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GAME****980
  • 文档编号:8300398
  • 上传时间:2020-03-30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49.2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082722.6

    申请日:

    20171107

    公开号:

    CN107812077A

    公开日:

    2018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88,A61P1/04,A61K31/7048,A61K31/045,A61K31/194

    主分类号:

    A61K36/8888,A61P1/04,A61K31/7048,A61K31/045,A61K31/194

    申请人:

    黄建文

    发明人:

    黄建文

    地址: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信义路88号

    优先权:

    CN20171108272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立;周玉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西复方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大黄12‑15份、姜半夏12‑15份、炒白术15‑22份、延胡索15‑22份、蒲公英13‑17份、冰片13‑18份、玄参15‑20份、枸橼酸铋钾1‑4份、克拉霉素1‑4份。本发明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由中草药和西药共同组成,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小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大黄12-15份、姜半夏12-15份、炒白术15-22份、延胡索15-22份、蒲公英13-17份、冰片13-18份、玄参15-20份、枸橼酸铋钾1-4份、克拉霉素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大黄14份、姜半夏14份、炒白术18份、延胡索18份、蒲公英15份、冰片15份、玄参18份、枸橼酸铋钾2份、克拉霉素2份。 3.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按权利要求1或2的配比称取大黄、姜半夏、炒白术、延胡索、蒲公英、冰片、玄参,洗净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2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85℃),真空干燥,研磨,得到细粉I;S2:按权利要求1或2的配比称取枸橼酸铋钾和克拉霉素,研磨,得到细粉Ⅱ;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本病十分常见,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我国多数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其病程迁延,症状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包括上腹部饱胀(尤其在餐后),无明显规律性的上腹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患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可伴有贫血。急性发作时常因剧烈的自发性腹痛影响进食和睡眠。目前临床上用于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常常是只针对某些症状施治,顾此失彼,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药物仍存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西复方药物由中草药和西药共同组成,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小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大黄12-15份、姜半夏12-15份、炒白术15-22份、延胡索15-22份、蒲公英13-17份、冰片13-18份、玄参15-20份、枸橼酸铋钾1-4份、克拉霉素1-4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大黄14份、姜半夏14份、炒白术18份、延胡索18份、蒲公英15份、冰片15份、玄参18份、枸橼酸铋钾2份、克拉霉素2份。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按上述配比称取大黄、姜半夏、炒白术、延胡索、蒲公英、冰片、玄参,洗净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2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85℃),真空干燥,研磨,得到细粉I;

    S2:按上述配比称取枸橼酸铋钾和克拉霉素,研磨,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精选大黄、姜半夏、炒白术、延胡索、蒲公英、冰片、玄参与枸橼酸铋钾和克拉霉素进行组合,克服了纯中药成分疗效慢、疗效低、纯西药成分副作用大、容易产生依赖的缺陷。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浅表性胃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大黄12份、姜半夏12份、炒白术15份、延胡索15份、蒲公英13份、冰片13份、玄参15份,洗净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2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85℃),真空干燥,研磨,得到细粉I;

    S2:称取枸橼酸铋钾1份、克拉霉素2份,研磨,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大黄14份、姜半夏14份、炒白术18份、延胡索18份、蒲公英15份、冰片15份、玄参18份,洗净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2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5℃),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85℃),真空干燥,研磨,得到细粉I;

    S2:称取枸橼酸铋钾2份、克拉霉素2份,研磨,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大黄15份、姜半夏15份、炒白术22份、延胡索22份、蒲公英17份、冰片18份、玄参20份,洗净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2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85℃),真空干燥,研磨,得到细粉I;

    S2:称取枸橼酸铋钾4份、克拉霉素4份,研磨,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对比例1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大黄15份、姜半夏15份、炒白术22份、延胡索22份、蒲公英17份、冰片18份、玄参20份,洗净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2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85℃),真空干燥,研磨,得到的细粉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对比例2

    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枸橼酸铋钾4份、克拉霉素4份,研磨,得到的细粉装入胶囊,制成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胶囊剂。

    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30-60岁,平均分为5组,每组20人。

    2、诊断标准

    浅表性胃炎,临床症状为:胃脘疼痛,腹胀纳差,大便不畅,舌赤,苔黄腻,食少纳呆;遇恼怒或紧张(情志因素影响)复发或加重,反酸嗳气,恶心,口粘腻。

    3、治疗方法

    第1组服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中西复方药物,第2组服用实施例2所制备的中西复方药物,第3组服用实施例3所制备的中西复方药物,第4组服用对比例1所制备的中药,第5组服用对比例2所制备的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胶囊剂,2粒/次,3次/日,温开水冲服,半个月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上腹痛疼及饱胀消失,恶心呕吐,上腹部烧灼感等消化不良症状,间歇期延长,观察3个月无复发。

    好转:上腹痛及饱胀明显减轻,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烧灼感明显好转,间歇期延长,观察1个月以上无复发。

    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有效率=(显效人数+好转人数)/各组总人数

    5、治疗结果(见下表)

    表1

    组别 显效人数 好转人数 无效人数 有效率% 实施例1 14 3 3 85 实施例2 15 4 1 95 实施例3 16 4 0 100 对比例1 6 5 9 55 对比例2 5 4 11 45

    从表1可以看出,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后,显效人数、有效率均远高于对比例,说明本发明将中草药和西药复配后,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浅表性 胃炎 中西 复方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3003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