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673858.3 (22)申请日 2017.06.03 (73)专利权人 王晓琳 地址 262100 山东省安丘市永安路248号 (72)发明人 王晓琳 梁筱华 (51)Int.Cl. A61G 1/013(2006.01) A61G 1/02(2006.01) A61G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 护理装置, 包括车体, 所述车体设置有扶手车体 底面设置有带滚轮的。
2、支腿, 所述车体底面设置有 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设置有转孔, 支腿设置有滑 槽, 滑槽内设置有铰柱, 所述定位板还设置有第 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 转孔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有两个, 两 个第二定位孔分别设置在转孔的两侧; 所述支腿 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支腿通过固定装置与定位 板固定连接。 通过操作, 平常状态下可当作正常 的担架车运送病人使用, 同时在特殊的环境中通 过操作也可当作担架使用, 在使用完毕后, 可折 叠竖直放置, 占用较少的空间。 综上所述, 本装置 结构合理, 操作简单, 适合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837204。
3、0 U 2019.01.15 CN 208372040 U 1.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包括车体, 所述车体设置有扶手, 车体底面设置有 带滚轮的支腿, 其特征是: 所述车体底面设置有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设置有转孔, 支腿设置 有滑槽, 滑槽内设置有铰柱, 所述定位板与支腿通过铰柱与转孔连接; 所述定位板还设置有 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转孔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有 两个, 两个第二定位孔分别设置在转孔的两侧; 所述支腿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支腿通过固 定装置与定位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定位。
4、孔、 第二定位孔的直径相等, 第一定位孔圆心到转孔圆心的距离与第二定位孔圆心到转孔圆心 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设置在定位板滑槽侧壁的通孔, 通孔内插装有定位柱, 定位柱远离插入的一端设置有圆板, 所述定位柱套装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支腿侧壁连接, 另一端与圆板连接; 所述第一定 位孔与通孔位置相对应, 所述定位柱穿过第一定位孔与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圆板设置有拉 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支腿靠近设置 有滚轮的。
5、一端设置有圆柱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圆柱段套装有 橡胶材质的把套, 所述把套设置有麻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车体设置有放 置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滚轮为可锁止的滚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72040 U 2 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护理装置, 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担架车是医院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一般。
6、用来运送病人使用, 目前的担架车存在 一些缺点, 如在停电的环境中, 电梯无法使用时, 运输不同楼层的病人时, 担架护理装置无 法使用, 又如使用后的担架车在放置时占用较大的空间, 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平常状态下可当作正常的担 架护理装置运送病人使用, 同时在特殊的环境中通过操作也可当作担架使用, 在使用完毕 后, 可折叠竖直放置, 占用较少的空间。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包括车体, 所述车体设置有扶手车体底面设置 有带滚轮的支腿, 所述车体底。
7、面设置有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设置有转孔, 支腿设置有滑槽, 滑槽内设置有铰柱, 所述定位板与支腿通过铰柱与转孔连接; 所述定位板还设置有第一定 位孔与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转孔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有两个, 两 个第二定位孔分别设置在转孔的两侧; 所述支腿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支腿通过固定装置 与定位板固定连接。 000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第一定位孔、 第二定位孔的直径相等, 第一定位孔圆心到 转孔圆心的距离与第二定位孔圆心到转孔圆心的距离相等。 0007 通过上述设置, 支腿可调节, 当支腿处于垂直与床体的位置时, 本装置可当作正常 的担架护理装置使用, 当调节支。
8、腿, 使支腿与床体平行, 且设置有滚轮的一端远离扶手, 此 时, 本装置可当作担架, 适合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 当通过调整支腿, 使支腿与床体平行, 且 支腿设置有滚轮的一端靠近扶手, 此状态下, 本装置不占用空间, 适合放置。 0008 本实用新型中, 定位板的高度大于支腿的宽度, 当本装置在当作担架运输地面上 的病人, 本装置放置在地面时, 支腿的底面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 工作人员可将手插入支腿 与地面之间的空隙, 方便工作人员把握支腿, 便于操作。 0009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板滑槽侧壁的通孔, 通孔内插 装有定位柱, 定位柱远离插入的一端设置有圆板, 所述定。
9、位柱套装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一端 与支腿侧壁连接, 另一端与圆板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孔与通孔位置相对应, 所述定位柱穿过 第一定位孔与通孔。 0010 设置有固定装置, 在本装置的各个状态使用时, 可将支腿与车体有效固定, 保证本 装置正常使用。 001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圆板设置有拉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372040 U 3 0012 通过此设置, 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定位柱。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支腿靠近设置有滚轮的一端设置有圆柱段。 0014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圆柱段套装有橡胶材质的把套, 所述把套设置有麻纹。 0015 通过上述设置, 在。
10、本装置当作担架使用时, 支腿可当作把手使用。 设置有指槽, 方 便操作人员把握。 001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车体设置有放置槽。 0017 通过此设置, 病人躺在放置槽内不易移出车体。 001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滚轮为可锁止的滚轮。 0019 通过此设置, 本设置在当作担架护理装置正常使用时可随时固定与移动, 方便实 用。 0020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通过操作, 平常状 态下可当作正常的担架护理装置运送病人使用, 同时在特殊的环境中通过操作也可当作担 架使用, 在使用完毕后, 可折叠竖直放置, 占用较少的空间。 综上所述, 本装置结构合理。
11、, 操 作简单, 适合应用。 0021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6 图5为图4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 0028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可折叠放置的担架护理装置, 包括车体1, 所述车体1设置 有扶手2车体1底面设置有带滚轮4的支腿3, 所述车体1底面设置有定位板5, 所述定位板5设 置有转孔51, 支腿3设置有滑槽31, 滑槽31内设置有铰。
12、柱32, 所述定位板5与支腿3通过铰柱 32与转孔51连接; 所述定位板5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52与第二定位孔53, 所述第一定位孔52 设置在转孔51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定位孔53设置有两个, 两个第二定位孔53分别设置在转 孔51的两侧; 所述支腿3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支腿3通过固定装置与定位板5固定连接。 0029 如图5所示, 所述第一定位孔52、 第二定位孔53的直径相等, 第一定位孔52圆心到 转孔51圆心的距离与第二定位孔53圆心到转孔51圆心的距离相等。 0030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板5滑槽31侧壁的通孔33, 通孔33内插装有定位柱 6, 定位柱6远离插入的一端设置有。
13、圆板61, 所述定位柱6套装有弹簧63, 所述弹簧63的一端 与支腿3侧壁连接, 另一端与圆板61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孔52与通孔33位置相对应, 所述定 位柱6穿过第一定位孔52与通孔33。 0031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圆板61设置有拉环62。 所述支腿3靠近设置有滚轮4的一端设 置有圆柱段34。 所述圆柱段34套装有橡胶材质的把套35, 所述把套设置有麻纹。 所述车体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372040 U 4 设置有放置槽11, 所述放置槽为梯形放置槽。 所述滚轮4为可锁止的滚轮4。 0032 本装置在当作担架护理装置使用时, 通过操作使定位柱6穿过通孔33与第一定。
14、位 孔52, 可实现支腿3与车体1的固定, 此状态下本装置可当作担架护理装置正常使用(如图1 所示); 0033 拉动定位柱6, 使定位柱6滑出第一定位孔52, 然后转动支腿3, 使支腿3与床体平 行, 且支腿3设置有滚轮4的一端远离扶手2, 此时, 通孔33与远离扶手2的第二定位孔53位置 相对应, 松开定位柱6, 使定位柱6穿过通孔33与第二定位孔53, 实现支腿3与车体1的固定, 通过此操作, 工作人员可通过把握支腿3将本装置移动, 此状态下本装置可当作担架使用 (如图2所示); 0034 使用完毕后, 将定位柱6拉出第二定位孔53, 转动支腿3, 使支腿3的通孔33与靠近 扶手2的第二定位孔53位置相对应, 松开定位柱6, 定位柱6插入第二定位孔53, 通过此操作, 可将支腿3折叠, 并且支腿3完全处于车体1的底面以下, 此状态下本装置占用较少的空间, 适合放置, 有利于节省空间资源(如图3所示)。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37204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8372040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8372040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837204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