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48581.5 (22)申请日 2018.10.24 (71)申请人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长平路 57号 申请人 汕头大学 (72)发明人 李欣欣 陈少克 郭东明 沈楠 刘淑雅 邓启宇 肖鸿威 罗兆翔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周增元 曹江 (51)Int.Cl. A61B 17/11(2006.01) A61B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腔镜下荷。
2、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 器的钳合装置, 包括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 传 动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 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 合装置; 所述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包括基壳、 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壳上的手柄、 转动设置于所述 基壳上的固定杆、 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之外的外 杆、 滑动设置于所述基壳内的滑块, 所述钳头部 分动力转化钳合装置包括头部的转动连接的上 颚、 下颚, 所述下颚具有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头 端, 所述传动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钳头套 环、 铰接杆, 所述钳头套环、 铰接杆、 外杆依次铰 接。 采用本发明, 可以在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狭 小空间内的操。
3、作, 降低手术风险, 采用微创的方 式有利于患者恢复, 钳子头部可以转动, 以适应 不同位置的操作, 同时, 钳合的力很大, 适用于相 应的医疗场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109259813 A 2019.01.25 CN 109259813 A 1.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 传动 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 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合装置; 所述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包括基壳、 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壳上的手柄、 转动设置于所 述基壳上的固定杆、 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之外的外杆、 滑动设置于所述基壳内的滑块, 所述手 柄联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外。
4、杆轴向滑动, 所述外杆头端转动套设于所述滑块之上; 所述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合装置包括头部的转动连接的上颚、 下颚, 所述下颚具有与 所述固定杆连接的头端, 所述传动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钳头套环、 铰接杆, 所述钳头套环、 铰接杆、 外杆 依次铰接, 所述钳头套环滑动套设于所述上颚、 下颚的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颚头部设 置有导向槽, 所述上颚头部设置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圆柱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颚头部外 壁设置有推块, 所述钳头套环设置有置入所述推块的卡槽, 所述卡槽。
5、内具有作用于所述推 块的推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滑块具有第一弧形卡座, 所述外杆头部外周设置有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弧形卡座上的第一 卡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壳内设置 有第二弧形卡座, 所述固定杆头部外周设置有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卡座上的第二卡 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通过手 柄连杆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259813 A 2 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技术领域 0。
6、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 目前人们普遍追求微创及快速康复, 微创 手术已经成为当今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荷包吻合器在食管及胃肠手术中的使用能够有效 节省手术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副损伤, 保证手术质量,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手术进程, 对 手术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 然而, 目前在临床使用的荷包吻合器, 存在着头端体积过大、 操作杆太粗、 头端无 法转换角度等缺点, 不适用于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狭小空间内的操作。 虽然目前已有开放 手术用的一次性荷包缝合钳面世, 但到目前为止, 这。
7、些产品和新设计均未能完美地解决以 上难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 置。 可在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狭小空间内进行荷包缝合的钳合操作, 对待缝合组织进行钳 合。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 置, 包括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 传动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 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合装 置; 0006 所述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包括基壳、 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壳上的手柄、 转动设置 于所述基壳上的固定杆、 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之外的外杆、 滑动设置于所述基壳内的滑块, 所 述手柄联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外。
8、杆轴向滑动, 所述外杆头端转动套设于所述滑块之上; 0007 所述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合装置包括头部的转动连接的上颚、 下颚, 所述下颚具 有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头端, 0008 所述传动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钳头套环、 铰接杆, 所述钳头套环、 铰接杆、 外杆依次铰接, 所述钳头套环滑动套设于所述上颚、 下颚的头部。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下颚头部设置有导向槽, 所述上颚头部设置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导 向槽内的圆柱轴。 0010 更进一步地, 所述上颚头部外壁设置有推块, 所述钳头套环设置有置入所述推块 的卡槽, 所述卡槽内具有作用于所述推块的推舌。 0011 更进一步地, 所述滑块具有第一弧。
9、形卡座, 所述外杆头部外周设置有转动安装于 所述第一弧形卡座上的第一卡环。 0012 更进一步地, 所述基壳内设置有第二弧形卡座, 所述固定杆头部外周设置有转动 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卡座上的第二卡环。 0013 更进一步地, 所述手柄通过手柄连杆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259813 A 3 0014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钳头部分最大直径小于12mm, 可以 在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狭小空间内的操作, 降低手术风险, 采用微创的方式有利于患者恢 复, 钳子头部可以转动, 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操作, 同时, 钳合的力很大, 适用于相应的医疗场 。
10、合。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示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示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示出图4中C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钳头套环与上颚头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 步地详细描述。 0022 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0023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腔镜下荷包缝合器的钳合装置, 包括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 1、 传动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2。
11、、 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合装置3。 0024 手柄部分动力形成装置1包括基壳11、 手柄12、 固定杆13、 外杆14、 滑块 15, 手柄12 通过转动支点转动设置在基壳11上, 可以操作手柄12使其绕基壳 11转动, 手柄12和手柄连 杆16铰接, 手柄连杆16和滑块15铰接。 0025 基壳11内设置有平行外杆14方向的滑轨17, 滑块15滑动设置于滑轨17 上, 滑块15 具有弧形卡座151, 而外杆14头部外周设置有转动安装于弧形卡座 151上的第一卡环141, 使得外杆14不仅可以伸缩还可以转动。 0026 基壳1内设置有弧形卡座18, 固定杆13头部外周设置有转动安装于弧形卡座18。
12、上 的第二卡环131, 使得固定杆13可以与基壳形成转动连接, 外杆14套设于固定杆13之外。 0027 钳头部分动力转化钳合装置3包括头部的转动连接的上颚31、 下颚32, 下颚32具有 与固定杆13连接的头端321, 该连接为转动连接, 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是销连接, 如图5, 下 颚32具有销柱323, 用于连接固定杆13。 0028 下颚32头部设置有导向槽322, 导向槽322呈蛇形结构, 上颚31头部设置有滑动设 置于导向槽322内的圆柱轴311, 使得上颚31可沿下颚32的导向槽322 实现开闭动作。 0029 传动外杆部分动力传递装置2包括钳头套环21、 铰接杆22, 钳头套环2。
13、1 一端上下 部均通过铰接杆22与外杆14铰接。 钳头套环21滑动套设于上颚31、 下颚32的头部。 0030 上颚31头部外壁设置有推块312, 而钳头套环21设置有置入推块312的卡槽211, 卡 槽211内具有作用于推块312的推舌212。 0031 本发明在使用时, 通过外力使手柄12绕支点转动, 通过手柄连杆16 联动滑块15沿 滑轨滑动, 将手柄12的摆动转换成滑块的水平运动, 滑块15通过弧形卡座151卡动外杆14头 部的第一卡环141, 使外杆实现伸缩, 同时外杆 14也可按手术需要转动, 固定杆13与基壳1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259813 A 4 同样。
14、为转动连接, 可实现自由转动, 当外杆14移动时, 通过铰接杆22联动钳头套环21移动, 而由于下颚32与固定杆13连接, 使得上颚31头部的上颚31可沿下颚32的导向槽322实现开 闭动作。 0032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 利范围, 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259813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109259813 A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109259813 A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109259813 A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109259813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