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8240113
  • 上传时间:2020-02-19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17.1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00830.X

    申请日:

    20101222

    公开号:

    CN102058631B

    公开日:

    2012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185,A61P1/00,A61P7/00,A61P9/10,A61P17/16,A61P29/00,A61P35/00,A61P37/04,A61P37/08,A61P39/06,A61K127/00

    主分类号:

    A61K36/185,A61P1/00,A61P7/00,A61P9/10,A61P17/16,A61P29/00,A61P35/00,A61P37/04,A61P37/08,A61P39/06,A61K127/00

    申请人:

    天津泰阳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欧来良,王为超

    地址:

    300457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路黄海二街

    优先权:

    CN201010600830A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小静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按照重量组分计算,是由1-50%沙棘叶提取物和50~99%的辅料组成的。该制剂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少,无毒副作用,易于制备等优点,可临川用于预防、治疗和改善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症状。该制剂可按相应的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注射针剂、颗粒冲剂、口服溶液或其它临床应用可接受的多种剂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它是以沙棘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加以其他医药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沙棘叶提取物是由胡颓子科植物沙棘干燥的叶经乙醇溶液提取后经大孔树脂吸附精制后得到的,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重量组成为:沙棘叶提取物1~50%,辅料50~99%;沙棘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应在40%以上;所述的提取方法经过下述的步骤:将干燥的沙棘叶粉碎至20目以下,分别用重量/体积4-10倍的50-90%的乙醇水溶液在70℃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后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后的提取液加水配置成水溶液,该水溶液体积与沙棘叶粉重量比为2-6倍,室温下静置8-16小时,过滤,滤液加水补足损失的体积;用FL-2吸附树脂湿法装入吸附柱,沙棘叶重量与FL-2吸附树脂的体积比为1∶0.5-1.5,用90%乙醇浸泡8-16小时,然后逐渐过渡到水相,沙棘叶提取液以0.5-1.5BV/h的流速通过吸附柱,然后用水清洗,再用50-90%的乙醇水溶液以0.2-1BV/h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黄棕色提取物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选自淀粉、糊精、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明胶、甘油、植物油、硬脂酸镁、氢化植物油、注射用水、纯净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注射针剂、颗粒冲剂、口服液或其他临床应用可接受的剂型,所含沙棘总黄酮应为10~200m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剂的重量配比为:沙棘叶提取物10~30%,辅料70~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剂的重量配比为:沙棘叶提取物30~50%,辅料50~7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针剂、颗粒冲剂或口服液的重量配比为:沙棘叶提取物1~10%,辅料90~99%。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棘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的沙棘叶粉碎至20目以下,分别用重量/体积4-10倍的50-90%的乙醇水溶液在70℃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后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后的提取液加水配置成水溶液,该水溶液体积与沙棘叶粉重量比为2-6倍,室温下静置8-16小时,过滤,滤液加水补足损失的体积;用FL-2吸附树脂湿法装入吸附柱,沙棘叶重量与FL-2吸附树脂的体积比为1∶0.5-1.5,用90%乙醇浸泡8-16小时,然后逐渐过渡到水相,沙棘叶提取液以0.5-1.5BV/h的流速通过吸附柱,然后用水清洗,再用50-90%的乙醇水溶液以0.2-1BV/h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黄棕色提取物粉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植物,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 等地,是我国藏医和蒙医的传统用药,是中国药典的收录品种。沙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 质,目前已经发现的生化成分有190余种。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 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沙棘的果实中含有多种黄酮成分,如异鼠李 素,芸香甙,紫云英甙以及槲皮素和山柰酚为甙元的低糖甙,还含多种维生素,去氢 抗坏血酸,叶酸,胡萝卜素等;种子含油,其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亚麻酸等多种脂肪酸,还有玉蜀黍黄质,隐黄质,谷甾醇等非皂化部分,以及磷脂; 皮含5-羟色胺,葡萄糖欧鼠李甙等;叶含有异鼠李素等多种黄酮成分以及抗坏血酸, 去氢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根皮含生物碱,根瘤含氯化血红素等。沙棘的各部位可 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

    沙棘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很高的价值,目前沙棘已被开发出多种产品,沙棘制 成的药品主要有止咳化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品,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缓解心绞痛的 沙棘黄酮类药品,治疗炎症的沙棘油或浸膏类等,另外还有不少用沙棘制成的食品和保健 品。

    在沙棘的应用中,沙棘提取物是使用较多的方式,沙棘提取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等有 效成分,现代研究表明,沙棘黄酮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 清除自由基、保护消化系统、促进造血细胞的造血功能、抗辐射、抗炎症、抗过敏等 多种作用。

    目前的产品中用到的沙棘提取物基本上都是从沙棘果实中提取的,初步提取的产 品黄酮类含量一般不高,使用时用量较大,有的经进一步精制来提高沙棘提取物中有 效成分含量,成本较高。而沙棘叶作为沙棘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含有丰富的黄酮类 成分,其含量不低于沙棘果实中的含量,同时沙棘叶生物量大,较之果实价格低廉, 是一种丰富、实用的药用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用沙棘叶提取物作为 中药制剂,更能有效地、分利地利用沙棘资源,同时沙棘叶提取物中高含量的黄酮类成 分也使得其为心脑血管类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途径

    本发明提供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是以沙棘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加以其他医药上可接 受的辅料制成。该制剂的重量组成为:沙棘叶提取物1~50%,辅料50~99%。

    其中,沙棘叶提取物是由胡颓子科植物沙棘干燥的叶经无毒害作用的有机溶剂(如食 品级乙醇)提取后经大孔树脂吸附精制后得到的。沙棘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应在40% 以上。

    其中所述的辅料为选自淀粉、糊精、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 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明胶、甘油、植物油、硬脂酸镁、氢化植物油、注射用水、纯 净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可由原料沙棘叶提取物和辅料分别按不同的重量比 和不同的辅料类型组成,从而得到不同的剂型,所述的制剂剂型分为片剂、胶囊剂、注射 针剂、颗粒冲剂、口服液或其他临床应用可接受的剂型。

    根据所制备剂型的不同,原料药和辅料的重量组成比有所不同,优化后的重量配比为: 沙棘叶提取物10~30%,辅料70~90%(片剂);沙棘叶提取物30~50%,辅料50~70%(胶 囊剂);沙棘叶提取物1~10%,辅料90~99%(注射针剂,颗粒冲剂,口服液)。

    最优的重量配比为:沙棘叶提取物20%(片剂),辅料80%;沙棘叶提取物40%,辅料 60%(胶囊剂);沙棘叶提取物2%,辅料98%(注射针剂);沙棘叶提取物4%,辅料96%(颗 粒冲剂,口服液)。

    本发明提供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各种类型中,每单位(片,胶囊,支等)所含沙棘总 黄酮应为10~200mg。

    本发明所提供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沙棘叶提取物的制备:将干燥的沙棘叶粉碎至20目以下,分别用4-10倍(重量 /体积)的50-90%的乙醇水溶液在70℃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后合并提取 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后的提取液加水配置成水溶液,该水溶液体积与沙棘叶粉重量比 为2-6倍,室温下静置8-16小时,过滤,滤液加水补足损失的体积。用FL-2吸附树脂湿 法装入吸附柱,沙棘叶重量与FL-2吸附树脂的体积比为1∶0.5-1.5,用90%乙醇浸泡8-16 小时,然后逐渐过渡到水相,沙棘叶提取液以0.5-1.5BV/h的流速通过吸附柱,然后用水 清洗,再用50-90%的乙醇水溶液以0.2-1BV/h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 得黄棕色提取物粉末。

    (2)沙棘叶提取物制剂的制备:取沙棘叶提取物粉末,按照通用的方法配以50~99% 重量比的不同类型的辅料可制得不同剂型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制剂是以沙棘叶为初始原料,此原料生物资源丰富,相对沙棘其它 部位价格更为低廉,使得珍贵的沙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用于制备制剂的沙棘叶提取物是用大孔树脂吸附法精制的,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含 量高,从而使得在制备制剂时使用更加方便,较之传统沙棘提取物在用量大为减少的情况 下即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3、用于制备制剂的沙棘叶提取物呈固体粉末状,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制备各种剂型的 药物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沙棘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100g干燥的沙棘叶,粉碎至20目以下,分别用80%的乙醇水溶液800ml,600ml, 400ml在70℃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过滤后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后 的提取液加水配置到400ml,室温下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加水补足到400ml。量取100ml FL-2吸附树脂,湿法装入吸附柱,用90%乙醇浸泡12小时,然后逐渐过渡到水相,400ml 沙棘叶提取液以1BV/h的流速通过吸附柱,然后用100ml水清洗,再用70%的乙醇水溶液 以0.5BV/h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黄棕色提取物粉末,HPLC方法 测定沙棘总黄酮的含量为45%。

    实施例2:沙棘叶提取物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沙棘叶提取物20g,加入淀粉40g,微晶纤维素40g,硬脂酸镁0.1g,混匀 后压片,得沙棘叶提取物片剂,以所得片剂质量为0.5g为例,每片含沙棘总黄酮应不低于 40mg。

    实施例3:沙棘叶提取物胶囊剂的制备

    取沙棘叶提取物40g,加入淀粉60g,混匀后制粒、干燥,分装制成沙棘叶提取物胶 囊,以所得胶囊质量为0.25g为例,每粒胶囊含沙棘总黄酮应不低于40mg。

    实施例4:沙棘叶提取物软胶囊的制备

    取沙棘叶提取物40g,加入植物油50g、明胶2g、甘油8g,混匀后灌装成软胶囊,以 所得胶囊质量为0.25g为例,每粒胶囊含沙棘总黄酮应不低于40mg。

    实施例5:沙棘叶提取物注射针剂的制备

    取沙棘叶提取物2g,加入用注射用水100ml,搅拌,溶解,过滤后用注射用水补足重 量体积到100ml,无菌灌装成沙棘叶提取物注射针剂,以所得针剂体积2ml/支为例,每支 针剂含沙棘总黄酮应不低于16mg。

    实施例6:沙棘叶提取物颗粒冲剂的制备

    取沙棘叶提取物4g,加入蔗糖96g,混匀后制粒、干燥,分装成沙棘叶提取物颗粒冲 剂,以所得颗粒冲剂质量为10g为例,每份颗粒冲剂含沙棘总黄酮应不低于160mg。

    实施例7:沙棘叶提取物口服溶液的制备

    取沙棘叶提取物4g,加入蔗糖10g,用纯净水适量溶解后过滤,滤液加纯净水配制到 100ml,灌装成口服溶液,以所得口服溶液的体积为10ml为例,每支口服溶液含沙棘总黄 酮应不低于160mg。

    沙棘叶提取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验,试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1、沙棘叶提取物制剂的毒理学试验

    1.1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选用18-22克SPF级昆明种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以15.0g/kg·b.w的剂量进行灌胃, 灌胃量为0.3ml/10g·b.w,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结果如表1 所示。由表1可见,沙棘叶提取物制剂以15.0g/kg·b.w的剂量灌胃两种性别的小鼠,观察 14天,实验期间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也无死亡。受试动物对两种性别的小鼠的急性经口 毒性(LD50)均大于15g/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属无毒物。

    表1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

      动物品种   性别   动物数   剂量(g/kg·b.w)   死亡情况   LD50(g/kg·b.w)   小鼠   雄   10   15.0   0   >15   小鼠   雌   10   15.0   0   >15

    1.2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选用180-220克SPF级SD种大鼠20只,雌雄各半,以15.0g/kg·b.w的剂量进行灌胃, 灌胃量为1.5ml/100g·b.w,分上、下午两次染毒,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表现 及死亡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沙棘叶提取物制剂以15.0g/kg·bw的剂量灌胃 两种性别的大鼠,观察14天,实验期间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也无死亡。受试动物对两 种性别的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大于15g/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沙棘叶提取 物制剂属无毒物。

    表1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

      动物品种   性别   动物数   剂量(g/kg·b.w)   死亡情况   LD50(g/kg·b.w)   大鼠   雄   10   15.0   0   >15   大鼠   雌   10   15.0   0   >15

    1.3遗传毒性试验

    1.3.1Ames试验

    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TA97a、TA98、TA100、TA102 四株试验菌株进行试验。用多氯联苯(PCB)诱导大鼠后制备的肝匀浆作为体外代谢活化 系统。试验设0.2、0.5、1.0、2.5、5.0mg/皿5个剂量,同时设自发回变和阳性对照。在顶 层琼脂中加入0.1ml试验菌株增菌液、0.1ml受试动物溶液和0.5mlS-9混合液(当需要代 谢活化时),混匀后倒入底层培养基平板上,每个剂量及对照做3个平行样。在37℃培养 48h,计数每皿回变菌落数。如果受试动物的回变菌落数是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以上, 并且有剂量一反应关系者则定位阳性。整套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两次。试验结果如表 3、4所示。由表3、4可见,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 落数2倍,亦无剂量一反应关系,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a、TA98、TA100、TA102四株 试验菌株,在加与不加S-9时,均无致突变作用。

    表3沙棘叶提取物制剂Ames试验结果(第一次试验)

    注:以上结果为三个平皿回变菌落数的平均数±标准差

    表4沙棘叶提取物制剂Ames试验结果(重复试验)

    注:以上结果为三个平皿回变菌落数的平均数±标准差

    1.3.2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采用间隔24h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试验。用体重25-30克SPF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 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6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蒸馏水为阴 性对照,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剂量分别为2.50、5.00、10.00g/kg·bw,用蒸馏水配制至所需 浓度,灌胃量为0.2ml/10g·bw,末次给药后6h,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胸骨骨髓用小牛血 清稀释涂片,甲醇固定,Giemsa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 细胞(PCE),微核发生率以含微核的PCE千分率计,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用泊松分 布和U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见,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 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环磷酰胺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未见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产生影响。

    表5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对小鼠骨髓微核发生率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1.3.3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用体重25-30克一级昆明种性成熟雄性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以 12.0mg/kg剂量(ipQd×1)的阿霉素为阳性对照,蒸馏水为阴性对照,沙棘叶提取物制剂 剂量分别为2.50、5.00、10.00g/kg·bw,用蒸馏水配制至所需浓度。每日灌胃一次,灌胃 量为0.2ml/10g·bw,连续5天,于首次给予受试动物后的第十三天,5组同时空腹注射秋 水仙素一次(4mg/kg·bw),6h后处死动物,取双侧睾丸制片,Giemsa染色,每组分析5只 动物的染色体,每只动物分析100个中期相细胞,计算睾丸染色体畸变率(以百分率计), 用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如表6所示。又表6可见,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各剂量组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阿霉素阳性对 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因此,未见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对小鼠 睾丸染色体畸变产生影响。

    表6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发生率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沙棘叶提取物制剂的30天喂养试验

    选体重60-80克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三个受试动物组和一个对 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喂养正常基础饲料,受试动物组分别按照1.00、2.00、 4.00g/kg·bw的剂量将沙棘叶提取物制剂掺入到基础饲料中喂养,单笼饲养,自由饮食,连 续观察30天。分别进行以下检查:(1)动物的一般表现、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 (2)血液学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3)血液生化指 标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等;(4)大体 观察及病理组织检查(肝、脾、肾、胃及十二指肠)。各组数据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 软件中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各剂量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掺入正常基础饲 料喂养大鼠30天后,各组动物生长活动良好,均未出现拒食现象,体重、增重和食物利 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大体观察未发现异常,解剖时亦未见发现膀胱、肝总管结石,将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动物的 肝、脾、肾、胃及十二指肠做病理学检查,未见有意义的病理改变,各组动物脏体比值与 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沙棘叶提取物制剂经30天喂养试验 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3、沙棘叶提取物制剂的降血脂作用试验

    选用体重60-80克的SPF级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 半,对照组喂养正常基础饲料,其余四组喂养自行配制的高脂饲料(1%胆固醇、15%鲜蛋 黄、5%猪油、79%基础饲料)。分组试验如下:三组实验组动物喂养高脂饲料,并分别以 0.1、0.2、0.4g/kg·bw剂量的沙棘叶提取物制剂每日灌胃一次,连续两周;对照组喂养正常 基础饲料,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喂养高脂饲料,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两周后抽血检查血脂各项指标,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见,模型组动物由于喂养高脂 饲料,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则比 对照组低。而使用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后,各剂量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 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和改善作用,同时,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则比对照 组有所升高。证明沙棘叶提取物制剂有明显的降低和改善血脂的作用。

    表7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一系列的基础动物试验表明沙棘叶提取物制剂无极性毒性,无遗传毒性,对动物正常 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同时具有较好的降低和改善血脂的作用,沙棘叶提取物制剂是一种 安全、有效的制剂。

    关 键  词:
    沙棘 提取物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沙棘叶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401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