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腰椎间盘抬腿固定的自抬式治疗专用床,属于医 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得腰椎间盘这个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治疗这个病的方法有多种(这 些方法目前都不能完全治愈),其中有一种比较保守的方法就是病人在硬木板或 者硬床垫上静躺三个月以上,在此同时进行定时抬腿训练,这样的治疗效果非 常好,常用的抬腿方式是病人自己腿部进行抬腿或者让他人帮助抬腿,自己抬 腿其效果不是很好,抬腿高度不够;他人帮助抬腿时,通常是用手握住病人腿 部,几分钟还可以,时间长了帮助者手累,病人的腿部也会被手握的很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腰椎间盘抬腿固定的自抬式治疗 专用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防止腿在抬起过程中前后摆动,方便了自 己进行抬腿,确保了自己进行抬腿的效果,同时避免了被手握的不舒服,而且 还能让病人自己得到锻炼。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用于腰椎间盘抬腿固定的自抬式治疗专用床,包括床身本体,床身 本体从左至右依次为放腿部、身部和放头部,床身本体的身部处竖直设置有门 式结构的支架,在支架上安装有定滑轮,其特征在于:在放腿部处的床身本体 上开设有放置槽,在放置槽内设置有两块上下自由摆动的抬腿板,两块抬腿板 之间设置有左宽右窄的夹角,所述夹角为20度~30度,每块抬腿板均通过枢轴 铰接在放置槽内,在每块抬腿板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固定在放置槽的 槽底上,在定滑轮上穿装有一根拉绳,拉绳一端与抬腿板左侧固定,其另一端 连接有拉手,在床身本体的身部处侧壁上安装有放绳槽,放绳槽内放置有用于 固定的固定绳,固定绳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固定在放绳槽内底部,在抬腿 板上表面左右平行设置有两条绑带,绑带的宽度为30mm~50mm,两条绑带之 间的距离为200mm~300mm。
为了进一步让橡胶块起到缓冲作用,优选所述橡胶块厚度为40mm~60mm。
在抬腿时,为了确保抬腿板不变形,同时合理控制成本,优选所述抬腿板 厚度为30mm~40mm。
在不抬腿时,为了确保抬腿板上表面与床身本体的身部上表面在同一平面 上,让病人感觉更舒服,优选所述橡胶块顶部到枢轴底部的垂直距离等于枢轴 底部到抬腿板底部的垂直距离。
为了确保抬腿效果的同时节约空间,优选所述枢轴离抬腿板右侧壁的距离 为30mm~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主要为:
通过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自己进行抬腿,确保了 自己进行抬腿的效果,同时避免了被手握的不舒服,而且还能让病人自己得到 锻炼;由于设置了两个抬腿板,这样在使用时,如果抬双腿的力气不够时可以 进行单腿进行,更是省时省力。使用时,病人平躺在床身本体上,腿部放置在 抬腿板上,用绑带将腿部固定,通过病人手拉拉手,在拉绳的作用下,从而使 抬腿板绕着枢轴向上转动,即达到了病人抬腿的目的。在固定绳的作用下,如 果病人自行抬腿累了,但为了更好的治疗还想将腿进行抬起,这时就可以通过 固定绳将拉手进行绑定。在放绳槽的作用下方便了固定绳不使用时的收集,通 过两条绑带将病人的腿部固定,在抬腿过程中腿部不会前后滑动,确保了腿部 在抬腿前后都在抬腿板上的同一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枢轴 2、绑带 3、橡胶块 4、抬腿板 5、拉绳 6、定滑轮 7、 支架 8、拉手 9、固定绳 10、放绳槽 11、床身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 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 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 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用于腰椎间盘抬腿固定的自抬式治疗专用床,包括床身 本体11,床身本体11从左至右依次为放腿部、身部和放头部,床身本体11的 身部处竖直设置有门式结构的支架7,在支架7上安装有定滑轮6,在放腿部处 的床身本体11上开设有放置槽,在放置槽内设置有两块上下自由摆动的抬腿板 4,两块抬腿板4之间设置有左宽右窄的夹角,所述夹角为20度,每块抬腿板4 均通过枢轴1铰接在放置槽内,在每块抬腿板4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块3,橡胶块 3固定在放置槽的槽底上,在定滑轮6上穿装有一根拉绳5,拉绳5一端与抬腿 板4左侧固定,其另一端连接有拉手8,在床身本体11的身部处侧壁上安装有 放绳槽10,放绳槽10内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绳9,固定绳9的一端为自由端, 另一端固定在放绳槽10内底部,在抬腿板4上表面左右平行设置有两条绑带2, 绑带2的宽度为40mm,两条绑带2之间的距离为25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块3厚度为40mm;所述抬腿板4厚度为30mm;所 述橡胶块3顶部到枢轴1底部的垂直距离等于枢轴1底部到抬腿板4底部的垂 直距离;所述枢轴1离抬腿板4右侧壁的距离为30mm。
使用时,病人平躺在床身本体11上,腿部放置在抬腿板4上,用绑带2将 腿部固定,通过病人手拉拉手8,在拉绳5的作用下,从而使抬腿板4绕着枢轴 1向上转动,即达到了病人抬腿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将所述绑带2的宽度变为30mm; 所述两条绑带2之间的距离变为200mm;所述夹角变为25度;所述橡胶块3 厚度变为50mm;所述抬腿板4厚度变为35mm;所述枢轴1离抬腿板4右侧壁 的距离变为35mm。其它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将所述绑带2的宽度变为50mm; 所述两条绑带2之间的距离变为300mm;所述夹角变为30度;所述橡胶块3 厚度变为60mm;所述抬腿板4厚度变为40mm;所述枢轴1离抬腿板4右侧壁 的距离变为40mm。其它同实施例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 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