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椅.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76534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7 CN 1765345 B *CN1765345B* (21)申请号 200510118530.7 (22)申请日 2005.10.27 2004-311720 2004.10.27 JP A61G 5/00(2006.01) A61G 5/10(2006.01) B60R 22/18(2006.01) (73)专利权人 高田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昼田辉彦 坂野高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樊卫民 郭国清 US 6179329 B1,。
2、2001.01.30, 说明书第 4 栏 第 50 行至第 6 栏第 64 行、 附图 1, 2. US 5028065 A,1991.07.02, 说明书摘要、 说 明书第 2 栏第 51 行至第 53 行、 附图 1. CN 2460083 Y,2001.11.21, 全文 . WO 02/091979 A1,2002.11.21, 说明书第 10 页第 3 段至第 17 页第 1 段、 附图 1 4. CN 1489984 A,2004.04.21,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轮椅 (57) 摘要 提供一种轮椅, 即使搭载在汽车上时发生碰 撞也可以可靠约束乘坐者的身体, 从而确保安全。
3、。 所述轮椅具有座椅主体 (2), 并分别具有多条可 以约束所述乘坐者身体的安全带(711)以及多 个具有锁定机构的安全带卷收器(1216), 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向所述安全带(711)施加卷绕方 向的张力, 当向所述安全带 (7 11) 施加的张力 在规定值以上时, 锁定所述安全带在拉出方向上 的动作。另外, 所述轮椅具有单壳体结构, 一体形 成 : 座面部 (17)、 背面部 (18)、 头枕部 (19) 以及 主车轮轴支撑部 (21) 的安装部。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陈颖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
4、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6 页 CN 1765345 B1/1 页 2 1. 一种轮椅, 其特征在于, 具有 : 乘坐者乘坐的座椅 ; 可以约束所述乘坐者身体的 5 条安全带 ; 和 向所述安全带施加卷绕方向的张力的 5 个安全带卷收器, 所有的安全带分别经由安全带卷收器连接到座椅主体上, 在将各安全带拉出并将各舌 片安装到共用带扣中时, 安全带以共用带扣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 所述座椅具有单壳体结构, 至少一体形成 : 所述座椅中的所述乘坐者乘坐的座面部、 承受所述乘坐者上半身的背面部、 位于所述背面部上端而承受所述乘坐者头部的头枕部、 从座面部的两侧向前斜下方延伸的侧壁部、 以及在各侧。
5、壁部的后侧且位于上方两侧的扶手 部, 在所述侧壁部后方的外侧壁面上固定有附件, 在各附件上形成有前方开放的切口, 通 过所述切口能够将轮椅整体固定在汽车后备箱上, 直接一体形成用于承受所述乘坐者的肘部的所述扶手部和用于覆盖住车轮上方的挡 泥板, 所述轮椅还包括搁脚板, 所述搁脚板由轴支承在所述座椅主体的各侧壁部的内侧且能 够上下转动的一对平板构成, 所述一对平板由止动器以彼此水平相向的方式固定, 并能够 分别从水平方向朝上方自由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所述座椅背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具。
6、有锁定机构, 当向所述安全带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 锁定所 述安全带在拉出方向上的动作。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壳体结构具有主车轮轴支撑部的安装部, 其中该主车轮轴支撑部位于所述座面 部下方而支撑主车轮轴。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安全带卷收器设置在所述主车轮轴支撑部附近。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背面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加强筋。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部上具有大致水平延伸设置的把手部件。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面部和所。
7、述背面部形成 90 度以上的角度。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椅, 其特征在于, 整体的重心位置处于主车轮轴的上方, 并处于所述乘坐者腰部的重点的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765345 B1/6 页 3 轮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坐者可以乘坐着进行移动的轮椅,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搭载到 汽车等车辆上的轮椅。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腿部受伤的负伤者或腿部有残疾的残疾人等搭乘者坐在轮椅上进行移动时 不可缺少的简易车辆, 轮椅目前被广泛利用。并且, 一般采用下述轮椅结构 : 具有将可以左 右开闭的管架, 该管架设有可旋转的主车轮和前方辅助轮, 在上述。
8、主车轮和前方辅助轮之 间具有由布等制成的可以张开或折叠的座椅和靠背。 0003 由于这种轮椅的乘坐者大多无法依靠脚的力量用力站住, 因此在乘坐时很难在座 椅或靠背上取得平衡, 因而希望有一种轮椅, 具有在外出时等也能安全地保持乘坐者的身 体的功能。 因此, 以往提出了一种具有可以保持乘坐者身体的安全带的轮椅。 (例如专利文 献 1) 0004 专利文献 1 : 特开 2000-316911 号公报 0005 另外, 近年来, 为了节省轮椅乘坐者换乘到汽车座椅上所需的劳力和时间, 具有在 乘坐者坐在轮椅上的状态下将轮椅一起搭载到货室上的设备的汽车逐渐普及。但是, 在上 述专利文献 1 记载的轮椅。
9、的结构中, 即使具有安全带, 在这样搭载到汽车上时由于急停或 碰撞等而产生较强的冲击, 因而不能充分地约束身体, 无法确保乘坐者的安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 即使对于对于搭载到汽车上时的碰撞也能可靠 地约束乘坐者的身体, 从而确保安全。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第一发明具有 : 可以约束所述乘坐者身体的安全带, 和向所述 安全带施加卷绕方向的张力的至少一个安全带卷收器。 0008 由此, 在搭载到汽车上时, 即使乘坐者因急停或碰撞等而受到较强的冲击, 也可以 在安全带的卷绕方向的张力的作用下, 利用安全带将身体可靠地约束在轮椅上, 从而确保 乘坐者的安全。。
10、 另外, 当在正常的地上乘坐的情况下解开安全带时, 由于安全带卷收器可以 自动地卷收安全带, 因此可以将乘坐者从安全带的烦杂操作中解放出来, 从而舒适地乘坐。 另外相对于轮椅的上下操作也能够顺利地进行。 0009 另外本发明的轮椅最好具有多个安全带卷收器。 0010 由此, 受到冲击时可以利用安全带更为可靠地约束身体, 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乘 坐者的安全。 0011 另外本发明的轮椅最好将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座椅背面。 0012 由此, 可以在结构强度提高的座椅背面设置安全带卷收器, 因此, 在搭载到汽车上 时, 即使由于急停或冲击等使乘坐者受到强烈的冲击, 也不会对座椅造成损伤、 使安全带卷 收。
11、器脱离, 可以向安全带施加卷绕方向的张力, 从而约束身体。 说 明 书 CN 1765345 B2/6 页 4 0013 另外, 本发明的轮椅的安全带卷收器最好具有锁定机构, 当向安全带施加规定值 以上的张力时, 锁定安全带在拉出方向上的动作。 0014 由此, 在向安全带施加急剧的张力时锁定安全带的拉出动作, 从而可以进一步确 保乘坐者的安全。 0015 另外, 本发明的轮椅最好具有单壳体结构, 至少一体形成 : 座椅中由乘坐者乘坐的 座面部、 承受乘坐者上半身的背面部以及位于背面部上端而承受乘坐者头部的头枕。 0016 由此, 提高轮椅整体的强度, 形成对于冲击具有高耐久度的结构, 并且可。
12、以通过安 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对乘坐者的身体进行更为可靠的约束。 0017 另外, 本发明的轮椅的单壳体结构最好具有主车轮轴支撑部的安装部, 其中所述 主车轮轴支撑部位于所述座面部下方并支撑主车轮轴。 0018 由此, 进一步提高轮椅整体的强度, 形成对于冲击具有高耐久度的结构, 进一步确 保乘坐者的安全。 0019 另外, 本发明的轮椅最好将安全带卷收器设置在主车轮轴支撑部附近。 0020 由此, 由于可以在设在结构强度提高的主车轮支撑部上的多个强度部件上设置安 全带卷收器, 所以即使被施加了急剧的张力, 也能够可靠地锁定安全带, 从而可靠约束身 体。 0021 另外, 本发明的轮椅最好沿着所。
13、述背面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加强筋。 0022 由此, 提高了背面部的强度, 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约束受到冲击时移动最剧烈的乘 坐者的上半身。 0023 另外, 本发明的轮椅最好在背面部上设置大致水平延伸的把手部件。 0024 由此, 后方的助推者易于进行推动或拉回, 并且能够以单手轻易地对乘坐者未乘 坐时的空车进行操作。 0025 另外本发明的轮椅最好一体形成用于承受所述乘坐者肘部的扶手部和覆盖主车 轮上方的挡泥板。 0026 由此, 即使在将主车轮设置在座面部附近的位置上而使车宽变窄的紧凑结构中, 乘坐者也不会碰到主车轮的轮胎部分, 手腕可以放在自然的位置上, 从而舒适地进行乘坐。 0027 另外,。
14、 本发明的轮椅最好将所述座面部和所述背面部设置成 90 度以上的角度。 0028 由此, 乘坐者可以将上半身靠在后侧而舒适地进行乘坐。 0029 另外, 本发明的轮椅最好将整体的重心位置设置在主车轮轴的上方, 并位于所述 乘坐者腰部的重点下方的位置。 0030 由此, 乘坐时的轮椅的重心稳定, 而且也容易随着乘坐者自身的腰部移动保持平 衡, 在受到冲击等情况下也不容易翻倒。 0031 根据本发明, 即使搭乘到汽车上时发生碰撞也能够可靠地约束乘坐者的身体, 以 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0032 图 1 是从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轮椅整体的立体图。 0033 图 2 是从下方看到的轮椅整体的立体。
15、图。 0034 图 3 是轮椅整体的侧视图。 说 明 书 CN 1765345 B3/6 页 5 0035 图 4 是轮椅整体的主视图。 0036 图 5 是轮椅整体的仰视图。 0037 图 6 是收容有共用带扣时的带扣收容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9 图 1 是从上方斜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轮椅的整体的图 ; 图 2 是从下方斜视的图 ; 图 3 是侧视图 ; 图 4 是主视图 ; 图 5 是仰视图。在图 1 中, 概括地说, 本实施方式的轮椅 1 具 有 : 座椅主体2、 设置在该座椅主体2后方的下方两侧的一对主车轮3、 设置在座椅主。
16、体2前 方的下方两侧的一对前方辅助轮 4、 设置在座椅主体 2 前方的两侧的一对搁脚板 5、 设置在 座椅主体2后方的把手6、 从座椅主体2的各处拉出的5条安全带7、 8、 9、 10、 11以及将各安 全带 7 11 连接到座椅主体 2 上的安全带卷收器 12、 13、 14、 15、 16( 如图 2、 图 5 中的虚线 所示 )。 0040 首先, 简略说明该轮椅 1 的功能, 乘坐者坐在座椅主体 2 上并且脚放在搁脚板上, 处于正常的乘坐状态, 接着从此状态将各安全带 7 11 从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中拉出并 适当地进行佩戴, 从而将身体可靠地约束在座椅主体 2 上。另外, 乘坐。
17、者用手旋转操作一对 主车轮 3, 由此通过乘坐者自身进行移动, 不管是否有乘坐者乘坐, 助推者都能握着把手 6 轻易地移动轮椅 1。 0041 另外, 本实施方式的轮椅 1 搭载在汽车的后备箱中, 利用下述附件等进行固定时, 可以将乘坐者的身体可靠地约束在轮椅 1 上, 即使在受到由于汽车的急停或碰撞等而产生 的较强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约束身体, 确保乘坐者的安全。 0042 以下对起到上述功能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0043 首先, 对座椅主体 2 进行说明, 座椅主体 2 具有 : 乘坐者乘坐的座面部 17, 承受乘 坐者上半身的背面部 18, 位于背面部 18 上端、 承受乘坐者头部的头。
18、枕 19, 例如通过螺栓连 接安装位于座面部 17 下方并支撑主车轮 3 和主车轮轴 20 的主车轮轴支撑部 21 的安装部 ( 未图示 ), 从座面部 17 的两侧向前斜下方延伸的侧壁部 22, 以及在各侧壁部 22 的后侧且 位于上方两侧的扶手部 23 ; 上述部件全部以 CFRP(Carbon-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碳纤维强化塑料 ) 为材料一体成形, 是单体式结构的椅型结构物 ( 座椅 )。另外, 不限于 CFRP, 也可以利用 GFRP( 玻璃纤维强化塑料 ) 等其他复合材料或树脂材料。并且, 该座椅主 体 2 的各处的角部为曲线状, 整体外形形成流面。
19、或流线的形状。另外, 头枕 19 可以不是单 壳体结构, 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其他部分进行伸缩或上下位移的分体结构。 同样地, 扶手部 23 也可以不是单壳体结构, 也可以是通过螺栓等安装在其他部分上的分体结构。 0044 这样, 座椅主体2由乘坐者乘坐并作为连接轮椅1的各部分的主构件, 通过使座椅 主体 2 形成单壳体结构, 可以能够提高轮椅 1 整体的强度, 提高其对冲击的耐久度, 并且也 可以利用安全带卷收 12 16 和安全带 7 11 更为安全可靠地约束乘坐者的身体。 0045 另外, 由于座椅主体 2 形成流面或流线的形状, 所以即使在受到冲击等较大负荷 的情况下, 也不容易产生应力。
20、集中, 是耐久度非常高的结构。另外, 对于构成座椅主体 2 的 材料, 优选的是利用上述高强度的 CFRP 一体形成, 但不限于此, 当然也可以采用高强度铝 材料等其他高强度材料。 另外, 以上的座椅主体2的单壳体结构至少一体形成座面部17、 背 说 明 书 CN 1765345 B4/6 页 6 面部 18 以及头枕 19 即可获得冲击所要求的耐久度, 但是如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 1 那样, 在 还一体形成用于安装主车轮轴支撑部 21 的上述安装部的单壳体结构中, 可以进一步提高 耐久度。 0046 背面部18为了承受在搭载到汽车上而发生碰撞时来自安全带8、 9的较大负荷, 形 成结构强度较高。
21、的结构。并且, 在背面部 18 的背面 18a( 与乘坐者后背的相接触的面的相 反侧的面)上, 在左右两侧沿着上下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加强筋24, 由此, 背面部18形成强度 进一步提高的结构, 在受到冲击时可以可靠地约束移动最剧烈的乘坐者的上半身。 特别是, 如图所示, 沿上下方向设置加强筋 24, 背面部 18 由此形成即使前后方向上受到较大载荷也 不易折断的结构, 对于前方冲击的强度尤其高。另外, 虽然图示的加强筋 24 为中空的箱形 结构, 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设有角钢或槽钢等的结构。 0047 如图 3 所示, 在座面部 17 与背面部 17 之间形成 90 度以上 ( 在本例中大约为。
22、 120 度 ) 的角度, 背面部 18 向后方倾斜地进行配置。通过使座面部 17 与背面部 18 间形成 90 度以上的角度, 乘坐者能够以上半身靠在后方舒服姿势舒适地进行乘坐。 0048 这样将背面部 18 设置成向后方倾斜, 并且通过在各部分上设置未图示的压载物 等, 如图 3 中的 A 点所示, 将乘坐者乘坐时整体的重心位置调整至主车轮轴 20 上方、 乘坐者 腰部的重点 ( 图中的大致 B 点的位置 ) 下方的位置以保持重量平衡。根据这种结构, 乘坐 时的轮椅 1 的重心稳定, 并且即使乘坐者自身的腰部发生移动也容易保持平衡, 因此, 在受 到冲击等时不易翻倒。 0049 回到图 1。
23、, 将头枕 19 设置成, 在乘坐者乘坐的状态下碰到头部的背面。在该头枕 19 的中央, 可以黏着未图示的头枕靠垫。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受到上述碰撞产生的冲击时, 也可以柔性地缓冲对头部的冲击。 0050 主车轮轴支撑部21, 是用于将主车轮轴20突出设置在座椅主体2侧方并进行支撑 的部分, 其中所述主车轮轴 20 贯穿支撑主车轮 3 并使其可以自由旋转 ; 由于主车轮轴支撑 部 21 承受乘坐者大部分体重, 并经由主车轮轴 20 施加到主车轮 3 上, 因此座椅主体 2 也是 集中设有最多强度构件的部分。 0051 扶手部23是乘坐者乘坐时放置肘部的部分, 同时与覆盖主车轮3上方的挡泥板一 。
24、体形成。由此, 即使在将主车轮 3 设置在座面部 17 附近的位置上而使车宽变窄的紧凑结构 中, 乘坐者也不会碰到主车轮3的轮胎部分(后述), 安全且卫生, 并且手腕可以放在自然的 位置上, 从而可以舒适地乘坐。 0052 在各个搁脚板 5 的上方, 沿着左右方向张紧架设在各侧壁部 22 之间地设置腿带 25( 例如由可伸缩的魔术带构成 )。这是为了, 在乘坐者腿部力量较弱时也可以承受腿肚子 部分, 以防止腿部滑落到下方。 0053 另外, 在各侧壁部 22 后方的外侧壁面上通过螺栓固定附件 26。在各附件 26 上形 成有前方开放的切口 27, 将固定在未图示的汽车后备箱上的固定器具卡合在切。
25、口 27 上, 从 而可以将轮椅 1 整体固定在后备箱中。 0054 下面, 对主车轮 3 进行说明。主车轮 3, 包括 : 内部具有未图示的轴承 ( 其中轴承 也可以设置在主车轮轴20一侧)、 轴支承在主车轮轴20上并可以自由旋转的轮毂28 ; 从轮 毂 28 沿放射状延伸的多条轮辐 29( 本例中为 4 条 ) ; 与这些轮辐 29 相连并与轮毂 28 同心 设置的轮圈 30 ; 安装在该轮圈 30 的外周上的橡胶制的轮胎 31 以及直径与轮圈 30 大致相 说 明 书 CN 1765345 B5/6 页 7 同的环状圈即向左右外侧与轮圈 30 分离并相连的手轮圈 32。乘坐者握住左右两侧。
26、的手轮 圈 32, 分别使其前后旋转, 从而使轮椅 1 前进、 后退、 左转、 右转地进行移动。 0055 接着, 对前方辅助轮 4 进行说明。前方辅助轮 4, 由小脚轮叉 35 可自由旋转地轴 支承外周具有橡胶轮胎 33 的车轮 34, 该小脚轮叉 35 可绕垂直轴旋转地轴支承在座椅主体 2 的各侧壁部 22 的下端。根据这种结构的前方辅助轮 4, 可以支撑轮椅 1 的前侧的载荷, 并 辅助轮椅 1 向任意方向顺利地移动。 0056 然后, 对搁脚板 5 进行说明。搁脚板 5 是轴支承在座椅主体 2 的各侧壁部 22 的内 侧并可以上下转动的平板, 在分别降下的情况下, 利用未图示的止动器将。
27、搁脚板 5 以彼此 水平相向的方式固定, 并分别可以从水平向上方自由转动, 即设置成所谓跳起式。 乘坐者坐 在座椅主体2上时, 降下各个搁脚板5, 在水平固定的状态下将脚放在搁脚板5上, 从而能够 以舒适的姿势稳定腿部。 而且, 在上下轮椅1时抬起各搁脚板5, 可以在座面部17附近直接 站立在地面上, 从而可以防止搁脚板 5 立起时轮椅 1 翻倒。 0057 接着, 对把手 6 进行说明。如图 2 所示, 把手 6( 把手部件 ) 大致呈棒状, 大致水平 地延伸设置在背面部 18 上。以往一般使用的靠背管是在背面部两侧的后方沿前后方向水 平设置的一对单臂把持部, 相对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把手 。
28、6 设置成跨越左右的字形, 因此 位于后方的助推者可以自然地把持, 从而易于推动或拉回。另外, 可以在轮椅 1 的中心线上 以单手把持, 因此容易对乘坐者未乘坐的空车时的轮椅 1 进行操作。 0058 下面, 对安全带 7 11 和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进行说明。5 条安全带 7 11 可 以从设在座椅主体2的各部分上的孔部36、 37、 38、 39、 40中拉出, 其中一条可以从设在座面 部 17 中间的孔部 36 拉出, 两条可以从设在各侧壁部 22 的扶手部 23 附近的孔部 37、 38 拉 出, 其余的两条可以从分别设在与背面部 18 高度相同的位置上的两个孔部 39、 40 。
29、拉出。在 从乘坐者右侧的侧壁部22的孔37拉出的安全带8的前端, 设有共用带扣41, 在其他四条安 全带 7、 9、 10、 11 的前端设有可以与共用带扣 41 拆装的舌片 42。 0059 在将各安全带 7 11 拉出并将各舌片 42 安装到共用带扣 41 中时, 如图 4 所示, 安全带 7 11 以共用带扣 41 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由此, 乘坐者的双肩被上方的两条安 全带 10、 11 约束在背面部 18 上, 腹部被两侧的两条安全带约束在背面部 18 上, 腰部被下方 的一条安全带 7 约束在座面部 17 上。 0060 并且, 如图 2 所示, 所有的安全带 7 11 分别经由安。
30、全带卷收器 12 16 连接到 座椅主体 2 上, 从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以较小的自然的作用力拉入各个安全带 7 11, 从而分别拉出预定的长度。另外, 这些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通常向各个安全带 7 11 施 加卷绕方向的张力, 因此, 当乘坐者坐在轮椅上并佩戴各个安全带711时, 可以对乘坐者 的身体产生适当的张力以约束身体, 并且, 当从共用带扣41上解下各个舌片42而放开安全 带 7 11 时, 可以分别自动卷绕安全带 7 11。而且, 该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具有锁定 机构, 当向各个安全带 7 22 上施加急剧的张力时, 锁定安全带 7 11 在拉出方向上的动 作。 。
31、0061 由此, 在将轮椅 1 搭载到汽车上时, 即使乘坐者的身体因为急剧停止或碰撞等而 受到强烈冲击时, 也可以利用安全带 7 11 的卷绕方向的张力将身体可靠地约束在轮椅 1 上, 从而确保乘坐者的安全。并且, 在受到更强烈的冲击时, 由于向安全带 7 11 施加了急 剧的张力, 所以锁定机构锁定了从安全带卷收器1216拉出安全带711的动作, 以利用 说 明 书 CN 1765345 B6/6 页 8 安全带 7 11 将身体可靠地约束在轮椅 1 上, 因此可以进一步确保乘坐者的安全。另外, 当从汽车下车之后正常的地面乘坐而解开安全带 7 11 时, 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可以自 动。
32、地卷绕收容安全带 7 11, 因此可以使乘坐者从安全带 7 11 的麻烦操作中解放出来, 从而舒适地乘坐, 并且还可以顺利地进行上下轮椅 1 的操作。 0062 另外, 最好设置多个这种安全带卷收器, 而不是一个, 如果可能最好如本实施方式 这样设置在所有的安全带上。这样, 受到冲击时, 可以利用安全带更为可靠地约束身体, 从 而进一步确保乘坐者的安全。而且, 最好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 5 条安全带进行约束的 5 点式, 根据条件不同也可以采用 4 点式以下进行约束。 0063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椅 1 中, 如图 5 所示, 各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集中并单元化之 后, 设置在主车轮轴支。
33、撑部21附近, 特别是安全带卷收器1316架设在座椅的背侧(与乘 坐侧相反的一侧 ) 即背面部 18 上。在上述结构中, 在结构强度提高的背面部 18 和主车轮 轴支撑部 21 上集中设有多个强度部件, 特别是大致与主车轮轴 20 同轴配置的各安全带卷 收器 12 16 直接设置在这些强度部件上。因此, 即使向安全带 7 11 施加急剧的张力, 安全带卷收器1216也能可靠地锁定, 从而可以可靠地约束乘坐者的身体, 使其不会与座 椅主体 2 分离。 0064 所设置的安全带卷收器 12 16 只要具有上述锁定功能和自动卷绕功能即可, 可 以采用汽车座椅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卷收器。 另外, 在本。
34、实施方式中, 可以利用安全带卷 收器 12 16 具有的未图示的限制机构使自动卷绕停止, 以使各安全带 7 11 的舌片 42 停止在座椅主体 2 的各孔部 36 40 附近的规定位置上, 从而可以防止因过度拉入安全带 711而导致下次很难拉出或无法拉出。 虽然并未图示, 但是除了设置限制器功能之外, 还 可以通过在各舌片 4 上设置大小不能通过各孔 36 40 的止动部件等, 从而防止过度拉入 安全带。 0065 另外, 在具有共用带扣 41 的右侧安全带 8 所通过的孔部 37 附近, 在座椅主体 2 的 侧壁部 22 上, 形成大小可以嵌入共用带扣 41 的凹状的带扣收容部 43。由此,。
35、 在卷绕安全 带 7 11 并拉入共用带扣 41 时, 如图 6 所示, 可以将共用带扣 41 收容在侧壁部 22 中, 而 不会对乘坐者造成障碍。 0066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 1, 不仅在正常的地上乘坐时可以获得以往 所没有的舒适安全的乘坐感, 并且在将轮椅 1 搭载到汽车上时, 还能够与在汽车的普通座 椅上佩戴安全带的状态大致相同地可靠约束乘坐者的身体以确保安全性, 从而具有适于搭 载到汽车上的功能。 0067 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并未严格限定在本发明的内容中, 关于细节可以按照 本发明的目的进行各种变更。 说 明 书 CN 1765345 B1/6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765345 B2/6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765345 B3/6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765345 B4/6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765345 B5/6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765345 B6/6 页 14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