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8241739
  • 上传时间:2020-02-19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557.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41126.4

    申请日:

    20120222

    公开号:

    CN102580024A

    公开日:

    2012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06,A61P3/10,A61P9/12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06,A61P3/10,A61P9/12

    申请人:

    王景胜

    发明人:

    王景胜

    地址: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蜀汉路208号7-1-4

    优先权:

    CN20121004112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朋飞;张庆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蒜1-20份、姜1-15份、葱1-10份、三七30-70份、何首乌10-40份、丹参10-40份、葛根10-40份、红花4-20份和川芎4-20份。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可用于治疗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方面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蒜1-20份、姜1-15份、葱1-10份、三七30-70份、何首乌10-40份、丹参10-40份、葛根10-40份、红花4-20份和川芎4-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蒜5-15份、姜4-12份、葱2-8份、三七40-60份、何首乌20-30份、丹参20-30份、葛根20-30份、红花8-12份和川芎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蒜10份、姜8份、葱5份、三七50份、何首乌25份、丹参25份、葛根25份、红花10份和川芎10份。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蒜、姜、葱的浸泡液:分别将蒜、姜、葱粉碎为泥,然后分别按照蒜、姜、葱重量份的2-5倍、2-5倍和1-4倍加入食用乙醇,密封浸泡浸提18-50天后,过滤,去渣,得到蒜、姜、葱的浸泡液;2)六味中药的提取:三七、何首乌、丹参、葛根、红花和川芎用上述中药总重量2-6倍的食用乙醇,搅拌均匀,密封,浸泡18-50天,取出过滤,药液为六味中药的浸泡液,滤出的药渣备用;上述药渣用水煎煮1-3次,每次加如药渣重量的2-6倍量的水,每次煎煮到接近胶状时停止,合并滤液,过滤,去渣,所得滤液即为六味中药的煎煮液;3)蒜液、姜液、葱液和六味中药的浸泡液、煎煮液混合均匀,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蒜与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2.5;姜与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2.5;葱与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时间为18-45天,优选为20-36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六味中药与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4;药渣与水的重量比为1∶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时间为18-45天,优选为20-36天。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血管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蒜(Allium sativun L)主要成份含挥发油0.2%,油内含大蒜辣素(俗 称蒜素(Allica))、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柠檬 醛、芳樟醇、α、β水芹烯、丙醛、戊醛、蒜氨酸;其它成份含蛋白 质4.4g、脂肪0.2m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钙5mg、磷44mg、 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 其药理作用:在心血管方面,《中药大辞典》上册110-111页记载,大蒜 新加仑制剂,毒性很小,能减缓心率,增加心收缩力,扩张末稍血管, 增加利尿,可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免的血压。临床治疗高血压及 动脉粥样硬化有效。《单味中药治病大全》55页、57页记载,大蒜精油 治疗高血脂症,用大蒜精油胶丸,每天口服9粒(含大蒜精油0.2ml), 分三次饭后服,78例,一个月后,各种高脂血症均有明显下降,证明 大蒜精油对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脂蛋白均有显著的下降作用。另外110 名病例,口服大蒜粉片剂,规格为含大蒜素1.3%,每日800ml,疗程4 个月,血青胆甾醇平均降低12%,血青甘油三脂降低17%。证明大蒜制 剂对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脂蛋白均有显著下降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95111204.X(以下简称95年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蒜 保健液,该保健液是由大蒜泥和食用酒精按照重量比45-60∶40-55制成, 该保健液中还可以含有花粉、沙棘汁,该大蒜保健液的保健效果局限 于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有较为明显的疗 效,对中、老年人有健身益寿的作用。

    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发明人又做出了中国专利申请98112190.X (以下简称98年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草药蒜素保健液,是将洁 净的姜、葱、蒜粉碎成泥,分别用食用酒精密封浸泡16-32天后,过滤、 去渣得姜液、葱液、蒜液,然后与何首乌、甘草、红枣、沙楂黄酮、 花粉液、山楂液、淡竹液、丹参液、沙棘汁、蒲公英液、葛根液、川 芎液、红花液、茯苓、当归、冰凌茶、决明子、燕麦、山楂黄酮等组 成了I号口服液。

    95年专利的产品和98年专利的I号口服液上市后,众多有心脑血 管疾病史的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是:服用大蒜保健液、I号中草药蒜 素保健液,两者性质差不多,服用效果也差不多,服用一两个月后, 自我感觉“吃得、睡得、精神状态好多了”,高血脂降低较为明显,血 压、血糖降低不太显著,该保健品处方有待进一步改进,尤其是I号 中药蒜素保健液虽然含有众多降血脂、降血压的药物,但是组合后效 果不显著,可能是各个药物之间作用相互抵消,导致最终结果不理想。

    尚未见到蒜、姜、葱、三七、何首乌、丹参、葛根、红花、川芎 等九种成分合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 成:蒜1-20份、姜1-15份、葱1-10份、三七30-70份、何首乌10-40份、 丹参10-40份、葛根10-40份、红花4-20份和川芎4-20份。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蒜5-15 份、姜4-12份、葱2-8份、三七40-60份、何首乌20-30份、丹参20-30份、 葛根20-30份、红花8-12份和川芎8-12份。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蒜 10份、姜8份、葱5份、三七50份、何首乌25份、丹参25份、葛根25份、 红花10份和川芎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蒜、姜、葱的浸泡液:分别将蒜、姜、葱粉碎为泥,然后按照 蒜、姜、葱重量份的2-5倍、2-5倍和1-4倍加入食用乙醇,密封浸泡浸 提18-50天,优选为18-45天,进一步优选为20-36天后,过滤,去渣, 得到蒜、姜、葱的浸泡液;

    2)六味中药的提取:三七、何首乌、丹参、葛根、红花和川芎用 上述中药总重量2-6倍的食用乙醇,密封浸泡18-50天,优选为18-45天, 进一步优选为20-36天,取出过滤,药液为六味中药的浸泡液,滤出的 药渣备用;

    上述药渣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入药渣重量的2-6倍量加水煎煮, 待煎煮液接近胶状时停止,合并滤液,过滤,去渣,所得滤液即为六 味中药的煎煮液;

    3)蒜液、姜液、葱液和六味中药的浸泡液、煎煮液混合均匀,即 得。

    优选地,所述食用乙醇为粮食制备,如高粱、糯米等,浓度为 1%-50%。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蒜与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2.5;姜与 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2.5;葱与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2。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六味中药与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4; 药渣与水的重量比为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和药 品中的应用,所述心血管疾病为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拟用量为0.01-5ml/天。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由蒜、姜、葱,参三七、何首乌、丹参、 葛根、红花、川芎等组成,这九味中药的主份、药理、临床应用,《中 药大辞典》上、下两册(江苏新医学院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86 年5月第一版)、《中药大全》(崔树德主编,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1989年6月第一版)、《单味中药治病大全》(贺振泉等人编,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第一版,1998年重印)分别均有记载: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包括姜黄与姜皮,主份含挥发油 4.5-6%,油中含姜黄酮58%、姜油烯25%、水芹烯1%、桉叶素%、香桧 烯0.6%、龙脑0.5%、姜黄素0.3%。药理方面《中药大辞典》下册1736 页记载,姜黄醇提取液有降压作用。《中药大辞典》上册1316页记载郁 金也含姜黄酮、姜黄素,患有高胆甾醇的血病的兔,口服郁金的乙醚 提取物,在三周内使血胆甾醇的含量由266%下降到36%,c/p比值也相 应下降,主动脉重量也明显减轻,体重增加,然而《中药大辞典》下 册1736页记载,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 姜的功力烈于郁金。

    葱(Allium fistulosum)鳞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 (Allicin),另含二烯丙基硫醚、维B1、维B2、维A、烟酸、脂肪油和 粘液质。脂肪油中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粘液汁 中含多糖类、纤维素、果胶。药理作用与大蒜基本相同。

    三七(Radix Notoginseng)又名田三七(Panax pseudoginseny wall), 拉丁名为“能治百病”,其主份含三七皂甙A(C30H52O10)、三七皂甙B (C23H38O10)和黄酮甙。《中药大辞典》上册55页、《中药大全》456页 均记载:三七在循环系统方面,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 氧量,醇浸提液又有降血压作用,强心作用,扩张血管作用,降低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抗力。还有止血、祛瘀、消肿、止痛、 抗菌作用。《中药大辞典》上册第56页记载,临床报道,治疗心绞痛, 每次口服三七粉0.45g,日服三次,重症加倍。16例以心绞痛为主诉的 冠心病人,经治疗除一例心绞痛合并心肌梗塞者用药数天无效停药外, 其余15例止痛疗效均满意。有4例原需长期服用复方硝酸甘油片者,服 三七后即可停服;5例合并高血压病者,服药后血压缓慢下降;3例服 药后心率转缓;4例心电图轻度好转。实验证明,三七有明显增加冠状 动脉血流量、心肌耗氧减少的作用,又有降动脉压及略减心率作用, 使心脏工作量减低。上述作用,均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缓和心肌需 氧量和供氧不足的矛盾,因而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利因素。又 据少数病例观察,每日服用三七粉1.8g,分三次食前服,连续一个月, 对降低血脂及胆甾醇有一定效果。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主份含蒽醌类如大黄酚、 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酮,炙过后含无大黄酸;另含卵磷脂、 淀粉、脂肪。药理方面:在《中药大全》552、553页记载,有降胆固 醇、抗动脉硬化作用;《中药大辞典》上册,1136页记载有降血脂、降 血糖作用。

    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主分含:丹参酮A(C18H12O3)、 丹参酮B(C19H18O3)、丹参酮C(C19H20O3)、隐丹参酮(C19H20O3)、 异丹参酮、丹参醇、维生素E。药理作用,《中药大全》407页记载,活 血祛瘀、扩张血管、降压、抗菌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心脉阻滞所致的 心绞痛,取其疏通瘀塞、扩张血管的作用;《中药大辞典》上册481页 记载,治疗冠心病,提取物制成片剂,内服,每次2片,一日3次,以 两周至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323例,服药1-3个月不等,结果心绞痛总 有效率为82.3%,其中显效率为20.3%,疗效以中、轻度较好,服药2 个月者疗效比1个月的为高,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3.2%,显效率占14.8%。

    葛根(Radix Puerariae)主份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葛根黄酮、 大豆黄酮、黄酮、大豆黄酮甙、β-谷甾醇、花生酸、多量淀粉。药理, 《中药大辞典》下册2308页记载,葛根酒浸膏静脉注射,均能使冠状 血管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服用葛根水煎剂有明显降压作用和 降血糖作用。《中药大辞典》下册2309页记载临床报道,治疗高血压颈 项强痛,口服煎剂,10-15g/日,分二次服,连服2-8周,观察52例,颈 项强痛消失17例,明显减轻30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葛根酒浸膏 片每日6-12片,分2-3次服,总疗4-22周,治疗71例,心绞痛症状显效 29例,改善20例,基本无效22例,心电图有效率为4.13%,血清胆甾醇 及β-脂蛋白在服药期间无明显变化。

    红花(Flos Carthami)主份含红花甙(C21H22O11)又名红色素、红 花黄色素、红花油、棕榈酸、花生酸、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等甘油 脂类。药理方面《中药大全》434页、《中药大辞典》上册993页,均记载 有扩张心冠状动脉的作用、降血压作用,并能维持较长时间,有降低 血清中总胆甾醇、总脂、三硝酸甘油脂及非酯化脂肪酸水平。临床应 用,《中药大全》435页记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前人用红花配川芎、 当归,能治“胸腹血气滞痛”,现代实践用红花15g,配川芎15g,煎水 (或用片剂),作为治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方法,再随证配 伍,确有一定疗效,可能与川芎、红花扩张心冠状动脉的作用有关。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主份含川芎嗪、阿魏酸(C10H10O4)、 挥发油、生物碱、酚性成份、内脂类等。药理,《中药大全》415页记 载,水浸剂、水浸膏溶液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乙醇提取物在冠状动脉 和股动脉注射药时,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和下肢血流量增加,为血管 扩张所致。临床报道《单味中药治病大全》,64页记载,川芎嗪注射液 [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批号辽卫药(82)133-3号]160ml溶于5%或10 葡萄糖注射液500ml,以每分钟20滴的速度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用药 时间1-3周,12例中,10例ST段水平下移的患者,9例基本恢复到等电 位钱;2例T波倒置患者,其中1例恢复正常,1例无变化。10例心绞通 基本未发作,2例心绞通发作程度明显减轻,次数减少。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是在中草药蒜素保健液98112190.X专利(简称98年专利) 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改进,由蒜、姜、葱、参三七、何首乌、丹参、 葛根、红花、川芎等九味成分制成,实现了提高降高血压、降高血脂、 降高血糖、预防冠心病人急性发作心绞痛的目的。

    2、药效试验证实,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在治疗高血脂、高血糖、 高血压方面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技术。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仍然是传承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一是以食 用乙醇浸提蒜、姜、葱和六味中药原料,获得了浸泡后的药酒;二是 酒浸提过的中药渣加水煎制,获得中药煎制液药水。然后用浸泡的药 酒与中药煎煮液调配成所需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5: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1、组成:见表1

    表1:实施例1-5的组成

    2、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

    1)蒜液、姜液、葱液的制备:分别将蒜、姜、葱,去皮,称取蒜 5kg、姜12kg、葱5kg,分别洗净,粉碎捣成蒜泥、姜泥、葱泥,然后 各加入25kg、60kg、20kg食用乙醇(浓度30%),密封浸提20天后, 取出过滤,去渣得到蒜液、姜液、葱液。

    2)六味中药的浸泡液:按照表1中实施例1的配比称取参三七、 何首乌、丹参、葛根、红花、川芎,合计174kg,加350kg的食用乙 醇(浓度为30%),然后密封浸泡37天,取出过滤,六味中药的浸泡 液,滤出的药渣备用;

    3)取六味中药乙醇浸泡后得到的药渣加其重量3倍量的水煎煮, 待药液接近胶状时,停止煎煮,取出过滤,去渣,即得六味中药的煎 煮液;

    4):取蒜液、姜液、葱液、六味中药的浸泡液、六味中药的煎煮 液混合均匀,即得。

    3、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

    1)蒜液、姜液、葱液的制备:分别将蒜、姜、葱,去皮,称取蒜 10kg、姜8kg、葱5kg,分别洗净,粉碎捣成蒜泥、姜泥、葱泥,然后 各加入25kg、20kg、20kg食用乙醇(浓度为20%),密封浸提30天 后,取出过滤,去渣得到蒜液、姜液、葱液;

    2)六味中药的浸泡液:按照表2中实施例2的配比称取参三七、 何首乌、丹参、葛根、红花、川芎,合计145kg,加300kg的食用乙 醇(浓度为35%),然后密封、浸泡32天,取出过滤,六味中药的浸 泡液,滤出的药渣备用;

    3)取六味中药乙醇浸泡后得到的药渣加其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 待药液接近胶状时,停止煎煮,取出过滤,去渣,即得六味中药的煎 煮液;

    4):取蒜液、姜液、葱液、六味中药的浸泡液、六味中药的煎煮 液混合均匀,即得。

    4、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

    与实施例1相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1):蒜、姜、葱与食用乙醇的比例为1∶3、1∶2、1∶2,密 封浸提36天,乙醇浓度为35%;

    步骤2)中药和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4,,乙醇浓度为40%, 密封、浸泡45天;

    步骤3)药渣与水的重量比为1∶4.5。

    5、实施例4、5的制备方法:

    与实施例1和2的相同,区别之处在于:

    步骤1):蒜、姜、葱与食用乙醇的比例为1∶2.5、1∶2.5、1∶2, 密封浸提36天,乙醇浓度为25%;

    步骤2)六味中药和食用乙醇的重量比为1∶4,乙醇浓度为40%, 密封、浸泡40天;

    步骤3)药渣与水的重量比为1∶4。

    如未特别说明,下述实验例提到的药物组合物为按照实施例2的组 成及方法制备而成的产品。

    实验例1:毒性试验

    一、急性毒性实验

    1、试验动物:一级SD大鼠及NIH小鼠,购自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 所实验动物中心。

    2、试验方法: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均按照霍恩氏法(Horn氏法), 设组合物四个剂量组,分别为:2150、4640、10000和21500mg/kg·bw (所述药物为实施例2),每组10只动物(雌、雄各半),均按照2%体积 一次性经口灌胃,灌胃后观察其中毒症状、体征和死亡情况,连续观 察两周,根据死亡动物数判定其急性毒性。

    3、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一般观察:灌胃受试物数分钟后,4640mg/kg·bw组少数大鼠及 10000mg/kg·bw、21500mg/kg·bw组多数大鼠和小鼠出现后肢乏力, 爬行步态蹒跚,侧卧。动物最早死亡时间为给受试物后84分钟,出现 症状,于10小时左右恢复正常,部分动物中毒死亡。

    表1结果显示:各组死亡和出现症状时间。

    因此,根据各组死亡动物数查GB15193.3-2003,实施例1提供的药 物对雌、雄SD大鼠及NIH小鼠的LD50均大于10000mg/kg·bw。

    4、根据GB15193.3的急性毒性分级,实施例1属无毒级。

    二、遗传毒性试验

    1、Ames试验

    1.1试验方法: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 性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进行加与不加大鼠肝S9 的标准平板掺入法试验。

    试验设组合物0.8、4、20和100μl/皿4个剂量组,每次试验同时 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为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分别 为TNFone、NaN3、MMC和2-AF。每个试验剂量做三个平行皿,重复 试验两次。

    1.2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Ames试验结果

    注:表中数值为3个平皿均值。

    表2结果显示:除加S9的TA102菌株外,阳性对照皿的平均回变 菌落数均大于阴性对照的两倍;而实施例2各剂量组的平均回变菌落 数均在阴性对照的两倍以内。

    1.3 结论:实施例2在Ames试验中为阴性。

    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

    2.1 实验动物:一级NIH小鼠,购自四川抗菌素工业所实验动物中 心。

    2.2 试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具体为:组合物四个剂量组 (给药药物为实施例2,剂量分别为625、1250、2500和5000mg/kg ·bw)、 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阳性对照组(4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 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于第0h和第24h两次经口灌胃给药, 第30h处死小鼠,取胸骨骨髓涂片,固定后Giemsa染色,镜下每鼠观 察1000个嗜多染色红细胞(PCE),记录带微核的细胞数,计算微核率。

    2.3 统计方法:用t检验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微核率的差异。

    2.4 结果:见表3

    表3: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表3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的平均微核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0.01),而实施例2各组的微核率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2.5 结论:实施例2的产品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为阴性结果。

    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3.1 试验动物:雄性NIH小鼠,购自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实验动 物中心。

    3.2 试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组合物1250、2500 和5000mg/kg·bw三个剂量组(给药药物为实施例2的产品)和阴性 对照组(蒸馏水)和阳性对照组(4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每 组5只,每日灌胃给受试物,连续5天。

    于首次灌胃后35天处死动物,取双侧附睾作精子涂片,固定后伊 红染色,镜下观察精子形态,每只动物观察1000个完整精子,记录各 类畸形精子数,计算精子畸形率。

    3.3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组别  剂量(mg/kg)   观察精子数(个)   畸形精子总数(个)   畸形率(%)   阴性对照组  0   1000*5   155   3.10±0.76   组合物  1250   1000*5   172   3.44±0.52  2500   1000*5   128   2.56±1.21  5000   1000*5   130   2.60±0.99   环磷酰胺  40   1000*5   412   8.24±0.95*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表4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的平均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 组(P<0.01),而本发明的组合物各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 明显差异。

    3.4 结论:实施例2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为阴性结果。

    三、致畸试验

    1、试验动物:一级SD大鼠,购自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实验动物 中心。

    2、试验方法

    试验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组合物156、625及2500 mg/kg·bw三个剂量组(采用实施例2的产品),和阴性对照组(蒸馏 水)。

    健康成熟的一级未交配的SD大鼠,夜间按雌、雄1∶2合笼,次 日晨以阴道涂片确定是否已经交配,以查见精子当天作为“受孕”0 天,将查出的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均于第7-16天灌胃给药, 于0、7、12、16和20日各称重一次,并按照体重变化调整灌胃容积。

    于第20日称重后处死孕鼠,剖腹摘出子宫称重,检查并记录每窝 的着床数、吸收胎数、死胎数、活胎数、活胎仔体重及身长。常规检 查并记录活胎的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

    3、试验结果:见表5.1-5.3

    表5.1:孕鼠体重增长情况

    表5.2:对大鼠孕产情况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

    表5.3:对大鼠胚胎的致畸活性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表5.1-5.3结果显示:156mg/kg组和625mg/kg组活胎平均体重高 于对照组;囟门显著小于对照组,但均无病理意义。高剂量组(2500mg/ kg)组胎鼠胸骨缺失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虽然胸骨缺失不能 完全归因于致畸作用,但该组胸骨缺失率明显较高,故不能排除组合 物在大剂量情况下对大鼠有一定致畸可能性,为安全起见,将其最小 致畸剂量定为2500mg/kg(最大不致畸剂量为625mg/kg),致畸指数为 (10000/2500)=4,根据GB15193.14的评价标准,该产品无致畸作用。

    4、结论:实施例2在大鼠致畸试验中的最大不致畸剂量为 625mg/kg,致畸指数为4,根据GB15193.14的评价标准,该产品无致 畸作用。

    四、大鼠30天喂养试验

    1、试验动物:SD大鼠,购自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

    2、试验分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具体为:组合物400、1600 和6400mg/kg·bw三个剂量组(采用实施例2的产品)和阴性对照组(给 予蒸馏水),每组24只,雌、雄各半。均按胃的容积的2%灌胃,每天一 次,连续30天。

    每周称重一次,并按照体重变化调整灌胃量,同时称量食物摄入 量,计算各组雌雄鼠的平均增重和食物利用率。

    30日试验结束后,按照GB15193.13-94规定进行血液学和血液生化 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脏器系数测定。

    3、试验结果:见表6.1-6.4

    表6.1:体重变化和食物利用率

    表6.2:血液学常规检测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表6.3: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表6.4:脏器检测结果

    表6.1-6.4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0和1600mg/kg组雄性大鼠 的血小板(BPC)有所增加,网织红细胞(Ret)有所减少;雄鼠的肌 酐(Cr)有所减少,但这些指标的改变无剂量反应关系或无临床意义。 6400mg/kg组雄性大鼠的血清尿素氮(BUN)有所升高,不能完全排除 是病理改变。各剂量组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未见异常。病理学组织学 检查结果,各剂量组雌雄动物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 甲状腺、胃肠、睾丸及卵巢等脏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未发现中毒 性病理组织学改变,由于6400mg/kg组雄性鼠的血清尿素氮(BUN)升 高不能完全排除是受试物的作用,故而从安全角度考虑,将实施例2的 最大无作用剂量定为1600mg/kg·bw。

    4、结论:实施例2的产品在大鼠30天喂养实验中的最大无作用剂 量大于1600mg/kg·bw(为人体推荐摄入量5ml/人/日,即150mg/kg·bw 的10倍以上)。

    同时,对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及配比进行相同试验,结果与 实施例2相似。

    五、结论及评定:

    1、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对SD大鼠及NIH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大 于10000mg/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本发明的组合物属无毒级;

    2、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 畸形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3、大鼠致畸试验:最小致畸剂量为2500mg/kg·bw,致畸指数为 4,表面无致畸作用;

    4、30天喂养实验: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1600mg/kg·bw(为人体 推荐摄入量的10倍以上)。

    实验例2:药效试验

    1、病例收集:在2008年10月-2011年8月间对360例高血压患者(男 170例,女190例,平均年龄55岁,病程0.5-20年)、225例糖尿病(男115 例,女110例,病例选择均符合1999年确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平 均年龄49岁,病程0.5-18年)以及315例高血脂患者(男154例,女161 例,平均年龄54岁,病程0.5-19年)。

    2、用药方法: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各分为9组,分别为:安慰剂组、98年专 利组(给予I号药物3ml/人)、实验1高剂量组(实施例3药物,1.5ml/ 人)、中剂量组(实施例3药物、2ml/人)、低剂量组(实施例3药物,3ml/ 人)、实验1组(实施例1药物,2ml/人)、实验2组(实施例2药物,2ml/ 人)、实验4组(实施例4药物,2ml/人)、实验5组(实施例5药物,2ml/ 人)。

    3、疗效评定标准:

    1)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1998年卫生部高血压评定标准判断降压疗效,即:

    显效:舒张压大于等于10mmHg(1.3kPa)并达到正常范围,或下 降20mmHg(2.7kPa)以上;

    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1.3kPa),但已经达到正常 范围,或下降10-19mmHg(1.3-2.5kPa);

    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

    2)高血糖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中降糖药物疗效判断标准,即:

    显效:空腹血糖降至6.5mmol/L,或降低30%,餐后2小时血糖将至 9.25mmol/L或降低30%,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有效:空腹血糖降至7.0mmol/L,或降低10-29%,餐后2小时血糖 将至9.90mmol/L或降低10-29%,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改善不 明显或无改善。

    3)高血脂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卫生部1997年制定的高脂血症的疗 效判定标准,即:

    显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

    ①TC下降大于等于20%;

    ②TG下降大于等于40%;

    ③HDLC-C上升大于等于0.26mmol/L(10mg/dl);

    ④TC-HDL-C/HDL-C下降大于等于20%。

    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

    ①TC下降大于等于10%但小于20%;

    ②TG下降大于等于20%但小于40%;

    ③HDLC-C上升大于等于0.104mmol/L(4mg/dl),但HDLC-C上升 小于0.26mmol/L;

    ④TC-HDL-C/HDL-C下降大于等于10%但小于20%。

    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3、治疗效果:

    1)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表1结果显示:无论从显效率、有效率或总有效率来看:与安慰剂 组相比,本发明的实验1-5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优于98年专利 组。

    2)对高血糖的治疗效果:见表2:

    表2:高血糖治疗情况

    表2结果显示:98年专利组的总有效率为5.7%,而实验1-5各组的 总有效率均达到了100%,显效率也均超过88%,实验1-5各组均优于安 慰剂组和98年专利组。

    3)对高血脂的治疗效果:见表3

    表3:高血脂治疗情况

    表3结果显示:降血脂效果,本发明的实验1-5与98年专利组对高血 脂的治疗效果显著,均优于安慰剂组。

    4、试验小结: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可明显的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糖,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 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 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心血管疾病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417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