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8260803
  • 上传时间:2020-03-0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01.0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77863.3

    申请日:

    20150214

    公开号:

    CN104606504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A61P1/04,A61K31/045,A61K33/22

    主分类号:

    A61K36/898,A61P1/04,A61K31/045,A61K33/22

    申请人:

    李宝

    发明人:

    李宝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九华中路21号芜湖市交警支队

    优先权:

    CN20151007786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药膏由以下质量份的十二种药剂研磨成粉末与质量份为160—200的单甘油酯混合后涂抹于膏药布上,制成。本药膏具有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胃部的神经的敏感度,防止发生呕吐等一些不良反应,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定痛的功效,可有效的加快胃溃疡修复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膏由以下质量份的十二种药剂研磨成粉末与质量份为160—200的单甘油酯混合后涂抹于膏药布上,制成该药膏,十二种组分为:细辛4—6;乳香28—30;棕榈炭12—17;白芨20—22;硼砂4—5;白曼陀罗花5—10;连翘8—18;半边莲12—20;黄连4—6;炙甘草6—10;桂心10—20;冰片12—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

    背景技术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发于胃或十二指肠,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当溃疡面形成时溃疡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或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开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患处粘膜被破坏出现炎症水肿,当溃疡处受到刺激时,患者会产生反胃、呕吐等一些不良的反应。

    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口服药为主,药物通过消化道吸收,此方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会加重溃疡面的负担,对一些体制较差的胃溃疡患者,会产生反胃、呕吐等一些不良反应,不利于药效的吸收。

    在治疗老人等一些服药不便,对药物吸收不好的病人时,效果更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此外敷膏药通过腹部皮肤释放药效,对消化道无任何刺激,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胃部的神经的敏感度,防止发生呕吐等一些不良反应,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定痛的功效,可有效的加快胃溃疡修复的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由以下质量份的十二种药剂研磨成粉末与质量份为160—200的单甘油酯混合后涂抹于膏药布上,制成该药膏。十二种组分为:细辛4—6;乳香28—30;棕榈炭12—17;白芨20—22;硼砂4—5;白曼陀罗花5—10;连翘8—18;半边莲12—20;黄连4—6;炙甘草6—10;桂心10—20;冰片12—16。

    相比现有技术,本药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药膏可以直接外敷于患者腹部疼痛处,药物直接透过皮肤渗透入病患处,透过皮肤直接对胃部释放药物,不会对溃疡处产生刺激,减少了患者服药时的不良反胃反应,治疗效果好。

    2. 药膏中含有减少神经敏感度的物质,可以有效地减少溃疡处的神经敏感度,减少因进食刺激,造成的胃部应激痉挛。

    3. 药膏可在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需要频繁换药,不影响患者的正常作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由以下质量份的十二种组成研磨成粉末与质量份为160—200的单甘油酯混合后涂抹于膏药布上,制成该药膏。十二种组分为:细辛4—6;乳香28—30;棕榈炭12—17;白芨20—22;硼砂4—5;白曼陀罗花5—10;连翘8—18;半边莲12—20;黄连4—6;炙甘草6—10;桂心10—20;冰片12—16。

    以下给出本药物的几个较佳的实施例。

    细辛4;乳香28;棕榈炭12;白芨20;硼砂4;白曼陀罗花5;连翘8;半边莲12;黄连4;炙甘草6;桂心10;冰片12;混合用的单甘油酯为160。

    细辛4;乳香28;棕榈炭13;白芨21;硼砂4;白曼陀罗花6;连翘10;半边莲13;黄连4;炙甘草7;桂心12;冰片12;混合用的单甘油酯为170。

    细辛4;乳香29;棕榈炭14;白芨21;硼砂4;白曼陀罗花8;连翘12;半边莲14;黄连5;炙甘草8;桂心14;冰片14;混合用的单甘油酯为180。

    细辛6;乳香30;棕榈炭17;白芨22;硼砂5;白曼陀罗花10;连翘18;半边莲20;黄连6;炙甘草10;桂心20;冰片16。混合用的单甘油酯为200。

    上述质量份也即个组分的比例关系。

    使用方法:将本药膏直接贴于患者腹部疼痛处按压数秒,确保药膏黏贴在患者腹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根据病情需要使用。

    以下分别介绍各组分的特点和药效机理。

    细辛:味辛,性温。具有镇痛麻醉、抗菌的功效。含有甲基丁香酚、N-异丁基十二烷四烯酰胺、去甲乌药碱,具有明显的抑制感觉神经作用,可以对患处进行麻醉镇痛、抗菌消炎。

    乳香:味辛、苦,微温。具有活血定痛,抗菌收敛的功效。含有乙酸正辛酯,可以有效的促进多核白血球增加,以吞噬死亡的血球及细胞,改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消炎镇痛,收缩受损溃疡处,加快愈合的功效。

    棕榈炭:味苦、涩,性平。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含葡萄糖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和甲基原棕榈皂甙B,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收敛、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白芨:味苦、甘,性寒。具有止血生肌、收敛止血药的功效。其中含白芨葡萄糖甘露聚糖、白芨醇,可以有效的收缩胃部肌肉组织,加速愈合。

    硼砂:味甘、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杀菌的功效,含有四硼酸钠具有很好长效的渗透杀菌作用。

    白曼陀罗花:味甘,性温,具有镇静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东莨菪碱,有显著的镇静作用。电生理方法证明,东茛菪碱对大脑皮层及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抑制作用;临床实践证明,东莨菪碱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抗晕作用与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作用,都比阿托品强,可防止胃部的痉挛反应。

    连翘: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醇甙,本品有强大的抗炎抑菌作用,对无菌性炎症有明显的抗渗出,降低病灶部位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此药物可有效的消肿。

    半边莲:味甘,性平。主要有效成分为半边莲生物碱,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

    黄连: 味苦,性寒。具有抗菌麻醉功效。含有小辟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抗菌、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可减少患处的肿胀刺痛感。

    炙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

    桂心:味甘,性热。主治疗噎膈腹满,腹内冷痛。药物成分可减少胃部冷疼症状。

    冰片:味辛、苦,微寒。具有杀菌消炎,清热止痛的功效。有强大的透皮功能,含有左旋龙脑、石竹烯等半萜成分以及墩果酸麦珠子酸、龙脑香醇酮等三萜化合物,具有止痛、杀菌作用,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可加强药物的渗透作用。

    病例介绍:

    庄某,女,30岁,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使用本发明药膏贴于下腹部病患疼痛处,当日胃疼反酸现象减少,持续用药一周后复查,溃疡处炎症消除,溃疡面趋于愈合,用药10日后完全康复。

    齐某,男,28岁,诊断为胃溃疡。使用本发明药膏贴于腹部疼痛处,2日后进食反胃现象消失,持续用药15日后复查,胃溃疡完全愈合。

    木某,男,42岁,诊断为胃溃疡。使用本发明药膏贴于腹部,当日胃疼症状明显减轻,持续用药7日后复查,病患处炎症消除,持续用药15日后完全康复。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胃溃疡 外敷 膏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胃溃疡的外敷膏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608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