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25792.1 (22)申请日 2016.04.13 (71)申请人 合肥慧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西 路与桃源路交口岚翠苑3幢201室 (72)发明人 郑贤富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P 1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2、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 剂,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野菊花20-25、 桂枝 8-10、 荆芥15-20、 防风2-4、 炙麻黄4-6、 紫苏叶6- 8、 黄芪3-4、 玄参2-4、 一枝黄花4-5、 续断3-4、 大 青叶5-6、 白术6-8、 紫花地丁3-4、 白茅根6-10、 槐 花2-4、 刺五加3-4、 绞股蓝6-8、 波叶紫金牛3-5、 北风草2-4;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均采用纯天然中 草药制成, 来源广泛, 无毒副作用, 各药物之间组 合协同, 具有清热解毒、 养阴生津、 养血、 祛风通 络、 止痛凉血的功效, 对咽喉肿痛有标本兼治的 作用, 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2页 CN 105770547 A 2016.07.20 CN 105770547 A 1.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野菊花20-25、 桂枝8-10、 荆芥15-20、 防风2-4、 炙麻黄4-6、 紫苏叶6-8、 黄芪3-4、 玄参2-4、 一枝黄花4-5、 续 断3-4、 大青叶5-6、 白术6-8、 紫花地丁3-4、 白茅根6-10、 槐花2-4、 刺五加3-4、 绞股蓝6-8、 波 叶紫金牛3-5、 北风草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 为: 野菊花22、 桂枝9、 荆芥18、 防。
4、风3、 炙麻黄5、 紫苏叶7、 黄芪3.5、 玄参3、 一枝黄花4.5、 续断 3、 大青叶5、 白术7、 紫花地丁3、 白茅根8、 槐花3、 刺五加3、 绞股蓝7、 波叶紫金牛4、 北风草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70547 A 2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咽喉肿痛是临床常见病症, 起病急骤, 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 扁桃体急性充血、 肿 胀及化脓, 严重者伴吞咽困难及恶寒高热,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 咽喉疼痛多因风火痰盛壅闭 咽喉, 以及肺胃虚寒。
5、或肺胃热盛等引起; 经气血运行不畅,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目前, 有很 多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 这些药物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大多只能治标, 不能断根, 治愈的 时间较长, 会反复发作, 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野菊花20-25、 桂枝8-10、 荆芥15- 20、 防风2-4、 炙麻黄4-6、 紫苏叶6-8、 黄芪3-4、 玄参2-4、 一枝黄花4-5、 续断3-4、 大青叶5-6、 白术6-8、 紫花地丁3。
6、-4、 白茅根6-10、 槐花2-4、 刺五加3-4、 绞股蓝6-8、 波叶紫金牛3-5、 北风 草2-4。 0008 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野菊花22、 桂枝9、 荆芥18、 防 风3、 炙麻黄5、 紫苏叶7、 黄芪3.5、 玄参3、 一枝黄花4.5、 续断3、 大青叶5、 白术7、 紫花地丁3、 白茅根8、 槐花3、 刺五加3、 绞股蓝7、 波叶紫金牛4、 北风草3。 0009 用量及用法: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 每日一剂, 分早、 晚两次服用, 一般10日内即 可治愈。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均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制成, 来源广泛, 无毒。
7、副作用, 各药物之间组合 协同, 具有清热解毒、 养阴生津、 养血、 祛风通络、 止痛凉血的功效, 对咽喉肿痛有标本兼治 的作用, 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汤剂,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 (g) 为: 野菊花22、 桂枝9、 荆芥18、 防风3、 炙麻黄5、 紫苏叶7、 黄芪3.5、 玄参3、 一枝黄花4.5、 续断3、 大青叶5、 白术7、 紫 花地丁3、 白茅根8、 槐花3、 刺五加3、 绞股蓝7、 波叶紫金牛4、 北风草3。 0013 用量及用法: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 每日一剂, 分早、 晚两次服用, 一般10日内即 说 明 。
8、书 1/2 页 3 CN 105770547 A 3 可治愈。 0014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 刘某某, 女, 14岁, 患咽喉肿痛数日, 患者声音嘶哑, 食不下咽, 喝水即感咽 喉疼痛明显, 服用消炎药物数日未见疗效, 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 每日一剂, 分早、 晚两 次服用, 连服两剂, 声音嘶哑明显好转, 咽喉疼痛感减轻, 后继续服用一周, 诸症均消失, 痊 愈。 0015 典型病例2, 葛某某, 男, 28岁, 患咽喉肿痛两周, 检查可见扁桃体发炎、 红肿, 咽喉 疼痛感明显, 声音嘶哑,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 每日一剂, 分早、 晚两次服用, 连服十余剂, 痊愈。 0016 典型病例3, 解某某, 女, 56岁, 因受风寒导致咽喉肿痛数日, 常伴有咽痒, 咽痛, 服 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 每日一剂, 分早、 晚两次服用, 连服三剂, 效果显著, 咽痛疼痛感明显 减轻, 后续服用一周后, 痊愈。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770547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