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轮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轮椅.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5246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02 CN 201752467 U *CN201752467U* (21)申请号 201020168938.1 (22)申请日 2010.04.21 A61G 5/08(2006.01) A61G 5/10(2006.01) (73)专利权人 徐宗祥 地址 315012 浙江省宁波市段塘丁家街 56 号宁波市聚星橡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徐宗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代理人 张莉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塑料轮椅 (57) 摘要 一种塑料轮椅, 包括安装在两车架上的。
2、扶手、 靠背杆、 轮子、 带踏板的踏脚杆、 小轮、 刹车件、 折 叠件, 所述车架由上、 下横杆, 左、 右直杆与两半组 成的管接头甲、 乙、 丙、 丁用紧固件连接成, 手轮和 行走轮用手轮上连接杆和行走轮上相对应带通孔 的连接柱连接, 涨塞经通孔与连接杆连接, 刹车件 由带有手柄、 转动柄的齿轮甲与齿轮乙啮合, 安装 在带有滑板的固定板上, 所述折叠件由带两接头 的支撑杆甲、 乙连接成的整体, 所述接头由两半分 别带有凸缘、 嵌槽的接头片构成, 还用两螺母将支 撑杆甲或乙与两接头连成整体。 不需后续加工, 对 环境无污染。 其结构更合理, 外形更美观, 并且拆、 装容易, 适宜批量生产可到异。
3、地安装, 大大减少了 运输和堆放体积, 节约了运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CN 201752467 U1/1 页 2 1. 一种塑料轮椅, 包括安装在两车架 (10) 上的扶手 (2)、 靠背杆 (1)、 轮子、 带踏板 (15)的踏脚杆(8)、 小轮(7)、 刹车件(3)、 折叠件(9)、 座垫(14),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 由上、 下横杆 (10-8、 10-4), 左、 右直杆 (10-2、 10-6) 与两半组成的管接头甲、 乙、 丙、 丁用紧 固件连接成的整体, 。
4、所述轮子由手轮 (6) 和行走轮 (3) 用手轮 (6) 上的连接杆 (6-1) 和行 走轮上相对应带通孔的连接柱 (5-1) 连接, 并用涨塞 (16) 经通孔与连接杆 (6-1) 连接成 整体, 所述刹车件 (3) 由带有手柄 (3-1)、 转动柄 (3-6) 的齿轮甲 (3-3)、 齿轮乙 (3-5) 啮 合, 安装在带有滑板 (3-7) 的固定板 (3-2) 上, 所述折叠件 (9) 由带两接头的支撑杆甲、 乙 (9-1、 9-2)连接成的整体, 所述接头由两半并分别带有凸缘(9-6)、 嵌槽(9-5)的接头片甲、 乙 (9-7、 9-4) 构成, 还用两螺母 (9-3) 将支撑杆甲 。
5、(9-1) 或支撑杆乙 (9-2) 与两接头连成 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 下横杆(10-8、 10-4), 左、 右 直杆 (10-2、 10-6), 支撑杆甲、 乙 (9-1、 9-2)、 扶手 (2)、 靠背杆 (1) 均为金属衬管 (17) 外一 次注塑成的不同形状的杆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塑料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 (10-8) 上有卡块 (10-81), 卡块 (10-81) 的上、 下表面有凸缘 (10-811), 上横杆上还连接定位套 (10-82), 所 述下横杆(10-4)上有嵌槽(10-41), 还分别固定安全。
6、带(11)的一端, 左直杆(10-2)下端注 塑有脚踏 (10-21)。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塑料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头甲 (10-1) 上有弧形凹 槽 (10-13) 和直插孔甲 (10-12), 直插孔 (10-11), 管接头丁 (10-7) 的上表面有弧形凹槽 (10-73) 和直插孔丁 (10-72), 横向插孔丁 (10-71), 所述管接头乙 (10-3) 的两表面有轮轴 (10-31), 所述管接头丙 (10-5) 上有直插孔 (10-52) 和横插孔丙 (10-5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4 所述的塑料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甲上的弧形凹槽 (。
7、10-13) 和管接头丁上的弧形凹槽 (10-73) 内放置有固定杆 (4) 的两端, 所述的固定杆 (4) 上还固定平衡杆 (12) 的一端。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塑料轮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件 (3) 上的齿轮甲 (3-3)、 齿 轮乙 (3-5) 中间通孔内还连接闷盖 (3-4)。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52467 U1/3 页 3 塑料轮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 特别是一种供残疾人和病人使用的塑料轮椅。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轮椅多由金属材料制成, 需要焊接, 而且后续加工量大, 还需进行表面处理电 镀等, 因此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此有。
8、关塑料轮椅的专利也应运而生。 0003 专利号 96241945.1 的 “轮椅” 虽也提供了一种由塑料制成的轮椅, 但其仅在车架 和折叠机构上作了改进。 0004 专利号 200920190048.8“合金塑料轮椅” 虽结构简单, 但需用大型设备才能加工, 因此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塑料轮椅, 重量轻、 外表清爽美观, 制作成本低, 使用安全, 为市场提供了可供使用者挑选使用, 并且实用性强的轮椅。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塑料轮椅, 包括安装在两车架上 的扶手、 靠背杆、 轮子、 带踏板的踏脚杆、 小。
9、轮、 刹车件、 折叠件、 座垫, 所述车架由上、 下横 杆, 左、 右直杆与两半组成的管接头甲、 乙、 丙、 丁用紧固件连接成的整体, 所述轮子由手轮 和行走轮用手轮上的连接杆和行走轮上相对应带通孔的连接柱连接, 并用涨塞经通孔与连 接杆连接成整体, 所述刹车件由带有手柄、 转动柄的齿轮甲、 齿轮乙啮合, 安装在带有滑板 的固定板上, 所述折叠件由带两接头的支撑杆甲、 乙连接成的整体, 所述接头由两半并分别 带有凸缘、 嵌槽的接头片甲、 乙构成, 还用两螺母将支撑杆甲或乙与两接头连成整体。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此轮椅由带有金属衬管的塑料杆制作, 重量轻、 价格。
10、低, 不需后续加工, 对环境无污染。 并且对刹车件、 轮子、 折叠件作了改进, 去掉 了所有的金属焊点, 无紧固件连接, 使其结构更合理, 外形更美观, 折叠件上还安装平衡件 和安全带便于折叠和使用, 另外还在扶车、 靠背杆两端处增加了锁盖防松件, 使其连接更牢 靠, 使用更安全。 此轮椅拆、 装容易, 适宜批量生产而且可到异地安装, 大大减少了运输和堆 放体积, 节约了运费, 此椅牢靠结实, 也能满足体重超标的病人或残疾人使用。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2、 半边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3、 图 2 的分解图。 0011 图 4、 刹车。
11、安装结构示意图 ( 拿掉盖板 )。 0012 图 5、 手轮与行走轮间连接的放大剖视图。 0013 图 6、 折叠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 图 7、 扶手与锁盖、 管接头甲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1752467 U2/3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16 上、 下横杆 10-8、 10-4, 左、 右直杆 10-2、 10-6, 支撑杆甲、 乙 9-1、 9-2、 扶手 2、 靠背 杆 1 均为金属衬管 17 外一次注塑成的不同形状的杆体。 0017 上横杆上还有与刹车件配合的卡块 10-81, 卡块上、 下表面有。
12、凸缘 10-811, 还有与 平衡杆 12 配合的定位套 10-82。 0018 下横杆上有与支撑杆甲或乙一端连接的嵌槽 10-41, 左直杆的下端还注塑有脚踏 10-21, 左、 右直杆的表面上还有与管接头甲、 乙、 丙、 丁配合的凸肩, 管接头甲 10-1、 管接头 乙 10-3、 管接头丙 10-5、 管接头丁 10-7 分别由对称或不对称的两半组成。 0019 先将管接头甲、 乙、 丙、 丁的半边用于装配, 并将其上有横向盲孔的一端分别与上、 下横杆 10-8、 10-4 的一端连接, 踏脚杆 8 上的上、 下挡 8-1、 8-2 分别与管接头丁、 管接头丙 上的横插孔丁 10-71 。
13、和横插孔丙 10-51 连接, 左、 右直杆 10-2、 10-6 分别与半边管接头甲、 乙、 丙、 丁上的直盲孔、 通孔连接, 再分别合上管接头甲、 乙、 丙、 丁的另一半, 用沉头螺钉、 螺 母连接成整体的半车架 10, 如图 2、 图 3 所示。 0020 同上所述, 再将对称的另一半车架 10 装配成。 0021 将带有锁杆 2-1 的扶手 2 的两端分别插入管接头甲、 丁上的直插孔甲 10-12、 直插 孔丁 10-72 中, 靠背杆 1 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半边车架的管接头甲上的直插孔 10-11 内, 为 使扶手 2、 靠背杆 1 不从各直插孔中拔出, 还在扶手、 靠背杆的锁杆 2。
14、-1 处连接带开口和盲 孔的锁盖 13, 锁盖中的开口、 盲孔分别与扶手上的锁杆乙和直插孔甲 10-12 侧面上的凸台 10-121 配合固定连接成一体, 只要转动锁盖 90 度就可锁牢扶手和靠背杆, 如图 7 所示。 0022 手轮6内侧周边有均布的8个连接杆6-1, 连接杆末端有带盲孔、 开口的两辨形, 行 走轮 5 内圈的轮毂上相对连接杆处有均布的 8 个带通孔的连接柱 5-1, 每个连接杆 6-1 插 入连接柱5-1的通孔内, 再用一端带有倒锯齿的涨塞16插入通孔和连接杆的盲孔内使其上 的辨形涨开, 紧贴盲孔壁, 使手轮 6 牢靠固定在行走轮 5 上构成整体的轮子, 如图 1、 图 5。
15、 所 示。 0023 在踏脚杆 8 上安装踏板 15、 小轮 7 上的螺杆穿过管接头丙上的直插孔丙 10-52, 用 螺母旋在螺杆上固定, 如图 1 所示。 0024 支撑杆甲、 乙分别利用其中心位置上的轴头 9-12、 限位筋甲 9-11 和轴孔 9-22、 限 位筋乙 9-21 铰接成整体。 0025 将已装配好的折叠件 9 上的两支撑杆甲 9-1、 支撑杆乙 9-2 两端的两半接头片甲、 乙 9-4、 9-7, 分别抱持在两下横杆 10-4 和两固定杆 4 上, 利用两半接头片甲、 乙上的凸缘 9-6 和槽钩 9-5 扣合成整体, 为牢靠还用螺母 9-3 旋在两半接头片甲、 乙 9-4、。
16、 9-7 上的螺纹 处固定, 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由两半接头片构成的接头连接成一体, 如图 6 所示。 0026 将刹车件3用固定板3-2上的抱攀和滑块3-7夹持固定在上横杆的卡块10-81上, 并凸块 10-811 与抱攀配合, 利用其上的燕尾槽、 滑槽、 凸块、 凹槽相互扣合成整体, 为不使 灰尘进入内部, 还加盖板扣合在固定板 3-2 上, 如图 4 所示 ( 盖板未画 )。 0027 为便于折叠和使用安全, 在两下横杆的前后位置上还分别固定有两安全带 11 的 一端, 固定杆 4 上还套接有平衡杆 12, 并穿过上横杆上的定位套 10-82。 说 明 书 CN 201752467 U3。
17、/3 页 5 0028 两固定杆4的两端分别置放在管接头甲、 丁上的弧形凹槽10-13、 10-73内, 两固定 杆 4 上放置座垫 14, 最后将两手轮 6、 行走轮 5 固定在两半车架 10 的管接头乙两表面的轮 轴 10-31 上, 就可使用。 0029 若要刹车, 只需用手转动刹车柄 3-1, 带动安装在固定板 3-2 的固定柱上的齿轮甲 3-3 与相啮合的齿轮乙 3-5 转动, 使齿轮乙 3-5 上的转动柄 3-6 抵贴行走轮 5, 利用转动柄 3-6 的摩擦力使轮椅刹车, 为使齿轮甲、 乙不从固定板的固定柱上脱落, 还在齿轮甲、 乙中间 的通孔内紧塞有闷盖 3-4, 并伸进连接齿轮。
18、甲、 乙的固定柱上的通孔内涨紧。 0030 若要折叠轮椅, 这时只要用手拿起座垫 14 的两侧, 使其上的固定杆 4 离开管接头 甲、 丁上的凹槽 10-13、 10-73, 使两固定杆 4 向中间方向移动, 两支撑杆 9-1、 9-2 沿中间的 结合点转动, 并向上移动, 由两支撑杆的下端的两半接头片构成的接头带动两边的下横杆 10-4 向中间移动, 使两边的两半车架 10 靠拢、 收拢。 说 明 书 CN 201752467 U1/6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52467 U2/6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52467 U3/6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52467 U4/6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52467 U5/6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52467 U6/6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