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8303018
  • 上传时间:2020-03-30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07.1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5523.8

    申请日:

    20150615

    公开号:

    CN104887857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88,A61P35/00

    申请人: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发明人:

    管燕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兖路440号

    优先权:

    CN20151032552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8-15g,兰花参3-5g,栝楼5-8g,栗壳10-15g,土白蔹3-15g,独脚乌桕3-8g,麦饭石5-8g,藏红花5-7g,牛耳枫根3-5g,大血藤2-8g,石蝉草2-5g,铁马鞭1-5g,小檗1-3g。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燥湿祛痰的功效,治疗脂肪瘤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不易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8-15g,兰花参3-5g,栝楼5-8g,栗壳10-15g,土白蔹3-15g,独脚乌桕3-8g,麦饭石5-8g,藏红花5-7g,牛耳枫根3-5g,大血藤2-8g,石蝉草2-5g,铁马鞭1-5g,小檗1-3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10g,兰花参5g,栝楼5g,栗壳10g,土白蔹10g,独脚乌桕5g,麦饭石8g,藏红花6g,牛耳枫根5g,大血藤5g,石蝉草4g,铁马鞭3g,小檗3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部分病例发生在四肢,主 要在皮下,也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患者年龄多较大,儿童较少见。深部脂肪瘤多沿 肌肉生长,可深达骨膜,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

    脂肪瘤在中医称为“痰核”“肉瘤”,多因郁滞伤睥,痰气凝结所致。以皮下肉中生肿块, 大如桃、拳,按之稍软,皮色不变,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指 的脂肪瘤。脂肪瘤中医不主张手术,因其只能治其标,不能治其本。因人是一个不可分割而 相生相克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在脏腑机能正常的状态下才能维持着人体的生理正常功能。 一旦某一脏腑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其它脏腑。不论病因何来,都是如此。就中医来讲,任 何脂肪瘤都不可怕,均是由气血壅滞瘀阻不通坏死所致。即或因寒湿阴邪凝滞,或阳热温毒 积聚等引起的机体气、血、津、液、经(脉)络等阻滞不通,所造成的瘀滞。为中医外科症型。 如病因可分气、血、寒、热、痰、湿、阴毒凝滞瘀阻、阳毒炽盛等瘀久败腐而致。整体调治, 不失为余。痰生百病,“痰气”无处不到,无处不行,无论滞留何处即成痰核(此痰气非指咳 吐之痰)。其痰核为瘤多发,形壮大小不一,分部在全身各个位置。有的遍身起筋块如瘤如粟、 皮色不变,或痛或不疼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的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 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8-15g,兰花参3-5g,栝楼5-8g,栗壳10-15g,土白蔹3-15g, 独脚乌桕3-8g,麦饭石5-8g,藏红花5-7g,牛耳枫根3-5g,大血藤2-8g,石蝉草2-5g,铁马 鞭1-5g,小檗1-3g。

    优选的,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10g, 兰花参5g,栝楼5g,栗壳10g,土白蔹10g,独脚乌桕5g,麦饭石8g,藏红花6g,牛耳枫 根5g,大血藤5g,石蝉草4g,铁马鞭3g,小檗3g。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金果榄,为防己科植物金果榄或青牛胆的块根,苦,寒,归脾、肾经,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主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白喉;痄腮;热咳失音;脘腹疼痛;泻痢;痈疽疔毒;毒蛇 咬伤。

    兰花参,为桔梗科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益气健脾; 止咳祛痰;止血。主虚损劳伤;自汗;盗汗;小儿疳积;妇女白带;感冒;咳嗽;衄血;疟 疾;瘰疬。

    栝楼,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果实,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 宽胞散结;润燥滑肠。主肺热咳嗽;胸痹;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栗壳,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甘,涩,性平,降逆生津;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止 血。主反胃;呕哕;消渴;咳嗽痰多;百日咳;腮腺炎;瘰疬;衄血;便血。

    土白蔹,为葫芦科植物马瓞儿或茅瓜的根,甘苦,寒,清热化痰,利湿,散结消肿。治 热咳,痢疾,淋病,尿路感染,酒疸,风湿痹痛,喉痛,目赤,湿疹,痈肿。

    独脚乌桕,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苦,微辛,性凉,归心、肾经,活血通络; 化痰散结;解毒消痈。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痰核;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麦饭石,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甘,温,归肝、胃、肾经,解毒散结; 去腐生肌;除寒祛湿;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寿。主痈疽发背;痤疮;湿 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 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

    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甘,平,归心、肝经。活血化瘀,散 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 跌扑肿痛。

    牛耳枫根,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枫的根,味辛,苦,性凉,归肺、大肠经,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外感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胁下痞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苦,平,归肝、大肠经,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 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陕西中草药》:″ 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 蛲虫症。″

    石蝉草,为胡椒科植物石蝉草的全草,辛,凉,归肺、脾、肝、肾经,清热解毒;化瘀 散结;利水消肿。主肺热咳喘;麻疹;疮毒;癌肿;烧烫伤;跌打损伤;肾炎水肿。《云南中 草药选》:″祛瘀散结,抗癌。治胃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肺癌。″

    铁马鞭,为豆科植物铁马鞭的全草,苦,辛,性平,归脾、心经,清热散结,活血止痛, 行水消肿。用于颈淋巴结结核,冷脓肿,虚热不退,水肿,腰腿筋骨痛;外用治乳腺炎。

    小檗,为小檗科植物华西小檗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和茎、枝,苦,寒,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寒,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 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消肿散结、燥湿祛痰的功效,治疗脂肪瘤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不易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10g,兰花参 5g,栝楼5g,栗壳10g,土白蔹10g,独脚乌桕5g,麦饭石8g,藏红花6g,牛耳枫根5g, 大血藤5g,石蝉草4g,铁马鞭3g,小檗3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8g,兰花参4g, 栝楼6g,栗壳15g,土白蔹3g,独脚乌桕6g,麦饭石5g,藏红花5g,牛耳枫根5g,大血藤 4g,石蝉草3g,铁马鞭1g,小檗2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13g,兰花参 3g,栝楼8g,栗壳13g,土白蔹15g,独脚乌桕3g,麦饭石6g,藏红花7g,牛耳枫根4g, 大血藤8g,石蝉草2g,铁马鞭5g,小檗1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果榄15g,兰花参 4g,栝楼7g,栗壳12g,土白蔹8g,独脚乌桕8g,麦饭石7g,藏红花6g,牛耳枫根3g,大 血藤2g,石蝉草5g,铁马鞭4g,小檗2g。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收治77例脂肪瘤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28例,年龄23-68岁,平均 年龄44岁。

    治疗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分服,一个月为一个 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一年以上未复发。

    有效:瘤体缩小或部分消失;

    无效:瘤体大小、数目未好转,甚至增加;

    治疗结果:77例患者治愈53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治愈率68.8%,总有效率97.4%, 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

    典型病例1

    孙某,男,43岁,患者形体肥胖,喜食猪肉、鱼类。高血脂、脂肪肝病史。患者述两年 来身体躯干部出现多个包块,右侧腰部最大一个包块如鸡卵大小,质地较硬,且有逐渐增大 趋势,来诊时已能看出包块比四周突起,重压会疼痛,其余如蚕豆大小,诊断为脂肪瘤。患 者不愿手术,寻求中医治疗。舌红苔白腻,舌边尖有瘀点,左脉细滑、右脉沉细。大便不畅, 小便可。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1个疗程后,右侧腰部包块明显缩小变软,其余小包块均 变小。继续治疗1个疗程包块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2

    邢某某,男,45岁,身上各处陆续出现包块,小者如蚕豆大小,大者如鸡蛋大小,多达 上百枚,仅脊背部就有三十余枚。最近因额头、鼻尖出现小包块,担心毁容,急来求诊。就 诊时症状同前,伴四肢酸楚疼痛,饮食可,舌质淡,苔腻,切脉:六脉郁滑,诊断为脂肪瘤。 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两个疗程后,面部包块消失,未再长出新的包块,身上包块消失过 半,大的变为鹌鹑蛋大小。继续治疗一个疗程后包块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脂肪瘤 中药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脂肪瘤的中药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030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