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控温转运装置.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8290790
  • 上传时间:2020-03-2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34.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169590.X

    申请日:

    20170223

    公开号:

    CN207286239U

    公开日:

    2018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1/01,A61B5/01,A61F7/08

    主分类号:

    A61G1/01,A61B5/01,A61F7/08

    申请人:

    徐彭杰

    发明人:

    徐彭杰,徐朝霞,徐贵森,杨晓鲲

    地址:

    620800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凤鸣镇西街105号

    优先权:

    CN201720169590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任远高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转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转运装置无法对患者的体温进行调节的问题。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包括套体和两个保暖被;套体为方形且套体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提拉环,套体内设有加热装置;两个保暖被分别设置在套体的相对两侧,两个保暖被之间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两个保暖被上均设有作业窗。患者被放置在套体上,通过四个提拉环可以抬起患者;通过两个保暖被连接在一起可以包裹住患者,保证患者的体温;设置加热装置可以给患者进行供暖,调节患者的体温;设置作业窗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提供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隐私,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套体(1)和两个保暖被(2);套体(1)为方形且套体(1)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提拉环(3),套体(1)内设有加热装置;两个保暖被(2)分别设置在套体(1)的相对两侧,两个保暖被(2)之间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两个保暖被(2)上均设有作业窗(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套体(1)一条边上设有开口,所述加热装置为控温发热垫(4),控温发热垫(4)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在套体(1)上层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控温发热垫(4)通过魔术贴连接在套体(1)上层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套体(1)长度为170cm~200cm,套体(1)宽度为50cm~70cm;保暖被(2)长度为155cm~165cm,保暖被(2)宽度为45cm~55cm;作业窗(21)长度为35cm~45cm,作业窗(21)宽度为25cm~3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控温发热垫(4)通过导线连有电源插头(5),电源插头(5)与控温发热垫(4)之间设有温度调节开关(6);控温发热垫(4)上通过导线连有置入式体温探头(7),置入式体温探头(7)与控温发热垫(4)之间设有温度显示屏(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控温发热垫(4)上覆盖有热缓冲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套体(1)内插接有插板(9),插板(9)位于加热装置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插板(9)为刚性纤维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两个保暖被(2)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人运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车祸、锐器盒高空坠落等原因造成的急性创伤,会给患者带来急性失血、失液和低体温等症状,继而进入“创伤死亡三角”。由上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对患者体温的保护特别重要,临床常用的患者转运装置主要是运转床、便携式转运担架等,但是现有的这些转运装置无法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控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转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转运装置无法对患者的体温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包括套体和两个保暖被;套体为方形且套体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提拉环,套体内设有加热装置;两个保暖被分别设置在套体的相对两侧,两个保暖被之间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两个保暖被上均设有作业窗。

    进一步,套体一条边上设有开口,所述加热装置为控温发热垫,控温发热垫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在套体上层的下表面。控温发热垫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在套体上,可以方便拆装和更换。

    进一步,控温发热垫通过魔术贴连接在套体上层的下表面。

    进一步,套体长度为170cm~200cm,套体宽度为50cm~70cm;保暖被长度为155cm~165cm,保暖被宽度为45cm~55cm;作业窗长度为35cm~45cm,作业窗宽度为25cm~35cm。套体的长度大于保暖被的长度,可以防止提拉环阻碍保暖被,而且可以方便患者漏出头部。

    进一步,控温发热垫通过导线连有电源插头,电源插头与控温发热垫之间设有温度调节开关。电源插头用于插接在车载电源上;通过温度调节开关便于根据体温患者的体温调节控温发热垫的温度。控温发热垫上通过导线连有置入式体温探头,置入式体温探头与控温发热垫之间设有温度显示屏。置入式体温探头可以置入患者外耳道或鼻腔检测患者的体温;温度显示屏用于显示患者的体温,方便调节控温发热垫产生的热量。

    进一步,控温发热垫上覆盖有热缓冲层。采用热缓冲层可以使控温发热垫产生的热量均匀的供给患者,防止因控温发热垫局部温度过高烫伤患者,保证了患者用热安全。

    进一步,套体内插接有插板,插板位于加热装置下方。当转运的患者有骨折或脊髓损伤,需要固定体位时,可将插板插入套体并置于控温发热垫下层,使套体具有硬性支撑作用。

    进一步,插板为刚性纤维板。采用刚性纤维板重量轻,携带方便,可常规置于救护车内,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性使用。

    进一步,两个保暖被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套体采用高韧性防水绝缘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患者被放置在套体上,通过四个提拉环可以抬起患者;通过两个保暖被连接在一起可以包裹住患者,保证患者的体温;设置加热装置可以给患者进行供暖,调节患者的体温;设置作业窗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提供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隐私,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侧面剖开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温发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控温转运装置,包括套体1和两个保暖被2;套体1为方形且套体1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提拉环3,套体1内设有加热装置;两个保暖被2分别设置在套体1的相对两侧,两个保暖被2之间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两个保暖被2上均设有作业窗21;两个保暖被2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也可以用子母扣或拉链连接。套体1采用高韧性防水绝缘布制成。

    加热装置为控温发热垫4,控温发热垫4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在套体1上层的下表面。控温发热垫4通过魔术贴、子母扣等可拆方式连接在套体1上层的下表面。控温发热垫4上覆盖有热缓冲层。套体1长度为170cm~200cm,优选180cm,套体1宽度为50cm~70cm,优选60cm;保暖被2长度为155cm~165cm,优选160cm,保暖被2宽度为45cm~55cm,优选50cm;作业窗21长度为35cm~45cm,优选40cm,作业窗21宽度为25cm~35cm,优选30cm。

    参阅图3,控温发热垫4通过导线连有电源插头5,电源插头5与控温发热垫4之间设有温度调节开关6;控温发热垫4上通过导线连有置入式体温探头7,置入式体温探头7与控温发热垫4之间设有温度显示屏8,控温发热垫4用于给体温探头7和温度显示屏8供电。套体1内插接有插板9,插板9位于加热装置下方;插板9为刚性纤维板。

    参阅图2,套体1一条边上设有开口,可以方便控温发热垫4和插板9进出套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关 键  词:
    一种 转运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控温转运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907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