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血管栓塞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8232523
  • 上传时间:2020-02-18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2.7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57924.0

    申请日:

    20120724

    公开号:

    CN102764456B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9/127,A61K49/04,A61L31/14,A61L31/16,A61L31/18

    主分类号:

    A61K9/127,A61K49/04,A61L31/14,A61L31/16,A61L31/18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徐宇虹,魏晓慧,唐海玲,陈群力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CN201210257924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郭国中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栓塞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所述血管栓塞剂为多囊脂质体;该多囊脂质体由非同心圆的小室堆积而成,小室间通过脂膜相互连接,外面由合适表面积的脂膜包被;所述多囊脂质体在血管栓塞部位可分散成单个脂质体;所述多囊脂质体的粒径为5~100μm;所述多囊脂质体中可包裹造影剂、抗肿瘤药物或两者的组合。同时包裹造影剂、抗肿瘤药物的栓塞剂同时具有栓塞、显影、抗肿瘤三大功能;可用于介入治疗时实现靶血管的栓塞,也可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将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定向沉积在肿瘤供血血管,随着小室逐步解体,达到末梢血管栓塞,并实现栓塞位置CT造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栓塞剂为多囊脂质体;所述多囊脂质体由非同心圆的小室堆积而成,小室间通过脂膜相互连接,外面有合适表面积的脂膜包被;所述多囊脂质体在血管栓塞部位可分散成单个脂质体;所述多囊脂质体主要是由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磷脂酰甘油酯和甘油酯组成;所述磷脂酰胆碱的相变温度为:-20℃~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脂质体的粒径为5~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酰甘油酯的相变温度为:-2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脂质体的甘油酯为甘油二油酸酯、甘油二棕榈酸酯、甘油三棕榈酸酯、甘油三亚油酸酯、三辛酸甘油酯、甘油三月桂酸酯、三油酸甘油酯或三硬脂酸甘油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脂质体包裹有造影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剂为水溶性造影剂或油性造影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造影剂为碘海醇、碘氟醇、碘异肽醇或碘普罗胺;所述油性造影剂为碘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脂质体包裹有抗肿瘤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盐酸多柔比星、吉西他宾、顺铂或5-氟尿嘧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作为造影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脂质体包裹有造影剂。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脂质体包裹有抗肿瘤药物。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磷脂酰甘油酯和甘油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脂溶液;b、将脂溶液和第一水相混合,超声乳化,形成W/O型初乳;c、将W/O型初乳倒入第二水相中,剪切形成不同粒径的W/O/W型复乳;d、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中,去除有机溶剂,即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脂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各组分:磷脂酰胆碱18%~50%、胆固醇25%~50%、磷脂酰甘油酯5%~15%和甘油酯8%~3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一水相为水、或者为溶有水溶性造影剂的水溶液、或者为溶有抗肿瘤药物的水溶液、或者为同时溶有水溶性造影剂和抗肿瘤药物的水溶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脂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各组分:磷脂酰胆碱18%~50%、胆固醇25%~50%、磷脂酰甘油酯5%~15%、甘油酯与碘油的混合物8%~3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一水相为水或溶有抗肿瘤药物的水溶液。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超声乳化的温度为10~45℃。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复乳化的温度为10~45℃;所述第二水相为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0%的葡萄糖和10~100mM的赖氨酸混合而得,二者体积比为1:(1~5)。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W/O/W型复乳重新分散乳化的温度为10~45℃,所述第三水相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0%的葡萄糖和10~100mM的赖氨酸混合而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栓塞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是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也是手术前辅助治疗的重要手 段,可有效延长生存期。目前,在TACE的临床应用中,普遍采用的栓塞制剂载药方 法仅为简单混合。富血供肿瘤因肿瘤血管结构的复杂性和血流冲击作用使栓塞具有不 可控性;水溶性药物的油包水乳剂进入血液后会液相翻转,药物迅速进入体液;而脂 溶性药物从油相中析出的过程也极不稳定;上述过程均易造成药物大量流失,达不到 缓释的目的,影响治疗效果。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102139128、公开日为2011080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栓塞的可显影聚乙烯 醇微球/颗粒栓塞剂,该栓塞剂是由明胶或其他胶体类高分子材料经加工处理后制成的 栓塞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1836995、公开日为20100902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多囊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囊脂质体同时包裹了磺胺间甲 氧嘧啶钠和甲氧苄啶,可作为兽药新剂型。但并无相关专利文献提及多囊脂质体用作 介入治疗栓塞剂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血管栓塞剂及其用途、制 备方法。该末梢血管栓塞剂为多囊脂质体,由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 酰甘油酯类脂质材料形成。在所述多囊脂质体结构是由非同心圆的小室堆积而成,小 室间通过脂膜相互连接,外面有一层较大表面积的脂膜包被;所述多囊脂质体在血管 栓塞部位随着血流的冲击可分散成更小粒径的单个脂质体,达到末梢血管栓塞。同时 包裹了造影剂和抗肿瘤药物后的多囊脂质体,还同时具有栓塞、显影、抗肿瘤三大功 能;可用于介入治疗时实现肿瘤供血动脉的末梢栓塞,也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将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定向沉积在肿瘤供血血管的末端,达到末梢血管 栓塞,并实现栓塞位置CT造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栓塞剂,所述血管栓塞剂为多囊脂质体。

    优选地,所述多囊脂质体由非同心圆的小室堆积而成,小室间通过脂膜相互连接, 外面有合适表面积的脂膜包被;所述多囊脂质体在血管栓塞部位可分散成单个脂质体。

    优选地,所述多囊脂质体的粒径为5~100μm。

    优选地,所述多囊脂质体主要是由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磷脂酰甘油酯和甘油酯 组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磷脂酰胆碱的相变温度为:-20℃~75℃。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磷脂甘油酯的相变温度为:-20℃~5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囊脂质体的甘油酯为甘油二油酸酯、甘油二棕榈酸酯、甘 油三棕榈酸酯、甘油三亚油酸酯、三辛酸甘油酯、甘油三月桂酸酯、三油酸甘油酯或 三硬脂酸甘油酯。

    优选地,所述多囊脂质体包裹有造影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造影剂为水溶性造影剂或油性造影剂。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造影剂为碘海醇、碘氟醇、碘异肽醇或碘普罗胺; 所述油性造影剂为碘油。

    优选地,所述多囊脂质体包裹有抗肿瘤药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盐酸多柔比星、吉西他宾、顺铂或5-氟尿嘧啶。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前述血管栓塞剂作为造影剂的用途,所述多囊脂质体包 裹有造影剂。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前述血管栓塞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用途,所述多囊脂质 体包裹有抗肿瘤药物。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前述血管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磷脂酰甘油酯和甘油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脂溶 液;

    b、将脂溶液和第一水相混合,超声乳化,形成W/O型初乳;

    c、将W/O型初乳倒入第二水相中,剪切形成不同粒径的W/O/W型复乳;

    d、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中,去除有机溶剂,即得。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脂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各组分:磷脂酰胆碱 18%~50%、胆固醇25%~50%、磷脂酰甘油酯5%~15%和甘油酯8%~30%。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第一水相为水、或者为溶有水溶性造影剂的水溶 液、或者为溶有抗肿瘤药物的水溶液、或者为同时溶有水溶性造影剂和抗肿瘤药物的 水溶液。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脂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各组分:磷脂酰胆碱 18%~50%、胆固醇25%~50%、磷脂酰甘油酯5%~15%、甘油酯与碘油的混合物8%~ 30%。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第一水相为水或溶有抗肿瘤药物的水溶液。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超声乳化的温度为10~45℃。

    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复乳化的温度为10~45℃;所述第二水相为将质量百分 比浓度为1~20%的葡萄糖和10~100mM的赖氨酸混合而得,二者体积比为1:(1~5)。

    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W/O/W型复乳重新分散乳化的温度为10~45℃,所述第 三水相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0%的葡萄糖和10~100mM的赖氨酸混合而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微球、碘油等化疗栓塞剂相比,本发明的多囊脂质体可控的粒径范围较大(为 5~100μm),除了能满足栓塞要求外,还有着以下优点:药物包封率、回收率较高; 药物释放时没有突释现象;制备原料为磷脂、胆固醇、三甘油酯,所以具有很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制备条件相对温和,不仅可以用于小分子药物的包封,还 可用于蛋白、多肽等高分子药物的包封。

    2、通过多囊脂质体同时包裹亲水性/油性造影剂和抗肿瘤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 可通过肿瘤供血动脉途径给药,能有效的沉积在肿瘤毛细血管网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 显影多囊脂质体新型末梢血管栓塞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含抗肿瘤药物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的制备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含抗肿瘤药物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的结构形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含抗肿瘤药物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的粒径分布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粒径分布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粒径分布示意图;

    图6为包裹碘海醇的不同粒径多囊脂质体的释放度曲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肿瘤部位沉积CT显影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多囊脂质体制备,具体如下:

    (1)、按比例称取二肉蔻豆酸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为23℃)41mg、胆固醇40mg、 二硬脂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55℃)4.86mg、三油酸甘油酯11.25mg溶解于1ml 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脂溶液和第一水相(1ml超纯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 化1~3min,形成W/O型初乳;乳化温度为20℃;

    (3)、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葡萄糖和 2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1)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形 成平均粒径5~40μm 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35℃;

    (4)、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葡 萄糖和2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35℃;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多囊脂质体。

    所得多囊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2.45μm,粒子集中分布在5~40μm之间;该多囊 脂质体由许多非同心圆的小室堆积而成,小室间通过脂膜相互连接,外面有一层较大 表面积的脂膜包被;该多囊脂质体在血管栓塞部位可分散成单个脂质体。

    实施例2

    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制备,如图1所示:

    (1)、按比例称取氢化大豆卵磷脂(相变温度为50℃)41mg、胆固醇40mg、二 棕榈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40℃)4.86mg、甘油三棕榈酸酯11.25mg溶解于1ml 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造影剂碘海醇320mg和抗肿瘤药物阿霉素1mg溶于1ml超纯水中形成第 一水相(药物水溶液);

    (3)、将脂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化1~3min,形成W/O 型初乳;乳化温度为37℃;

    (4)、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葡萄糖和 2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1)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形 成平均粒径30~60um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37℃;

    (5)、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葡 萄糖和2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35℃;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含抗肿瘤药 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为54.33μm。

    本实施例采用多囊脂质体作为栓塞载体,包裹造影剂碘海醇和抗肿瘤药盐酸多柔 比星。通过选择不同相变温度的材料,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得到一定硬度和一定粒径 的多囊脂质体,在血管栓塞部位随着血流的冲击可分散成单个脂质体,使其栓塞在肿瘤 毛细血管网内,有效的靶向和留存于肿瘤毛细血管网,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包入 碘海醇使多囊脂质体能在体内具有CT造影效果。同时包裹盐酸多柔比星,使多囊脂质 体在栓塞的过程中,可以缓慢持续的释药,达到栓塞和治疗的双重效果,更有效的抑 制肿瘤的生长。

    本实施例制得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结构形态示意图如图2所 示,由图2可知:所得多囊脂质体为表面粗糙,内有小室包封造影剂碘海醇和抗肿瘤药 盐酸多柔比星的球形粒子。本实施例制得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粒径 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所得多囊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54.33μm,粒子集 中分布在20~100μm之间。图6为包裹碘海醇的不同粒径多囊脂质体的释放度曲线示 意图,由图6可知:大粒径的多囊脂质体的释放量低于小粒径的多囊脂质体的释放量。 本实施例制得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肿瘤部位沉积CT显影示意图如 图7所示,由图7可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将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 质体定向沉积在肿瘤供血血管的末端,达到末梢血管栓塞,并实现栓塞位置CT造影。

    实施例3

    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制备,如图1所示:

    (1)、按比例称取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为40℃)35.23mg、胆固醇 29.1mg、二肉蔻豆酸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23℃)7.9mg、三油酸甘油酯30.96mg 溶解于1ml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造影剂碘氟醇320mg和抗肿瘤药物吉西他宾100mg溶于1ml超纯水中形 成第一水相(药物水溶液);

    (3)、将脂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化1~3min,形成W/O 型初乳;乳化温度为37℃;

    (4)、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葡萄糖和 5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2)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形 成平均粒径20~50μm 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45℃;

    (5)、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的葡 萄糖和4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40℃;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含抗肿瘤药 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为21.74μm。

    本实施例制得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结构形态示意图如图2所 示。本实施例制得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粒径分布示意图如图4所示, 由图可知所得多囊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1.74μm,粒子集中分布在10~60μm之间。

    实施例4

    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制备,如图1所示:

    (1)、按比例称取氢化大豆卵磷脂(相变温度为55℃)29.42mg、胆固醇20.54mg、 二硬脂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55℃)5.0mg、三油酸甘油酯4.78mg溶解于1ml 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造影剂碘海醇320mg和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100mg溶于1ml超纯水 中形成第一水相(药物水溶液);

    (3)、将脂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化1~3min,形成W/O 型初乳;乳化温度为45℃;

    (4)、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的葡萄糖和 6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3)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形 成平均粒径20~50μm 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45℃;

    (5)、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葡 萄糖和8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25℃;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含抗肿瘤药 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为55.82μm。

    本实施例制得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结构形态示意图如图2所 示。本实施例制得的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的粒径分布示意图如图5所示, 由图可知所得多囊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55.82μm,粒子集中分布在30~100μm之间。

    实施例5

    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制备,如图1所示:

    (1)、按比例称取二油酸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为-20℃)9.96mg、胆固醇27.67mg、 二油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20℃)7.86mg、三硬脂酸甘油酯9.85mg溶解于1ml 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造影剂碘海醇320mg和抗肿瘤药物吉西他滨100mg溶于1ml超纯水中形 成第一水相(药物水溶液);

    (3)、将脂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化1~3min,形成W/O 型初乳;乳化温度为10℃;

    (4)、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葡萄糖和 1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5)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形 成平均粒径20~50μm 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10℃;

    (5)、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葡萄 糖和1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10℃;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含抗肿瘤药物 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

    实施例6

    含抗肿瘤药物的多囊脂质体制备,如下:

    (1)、按比例称取双二十二脂肪酸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为75℃)30.5mg、胆 固醇15.25mg、二硬脂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55℃)9.15mg、甘油三月桂酸酯 5.1mg溶解于1ml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100mg溶于1ml超纯水中形成第一水相(药物 水溶液);

    (3)、将脂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化1~3min,形成W/O 型初乳;乳化温度为30℃;

    (4)、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葡萄糖和 10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1)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 形成平均粒径20~50μm 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45℃;

    (5)、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葡 萄糖和10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45℃;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含抗肿瘤药 物的多囊脂质体。

    实施例7

    可显影的多囊脂质体制备,如下:

    (1)、按比例称取1-棕榈酸-2-油酸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为-5℃)35.3mg、胆 固醇29.0mg、二月桂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0℃)7.8mg、甘油三亚油酸酯28.45mg 溶解于1ml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造影剂碘帕醇320mg溶于1ml超纯水中形成第一水相(药物水溶液);

    (3)、将脂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化1~3min,形成W/O 型初乳;乳化温度为25℃;

    (4)、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葡萄糖和 8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2)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形 成平均粒径20~50μm 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25℃;

    (5)、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葡 萄糖和4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25℃;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可显影的多 囊脂质体。

    实施例8

    含抗肿瘤药物的多囊脂质体制备,如下:

    (1)、按比例称取1-棕榈酸-2-油酸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为0℃)35.3mg、胆 固醇29.0mg、二月桂酸磷脂酰甘油酯(相变温度为5℃)7.8mg、三辛酸甘油酯8.0mg、 碘油4mg溶解于1ml三氯甲烷中,形成脂溶液;

    (2)、将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100mg溶于1ml超纯水中形成第一水相(药物 水溶液);

    (3)、将脂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上乳化1~3min,形成W/O 型初乳;乳化温度为25℃;

    (4)、将W/O型初乳倒入等体积的第二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葡萄糖和 80mM的赖氨酸,二者体积比为1:2)中。在高速剪切仪上,调整剪切速度和时间,形 成平均粒径20~50μm W/O/W型复乳;乳化温度为25℃;

    (5)、将形成的W/O/W型复乳重新分散在第三水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葡 萄糖和40mM的赖氨酸);分散乳化温度为25℃;用氮气吹去氯仿,即得可显影的多 囊脂质体。

    由上述各实施例可知,为了使栓塞剂具有显影功能,选用了造影剂,如碘海醇、 碘氟醇、碘异肽醇、碘普罗胺或碘油等;为了使栓塞剂在肿瘤栓塞部位进一步杀伤肿 瘤细胞,载药可选用抗肿瘤药,如盐酸多柔比星、吉西他宾、顺铂、5-FU(5-氟尿嘧 啶)等;为了使栓塞剂具有高稳定性,达到肿瘤供血血管栓塞效果,本发明选择的多 囊脂质体选用了高相变温度的PC如氢化大豆卵磷脂和高比例胆固醇;其中,HSPC占 总脂质质量百分比20~50%,胆固醇占总脂质质量百分比25~50%,磷脂酰甘油酯占总 脂质质量百分比5~15%;甘油三酯占总脂质质量百分比8~30%;从而得到高稳定性的 多囊脂质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采用多囊脂质体作为载体的栓塞剂;优选提供的含抗肿 瘤药物的可显影末梢血管栓塞剂是可以同时装载造影剂和抗肿瘤药物的载体系统,其 同时具有栓塞、显影、抗肿瘤三大功能;可用于介入治疗时实现靶血管的栓塞,也可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将含抗肿瘤药物的可显影多囊脂质体定向沉积在肿瘤供血血管, 随着小室逐步解体,达到末梢血管栓塞,并实现栓塞位置CT造影。

    关 键  词:
    血管 栓塞 及其 用途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血管栓塞剂及其用途、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3252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