 6-20、 小萹蓄 6-20、 山乌桕根 10-20、 大叶香薷 6-20、 乌桕叶 5-15、 雪山一支蒿 6-20、 豆豉姜 10-20、 蛇接骨 10-20、 走马风 6-20、 大红袍 6-20、 木通根 10-20、 红毛五加皮 6-20、 蓖麻根 10-20、 九龙根 10-20、 黑骨头 6-20、 脆蛇 5-15。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各味药的重量 份配比为地肤子 12 g、 番石榴叶 10 g、 木芙蓉叶 10 g、 木兰皮 12 g、 小萹蓄 12 g、 山乌桕根 15 g、 大叶香薷 12 g、 乌桕叶 10 g、。
4、 雪山一支蒿 12 g、 豆豉姜 15 g、 蛇接骨 15 g、 走马风 12 g、 大红袍 12 g、 木通根 15 g、 红毛五加皮 12 g、 蓖麻根 15 g、 九龙根 15 g、 黑骨头 12 g、 脆 蛇 10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582083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鲍温样丘疹病好发于性活跃的年轻患者, 一般在2130岁之间。 皮损多发于外生 殖器、 会阴、 肛周, 表现为多个或单个色素性丘疹, 肤色、 红褐、 褐黑色, 大小不等, 直径。
5、 2 10 毫米, 呈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境界清楚, 丘疹表面可光亮呈天鹅绒外观, 或轻度角化 呈疣状。一般无自觉症状, 少数患者可有瘙痒或烧灼感。病程呈慢性经过, 少数病人皮损可 消退, 但反复发作。较小的损害可予电灼、 冷冻、 二氧化碳激光、 腐蚀剂或局部手术切除治 疗。外用免疫调节剂如咪喹莫特和光动力疗法均有一定的疗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鲍温样丘 疹病的中药, 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鲍温样。
6、 丘疹病的中药, 是由中草药地肤子、 番石榴叶、 木芙蓉叶、 木兰皮、 小萹蓄、 山乌桕根、 大叶香 薷、 乌桕叶、 雪山一支蒿、 豆豉姜、 蛇接骨、 走马风、 大红袍、 木通根、 红毛五加皮、 蓖麻根、 九 龙根、 黑骨头、 脆蛇组成。 0005 单剂药量为地肤子 12 g、 番石榴叶 10 g、 木芙蓉叶 10 g、 木兰皮 12 g、 小萹蓄 12 g、 山乌桕根15 g、 大叶香薷12 g、 乌桕叶10 g、 雪山一支蒿12 g、 豆豉姜15 g、 蛇接骨15 g、 走马风 12 g、 大红袍 12 g、 木通根 15 g、 红毛五加皮 12 g、 蓖麻根 15 g、 九龙根 15 g。
7、、 黑骨 头 12 g、 脆蛇 10g。 0006 配制及服用方法 :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天为一疗程。 0007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地肤子 : 利小便、 清湿热, 主治小便不利、 淋病、 带下、 疝气、 风疹、 疮毒、 疥癣、 阴部湿痒 ; 番石榴叶 : 收敛止泻, 主治泄泻、 久痢、 湿疹、 创伤出血 ; 木芙蓉叶 : 凉血、 解毒、 消肿、 止痛, 主治痈疽焮肿、 缠身蛇丹、 烫伤、 目赤肿痛、 跌打损伤 ; 木兰皮 : 治酒疸、 酒皶面疱、 阴下湿 痒、 癞病、 重舌、 痈疽、 水肿 ; 小萹蓄 : 利屎通淋、 化湿杀虫, 主治恶疮疥癣、 阴蚀、 蛔虫病 ;。
8、 山 乌桕根 : 利水通便、 去瘀消肿, 主治大便秘结、 白浊、 跌打损伤、 蛇咬伤、 痔疮、 皮肤湿痒 ; 大 叶香薷 : 祛风顺气、 温中止痛, 主治伤暑腹胀、 痧气作痛、 痔瘘下血、 外用杀虫止庠, 主治湿疹 风痒、 滴虫性阴道炎 ; 乌桕叶 : 治痈肿疔疮、 疮疥、 脚癣、 湿疹、 蛇伤、 阴道炎 ; 雪山一支蒿 : 消 炎止痛、 祛风除湿 ; 豆豉姜 : 祛风除湿、 理气止痛, 主治感冒、 风湿痹痛、 胃痛、 脚气 ; 蛇接骨 : 散瘀消肿、 消炎止咳, 主治跌打挫伤、 风湿关节痛、 支气管肺炎、 肺结核 ; 走马风 : 祛风湿、 通 经络, 主治妇女头风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
9、; 大红袍 : 活血、 祛风、 理湿, 主治风湿痹痛、 泄 泻、 痢疾、 血淋、 劳伤咳血 ; 木通根 : 祛风、 利尿、 行气、 活血, 主治风湿关节痛、 小便不利、 胃 肠气胀、 疝气、 经闭、 跌打损伤 ; 红毛五加皮 : 祛风湿、 通关节、 强筋骨, 主治痿痹、 拘挛疼痛、 说 明 书 CN 105582083 A 3 2/2 页 4 风寒湿痹、 足膝无力、 皮肤风湿及阴痿囊湿 ; 蓖麻根 : 镇静解痉、 祛风散瘀, 主治破伤风、 癫 痫、 风湿疼痛、 跌打瘀痛、 瘰疬 ; 九龙根 : 祛风湿、 行血气, 主治跌打损伤、 风湿骨痛、 心胃气 痛 ; 黑骨头 : 通经络、 祛风湿、 活血。
10、、 消炎, 主治跌打损伤、 风湿关节痛、 月经不调、 口腔炎、 乳 腺炎 ; 脆蛇 : 散瘀、 祛风、 消肿、 解毒, 主治跌损折伤、 大麻风、 痈疽肿毒。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 作用, 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中草药配比 : 地肤子 12 g、 番石榴叶 10 g、 木芙蓉叶 10 g、 木兰皮 12 g、 小萹蓄 12 g、 山乌桕根15 g、 大叶香薷12 g、 乌桕叶10 g、 雪山一支蒿12 g、 豆豉姜15 g、 蛇接骨15 g、 走马风 12 g、 大红袍 12 g、 木通根 15 g、 红毛五加皮 12 g、 蓖麻根 15 g、 九龙根 15 g、 黑骨 头 12 g、 脆蛇 10g。 0010 配制及服用方法 :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天为一疗程。 说 明 书 CN 10558208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