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口腔炎的药物.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8244193
  • 上传时间:2020-02-22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69.4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74653.X

    申请日:

    20160721

    公开号:

    CN106109955A

    公开日:

    2016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4,A61P1/02,A61K33/26

    主分类号:

    A61K36/8984,A61P1/02,A61K33/26

    申请人:

    冯明龙

    发明人:

    冯明龙,刘润秀,刘柏含,冯嫱,黄鹏辉,冯嫔洙

    地址:

    041300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龙泉镇旗杆巷60号

    优先权:

    CN201610574653A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马秦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石斛9‑12、黄芩6‑9、川芎6‑9、白芍9‑12、龙胆草10‑12、泽泻9‑12、知母9‑12、黄柏6‑9、山豆根10‑12、栀子6‑9、连翘6‑9、生赭石20‑30、生地10‑12、木通10‑12、丹皮9‑12、桔梗6‑9、生甘草6‑9,将上述各种原料药物按重量份数混合均匀,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杀菌,装袋,每袋50g。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口腔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口腔炎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口腔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石斛9-12黄芩6-9川芎6-9白芍9-12龙胆草10-12泽泻9-12知母9-12黄柏6-9山豆根10-12栀子6-9连翘6-9生赭石20-30生地10-12木通10-12丹皮9-12桔梗6-9生甘草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石斛10黄芩8川芎8白芍10龙胆草11泽泻10知母10黄柏8山豆根11栀子8连翘8生赭石25生地11木通11丹皮10桔梗8生甘草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口腔炎虽属五官科疾病,但主要原因是五脏六腑之火过于旺盛,所致脾火游行导致口腔疾病。脾火之游行是因五脏六腑多余之火造成,因此治疗大法是清除各脏多余之火,使脾火不能游行。中医认为:尤其是大小肠之火合并肺胃之火上行于呼吸道在口腔形成口疮即口腔炎,故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彻底清除五脏六腑多余之火,引火归原,才能根治口腔疾病。患者得口腔炎后,临床体征出现,言吐困难、进食疼痛、休息欠佳、口疮疼痛无比。西药根治困难,且具有副作用。为了解决这种病痛,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发出治疗口腔炎的中药煎剂,患者一经接受治疗敷服后便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且疗效好、疗程短的治疗口腔炎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石斛9-12 黄芩6-9 川芎6-9 白芍9-12

    龙胆草10-12 泽泻9-12 知母9-12 黄柏6-9

    山豆根10-12 栀子6-9 连翘6-9 生赭石20-30

    生地10-12 木通10-12 丹皮9-12 桔梗6-9

    生甘草6-9。

    所述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石斛10 黄芩8 川芎8 白芍10

    龙胆草11 泽泻10 知母10 黄柏8

    山豆根11 栀子8 连翘8 生赭石25

    生地11 木通11 丹皮10 桔梗8

    生甘草8。

    将上述各种中药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杀菌,装袋,每袋50g。

    本发明组方中,石斛:甘淡入脾,且除虚热,咸平入肾而涩元气,益精强阴,暖水脏,平胃气,补虚劳,壮筋骨,主治胃阴虚;黄芩:泻火除湿,苦入心,寒胜热,泻肺火,除脾家湿热,养阴退阳,补膀胱水;川穹:入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疮痈肿痛及缺血性血管疾病;白芍:入肝经,冷血祛瘀,热在血分,痈肿疮痛;龙胆草:入胆经,泻胆火,平肝滋养胃阴;泽泻:甘淡微咸,入膀胱利小便,泻膀胱之火,功专利湿行水,治湿热之病;知母:辛苦寒滑,上清肺经泻火,下润肾燥而滋阴,泻火补水,润燥滑肠;黄柏:苦寒微辛,沉阴下降,泻胆火,补肾水,坚肾润燥,除湿清热;山豆根:泻火解毒,泻心火以保金气,清大肠之热,治喉痈喉风,龈肿齿痛,五痔诸疮;栀子:泻无根之火,清胃热而如神;连翘:散结泻火,为十二经创家圣药,治诸疮痛痒;生赭石:重镇虚逆,养阴血,平血热,养血气,金疮长肉;生地:凉血滋阴,清小肠之火;木通:上通心包降心火,清肺热化津液,下通大小肠、膀胱,导诸湿热,由小便出,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丹皮:泻阴火相火,凉血而生血,破积血通筋脉;桔梗:宣通气血,泻火散寒,载药上浮;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发明将这些药物有机地配合在一起制成中药散剂和煎剂,具有滋阴解毒,清热生津,平稳各脏之余火,使脾火不能游行,则口疮即痊愈,从而根治了各种口腔炎。本发明组方中黄芩、连翘、龙胆草、栀子清上焦之火为君,生白芍、石斛、木通、生地、川芎平肝火凉血养胃阴为臣,知母、黄柏、泽泻、丹皮清热凉血,清下焦之热消肿为佐,山豆根、生赭石引诸火下行从大便排出为使。各药配伍合用清除五脏六腑多余之火,使各脏腑多余之火不能游行,引火归原,根治口腔溃疡。

    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口腔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口腔炎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治疗口腔炎的临床疗效,选择960例口腔炎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门诊病人960例各种类型口腔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545例,女415例。

    诊断标准

    1.溃疡性口腔炎

    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舌及颊黏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初起黏膜充血、水肿、可有疱疹,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边界清楚,易于擦去,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不久又重新出现假膜。局部疼痛,淋巴结肿大。拒食、烦躁、发热39℃~40℃。全身症状轻者一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痊愈;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2.疱疹性口腔炎

    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黏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疱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3.药物过敏性口腔炎

    服了某种药物后,使口腔黏膜发生急性炎症表现。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左右发病。其早期症状是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出现红斑和水疱等。由于药物不断吸收,使早期症状逐渐加重并形成黏膜溃烂。这种黏膜溃烂面不同于一般口疮表现,在其溃烂面上覆盖血性分泌物,溃面肿胀,常常引起刺激性剧烈疼痛,儿童因疼痛而拒食。

    治疗方法

    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一袋,早晚各服一此。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2-4袋,即1至2天;中度患者服用4-6袋,即2至3天;重度患者服用6-10袋,即3至5天,即可痊愈。

    疗效标准

    (1)治愈:口腔炎症完全消失,进食正常;

    (2)显效:口腔炎症好转,进食基本正常;

    (3)有效:口腔炎症减轻,进食半量;

    (4)无效:口腔炎症无缓解,不能进食。

    治疗结果

    960例患者经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治愈936人,治愈率97%,有效9人,有效率98%,无效15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石斛9g、黄芩6g、川芎6g、白芍9g、龙胆草10g、泽泻9g、知母9g、黄柏6g、山豆根10g、栀子6g、连翘6g、生赭石20g、生地10g、木通10g、丹皮9g、桔梗6g、生甘草6g,按照上述重量混合均匀,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杀菌,装袋,每袋50g。

    使用方法:

    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一袋,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2

    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石斛10g、黄芩8g、川芎8g、白芍10g、龙胆草11g、泽泻10g、知母10g、黄柏8g、山豆根11g、栀子8g、连翘8g、生赭石25g、生地11g、木通11g、丹皮10g、桔梗8g、生甘草8g,按照上述重量混合均匀,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杀菌,装袋,每袋50g。

    使用方法:

    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一袋,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3

    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石斛12g、黄芩9g、川芎9g、白芍12g、龙胆草12g、泽泻12g、知母12g、黄柏9g、山豆根12g、栀子9g、连翘9g、生赭石30g、生地12g、木通12g、丹皮12g、桔梗9g、生甘草9g,按照上述重量混合均匀,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杀菌,装袋,每袋50g。

    使用方法:

    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一袋,早晚各一次。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口腔炎 药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口腔炎的药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441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