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8275659
  • 上传时间:2020-03-08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62.6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75693.6

    申请日:

    20060418

    公开号:

    CN1861155A

    公开日:

    20061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8,A61P29/00,A61P19/02,A61K35/64,A61K35/58,A61K35/56

    主分类号:

    A61K36/888,A61P29/00,A61P19/02,A61K35/64,A61K35/58,A61K35/56

    申请人:

    钟龙

    发明人:

    钟龙

    地址:

    100045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三里5号楼2门202号

    优先权:

    CN20061007569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天真;吴忠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制备步骤如下:原料药为:蜈蚣、全蝎、白花蛇、乌梢蛇、地龙、穿山甲、土鳖虫、豨莶草、寻骨风1、天麻、威灵仙、海风藤、人参、黄芪、鸡血藤、海桐皮、五加皮、桑寄生、络石藤、臭梧桐、防己、路路通、两面针、宽筋藤、透骨草、穿山龙、追风藤、千年健、冬虫夏草;将动物药及植物药分别粉碎;先煎煮动药粉,再放入高压容器中;再加入植物药粉,高温再煎煮。本发明采用抗病毒,抗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祛风胜湿、舒筋止痛通络消痹等三法合一的疗法治疗风湿病。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风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通络消痹的作用,能在短期内达到治愈风湿病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蜈  蚣1.5-6g、全  蝎5-10g、 白花蛇5-10g、 乌梢蛇5-10g、 地  龙5-15g、穿山甲8-15g、 土鳖虫8-13g、 豨莶草10-20g、寻骨风10-15g、天  麻8-18g、威灵仙10-15g、海风藤10-15g、人  参6-15g、 黄  芪15-35g、鸡血藤10-35g、海桐皮10-15g、五加皮10-20g、桑寄生10-18g、络石藤10-13g、臭梧桐10-13g、防  己10-17g、路路通10-15g、两面针10-18g、宽筋藤10-15g、透骨草10-15g、穿山龙10-15g、追风藤10-15g、千年健10-18g、冬虫夏草5-12g;2)将所需的上述原料药中的动物类原料药—蜈蚣、全蝎、白花蛇、乌梢蛇、地龙、穿山甲、土鳖虫及植物类原料药—豨莶草、寻骨风、、天麻、威灵仙、海风藤、人参、黄芪、鸡血藤、海桐皮、五加皮、桑寄生、络石藤、臭梧桐、防己、路路通、两面针、宽筋藤、透骨草、穿山龙、追风藤、千年健分别用粉碎机粉;3)将上述已粉碎的动物类原料药煎煮30分钟,再放入高压容器中;4)将上述已粉碎的植物类原料药放入上述高压容器中,加热至120℃,再煎煮15分钟,过滤,得到汤剂—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原料药及其其优选重量配比为:蜈  蚣3-6g、  全  蝎5-7g、  白花蛇8-10g、 乌梢蛇7-10g、 地  龙10-15g、穿山甲10-15g、土鳖虫10-13g、豨莶草10-15g、寻骨风12-15g、天  麻12-18g、威灵仙10-13g、海风藤12-15g、人  参8-15g、 黄  芪20-35g、鸡血藤15-35g、海桐皮10-13g、五加皮15-20g、桑寄生15-18g、络石藤12-13g、臭梧桐12-13g、防  己13-17g、路路通10-13g、两面针15-18g、宽筋藤13-15g、透骨草10-13g、穿山龙13-15g、追风藤10-13g、千年健10-15g、冬虫夏草8-12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蜈蚣6g、全蝎10g、白花蛇10g、乌梢蛇10g、地龙15g、穿山甲15g、土鳖虫13g、豨莶草20g、寻骨风15g、天麻18g、威灵仙15g、海风藤15g、人参15g、黄芪35g、鸡血藤35g、海桐皮15g、五加皮20g、桑寄生18g、络石藤13g、臭梧桐13g、防己17g、路路通15g、两面针18g、宽筋藤15g、透骨草15g、穿山龙15g、追风藤15g、千年健18g、冬虫夏草12g。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按药剂学常用方法制成常见剂型:冲剂、片剂、口服液、蜜丸、水丸、胶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还涉及用该方法制备的中药。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是一种涉及肌肉、肌腱、滑膜、滑囊、筋膜、韧带、骨、关节等系统,以 疼痛和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引起关节变形、致残、内脏损伤、功能障碍、甚至 导致死亡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现代医学目前将该病分为10大类,其病种达100余种之多。 迄今为止,大部分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阐明,不少病种的病程冗长,病情迁 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治疗十分棘手,严重威胁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 危及生命。目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常用疗法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疗法,但普 遍疗效较差,西医治疗所用的非甾类的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具有一定作用, 但多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副作用,有的甚至可以使人形成溃疡或骨髓抑制,普通中医中药治疗, 由于用药不够系统以及单纯的中草药大多数是水溶性的,它们不易被肌体组织吸收,难以到 达病灶核心及细胞里面去,因此效果不明显。而风湿病形成的病因是复杂的,既可以是感染 因素、细菌、病毒的入侵,也可以是免疫遗传因素或其他因素导致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所 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协同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中药。。 采用本发明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既能直接杀死细菌、抗病毒、 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又能祛风胜湿、舒筋通络镇痛,可有效治疗风湿病,克服了目前治 疗风湿、类风湿病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

    蜈  蚣1.5-6g、全  蝎5-10g、 白花蛇5-10g、 乌梢蛇5-10g、 地  龙5-15g、

    穿山甲8-15g、 土鳖虫8-13g、 豨莶草10-20g、寻骨风10-15g、天  麻8-18g、

    威灵仙10-15g、海风藤10-15g、人  参6-15g、 黄  芪15-35g、鸡血藤10-35g、

    海桐皮10-15g、五加皮10-20g、桑寄生10-18g、络石藤10-13g、臭梧桐10-13g、

    防  己10-17g、路路通10-15g、两面针10-18g、宽筋藤10-15g、透骨草10-15g、

    穿山龙10-15g、追风藤10-15g、千年健10-18g、冬虫夏草5-12g;

    原料药及其优选重量配比为:

    蜈  蚣3-6g、  全  蝎5-7g、  白花蛇8-10g、 乌梢蛇7-10g、 地  龙10-15g、

    穿山甲10-15g、土鳖虫10-13g、豨莶草10-15g、寻骨风12-15g、天  麻12-18g、

    威灵仙10-13g、海风藤12-15g、人  参8-15g、 黄  芪20-35g、鸡血藤15-35g、

    海桐皮10-13g、五加皮15-20g、桑寄生15-18g、络石藤12-13g、臭梧桐12-13g、

    防  己13-17g、路路通10-13g、两面针15-18g、宽筋藤13-15g、透骨草10-13g、

    穿山龙13-15g、追风藤10-13g、千年健10-15g、冬虫夏草8-12g;

    2.将所需的上述原料药中的动物类原料药—蜈蚣、全蝎、白花蛇、乌梢蛇、地龙、 穿山甲、土鳖虫及植物类原料药—豨莶草、寻骨风、天麻、威灵仙、海风藤、人参、 黄芪、鸡血藤、海桐皮、五加皮、桑寄生、络石藤、臭梧桐、防己、路路通、两面针、 宽筋藤、透骨草、穿山龙、追风藤、冬虫夏草、千年健分别用粉碎机粉碎;

    3.将上述已粉碎的动物类原料药煎煮30分钟,再放入高压容器中;

    4.将上述已粉碎的植物类原料药放入上述高压容器中,加热至120℃,再煎煮15 分钟,过滤,得到汤剂—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

    本发明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服用方法:每天一付,一天两次;15-20天为一个 疗程。

    按本发明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制备中药,还可按药剂学常用方法制成常 见剂型,如冲剂、片剂、口服液、蜜丸、水丸、胶囊等。

    本发明筛选具有解毒、排毒、祛风胜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通络消痹、祛风湿、 类风湿功效强的药物,以动物药为主药,辅以其它中草药作为制药原料。由于动物药 都带有动物的油脂成分,即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又与人体细胞具有相通 性,因此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病灶的细胞内杀灭清除病毒及炎性产物,协同其它药物调节 人体免疫功能,使神经、肌肉、经络、骨骼、关节、滑膜得到保护,在短时间内治愈 风湿病。风湿病患者多数服药当天见效,既感觉身体轻松舒适,或酸痛缓解,精神好转,气 血畅顺,体力增强,连续服用1-2周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熄风止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有治痉挛抽搐,顽 固性头痛,抽掣疼痛,风湿痹痛等症,具有良好的通络止痛功效。

    全蝎:性味辛,甘,平,有毒,熄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甘辛有毒,长于熄风止 痉,通络止痛,治惊痫抽搐,破伤风、中风口眼涡斜等症,为祛风止痉止痛的要药。

    白花蛇:性味,甘,咸,温,有毒,具有祛风、活络、定惊功能,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 挛,口眼歪斜,风湿痹痛麻木,中风后半身不遂作用。

    乌梢蛇:性味甘,平,无毒,能祛风活络定惊,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四肢麻木, 中风后半身不遂。

    地龙:性味咸,清热止痉,活络痛痹,咸寒性善走窜,通络止痛,并能清热熄风定惊, 平喘利水。具有治疗各种温热病,高热烦躁抽搐,肢体屈伸不利,半身不遂及热结尿闭,喘 息等。

    穿山甲:性味,咸,微寒,功效能活血通络下乳,消肿排脓。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善, 能通经络而达病灶,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疤痕痞块,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或僵直等症。

    土鳖虫:性味咸,寒,有小毒,能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有活络痛痹,疗伤止痛之功。

    豨莶草:性味,苦寒,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症、骨节疼痛、 四肢麻木、脚弱无力及中风手足不遂效果。

    寻骨风:性味,辛,苦,平,具有祛风,通络,止痛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四肢麻木、 筋脉拘挛和跌打损伤疼痛作用。

    天麻:性味,甘平,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功能。有治疗肝风动内、惊痫抽搐、祛风湿、 止痹痛、肝阳上亢的头晕头痛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作用。

    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功能。有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作用。

    海风藤:性味,辛,苦,微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 脉拘挛、腰膝疼痛及跌打损伤疼痛作用。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功能。有 治气虚,血亏,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津伤口渴的作用。

    黄芪:性味甘,微温,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具有治疗肺脾气虚, 中气下陷,气虚血滞导致肢体麻木,关节痹痛,半身不遂,气虚津亏的消渴等症。

    鸡血藤:性味苦,微甘,温,具有行血补血,舒血活络,既能利血,又能活血功能。具 有治疗关节疼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作用。

    海桐皮:性味,辛,苦,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的四肢拘挛、 腰膝疼痛作用。

    五加皮:性味,辛,苦,温,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腰膝软弱、行走无力、小儿行走迟作用。

    桑寄生:性味,苦,平,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治疗风湿痹痛、腰膝疼痛、安 胎功能。能祛风湿、舒筋络,治疗风湿痹痛,而尤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络石藤:性味,苦,微寒,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作用。

    臭梧桐:性味,苦,辛,甘、凉,具有祛风湿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 不遂功效。

    防己:性味,苦,辛,寒,具有祛风湿、止痛、利水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功能。

    路路通:性味,苦,平,微涩,通一二经,具有祛风通络,利水除湿功能。有清热,除 湿、通络止痛之功。

    两面针:性味,苦,辛,微温,有小毒,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能。有治疗风 湿性关节炎、肌肉痛、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麻木疼痛、跌打损伤、半身不遂、四肢 拘挛功效。

    宽筋藤:性味微苦,凉,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利水退肿功能。有治疗风湿性关节 炎、抽筋、筋络不舒、风湿痹痛功效。

    透骨草: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肿通经、软坚功能。 有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

    穿山龙:性味,苦,微寒,具有祛风湿、活血通络功能。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大骨病、肌肉疼痛、麻木屈伸不利效果。

    追风藤:性味,苦,辛,甘,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膝、解毒功能。有治疗风 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疼痛、四肢拘挛、腰膝痉挛功效。

    千年健:性味,苦,辛,温,具有祛风湿、健筋骨功能,有治疗风湿痹痛、腰膝疼痛, 下肢拘挛麻木功效。

    冬虫夏草:性味、甘温,既可益肾补阳又可补益肺阴,止血化痰。治疗阳痿遗精,腰膝 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以及病后体虚或自汗畏寒等等。

    本发明采用抗病毒,抗菌疗法,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疗法,祛风胜湿、舒筋止痛通 络消痹疗法等三法合一的疗法治疗风湿、类风湿病。选用动物药为主药,这些药大多 数都具有较强的毒性,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风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通络消痹 的作用,而且能穿透细胞膜直接把细胞膜内的病毒及炎性产物杀灭并清除体外,能在 短期内达到治愈风湿病的目的,经临床实验统计,使用本发明中药治疗风湿类风湿病, 治愈率为96%,总有效率可达100%。

    本发明所需原料、设备均有市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其中第一步,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 比为:蜈蚣1.5g、全蝎5g白花蛇5g、乌梢蛇5g、地龙5g、穿山甲8g、土鳖虫8g、豨莶 草10g、寻骨风10g、天麻8g、威灵仙10g、海风藤10g、人参6g、黄芪15g、鸡血藤10g、 海桐皮10g、五加皮10g、桑寄生10g、络石藤10g、臭梧桐10g、防己10g、路路通10g、两 面针10g、宽筋藤10g、透骨草10g、穿山龙10g、追风藤10g、千年健10g、冬虫夏草5g。

    实施例2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其中第一步,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 比为:蜈蚣3g、全蝎7g、白花蛇8g、乌梢蛇7g、地龙10g、穿山甲10g、土鳖虫10g、 豨莶草15g、寻骨风12g、天麻12g、威灵仙13g、海风藤12g、人参8g、黄芪20g、鸡血 藤15g、海桐皮13g、五加皮15g、桑寄生15g、络石藤12g、臭梧桐12g、防己13g、路路 通13g、两面针15g、宽筋藤13g、透骨草13g、穿山龙13g、追风藤13g、千年健15g、冬 虫夏草8g。

    实施例3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其中第一步,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 比为:蜈蚣6g、全蝎10g、白花蛇10g、乌梢蛇10g、地龙15g、穿山甲15g、土鳖虫13g、 豨莶草20g、寻骨风15g、天麻18g、威灵仙15g、海风藤15g、人参15g、黄芪35g、鸡 血藤35g、海桐皮15g、五加皮20g、桑寄生18g、络石藤13g、臭梧桐13g、防己17g、路路 通15g、两面针18g、宽筋藤15g、透骨草15g、穿山龙15g、追风藤15g、千年健18g、冬虫 夏草12g。

    临床观察总结

    一.风湿、类风湿病的诊断标准:肌体常出现有红、肿、热、痛或肌肉关节肿胀、萎缩、 酸痛、疲乏、僵硬、屈伸不利、活动受限或强直不能弯曲等。

    二.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服用方法:每天一付,一天两次;15-20天为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肌体红、肿、热、痛或肌肉关节肿胀、萎缩、酸痛、疲乏、僵硬、屈伸不 利、活动受限或强直不能弯曲等临床症状消失。

    2.有效:肌体红、肿、热、痛或肌肉关节肿胀、萎缩、酸痛、疲乏、僵硬、屈伸不 利、活动受限或强直不能弯曲等临床症状减轻,明显好转。

    四.治疗效果:临床观察共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治愈48例,达96%;有效 2例,达4%,总有效率达100%。

    典型病例

    1.李明、男、38岁;得风湿有四、五年了,出现肌肉萎缩、麻痹、关节肿胀、酸痛, 到处求医问药都没有好转,后来服用本发明治风湿病的中药2周,肿胀、酸痛的感觉漫漫就 消失了,继续服了一个疗程--15天后病痊愈。

    2.肖丽兰、女、54岁;得类风湿病都有好多年了,四肢关节肿大,手脚都变形了, 只能钩着,不能伸直,经常疼痛难忍,当时医生说这是类风湿病,治不好。又到很多医院治 疗,用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后来吃了本发明治风湿病的中药,当天就感觉身上舒服了很 多,服了一个疗程(20天)后就再也没有发痛,手指也可以活动伸直。

    3.张树英、女、得了风湿,肌体出现了红、肿、肌肉关节肿胀僵硬、屈伸不利、活动受 限,不断服用中药、西药又打针、又按摸都没有多大效果,后来服了本发明治风湿病的中药, 一个疗程(20天)后,关节能活动了,身上的红肿也浅了,再服用一个疗程后,能够自由活动 了,关节也恢复了正常。

    关 键  词:
    风湿 类风湿 中药 制备 方法 及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756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