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及其使用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815807.5 (22)申请日 2015.11.23 201510464953.8 2015.08.02 CN A61G 7/07(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山东路 346 号、 百丈东路 251 号 (72)发明人 俞万钧 王华英 顾霄 徐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33228 代理人 代忠炯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及其使用方法 (57) 摘要 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包括 : 枕面 (。
2、1) , 所述枕面 (1) 下端面两头各设有垂直方向的枕面 支撑 (11) 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2) , 各所述第一涡杆 (2) 与对应涡轮 (3) 内侧轴 向连接, 各所述涡轮 (3) 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 (2) 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所述涡轮 (3) 外侧与水平设置的第二涡杆 (4) 连接, 各所述涡 轮 (3) 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涡杆 (2) 外侧表面均 分布有匹配螺纹, 所述第二涡杆 (2) 靠近所述枕 面支撑 (11) 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5) , 所述第二 涡杆 (2) 连接底座 (6) 。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5310848 A 2016.02.10 CN 105310848 A 1/1 页 2 1.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枕面(1), 所述枕面(1)下端面两头各 设有垂直方向的枕面支撑 (11) 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2), 各所述第一涡杆 (2)与对应涡轮(3)内侧轴向连接, 各所述涡轮(3)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2)外侧表面均 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所述涡轮 (3) 外侧与水平设置的第二涡杆 (4) 连接, 各所述涡轮 (3) 外 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涡杆 (2) 外。
4、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所述第二涡杆 (2) 靠近所述枕面 支撑 (11) 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5), 所述第二涡杆 (2) 连接底座 (6)。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面 (1), 包 括 : 所述枕面 (1) 为水平面, 或, 中间位置下凹的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6), 包括 : 所述底座 (6) 上与所述第一涡杆 (2) 对应的位置设有调节轴套 (61)。 4.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若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高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
5、柄 (5) 顺时钟转动 ; 所述高度调节手柄 (5) 与第二涡杆 (4) 连接, 所述第二涡杆 (4) 也随之顺时钟转动 ; 所述第二涡杆 (4) 与涡轮 (3) 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所述涡轮 (3) 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所述第二涡杆 (4) 带动所述涡轮 (3) 顺时钟转动 ; 所述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杆 (2), 所述第一涡杆 (2) 顺时钟转动, 此时所述第 一涡杆2就会向下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2)垂直方向高度降低,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 管镜的检查。 5.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若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低。
6、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 (5) 逆时钟转动 ; 所述高度调节手柄 (5) 与所述第二涡杆 (4) 连接, 所述第二涡杆 (4) 也随之逆时钟转 动 ; 所述第二涡杆 (4) 与所述涡轮 (3) 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所述涡轮 (3) 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所述第二涡杆 (4) 带动所述涡轮 (3) 逆时钟转动 ; 所述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所述第一涡杆 (2), 所述第一涡杆 (2) 逆时钟转动, 此时所 述第一涡杆(2)就会向上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2)垂直方向高度升高, 以便更好地进行 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10848 A。
7、 2 1/5 页 3 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硬质气管镜是用来对肺叶、 肺段以及支气管病变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工具, 可以配 合细菌学、 细胞生物学、 活样检查来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辅助诊疗, 在进行硬质气管镜检查 的时候, 患者的体位必须配合硬质气管镜的角度, 因此, 一般的, 患者在接受硬质气管镜检 查的时候, 需要枕在特定的枕头, 以便更好的配合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斯尼夫位” 是患者在 接受硬质气管镜检查的时候最常保持的体位, 即升高头部, 颈部轻度弯曲于胸部, 头部于。
8、枕 关节处重度后伸, 就会实现口、 咽、 喉三轴线为一条近似的直线, 这样就最大地开放了气道, 降低了气道阻力, 利于硬质气管镜更好的进入气道, 并且在硬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减轻对 气管粘膜的刺激。 0003 现有技术在硬质气管镜检查时, 在患者的肩部下垫上枕头, 使颈部悬空, 患者头后 仰, 硬质镜进入患者气道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0004 上述在患者的肩部下垫上枕头, 使颈部悬空, 患者头后仰, 进行硬质气管镜检查, 由于枕部处无支点, 且硬质气管镜检查会持续一段时间, 就会使患者在接受检查的时候产 生不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及其使用方法, 能。
9、够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高度调整, 提高病人诊治的安全性, 使其在接受硬质气管镜检查的时候更加的舒适 和安全。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7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包括 : 枕面, 所述枕面下端面两头 各设有垂直方向的枕面支撑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各所述第一涡杆与对应 涡轮内侧轴向连接, 各所述涡轮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所 述涡轮外侧与水平设置的第二涡杆连接, 各所述涡轮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涡杆外侧表面均 分布有匹配螺纹, 所述第二涡杆靠近所述枕面支撑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所述第二涡杆连 接底。
10、座。 0008 结合第一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所述枕 面, 包括 : 0009 所述枕面为水平面, 或, 中间位置下凹的凹面。 0010 结合第一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所述底 座, 包括 : 0011 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一涡杆对应的位置设有调节轴套。 001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包括 : 说 明 书 CN 105310848 A 3 2/5 页 4 0013 若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高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顺时钟转动。 0014 高度调节手柄与第二涡杆连接, 第二涡杆也随之顺时钟转动。
11、。 0015 第二涡杆与涡轮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外侧表面与涡轮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 纹, 第二涡杆带动涡轮顺时钟转动。 0016 涡轮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杆, 第一涡杆顺时钟转动, 此时第一涡杆就会向下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垂直方向高度降低,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0017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包括 : 0018 若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低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逆时钟转动。 0019 高度调节手柄与第二涡杆连接, 第二涡杆也随之逆时钟转动。 0020 第二涡杆与涡轮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外侧表面与涡轮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 纹, 第二涡杆带动涡轮逆时钟。
12、转动。 0021 涡轮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杆, 第一涡杆逆时钟转动, 此时第一涡杆就会向上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垂直方向高度升高,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002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及其使用方法, 包括 : 枕面, 枕面下 端面两头各设有垂直方向的枕面支撑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各第一涡杆与 对应涡轮内侧轴向连接, 各涡轮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涡 轮外侧与水平设置的第二涡杆连接, 各涡轮外侧表面与第二涡杆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 纹, 第二涡杆靠近枕面支撑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第二涡杆连接底座, 相比于现有技术, 能 够根。
13、据实际需要进行高度调整, 提高病人诊治的安全性, 使其在接受硬质气管镜检查的时 候更加的舒适和安全。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4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组成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核心部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 2 中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组成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 3 中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 0028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 4 中一。
14、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9 图中, 1. 枕面, 11. 枕面支撑, 2. 第一涡杆, 3. 涡轮, 4. 第二涡杆, 5. 高度调节手 柄, 6. 底座, 61. 调节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实施例 1 003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如图 1 所示, 包。
15、括 : 枕面 1, 所述枕面 说 明 书 CN 105310848 A 4 3/5 页 5 1 下端面两头各设有垂直方向的枕面支撑 11 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2, 各所 述第一涡杆 2 与对应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 各所述涡轮 3 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 2 外侧表 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所述涡轮 3 外侧与水平设置的第二涡杆 4 连接, 各所述涡轮 3 外侧 表面与所述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所述第二涡杆 4 靠近所述枕面支撑 11 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5, 所述第二涡杆 4 连接底座 6。 0033 其中, 本发明对枕面支撑11、 第一涡杆2、 涡轮3的数。
16、目不做任何的限制, 本发明仅 以一种常用的可能, 即两个枕面支撑 11、 两个第一涡杆 2 以及每个第一涡杆 2 与一个涡轮 3 连接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 : 第一涡杆 2 的数目与涡轮 3 的数目是一一对 应的, 即一个第一涡杆 2 与有且仅有一个涡轮 3 对应连接。 0034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 : 本发明对第一涡杆、 涡轮和第二涡杆之间的啮合参数如 : 模 数、 压力角、 蜗杆直径系数、 导程角、 涡杆头数、 涡轮齿数、 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等均不做 任何的限制, 即能实现其中两两之间啮合条件的各参数设置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具体的,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 : 将。
17、本发明底座 6 放置在需要的位置, 待检查者, 如, 待 硬质气管镜检查者, 将头部放置在枕面 1 上表面, 以便进行检查, 若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 高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 5 顺时钟转动, 高度调节手柄 5 与第二涡杆 4 连接, 第二涡杆 4 也 随之顺时钟转动, 第二涡杆 4 与涡轮 3 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涡轮 3 外侧表面均 分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4 带动涡轮 3 顺时钟转动, 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杆 2, 第 一涡杆 2 顺时钟转动, 此时第一涡杆 2 就会向下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 2 垂直方向高度降 低,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 若。
18、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低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 5逆时钟转动, 高度调节手柄5与第二涡杆4连接, 第二涡杆4也随之逆时钟转动, 第二涡杆 4 与涡轮 3 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涡轮 3 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4 带动涡轮 3 逆时钟转动, 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杆 2, 第一涡杆 2 逆时钟转动, 此时第 一涡杆2就会向上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2垂直方向高度升高,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 镜的检查。 0036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 : 本发明中顺时钟转动高度调节手柄 5 对应第一涡杆 2 升高 ; 逆时钟转动高度调节手柄5对应第一涡杆2降低, 仅为一种可能设置,。
19、 本发明对此对应关系 不做任何的限制。 003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包括 : 枕面, 枕面下端面两头各设 有垂直方向的枕面支撑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各第一涡杆与对应涡轮内侧 轴向连接, 各涡轮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涡轮外侧与水平 设置的第二涡杆连接, 各涡轮外侧表面与第二涡杆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靠近枕面支撑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第二涡杆连接底座, 相比于现有技术, 能够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高度调整, 提高病人诊治的安全性, 使其在接受硬质气管镜检查的时候更加的舒适 和安全。 0038 实施例 2 0039 本发。
20、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如图 2 所示, 包括 : 枕面 1, 所述枕面 1 下端面两头各设有垂直方向的枕面支撑 11 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2, 各所 述第一涡杆 2 与对应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 各所述涡轮 3 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 2 外侧表 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所述涡轮 3 外侧与水平设置的第二涡杆 4 连接, 各所述涡轮 3 外侧 说 明 书 CN 105310848 A 5 4/5 页 6 表面与所述第二涡杆 2 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所述第二涡杆 2 靠近所述枕面支撑 11 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5, 所述第二涡杆 2 连接底座 6。 0040。
21、 进一步的, 所述枕面 1, 包括 : 0041 所述枕面 1 为水平面, 或, 中间位置下凹的凹面。 0042 其中,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用户体验, 可将枕面 1 设置为中间位置下凹的凹面。 0043 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 6, 包括 : 0044 所述底座 6 上与所述第一涡杆 2 对应的位置设有调节轴套 61。 0045 其中, 调节轴套 61 设在第一涡杆 2 的外侧, 用于避免第一涡杆 2 损伤。 004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 包括 : 枕面, 枕面下端面两头各设 有垂直方向的枕面支撑和中间位置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一涡杆, 各第一涡杆与对应涡轮内侧 轴向连接, 各涡。
22、轮内侧表面与各第一涡杆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各涡轮外侧与水平 设置的第二涡杆连接, 各涡轮外侧表面与第二涡杆外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靠近枕面支撑处连接高度调节手柄, 第二涡杆连接底座, 相比于现有技术, 能够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高度调整, 提高病人诊治的安全性, 使其在接受硬质气管镜检查的时候更加的舒适 和安全。 0047 进一步的, 本发明将枕面设置为中间位置下凹的凹面, 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8 进一步的, 本发明增加了调节轴套, 保护了第一涡杆。 0049 实施例 3 005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如图 4 所示, , 包括 : 0051。
23、 301、 若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高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 5 顺时钟转动。 0052 302、 高度调节手柄 5 与第二涡杆 4 连接, 第二涡杆 4 也随之顺时钟转动。 0053 303、 第二涡杆 4 与涡轮 3 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涡轮 3 外侧表面均分 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4 带动涡轮 3 顺时钟转动。 0054 304、 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杆 2, 第一涡杆 2 顺时钟转动, 此时第一涡杆 2 就 会向下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 2 垂直方向高度降低,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005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包。
24、括 : 若当前待检查者 的体位较高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 5 顺时钟转动, 高度调节手柄 5 与第二涡杆 4 连接, 第二 涡杆 4 也随之顺时钟转动, 第二涡杆 4 与涡轮 3 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涡轮 3 外 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4 带动涡轮 3 顺时钟转动, 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 杆2, 第一涡杆2顺时钟转动, 此时第一涡杆2就会向下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2垂直方向 高度降低,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相比于现有技术,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 度调整, 提高病人诊治的安全性, 使其在接受硬质气管镜检查的时候更加的舒适和安全。 0056 。
25、实施例 4 005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如图 5 所示, 包括 : 0058 401、 若当前待检查者的体位较低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 5 逆时钟转动。 0059 402、 高度调节手柄 5 与第二涡杆 4 连接, 第二涡杆 4 也随之逆时钟转动。 0060 403、 第二涡杆 4 与涡轮 3 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涡轮 3 外侧表面均分 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4 带动涡轮 3 逆时钟转动。 0061 404、 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杆 2, 第一涡杆 2 逆时钟转动, 此时第一涡杆 2 就 说 明 书 CN 105310848 A 6 。
26、5/5 页 7 会向上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 2 垂直方向高度升高, 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006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度可调医用枕使用方法, 包括 : 若当前待检查者 的体位较低时, 可将高度调节手柄 5 逆时钟转动, 高度调节手柄 5 与第二涡杆 4 连接, 第二 涡杆 4 也随之逆时钟转动, 第二涡杆 4 与涡轮 3 啮合连接, 第二涡杆 4 外侧表面与涡轮 3 外 侧表面均分布有匹配螺纹, 第二涡杆 4 带动涡轮 3 逆时钟转动, 涡轮 3 内侧轴向连接第一涡 杆2, 第一涡杆2逆时钟转动, 此时第一涡杆2就会向上旋转, 进而实现第一涡杆2垂直方向 高度升高, 。
27、以便更好地进行硬质气管镜的检查, 相比于现有技术,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 度调整, 提高病人诊治的安全性, 使其在接受硬质气管镜检查的时候更加的舒适和安全。 0063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 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 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 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 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 如计 算机的软盘, 硬盘或光盘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
28、络设备等 )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6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 准。 说 明 书 CN 105310848 A 7 1/3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10848 A 8 2/3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10848 A 9 3/3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1084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