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304779.4 (22)申请日 2018.04.08 (71)申请人 张华勋 地址 236200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 镇马店村马店自然庄110号 (72)发明人 张华勋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代理人 陈思聪 (51)Int.Cl. A61H 2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 理设备 (57)摘要 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 理设备, 包括底板,。
2、 底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 板, 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 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升降板, 两块升降板顶部共同 固定连接有承载板, 承载板上侧中间处开设有放 置槽, 所述承载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调节装置相连 接; 所述承载板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按摩装 置, 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架, 支撑架顶端铰接有摆 动杆, 摆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敲打装置, 摆动杆 另一端下侧通过第一弹簧与支撑架上侧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转动杆带动主动锥齿轮转 动, 主动锥齿轮驱动从动锥齿轮转动, 从动锥齿 轮带动螺纹杆转动, 与螺纹杆相配合的调节柱向 上运动, 从而实现承载板高度的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
3、附图2页 CN 108498307 A 2018.09.07 CN 108498307 A 1.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包括底板, 底板两侧均固定连接 有支撑板, 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 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升降板, 两块升降 板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承载板, 承载板上侧中间处开设有放置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 与底板之间通过调节装置相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 支撑柱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二凹槽, 第二凹槽内设置有调节柱, 调节柱顶端与 承载板下侧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柱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凹槽, 所述支撑柱侧壁。
4、上 开设有螺纹通孔, 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且螺纹杆左端抵在环形凹槽内部; 所述承 载板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按摩装置, 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架, 支撑架顶端铰接有摆动杆, 摆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敲打装置, 摆动杆另一端下侧通过第一弹簧与支撑架上侧相连接, 所述摆动杆另一端接触有运动柱, 运动柱穿过支撑架设置, 且支撑架中间开设有通孔, 运动 柱位于通孔内的部分段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运动柱下方的承载板上设置有升降装 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柱, 竖直柱底端与承载板下侧固定连接, 所述竖直柱上开设有开 口朝上设置的第四凹槽, 第四凹槽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安装架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一 。
5、转轴, 第一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 凸轮上侧接 触有升降柱, 升降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 所述竖直柱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让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放置槽呈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调节柱直径等于第二凹槽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敲打装置包括安装柱, 安装柱与摆动杆固定连接, 且安装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 的第三凹槽, 第三凹槽内顶部固定。
6、连接有第一磁极, 第一磁极下侧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第 二磁极, 且第二磁极下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柱, 缓冲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安装板下侧均 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敲打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敲打凸起呈半圆球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四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 第二导向槽内设置有第二导向杆, 第二导向杆另一端与升降柱侧壁固。
7、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98307 A 2 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按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 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 而用 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 病理状况, 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 从性质 上来说, 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从按摩的治疗上, 可分为保健按摩、 运动按摩和医疗按 摩。 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 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用于治疗和保养。 按摩是中 国最古老。
8、的医疗方法。 按摩, 又称推拿, 古称按硗 (指按摩矫捷, 舒畅筋骨) 、 案杌 (案, 通按; 杌, 通玩。 案杌, 即按摩) 等, 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逐渐总结认识和发展起来 的。 0003 当腿部神经拉伤或受损后, 在进行康复训练或治疗时, 常常需要对其进行辅助按 摩作用, 以使得其加速恢复。 在现有技术中, 出现有很多的按摩器, 其均是对人体进行挤压, 以实现按摩效果, 但是其均为硬性挤压, 容易对人体的软组织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以解 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9、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备, 包括底板, 底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 支撑板, 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 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升降板, 两块升降板 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承载板, 承载板上侧中间处开设有放置槽, 所述承载板与底板之间通 过调节装置相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 支撑柱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上 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二凹槽, 第二凹槽内设置有调节柱, 调节柱顶端与承载板下侧固 定连接, 所述调节柱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凹槽, 所述支撑柱侧壁上开设有螺纹通 孔, 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且螺纹杆左端抵在环形凹槽内部; 。
10、所述承载板上侧对称 固定连接有两个按摩装置, 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架, 支撑架顶端铰接有摆动杆, 摆动杆一端固 定连接有敲打装置, 摆动杆另一端下侧通过第一弹簧与支撑架上侧相连接, 所述摆动杆另 一端接触有运动柱, 运动柱穿过支撑架设置, 且支撑架中间开设有通孔, 运动柱位于通孔内 的部分段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运动柱下方的承载板上设置有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 置包括竖直柱, 竖直柱底端与承载板下侧固定连接, 所述竖直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 第四凹槽, 第四凹槽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安装架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 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 凸轮。
11、上侧接触有升降柱, 升 降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 所述竖直柱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让位孔。 000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放置槽呈圆弧状。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498307 A 3 0007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调节柱直径等于第二凹槽内径。 0008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敲打装置包括安装柱, 安装柱与摆动杆固定 连接, 且安装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三凹槽, 第三凹槽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 第一磁极下侧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第二磁极, 且第二磁极下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柱, 缓冲柱 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安装板下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敲。
12、打凸起。 0009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敲打凸起呈半圆球状。 001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同。 001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第四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 槽, 第二导向槽内设置有第二导向杆, 第二导向杆另一端与升降柱侧壁固定连接。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螺纹杆从环形凹槽内拧出, 然后调节调节柱的高度, 之后再 将螺纹杆拧到相应的环形凹槽内部即可; 利用升降装置使运动柱向上运动, 运动柱使摆动 柱发生转动, 则敲打装置向下运动, 对腿部进行敲打工作; 随后运动柱在第二弹簧作用下下 降, 则敲打装置在第一弹簧作。
13、用下上升, 便于进行下次敲打工作; 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使得 敲打凸起具备一定的缓冲功能, 有效保护了患者腿部; 转轴带动凸轮转动, 与凸轮相接触的 升降柱向上运动, 从而带动接触板向上运动, 实现了运动柱的上升。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敲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14、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图4, 本发明实施例中, 一种基于高度有级调节原理的腿部医疗护理设 备, 包括底板1, 底板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 支撑板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 槽3, 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升降板4, 两块升降板4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承载板5, 承载板5上侧 中间处开设有放置槽6, 所述承载板5与底板之间通过调节装置7相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7包 括支撑柱701, 支撑柱701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70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 第二凹槽702, 第二凹槽702内设置有调节柱703, 调节柱7。
15、03顶端与承载板5下侧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柱703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凹槽704, 所述支撑柱701侧壁上开设有螺纹 通孔705, 螺纹通孔70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06, 且螺纹杆706左端抵在环形凹槽704内部, 当需要调节承载板5的高度时, 将螺纹杆706从环形凹槽704内拧出, 然后调节调节柱703的 高度, 之后再将螺纹杆706拧到相应的环形凹槽704内部即可; 所述放置槽6呈圆弧状。 0016 所述调节柱703直径等于第二凹槽702内径。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498307 A 4 0017 所述承载板5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按摩装置, 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架8。
16、, 支撑架8 顶端铰接有摆动杆9, 摆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敲打装置10, 摆动杆9另一端下侧通过第一弹 簧11与支撑架8上侧相连接, 所述摆动杆9另一端接触有运动柱12, 运动柱12穿过支撑架8设 置, 且支撑架8中间开设有通孔13, 运动柱12位于通孔13内的部分段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 14, 所述运动柱12下方的承载板5上设置有升降装置15, 在进行敲打工作时, 利用升降装置 15使运动柱12向上运动, 运动柱12使摆动柱9发生转动, 则敲打装置10向下运动, 对腿部进 行敲打工作; 随后运动柱12在第二弹簧14作用下下降, 则敲打装置10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 上升, 便于进行下次敲打工作;。
17、 所述敲打装置10包括安装柱101, 安装柱101与摆动杆9固定连接, 且安装柱101上开设 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三凹槽102, 第三凹槽10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103, 第一磁极 103下侧通过第三弹簧104连接有第二磁极105, 所述第一磁极103和第二磁极105的极性相 同, 且第二磁极105下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柱106, 缓冲柱106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7, 安装 板107下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敲打凸起108, 敲打装置10在下降时, 敲打凸起108直接与 患者腿部相接触, 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作用; 为了降低对腿部造成机械损伤, 此处设置有第 一磁极103和第二磁极105, 第。
18、一磁极103和第二磁极105使得敲打凸起108具备一定的缓冲 功能, 有效保护了患者腿部。 0018 所述敲打凸起108呈半圆球状。 0019 所述升降装置15包括竖直柱151, 竖直柱151底端与承载板5下侧固定连接, 所述竖 直柱15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四凹槽152, 第四凹槽15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153, 安装架153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54, 第一转轴154一端与电机 (图中未示出) 输出 轴固定连接, 第一转轴15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156, 凸轮156上侧接触有升降柱155, 升降 柱155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159, 所述竖直柱151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让位孔。
19、1510, 当需 要运动柱12向上运动时, 启动电机, 电机带动转轴154转动, 转轴154带动凸轮156转动, 与凸 轮156相接触的升降柱155向上运动, 从而带动接触板159向上运动, 实现了运动柱12的上 升; 随着凸轮156的继续转动, 凸轮156下降, 则升降柱155下降即可。 0020 所述第四凹槽15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157, 第二导向槽157内设 置有第二导向杆158, 第二导向杆158另一端与升降柱155侧壁固定连接。 002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需要调节承载板5的高度时, 将螺纹杆706从环形凹槽704 内拧出, 然后调节调节柱703的高度, 之后再。
20、将螺纹杆706拧到相应的环形凹槽704内部即 可; 在进行敲打工作时, 利用升降装置15使运动柱12向上运动, 运动柱12使摆动柱9发生转 动, 则敲打装置10向下运动, 对腿部进行敲打工作; 随后运动柱12在第二弹簧14作用下下 降, 则敲打装置10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上升, 便于进行下次敲打工作; 敲打装置10在下降时, 敲打凸起108直接与患者腿部相接触, 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作 用; 为了降低对腿部造成机械损伤, 此处设置有第一磁极103和第二磁极105, 第一磁极103 和第二磁极105使得敲打凸起108具备一定的缓冲功能, 有效保护了患者腿部; 当需要运动柱12向上运动时, 启动电机。
21、, 电机带动转轴154转动, 转轴154带动凸轮156 转动, 与凸轮156相接触的升降柱155向上运动, 从而带动接触板159向上运动, 实现了运动 柱12的上升; 随着凸轮156的继续转动, 凸轮156下降, 则升降柱155下降即可。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498307 A 5 002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
22、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3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498307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8498307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8498307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