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8299498
  • 上传时间:2020-03-30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78.9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162312.2

    申请日:

    20171121

    公开号:

    CN107714925A

    公开日:

    2018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8,A61K9/00,A61P27/10,A61K35/55

    主分类号:

    A61K36/8968,A61K9/00,A61P27/10,A61K35/55

    申请人:

    袁兆聪

    发明人:

    袁兆聪

    地址:

    2503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4655号

    优先权:

    CN20171116231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桂枝1‑20份,丹参1‑15份,女贞子1‑15份,决明子1‑20份,麝香0.1‑5份,藿香1‑15份,白术1‑10份,麦冬1‑15份,艾叶50‑500份,本发明治疗过程温和,对患者眼睛刺激较小,疗效显著,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能够有效的治疗眼睛问题,能够满足现在中医眼科的治疗手段,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工艺优化,制备快捷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操作非常便捷,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桂枝1-20份,丹参1-15份,女贞子1-15份,决明子1-20份,麝香0.1-5份,藿香1-15份,白术1-10份,麦冬1-15份,艾叶50-5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桂枝15份,丹参5份,女贞子5份,决明子5份,麝香0.3份,藿香10份,白术15份,麦冬10份,艾叶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桂枝的炮制方法为:在春夏季节采摘,采摘之后清洗干净,然后切片,晒干或者晾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为:在每年12月果实变黑而有白粉时打下,除去梗、叶及杂质,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决明子的炮制方法为:将决明子洗净,晾干,按照清炒法将决明子炒至微鼓起、有香气即可,在用时捣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麝香的炮制方法为:将雄麝的脐部腺囊连皮割下,捡净皮毛等杂质,阴干,然后将毛剪短,挖取内中香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藿香的炮制方法为:除去残根和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术的炮制方法为: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艾叶的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10.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按重量份秤取桂枝,丹参,女贞子,决明子,藿香,白术和麦冬,在10-25°下粉碎成400-100目的混合细粉,按重量份称取麝香,并将麝香在0-15°下粉碎成30-150目的麝香细粉;按重量份称取艾叶,首先将艾叶洗净干燥,然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慢火将60-70wt%的艾叶炒成焦黑色,停火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艾叶碳,将艾叶碳在10-20°C下粉碎成30-150目的艾叶炭细粉;(2)按重量份称取药用桃胶细粉1-20份,用热水溶解桃胶细粉得桃胶液,桃胶液的质量分数为10-30%;按重量份称取药用淀粉1-15份,用水充分湿润药用淀粉得淀粉糊,将所述淀粉糊加入到桃胶液中制成透明的糊状胶,静置冷却;(3)将所述混合细粉、麝香细粉和艾叶炭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糊状胶制备成灸剂软材,再将所述灸剂软材制成无烟灸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眼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视,中医病名。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称近觑。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近视其实早在隋朝就有一定的认知和阐述:“中医近视症状”“目不能远视”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明朝将近视进一步具体化,而到清朝时则就是近视一词诞生的朝代;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称之为“能近怯远证”,傅仁宇《审视瑶函》 称“近觑”,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其实追溯到最早期的医术《黄帝内经》,就清楚地阐明了生命的发展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灵枢·天年篇》中,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中医很早就认识到各种动物包括人眼的视觉功能都是为适应环境特别是太阳光逐渐演化而成的。

    现在近视的治疗手段较少,一般为下列手段:1、针灸治疗:按局部取穴(即眼部穴位)为主,全身取穴为辅的取穴原则,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的需要,选出2-3个穴位组,定期轮换使用穴位。(1)体针:常用下列数组穴位:承泣、睛明、四白、肩中俞,头维、球后,睛明、光明、太冲,照海、丝竹空等,每天针刺1组,轮换取穴,10次为1个疗程。(2)耳针:常取穴神门、肝、脾、肾、眼、目1、目2或在耳区寻找痛点,或用王不留行籽等压穴,每天自行按摩3-4次。(3)梅花针:用梅花针轻轻打刺太阳穴;或打刺背部脊椎两侧(华佗夹脊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推拿法:主穴取攒竹下3分,配穴取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睛明,可自我推拿或相互推拿,即以食指指端按住穴位,先主穴,后配穴,对准穴位作小圆圈按摩,共10分钟。通常1个月为1个疗程。3、验光配镜:配镜的原则是选用使病人获得正常视力的最低度数镜片。

    灸剂是中国发明很早的利用“温热刺激”的一种物理疗法,灸剂早在《内经》中己有记载,《灵枢.寿夭刚柔篇》有“生桑炭灸巾以熨寒邪所刺之处”,清《医宗金鉴》有神灯照法,此属烤灸。灸制按形状可分为:艾头、艾柱、艾条三种,均以艾絨为原料所制得的。此外尚有桑枝灸、烟草灸、油捻灸、硫黄灸和火筷灸等,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中药来治疗眼睛问题的情况,并且中药治疗已越来越广泛被人们所认可,传统的中药治疗大多采用滴药水等方式,对眼睛刺激较大,对于眼睛敏感或神经较为紧张的患者,眼药水一般难以滴入患者眼内,较难适用所有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极大的制约了患者眼睛的中药治疗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桂枝1-20份,丹参1-15份,女贞子1-15份,决明子1-20份,麝香0.1-5份,藿香1-15份,白术1-10份,麦冬1-15份,艾叶50-50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桂枝15份,丹参5份,女贞子5份,决明子5份,麝香0.3份,藿香10份,白术15份,麦冬10份,艾叶10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桂枝的炮制方法为:在春夏季节采摘,采摘之后清洗干净,然后切片,晒干或者晾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为:在每年12月果实变黑而有白粉时打下,除去梗、叶及杂质,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决明子的炮制方法为:将决明子洗净,晾干,按照清炒法将决明子炒至微鼓起、有香气即可,在用时捣碎。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麝香的炮制方法为:将雄麝的脐部腺囊连皮割下,捡净皮毛等杂质,阴干,然后将毛剪短,挖取内中香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藿香的炮制方法为:除去残根和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白术的炮制方法为: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艾叶的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重量份秤取桂枝,丹参,女贞子,决明子,藿香,白术和麦冬,在10-25°下粉碎成400-100目的混合细粉,按重量份称取麝香,并将麝香在0-15°下粉碎成30-150目的麝香细粉;按重量份称取艾叶,首先将艾叶洗净干燥,然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慢火将60-70wt%的艾叶炒成焦黑色,停火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艾叶碳,将艾叶碳在10-20°C下粉碎成30-150目的艾叶炭细粉;

    (2)按重量份称取药用桃胶细粉1-20份,用热水溶解桃胶细粉得桃胶液,桃胶液的质量分数为10-30%;按重量份称取药用淀粉1-15份,用水充分湿润药用淀粉得淀粉糊,将所述淀粉糊加入到桃胶液中制成透明的糊状胶,静置冷却;

    (3)将所述混合细粉、麝香细粉和艾叶炭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糊状胶制备成灸剂软材,再将所述灸剂软材制成无烟灸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治疗过程温和,对患者眼睛刺激较小,疗效显著,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能够有效的治疗眼睛问题,能够满足现在中医眼科的治疗手段,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工艺优化,制备快捷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操作非常便捷,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桂枝1-20份,丹参1-15份,女贞子1-15份,决明子1-20份,麝香0.1-5份,藿香1-15份,白术1-10份,麦冬1-15份,艾叶50-500份。

    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桂枝15份,丹参5份,女贞子5份,决明子5份,麝香0.3份,藿香10份,白术15份,麦冬10份,艾叶100份。

    所述桂枝的炮制方法为:在春夏季节采摘,采摘之后清洗干净,然后切片,晒干或者晾干。所述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为:在每年12月果实变黑而有白粉时打下,除去梗、叶及杂质,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所述决明子的炮制方法为:将决明子洗净,晾干,按照清炒法将决明子炒至微鼓起、有香气即可,在用时捣碎。所述麝香的炮制方法为:将雄麝的脐部腺囊连皮割下,捡净皮毛等杂质,阴干,然后将毛剪短,挖取内中香仁。所述藿香的炮制方法为:除去残根和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所述白术的炮制方法为: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即可。所述艾叶的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重量份秤取桂枝,丹参,女贞子,决明子,藿香,白术和麦冬,在10-25°下粉碎成400-100目的混合细粉,按重量份称取麝香,并将其在0-15°下粉碎成30-150目的麝香细粉;按重量份称取艾叶并将其制成艾叶炭,首先将艾叶洗净干燥,然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慢火将60-70wt%的艾叶炒成焦黑色,停火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艾叶碳,将其在10-20°C下粉碎成30-150目的艾叶炭细粉;(2)按重量份称取药用桃胶细粉1-20份,用热水溶解得桃胶液,桃胶液的质量分数为10-30%;按重量份称取药用淀粉1-15份,用水湿润得淀粉糊,淀粉糊中不能有干淀粉;将所述淀粉糊加入到桃胶液中制成透明的糊状胶,静置冷却;(3)将所述混合细粉、麝香细粉和艾叶炭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糊状胶制备成灸剂软材,再将所述灸剂软材制成无烟灸剂。

    本发明治疗过程温和,对患者眼睛刺激较小,疗效显著,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能够有效的治疗眼睛问题,能够满足现在中医眼科的治疗手段,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工艺优化,制备快捷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操作非常便捷,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关 键  词:
    一种 中医 眼科 复方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中医眼科用复方中药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994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