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中药花茶.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8310581
  • 上传时间:2020-04-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84.6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71989.9

    申请日:

    20160428

    公开号:

    CN105920220A

    公开日:

    2016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A61P17/00,A23F3/34

    主分类号:

    A61K36/88,A61P17/00,A23F3/34

    申请人:

    广西凌云县伟利茶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平乾

    地址:

    533109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伟利村

    优先权:

    CN20161027198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但玉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花茶,属于茶叶饮品技术领域。所述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8‑12份、菊花6‑10份、羌活7‑11份、土木香3‑8份、甘草5‑9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10‑3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可。本发明的中药花茶制备简单、饮用方便,具有治疗慢性湿疹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药花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8-12份、菊花6-10份、羌活7-11份、土木香3-8份、甘草5-9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10-3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花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9-11份、菊花7-9份、羌活8-10份、土木香4-7份、甘草6-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花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10份、菊花8份、羌活9份、土木香5份、甘草7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花茶,属于茶叶饮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茶(Scented tea)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花茶香味浓郁,并具有养生疗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花茶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花茶一般存在功能单一缺陷,满足不了人们对饮品的多功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慢性湿疹功效的中药花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8-12份、菊花6-10份、羌活7-11份、土木香3-8份、甘草5-9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

    (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10-3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9-11份、菊花7-9份、羌活8-10份、土木香4-7份、甘草6-8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10份、菊花8份、羌活9份、土木香5份、甘草7份。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功效如下:

    西红花:《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有凉血解毒之功效。

    菊花:《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的干燥头状花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羌活:《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H.de Boiss.的干燥根茎和根。有祛风除湿之功效。

    土木香:《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本品为菊科植物土木Inula helenium L.的干燥根。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甘草:《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之功效。

    慢性湿疹,病发生多以外因为主,风、热、湿,相互作用或被机体血气结聚而致病。内因多以脾经风热,血热脾湿,脾胃亏损,湿热下注为造成该病的病因病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宜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为主,健脾和胃为辅。

    本发明中,西红花凉血解毒;菊花清热解毒;土木香健脾和胃;羌活祛风除湿;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凉血解毒、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之功。

    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本发明制作出的花茶,冲泡的茶水色泽金黄,香气清新淡雅宜人,口感好。临床试验证明,对慢性湿疹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临床使用安全,疗效确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12份、菊花10份、羌活11份、土木香8份、甘草9份,其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

    (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1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5g/袋),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8份、菊花6份、羌活7份、 土木香3份、甘草5份,其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

    (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3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7g/袋),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9份、菊花7份、羌活8份、土木香4份、甘草6份,其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

    (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1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5g/袋),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的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11份、菊花9份、羌活10份、土木香7份、甘草8份,其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

    (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1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7g/袋),即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的中药花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红花10份、菊花8份、羌活9份、土木香5份、甘草7份,其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称取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挑拣去除杂质或异物,漂洗,于70-80℃下干燥,备用;

    (2)将步骤(1)的西红花、菊花、羌活、土木香、甘草,混合,粉碎,过10目筛,分装入滤纸茶袋(6g/袋),即可。

    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湿疹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4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6.5个月;女16例,年龄21~60岁、平均40.5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9.3个月。对照组30例,男18例,年龄23~65岁、平均44.1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6.5个月;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5.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皮肤病学》(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7-118)。①皮损呈浸润、增厚、干燥及色素沉着等;②皮损伴有明显瘙痒;③病程多由急性、亚急性转变而成。

    纳入标准:接受治疗前1月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及皮脂类固醇药物,1个月内未外用任何激素类及其他外用药物,无严重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异常等基础型疾病。同意接受治疗并能按要求配合观察。

    2治疗方法

    观察组:取实施例1制作的花茶,每次6g,加入85度的水150ml,冲泡1分钟,早晚饭前1h各服1次。20天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统计结果。

    对照组:用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晚1次口服,曲米新乳膏1g,适量外涂患处每日2次。治疗期间均忌食鱼虾、辛辣等刺激食物,忌用肥皂热水烫洗,以免加重皮肤瘙痒。

    3疗效标准

    痊愈:服药疗程完成后皮肤瘙痒及皮损全部消失,随访3月无复发。

    好转:皮肤瘙痒明显减轻,皮损大部分消失,随访3月病情有轻度加重,继续服药仍有效。

    无效:治疗1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随访3个月观察组临床痊愈者中复发7例,占16.6%;对照组临床痊愈者复发18例,占60.0%。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提示本发明制作出的中药花茶,对慢性湿疹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中药 花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中药花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105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