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8313014
  • 上传时间:2020-04-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13.9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337467.4

    申请日:

    20160521

    公开号:

    CN105833197A

    公开日:

    2016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00

    申请人:

    梅照付

    发明人:

    梅照付

    地址: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镇六虹桥路1000号

    优先权:

    CN20161033746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包括有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其制作方法是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后,放置于烘干炉70‑80度烘干;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50‑100目筛;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3至5倍的水,小火熬制30‑40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权利要求书

    1.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其特征是:包括有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其特征是:原料量为:马齿笕3-10重量份、鹅不食草1-8重量份、天蓬草20-25重量份、石蒜1-3重量份、蒲黄4-10重量份、莪术4-16重量份、素馨花2-8重量份、仙鹤草3-10重量份、香附4-12重量份、瓦松3-14重量份、穿心莲5-12重量份和郁李仁1-8重量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

    背景技术

    盲肠肉芽肿有盲肠阿米巴肉芽肿和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盲肠阿米巴肉芽肿是一种溶组织阿米巴原虫E(EntamaebaHistolytica)所致的慢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系肠道血吸虫病的一种晚期病变,血吸虫卵沉积部位除结肠外主要是回肠末段。可并发急性肠梗阻等疾病。盲肠肉芽肿的发病机理是由于由于病变长期不愈,产生大量纤维组织,肠系膜及肠壁炎性浸润和水肿,而形成肉芽肿样肿块,并使肠腔狭窄或肠壁发生运动障碍引起肠梗阻现象,或者是血吸虫卵经肠壁中破裂的小静脉潜心入血管周围的肠壁组织中,尤其是粘膜下层。虫卵在肠壁内引起白细胞浸润,假性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晚期肠壁纤维化增厚,粘膜增殖形成肉芽肿。

    盲肠肉芽肿的主要症状为1、多见于青壮年,多有阿米巴痢疾病史和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2、腹痛为右下腹部和脐周的持续性隐痛或胀痛,部分病人可出现阵发性腹痛伴腹胀、呕吐等。3、大便次数增多,为稀糊状大便,次数不等,颜色暗红呈果酱样,有恶臭。4、右下腹触及肿块,边界不清,有压痛,质地中等,不能推动,腹部可见肠形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或亢进。

    目前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主要方法是口服西药进行治疗,而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防止癌变,并且长期服用西药会累及患者的其他脏腑,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上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其特征是:包括有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原料量为:马齿笕3-10重量份、鹅不食草1-8重量份、天蓬草20-25重量份、石蒜1-3重量份、蒲黄4-10重量份、莪术4-16重量份、素馨花2-8重量份、仙鹤草3-10重量份、香附4-12重量份、瓦松3-14重量份、穿心莲5-12重量份和郁李仁1-8重量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首先,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和香附后,放置于烘干炉70-80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50-100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3至5倍的水,小火熬制30-40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首先,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后,放置于烘干炉70-80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50-100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5至7倍的水,小火熬制30-40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具体成重量重量份重量配置如下)

    马齿笕5重量份、

    鹅不食草2重量份、

    天蓬草25重量份、

    石蒜2重量份、

    蒲黄3重量份、

    莪术5重量份、

    素馨花5重量份、

    仙鹤草2重量份、

    香附10重量份。

    制作方法是首先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和香附后,放置于烘干炉80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50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5倍的水,小火熬制30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实施例2(具体成重量重量份重量配置如下)

    马齿笕1重量份、

    鹅不食草10重量份、

    天蓬草15重量份、

    石蒜1重量份、

    蒲黄8重量份、

    莪术15重量份、

    素馨花1重量份、

    仙鹤草5重量份、

    香附5重量份。

    制作方法是首先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和香附后,放置于烘干炉70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100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3倍的水,小火熬制40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实施例3(具体成重量重量份重量配置如下)

    马齿笕3重量份、

    鹅不食草5重量份、

    天蓬草20重量份、

    石蒜1.5重量份、

    蒲黄5重量份、

    莪术10重量份、

    素馨花4重量份、

    仙鹤草4重量份、

    香附8重量份。

    制作方法是首先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和香附后,放置于烘干炉75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65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4倍的水,小火熬制35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实施例4(具体成重量重量份重量配置如下)

    马齿笕10重量份、

    鹅不食草1重量份、

    天蓬草25重量份、

    石蒜1重量份、

    蒲黄10重量份、

    莪术16重量份、

    素馨花2重量份、

    仙鹤草10重量份、

    香附12重量份、

    瓦松3重量份、

    穿心莲12重量份、

    郁李仁8重量份。

    制作方法是首先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后,放置于烘干炉70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100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5倍的水,小火熬制40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实施例5(具体成重量重量份重量配置如下)

    马齿笕3重量份、

    鹅不食草8重量份、

    天蓬草20重量份、

    石蒜3重量份、

    蒲黄4重量份、

    莪术4重量份、

    素馨花8重量份、

    仙鹤草3重量份、

    香附4重量份、

    瓦松14重量份、

    穿心莲5重量份、

    郁李仁1重量份。

    制作方法是首先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后,放置于烘干炉80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50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7倍的水,小火熬制30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实施例6(具体成重量重量份重量配置如下)

    马齿笕5重量份、

    鹅不食草5重量份、

    天蓬草22重量份、

    石蒜2重量份、

    蒲黄8重量份、

    莪术10重量份、

    素馨花5重量份、

    仙鹤草6重量份、

    香附5重量份、

    瓦松10重量份、

    穿心莲8重量份、

    郁李仁5重量份。

    制作方法是选取马齿笕、鹅不食草、天蓬草、石蒜、蒲黄、莪术、素馨花、仙鹤草、香附、瓦松、穿心莲和郁李仁后,放置于烘干炉75度烘干;

    其次,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至80目筛;

    最后,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石锅中,加入上述混合物重量6倍的水,小火熬制35分钟,之后过滤掉药渣,得到汤药。

    关 键  词:
    治疗 盲肠 肉芽肿 中药 制剂 配方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盲肠肉芽肿的中药制剂配方.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130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