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8235527
  • 上传时间:2020-02-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88.1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76188.8

    申请日:

    20130703

    公开号:

    CN103330915B

    公开日:

    201503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5/12,A61K35/586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5/12,A61K35/586

    申请人:

    刘敏

    发明人:

    刘敏,徐姝一,李德敏

    地址:

    276808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中心卫生院

    优先权:

    CN20131027618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醋柴胡、郁金、延胡索、川楝子、地骨皮、青蒿、鳖甲、玄参、浮小麦、生地黄、首乌藤、炒山栀、红花、八月札、知母、当归、川芎、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凉血除蒸,活血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醋柴胡10-20份、郁金10-20份、延胡索15-25份、川楝子10-20份、地骨皮15-25份、青蒿13-23份、鳖甲10-20份、玄参10-20份、浮小麦45-55份、生地黄25-35份、首乌藤25-35份、炒山栀7-17份、红花5-15份、八月札10-20份、知母7-17份、当归13-23份、川芎7-17份、生甘草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醋柴胡15份、郁金15份、延胡索20份、川楝子15份、地骨皮20份、青蒿18份、鳖甲15份、玄参15份、浮小麦50份、生地黄30份、首乌藤30份、炒山栀12份、红花10份、八月札15份、知母12份、当归18份、川芎12份、生甘草6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的常见病,指妇女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的范畴,多由妇女绝经前后肾气虚衰、冲任二脉虚损、天癸渐竭、肾阴肾阳易于失和而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多疑、心悸、失眠、忧郁、健忘、浮肿、便溏、尿频、骨痛等。有资料表明,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87.6%。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长期使用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如生殖系统肿瘤及乳腺癌、高凝血状态等。近年来中医药学者在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立足于整体治疗,调节脏腑功能,从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多靶点发挥作用,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有其独到之处易为广大患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选择醋柴胡、郁金、延胡索、川楝子、地骨皮、青蒿、鳖甲、玄参、浮小麦、生地黄、首乌藤、炒山栀、红花、八月札、知母、当归、川芎、生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凉血除蒸,活血止痛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醋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用家醋拌炒为醋柴胡。性味微寒,苦。归肝、胆经。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柴胡具有镇静、安定、镇痛,解热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性味苦、辛,温。归肝、心、胃经。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催眠、镇静与安定作用。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效: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 或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 的干燥根皮。性味寒,甘。入肺、肝、肾经。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地骨皮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乙醚残渣水提取物灌服或注射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显著退热作用。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的背甲。性味咸、寒。归肝、肾经。功效:滋肾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玄参: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Hemsl. 的干燥根。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瘪轻浮的未成熟颖果。性味甘,凉。归心经。功效:除虚热,止汗。

    生地黄:为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性味甘、苦,凉。入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养血,生津滋阴。

    首乌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干燥藤茎。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炒山栀: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凉血。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八月札: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性味甘,寒。归肝、胃、膀胱经。功效: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性味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当归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镇痛、麻醉等作用。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 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甘草的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大剂量的甘草甜素能增强雌激素样作用。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醋柴胡10-20份、郁金10-20份、延胡索15-25份、川楝子10-20份、地骨皮15-25份、青蒿13-23份、鳖甲10-20份、玄参10-20份、浮小麦45-55份、生地黄25-35份、首乌藤25-35份、炒山栀7-17份、红花5-15份、八月札10-20份、知母7-17份、当归13-23份、川芎7-17份、生甘草3-9份。

    其中优选为:醋柴胡15份、郁金15份、延胡索20份、川楝子15份、地骨皮20份、青蒿18份、鳖甲15份、玄参15份、浮小麦50份、生地黄30份、首乌藤30份、炒山栀12份、红花10份、八月札15份、知母12份、当归18份、川芎12份、生甘草6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制备工艺,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状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本发明药物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凉血除蒸,活血止痛等功效,且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据对临床20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3%,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醋柴胡10份、郁金10份、延胡索15份、川楝子10份、地骨皮15份、青蒿13份、鳖甲10份、玄参10份、浮小麦45份、生地黄25份、首乌藤25份、炒山栀7份、红花5份、八月札10份、知母7份、当归13份、川芎7份、生甘草3份。

    实施例二、醋柴胡15份、郁金15份、延胡索20份、川楝子15份、地骨皮20份、青蒿18份、鳖甲15份、玄参15份、浮小麦50份、生地黄30份、首乌藤30份、炒山栀12份、红花10份、八月札15份、知母12份、当归18份、川芎12份、生甘草6份。

    实施例三、醋柴胡20份、郁金20份、延胡索25份、川楝子20份、地骨皮25份、青蒿23份、鳖甲20份、玄参20份、浮小麦55份、生地黄35份、首乌藤35份、炒山栀17份、红花15份、八月札20份、知母17份、当归23份、川芎17份、生甘草9份。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患者共200例,平均年龄52岁。

    二、中医诊断标准

    1、发病年龄一般在45~55周岁绝经前后。

    2、见有月经紊乱,潮热面红,烘热汗出,情绪激动,情志异常,皮肤感觉异常等症。

    三、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重量配比(以实施例二为准),称取原料药(一日剂量),水煎后过滤去渣,早晚各服一次,温服。30天为一个疗程。

    四、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烘热汗出,情志异常等症状消除。

    好转:诸症减轻。

    未愈:诸症无变化。

    五、治疗结果统计

    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典型病例及疗效:

    病例一、张某,49岁,来诊述月经已经近半年没来,不时出现身体发热,尤其面颊,手心,脚心,后背,阵发性出汗,有时候心跳加快。经常心烦,控制不住情绪,对家人发火。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一个疗程后,出汗及心烦易怒症状消除。

    病例二、吴某,48岁,患者述时时感到自胸部向颈项及面部扩散的阵阵热浪 ,并伴有出汗 ,出汗散出后 ,又有畏寒感,情绪有时烦躁、易激动,经常失眠、头痛。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一个疗程后,出汗、烦躁及失眠头痛等症状消除。

    病例三、刘某,51岁,患者述绝经已经三年,但时常感觉头晕,面红烘热,汗出胸闷,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咽干口燥,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给予患者辅助检查,包括:乳腺,妇科B超。血液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妇科六项激素检查及骨密度测量。检查结果患者身体无器质性病变,生殖器符合围绝经期改变,血液生化指标正常,激素测定显示,雌孕激素处于绝经期水平,促性腺激素升高,已有骨量低下,尚未达到骨质疏松。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各种症状都已减轻,好转。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绝经期 综合征 中药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355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