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黄花杜鹃滴丸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滴丸剂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花杜鹃胶丸收载于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部分内科肺系(二)分册,具有镇咳 祛痰、平喘的作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是临床和家庭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常用 制剂。本品富含r-芹子烯,牦牛儿酮、苄基丙酮、杜鹃烯、杜鹃次烯等十多种活性成分,药 理筛选证实本品所含苄基丙酮和r-芹子烯等成份能有效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对抗组织胺 及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还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水肿。 同时,本品对呼吸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对气管炎的治疗。
因制备胶丸的囊体材料多使用明胶,由于明胶的特性及制备技术等原因,通常胶丸在存 储过程中,容易发生胶囊外皮老化,从而会在人体内产生一定的不溶物,这种不溶物残留在 人体内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国际、国内都有不少医药工作者在不断深入 研究,以谋求对这种现象的改进。滴丸作为一种新的医药剂型备受欢迎,滴丸剂是由固体分 散法制成的,其具有溶解迅速,快速释放,快速显效,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避免了 胶丸上述缺点。目前尚无黄花杜鹃滴丸制剂,也没有黄花杜鹃滴丸制剂的相关报道。由于黄 花杜鹃滴丸剂药效成分为易挥发性成分,制备滴丸时滴丸的圆整率、溶散时限及硬度指标不 易达到制剂要求,并且制剂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有效成分的挥发而使其含量大幅降低,成为 杜香油滴丸制剂的一大难题。通过大量的制剂配方筛选试验,并且通过将滴丸进行包衣处理, 最终解决了上述难点,确定了杜香油滴丸配方和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合格的黄花杜鹃滴丸 剂。经试验表明,黄花杜鹃滴丸剂的溶散时限较原胶丸剂明显缩短;临床疗效与原胶丸剂相 比有显著性差异,疗效显著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黄花杜鹃滴丸制剂。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滴丸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是由含有烈香杜鹃提取得到的挥发油的药效成分、适宜制成滴 丸的基质和包衣剂组成。
本发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的药效成分除含由烈香杜鹃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外,另可含有满 山白油、牡荆油、艾叶油、北豆根总碱、薄荷脑、薄荷油、香叶醇、野牡丹浸膏、甘草流浸 膏、甘草浸膏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适宜制成本发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的基质选自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10000、 20000)、吐温-80、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 二烷基硫酸钠、倍他环糊精、甘油等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的包衣剂为市售的包衣预混剂,选自市售的爱勒易胃溶型包衣 预混剂、卡乐康胃溶型包衣预混剂等。
本发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的药效成分、基质和包衣剂的重量配比为1∶1∶0~1∶9∶2。
本发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的药效成分、基质和包衣剂优选的重量配比为1∶2∶0.4~1∶5∶1; 其中优选的药效成分为烈香杜鹃提取所得到的挥发油,优选的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聚 乙二醇(6000)、吐温-80、硬脂酸钠,优选的包衣剂为市售的爱勒易胃溶型包衣预混剂。
本发明的黄花杜鹃滴丸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中,440g烈香杜鹃药材采用水蒸气 蒸馏法可提取得到1g烈香杜鹃挥发油):
准确称取烈香杜鹃,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重蒸馏至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95(20 ℃),备用;按照配方所给出的比例,准确称取各药效成分和基质,将基质置于加热容器内 边搅拌边加热至熔融,药效成分另可制成适宜的溶液,再分次逐步加入药效成分或药效成分 溶液并搅拌,直至得到含有药效成分和基质的熔融液、混悬液或乳浊液,备用;
采用自制的或通用的滴丸机,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 并保持在50℃~11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保持在-5℃~40℃,滴管口内径为1.0~4.0毫 米;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步骤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 含有药效成分和基质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由滴丸机 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沥尽表面冷凝剂,干燥,或另包衣,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按照药效成分与基质的重量配比1∶7,称取烈香杜鹃11000g(其中,440g烈香杜鹃药 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提取得到1g烈香杜鹃挥发油),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重蒸馏至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95(20℃);
(b)分别称取薄荷油21g、北豆根总碱4g、聚乙二醇(4000)350g,置于加热容器内,边 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效成分和基质的熔融液、混悬液或乳浊液;
(c)采用自制的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5~ 90)℃,并使冷凝剂的温度梯度为(30~20)℃→(5~-5)℃;
(d)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剂的温度已经分别稳定处于第三步所要求状态时,将已经熔融的物 料通过滴丸机的滴头(滴管口内径为1.0~4.0毫米),以适当的速度滴入液体石蜡中;
(e)由滴丸机的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沥尽表面的冷凝剂,干燥。
实施例2
(a)按照药效成分与基质的重量配比1∶5,称取烈香杜鹃11000g(其中,440g烈香杜鹃药 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提取得到1g烈香杜鹃挥发油),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重蒸馏至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95(20℃);
(b)分别称取艾叶油25g、聚乙二醇(4000)220g及聚乙二醇(20000)21g,硬脂酸钠9g, 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效成分和基质的熔融液、混悬液或 乳浊液;
(c)采用自制的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5~ 90)℃,并使冷凝剂的温度梯度为(30~20)℃→(5~-5)℃;
(d)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剂的温度已经分别稳定处于第三步所要求状态时,将已经熔融的 物料通过滴丸机的滴头(滴管口内径为1.0~4.0毫米),以适当的速度滴入液体石蜡 中;
(e)由滴丸机的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沥尽表面的冷凝剂,干燥;
(f)将滴丸以45g爱勒易胃溶型包衣预混剂包衣,即得。
实施例3
(a)按照药效成分与基质的重量配比1∶3,称取烈香杜鹃22000g(其中,440g烈香杜鹃药 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提取得到1g烈香杜鹃挥发油),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重蒸馏至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95(20℃);
(b)分别称取吐温-80为1.0g,聚乙二醇(6000)60g,聚乙二醇(4000)90g,置于加热 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效成分和基质的熔融液、混悬液或乳浊液;
(c)采用自制的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5~ 90)℃,并使冷凝剂的温度梯度为(30~20)℃→(5~-5)℃;
(d)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剂的温度已经分别稳定处于第三步所要求状态时,将已经熔融的 物料通过滴丸机的滴头(滴管口内径为1.0~4.0毫米),以适当的速度滴入液体石蜡 中;
(e)由滴丸机的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沥尽表面的冷凝剂,干燥;
(f)将滴丸以30g爱勒易胃溶型包衣预混剂包衣,即得。
临床试验例1
为确切评价本发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用本实施例3方法制成的黄花杜鹃滴丸 进行临床试验,分别总结慢性支气管炎190例、阻塞性肺气肿115例、支气管哮喘病感染45 例、肺气病20例,显效病例达301例(显效率达81.35%),收到显著的疗效。现将临床疗 效结果总结如下: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显效率(%) 总有效率(%) 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病感 肺气病 合计 190 115 45 20 370 160 91 35 15 301 25 21 9 3 58 5 3 1 2 11 81.35 97.03
所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综合以上临床试验例,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方面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