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8302108
  • 上传时间:2020-03-30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643.2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5243.7

    申请日:

    20150612

    公开号:

    CN104857185A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7,A61P43/00

    主分类号:

    A61K36/87,A61P43/00

    申请人:

    石峰

    发明人:

    石峰,李雷,段来刚,刘丽丽,展迎春

    地址:

    271500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东山路018号东平县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1510325243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

    王希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葫芦巴,云实根,酸不溜根,兰香草,地血香果,毛黄连,茶树根,仙鹤草,大血藤,山枝根,宝盖草,刺五加,走游草,过山风和藤碎补。本发明中药可有效预防麻醉后寒战,毒副作用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葫芦巴,云实根,酸不溜根,兰香草,地血香果,毛黄连,茶树根,仙鹤草,大血藤,山枝根,宝盖草,刺五加,走游草,过山风和藤碎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葫芦巴5~15份,云实根20~30份,酸不溜根40~50份,兰香草5~15份,地血香果20~30份,毛黄连5~15份,茶树根40~50份,仙鹤草15~25份,大血藤10~20份,山枝根15~25份,宝盖草5~15份,刺五加10~20份,走游草10~20份,过山风15~25份和藤碎补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葫芦巴5~10份,云实根20~25份,酸不溜根40~45份,兰香草5~10份,地血香果20~25份,毛黄连5~10份,茶树根40~45份,仙鹤草15~20份,大血藤10~15份,山枝根15~20份,宝盖草5~10份,刺五加10~15份,走游草10~15份,过山风15~20份和藤碎补10~15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葫芦巴6份,云实根24份,酸不溜根44份,兰香草8份,地血香果22份,毛黄连7份,茶树根41份,仙鹤草16份,大血藤12份,山枝根19份,宝盖草8份,刺五加13份,走游草11份,过山风17份和藤碎补12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微晶纤维素、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7.一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微晶纤维素、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8.一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 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醉后寒战,即所谓"特发性全麻后寒战"、"硫喷妥钠样强直",其发生 率通常在5%~65%。寒战的危害性在于:1、机体代谢率显著升高,机体耗氧 量增加,氧耗为通常的2~5倍,同时二氧化碳和乳酸生成增多,机体通过加 强呼吸和心脏作功取得代偿,心肺负荷因此增加,对危重病人可导致心肺功 能衰竭。2、动态心电图证实,体温低于35℃的病人,心肌缺血的比例明显 高于体温正常的病人。3、低温下寒战,血小板功能可遭损害,凝血级联反应 抑制,失血量显著增加,输血量增多。

    麻醉后寒战的诱因很多,目前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诱发寒战的确切因素, 但各种诱因都与麻醉后寒战有一定的相关性。

    1、低温的诱因:低温可引起寒战,冷可刺激体表温度受体和颅内温度神 经元,同时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使肌肉震颤、心肺活动增强、产 热,藉以保持体内热平衡。1986年Ponte提出硬膜外麻醉下病人寒战的原因, 与脊髓温度感受器受到冷麻醉药的刺激有关。Nishimura等表明,全麻术后 寒战与外周体表温度减低有关。目前研究表明,局麻药的温度本身,不是造 成寒战的原因,硬膜外腔注入低温生理盐水(17±2.2℃)并不会引起寒战。 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歧很大,但普遍认为:围手术期对机体保温、预防低温, 可避免寒战,或抑制寒战。输入控制和调节热信息,可影响寒战的发生,可 能与麻醉恢复期大脑中枢对寒冷的反应减低,而脊髓中枢反应正常有关。

    2、致热原因素:术中输血输液过程,可突发寒战、高热达38~41℃, 伴恶心、头疼、脉速等症状,系输血输液引起的致热原反应,后者可使体温 调节中枢失衡。

    3、病人因素:Nishimura等表明,年轻病人麻醉后寒战的发病率高于老 年病人,与年轻病人机体对低热的保护机制,比老年病人完善可能有关。 Cross ley观察2595例观察室病人,发现男性病人的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 性病人;青壮年病人高于小儿和老年病人。寒战的发生与病人身高、体重无 明显关系。

    4、药物因素:Cross ley发现,术前使用抗胆碱药,可减少寒战。术中 应用阿芬太尼和哌替啶可减少寒战。术中应用挥发性麻醉剂者容易发生寒战。 Goold报道,术前应用止痛药,寒战发生率高于不用止痛药者;术前给安定 药的病人,寒战率低于不用者。

    5、缺氧:术中有多种因素可致低氧血症,后者可致缺氧性寒战,伴头痛、 脉率增快、呼吸深快、血压上升、PaO2下降。严重时心率减慢、呼吸抑制、 神智不清,甚至惊厥。

    麻醉后寒战的预防:首先注意围手术期保温,利用保温毯、提高手术室 环境温度、麻醉期加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可减少气管内散热。手术消毒完后 尽快铺单,减少病人体温下降,可预防寒战。术前应用多沙普伦、可乐定等 要素,或术前给予安定等镇静药,或术后给予曲马多、哌替啶等药物,可减 少麻醉后寒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及制 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可有效预防麻醉后寒战,毒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其 原料药材包括:葫芦巴,云实根,酸不溜根,兰香草,地血香果,毛黄连, 茶树根,仙鹤草,大血藤,山枝根,宝盖草,刺五加,走游草,过山风和藤 碎补。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葫芦巴5~15份,云实根20~ 30份,酸不溜根40~50份,兰香草5~15份,地血香果20~30份,毛黄连5~ 15份,茶树根40~50份,仙鹤草15~25份,大血藤10~20份,山枝根15~25 份,宝盖草5~15份,刺五加10~20份,走游草10~20份,过山风15~25份和 藤碎补10~20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葫芦巴5~10份,云实 根20~25份,酸不溜根40~45份,兰香草5~10份,地血香果20~25份,毛黄 连5~10份,茶树根40~45份,仙鹤草15~20份,大血藤10~15份,山枝根15~ 20份,宝盖草5~10份,刺五加10~15份,走游草10~15份,过山风15~20 份和藤碎补10~1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葫芦巴6份,云实根 24份,酸不溜根44份,兰香草8份,地血香果22份,毛黄连7份,茶树根41份, 仙鹤草16份,大血藤12份,山枝根19份,宝盖草8份,刺五加13份,走游草11 份,过山风17份和藤碎补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 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65~75% 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 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微晶 纤维素、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 即得到胶囊内容物,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 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 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 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 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 粉,混合,获得散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可有效预防麻醉后寒战,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葫芦巴, 云实根,酸不溜根,兰香草,地血香果,毛黄连,茶树根,仙鹤草,大血藤, 山枝根,宝盖草,刺五加,走游草,过山风和藤碎补。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葫芦巴:【来源】为豆科植物葫芦巴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性 温。【归经】归肾经。【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主肾脏虚冷,小腹 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云实根:【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根或根皮。【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感冒咳嗽,身痛,腰痛,喉痛,牙痛, 跌打损伤,鱼口便毒。

    酸不溜根:【来源】为蓼科植物分叉蓼的根。【性味】酸,甘,性温。 【归经】归脾,肾经。【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理气止痛,止泻止痢。主寒 疝,阴囊汗出,胃痛,腹泻,痢疾。

    兰香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兰香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 辛,性温。【功能主治】疏风解表,祛寒除湿,散瘀止痛。主风寒感冒,头 痛,咳嗽,脘腹冷痛,伤食吐泻,寒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风寒湿痹,跌 打瘀肿,痈疽不消,湿疹,蛇伤。

    地血香果:【来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性味】辛, 性微温。【功能主治】益肾宁心,祛痰止咳。主肾虚腰痛,神经衰弱,支气 管炎。

    毛黄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蜀冰凉花的全草。【性味】苦,凉。【归 经】归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强心镇痛。主痈疮肿毒,目赤肿 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

    茶树根:【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根。【性味】苦,凉。【归经】归 心,肾经。【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主心脏病,水肿, 肝炎,痛经,疮疡肿毒,口疮,汤火灼烧,带状疱疹,牛皮癣。

    仙鹤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性味】苦,辛,平。 【归经】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止血,健胃。主咯血,吐血,尿血, 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臃肿跌打,创伤出血。

    大血藤:【来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性味】苦,平。【归经】 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毒消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杀虫。主肠 痈,痢疾,乳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山枝根:【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性味】甘, 苦,辛,凉。【功能主治】补肺肾,祛风湿,活血通络。治虚劳咳喘,遗精 早泄,失眠,头晕,高血压病,风湿关节疼痛,小儿瘫痪。

    宝盖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宝盖草的全草。【性味】苦,辛,性微 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半身不遂,面竣,黄疸,鼻渊,瘰疬,肿毒,黄水疮。

    刺五加:【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性味】味 微苦,辛,性温。【归经】归脾,肾,心经。【功能主治】补肾强腰,益 气安神,活血通络。主肾虚体弱,腰膝酸软,小儿行迟,脾虚发力,气虚 浮肿,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健忘,胸痹疼痛,风寒湿痹,跌打肿痛。

    走游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崖爬藤、茅叶崖藤的根或全株。【性味】 辛,温。【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流注痰核,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过山风:【来源】为樟科植物轮叶木姜子的根、叶、树皮。【性味】辛, 温。【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四肢麻痹,痛经,跌打肿痛。

    藤碎补:【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滇星蕨的根茎。【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活血通络,除湿止痛。主咳嗽,骨折,跌打损伤, 劳伤疼痛,风湿痹痛。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葫芦巴5~15份,云实根20~ 30份,酸不溜根40~50份,兰香草5~15份,地血香果20~30份,毛黄连5~ 15份,茶树根40~50份,仙鹤草15~25份,大血藤10~20份,山枝根15~25 份,宝盖草5~15份,刺五加10~20份,走游草10~20份,过山风15~25份和 藤碎补10~20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葫芦巴5~10份,云实 根20~25份,酸不溜根40~45份,兰香草5~10份,地血香果20~25份,毛黄 连5~10份,茶树根40~45份,仙鹤草15~20份,大血藤10~15份,山枝根15~ 20份,宝盖草5~10份,刺五加10~15份,走游草10~15份,过山风15~20 份和藤碎补10~1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葫芦巴6份,云实根 24份,酸不溜根44份,兰香草8份,地血香果22份,毛黄连7份,茶树根41份, 仙鹤草16份,大血藤12份,山枝根19份,宝盖草8份,刺五加13份,走游草11 份,过山风17份和藤碎补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 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65~75% 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 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微晶 纤维素、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 即得到胶囊内容物,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 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 5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 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 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 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 粉,混合,获得散剂。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 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胶囊剂

    取葫芦巴60g,云实根240g,酸不溜根440g,兰香草80g,地血香果220g, 毛黄连70g,茶树根410g,仙鹤草160g,大血藤120g,山枝根190g,宝盖 草80g,刺五加130g,走游草110g,过山风170g和藤碎补120g;

    按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 倍的醇浓度为7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75%的乙醇,加热回 流1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 筛获得16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4倍的微晶纤维 素、0.4倍的淀粉、0.04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 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实施例2 散剂

    取葫芦巴80g,云实根220g,酸不溜根420g,兰香草70g,地血香果230g, 毛黄连90g,茶树根430g,仙鹤草190g,大血藤100g,山枝根170g,宝盖 草60g,刺五加140g,走游草150g,过山风150g和藤碎补140g;

    按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 倍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 热回流1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 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16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4倍的淀粉, 混合,获得散剂。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30-40g,进行急性毒 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 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胶囊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48g生药/ml,最 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42.4生药/kg),对 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 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 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 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胶囊剂LD50>42.4生药/kg, 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4.8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4g生药/ 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4g生药/kg/日。按体重计: 小鼠(平均体重以35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06 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胶囊剂对小鼠按13.88、22.32和 43.56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 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 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 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 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126例病例均为2012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手术患 者。且术前3日内未使用多沙普伦、可乐定、右旋美托嘧啶、昂丹司琼等能 够预防或治疗寒战的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其中,预防组 65例,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15~65岁。全麻患者37例,局麻患者 28例。肿瘤切除患者21例,骨外伤患者18例,疝气手术患者8例,宫腔镜 手术患者5例,肛瘘手术患者6例,拔牙手术患者5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 2例;对照组61例,男性41例,女性20例,年龄16~63岁。全麻患者34 例,局麻患者27例。肿瘤切除患者19例,骨外伤患者17例,疝气手术患者 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4例,肛瘘手术患者6例,拔牙手术患者6例,包皮 环切手术患者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麻醉方式等方面经统计学分 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预防方法:

    预防组:术前2天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2粒。

    对照组:术后立即按照1mg/kg静脉注射曲马多(稀释至5ml)。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术中或术后患者无畏寒或寒战现象;有效:术中 或术后患者有畏寒,但未出现寒战;无效:术中或术后患者有畏寒和寒战现 象。

    预防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总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预防组 65 44 18 3 62(95.38%) 对照组 61 29 22 10 51(83.61%)

    注:预防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时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时并发症情况比较

    注:麻醉后恢复时并发症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不良反应:麻醉后7日内,预防组未出现明显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对 照组少数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口干和出汗等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 的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出现异常。

    具体病例:吴某,女性,55岁。在我院实施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术前 2天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胶囊剂每次2粒,术中及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畏 寒及寒战现象,术后7天未出现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 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预防 麻醉 寒战 中药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021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